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本地野生蒌蒿、蒌蒿云南种群和蒌蒿安徽种群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蒌蒿生长势的记载和挥发油的测定,结果表明:蒌蒿云南种群生长势强,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高于蒌蒿安徽种群;本地野生蒌蒿香味浓郁,但生长势弱。  相似文献   

2.
沈慧 《新农村》2012,(3):22-23
藜蒿,又名艾蒿、蒌蒿、芦蒿、香艾蒿、水艾、小艾、水蒿、柳蒿芽、狭叶蒿等,为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和嫩茎供食用,营养丰富,可凉拌或炒食。我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及云南等多有野生。藜蒿很早以前就被列为野生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益阳市各商品粮县根据各县情,近年陆续在近郊粮作区选取有关乡镇推广了藜蒿大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使藜蒿上市期由野生的3~4月份提前到前一年11月。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选择优良品种  大叶型青秆藜蒿耐寒性强,比一般藜蒿品种萌发早5天左右,产量高、香味浓,大棚高产高效栽培应以大叶青秆藜蒿为主。  二、整地施肥  大棚藜蒿高效栽培应选用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有机质含量以3%左右为佳,地块要深耕细耙,以利藜蒿发芽成活。将地畦面宽做成1.2米左右,太宽不便于旱季沟水浸灌渗透,太窄又不利于地块保湿。由于藜蒿一年…  相似文献   

4.
藜蒿学名狭叶艾,又名芦蒿、水蒿、青艾等。藜蒿的嫩茎、芦芽和地下肥大的肉质茎均可食用。藜蒿嫩茎深青或淡绿色,像豆芽菜粗细,可摘成一段段,有一种特殊浓烈的异香,比芹菜的味道好。藜蒿本是野生,现  相似文献   

5.
藜蒿是湖滩草洲的野生水生植物.其嫩茎脆嫩爽口、清香鲜美、营养丰富.是江西的特色野生蔬菜之一。近些年来,人工栽培供应市场的藜蒿也越来越多,其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供应期越来越长。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江西省农业厅提出.有必要对藜蒿的质量安全作出规定。为了保障人身健康.引导藜蒿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在掌握我省藜蒿的生长、种植过程和广泛听取了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无公害食品藜蒿江西省地方标准.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于2003年5月19日发布实施。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地区、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等湖洲河滩野生藜蒿资源丰富.湖洲藜蒿在自然条件下3月初上市、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浪费严重.但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将藜蒿提早到元旦至春节上市,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根据我地湖洲藜蒿开发的经验,现将藜蒿人工提早上市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连线藜蒿     
原本属于湖洲河滩野生植物的藜蒿,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扩大,一些地区开始进行人工种植,有的地方还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抓。那么,种植藜蒿效益到底怎么样,人工种植藜蒿还存在什么问题,在策划关注“藜蒿”选题的过程中,记者电话采访了湖南、湖北、江西等几位对当地藜蒿生产了解较深的政府官员与科技人员。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 习永和用一句话说,藜蒿生产在湖南益阳地区效益不错。  益阳当地有野生藜蒿资源,老百姓有吃藜蒿的习惯。1999年,一些菜农看好藜蒿市场,开始从云南昆明引种人工种植藜蒿,刚开始的面积只有1公顷左右。对菜…  相似文献   

8.
藜蒿,又名蒌蒿、水蒿。它本是一种多年生的野生草本植物,偶尔采作食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菜谱结构的变化,人工栽培藜蒿渐成热门。藜蒿不但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步入了高档次的宾馆、酒店,使其身价倍增,也使种植藜蒿的农户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一般藜蒿每667平方米产鲜茎4000~5000干克,收入800~1000元。  相似文献   

9.
藜蒿是近年来开发的一种保健蔬菜,主要野生于湖洲上,近年来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面积较大。藜蒿含鞣质与挥发油,其中的蒿属香精油、对羟基苯乙酮及原酸为利胆的有效成分。藜蒿很少受农药和化肥污染,因而是备受推崇的放心菜。藜蒿以鲜茎入菜,但不耐保  相似文献   

10.
芦蒿又名蒌蒿、藜蒿、香艾、驴蒿等,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为野生,至80年代末开始人工栽培。因其富含藜蒿精油而风味独特,又具有丰富的营养,已成为需求量日益增多的地方特色蔬菜。  相似文献   

11.
以云南蒌蒿为试验对象,分别进行了紫膜覆盖与蓝膜覆盖2个处理。结果表明:覆盖紫膜后,云南蒌蒿生长势强,早熟、生物产量、经济产量、经济效益、商品率均要高,矿质元素K、Ca、Zn、Mn、Fe的含量高,挥发油中香味物质含量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12.
蒿属4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的杀虫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测定猪毛蒿、黄花蒿、水蒿、大籽蒿4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成虫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精油均对绿豆象有较好的熏杀及触杀活性。其中水蒿精油熏杀LC50为0.050 8 mL/L、触杀LC50为1.562 4 mg/L,均高于其他3种植物精油。  相似文献   

13.
综述藜蒿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选取了6个评价因子,采用实地调查分析和层次分析方法对长江流域的10种湿地水生经济植物进行了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效益最好的是莲藕,其次为茭白、藜蒿、水芹、芡实、荸荠、菱角、芦苇、水稻,综合效益最差的是芋头;实际测定值与单因子权重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5.
南方野菜在北方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3年,在山西长子县南漳镇酒村对17个南方野菜品种进行了引进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马兰、麦瓶草、芦蒿3个品种,适合北方地区产业化生产,具有抗逆性强、病害少、易管理等特点。马兰可周年生产8茬,公顷年产量44 415kg,产值244 200元;麦瓶草年生产7茬,公顷年产量60 480kg,产值241 920元;青芦蒿年生产4茬,公顷年产量39 030kg,产值234 180元。  相似文献   

16.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8-22330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3。)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oC、水解时间105min、料液比1:35(g/m1);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乙醇对竹荪、地肤子、鱼腥草和藜蒿4种植物进行浸提,以在提取液作用下的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检验4种植物醇提物的抑菌效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为指标优化4种提取液复配比。结果表明,竹荪、地肤子、鱼腥草和藜蒿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竹荪、地肤子、鱼腥草和藜蒿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最佳复配比为43::6:3,此时抑菌圈达25.36 mm。  相似文献   

18.
李水清  刘红英  李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14-12415
[目的]测定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中化学物质含量,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蒌蒿茎、嫩叶和老叶中可溶性糖、粗多糖、单宁及类黄酮含量。[结果]蒌蒿茎中可溶性糖、粗多糖、单宁含量最高,老叶中3种成分的含量最低,而叶中的类黄酮含量高于茎。[结论]蒌蒿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野生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琅  宋晓峰  钱志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277-19278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江苏地区5种野生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为:色谱柱Agilent Zobax C-8(5μm,4.6 mm×150.0 mm);流动相0.1%草酸-水;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1 nm。[结果]维生素C在浓度为50~75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9 4,回收率为99.5%~101.8%,RSD=1.07%。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对5种蔬菜的维生素C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荠菜和芦蒿中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分别为50.9和46.5 mg/100 g;菊花脑中维生素C含量最低,为18.6 mg/100 g。[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科学开发利用野菜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