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黑花生品质评价及育种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黑花生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品质评价标准.分析了黑花生育种工作的现状,对黑花生的育种方向及策略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花生食品产业的发展,高油酸花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培育高产、多抗、优质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成为花生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花生高油酸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讨论当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高油酸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进一步明确吉林省花生育种目标,论述了吉林省花生育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吉林省花生育种近期目标应以高产、早熟、高油和高蛋白为主,中长期目标兼顾抗逆育种、高油酸育种和适宜机械化育种,同时阐明要注重多优良性状的聚合改良。提出将传统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多途径、多手段开展花生新品种选育的育种思路。强调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长期目标与短期效应,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4.
毛瑞喜 《种子科技》2013,(11):48-49
摘要:近10年来,山东省花生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今后更好地开展育种工作和促进山东省花生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花生育种目标的市场诱导创新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花生的市场需求和优质产品的相对稀缺是诱导花生育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在我国,继续提高花生单产是技术采用的首要决定因素;但农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需求会使其他因素显得越来越重要。改善花生品质是第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方向。第二是种质扩增、种质改良和种质创新。第三是培育抗逆境的新品种。耐旱、抗病和抗虫也是我国花生育种必须优先考虑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山东鲁花集团公司提供的104克花生种子搭乘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在太空遨游18天后,2004年10月15日成功返回地面,从而翻开了中国花生航天育种史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花生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组学分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花生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影响下,大量的花生功能基因和分子标记被挖掘出来,遗传连锁图谱更加精细化,强化了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的有机结合,促进了花生转基因技术发展。本文对国内外花生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花生分子育种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番茄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近年来国内外番茄分子育种研究,尤其是在番茄抗病虫、抗逆性以及品质改良等方面所获得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我国今后番茄分子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建国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我国在花生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我国花生单产有了很大提高,2002年单产达到2986.2kg/hm^2,是世界平均单产的216.09%,已超过美国、澳大利亚、韩国,位居世界先进行列。但是在育种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21世纪初广西育成"小粒丝苗米型"常规优质稻品种与杂交稻品种及国际高档优质品牌米的差距,提出以增加谷粒长度从而提高千粒重为核心,实现优质常规稻产量和品质同步提高的广西长粒型高档优质常规稻育种策略,该策略包括了大长粒型育种策略和细长粒型育种策略.采取大长粒型育种策略育成了桂育7号等4个大长粒型品种,千粒重在22 g以上,产量、品质均较"小粒丝苗米型"品种显著提升,粒长有较大幅度增长,平均粒长达70.mm,最高产量达到109.t/hm2,实现广西优质常规稻产量和品质的最新突破,采取细长型育种策略育成力源占2号,米粒长达到75.mm,长宽比达46.,粒长和米质赶超国际名牌米水平,填补了广西细长粒型高档优质稻品种空白.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油花生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且营养丰富,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选育含油量高的优良品种一直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综述了2000年以来我国高油花生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分析了部分品种的系谱来源,讨论了当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的高油花生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四川优质水稻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米品质是稻米在商品流通中必须具有的基本特征 ,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四个方面。随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稻米品质差的问题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水稻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我省自 1 980年组织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以来 ,经过全省农业科研院、所、校的协作攻关 ,在优质杂交稻育种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四川省优质稻育种现状自 80年代末提出杂交稻优质化的育种方向以来 ,抓紧了对不育系的改造 ,经过 1 0年的努力 ,先后育成了一批优质不育系和恢复系。如选育的以主要米质指标达部颁一级的K42 2 6A、川 1…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外贸出口、内销加工使用数量的逐年增加,对花生品质要求多样化越来越高,花生育种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结合自己几年的育种实践,浅谈花生杂交育种的几点体会及对花生育种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谷子高产育种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辉  杨明  高士杰 《种子》2006,25(2):76-77
在春谷高产育种中,引入优良的夏谷基因既高产又改良品质,还使谷子矮化。谷子高产理论研究认为,改良株型使谷子充分利用光能,形态与机能协调;谷子育种实践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育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优质、高产、新株型品种;因此.谷子高产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谷子超高产育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在我国水稻及粮食生产中占有突出地位,基因工程可在杂交水稻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杂交水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将优质,抗虫和抗病作为当前基因工程育种的研究重点,同时,提出基因工程育种与常规育种紧密结合,优质基因工程着重改良保持系及聚合转基因等策略,以培育出超高产优质抗病虫转基因聚合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6.
棉花纤维品质分子育种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张天真 《棉花学报》2000,12(6):321-326
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随着人民群众对衣着要求的普遍提高,纺工部门引入高效快速的纺纱技术,对棉花品种的总体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外棉花育种家除了利用常规技术外,还大规模开展了棉纤维品质改良的分子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克隆出的棉纤维发育基因以及外源基因开展棉纤维品质改良的转基因育种和棉纤维优质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和辅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根据我国目前棉花品种品质水平、生产状况,提出了棉花品质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环境及科教的方方面面,随着土地减少,人口增加,靠育种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最佳手段,就提高产量的迫切性、育种在农业中的地位以及作物可持续育种方法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花生分子育种研究概况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指纹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分子标记和QTLs定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转基因研究5个方面,对国内外花生分子育种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当前花生分子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以期为加快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是我国高粱生产大省,全年总产量近70万t。高粱具有抗旱、耐盐碱、耐瘠薄等特性,种植区域集中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黑龙江省高粱育种取得了较大成绩,采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利用等技术,先后选育出新黑壳等10余个品种,以及黑杂1号、黑杂34号等一批杂交种,极大地促进了高粱生产的发展。但是自1990年以来,高粱单产、品质和抗性一直未有大的提高。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粱育种已逐步由高产向优质、高产、多抗的多元化育种目标转变。为此,应加强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创新研究,不断拓宽种质基础;将常规技术与分子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不断创新育种理论和方法;将种质资源与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满足不同需求的优质酿造高粱、饲用高粱、能源型高粱新品种;研发集成规模化制种和配套生产技术,推进新品种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棉花冷害与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逆性是棉花育种目标之一,也是棉花优质高产的保证,在棉花抗性育种中,应当着重抓好;更新观念,改封闭育种为开放式育种;努力提升棉花育种手段和水平;切实做好棉花品种的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