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们于1988年5月间从本所茶园采集的茶丽纹象(虫甲)虫尸上分离到一个菌株,代号为871,经室内测定其对茶丽纹象(虫甲)的幼虫致病力高,田间测试也有效果。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一、对茶丽纹象(虫甲)幼虫的致病力测定 1988年1——4月间,在本所病害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建瓯县凤山茶场现有茶园面积2163亩,80年产毛茶1250担,全年总产值45万元。自76年 以来,我场有600多亩茶园发生茶叶象(虫甲)为害,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每年因受害损失的产量都在两三百担以上。  相似文献   

3.
海枣异胸潜甲是一种新入侵并爆发成灾的棕榈科植物害虫,筛选出具有较高毒力水平的化学药剂防治该虫迫在眉睫。本研究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1种杀虫剂对海枣异胸潜甲幼虫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的阿维菌素(10 mg/L,24 h)、氟虫腈(10 mg/L,24 h)、甲氨基阿维菌素(10 mg/L,72 h)和啶虫脒(10 mg/L,48 h)对海枣异胸潜甲幼虫的触杀致死率达100%,其24 h的LC50分别为0.7、2.28、4.02、5.61 mg/L;较高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200 mg/L,48 h)、氯虫苯甲酰胺(400 mg/L,48 h)和氯氟氰菊酯(400 mg/L,72 h)对海枣异胸潜甲幼虫的触杀致死率达100%;敌百虫、多杀菌素、虫酰肼和氟啶脲的触杀致死率相对较低。因此,可选用阿维菌素、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氟虫腈作为当前防治海枣异胸潜甲主要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桫龙牌虫茶市场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超 《茶叶》2004,30(1):45-45
贵州赤水桫龙虫茶饮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年来,走访海内外诸多大城市,广泛咨询虫茶市场信息,专心投入保护和发展西南山区罕见的白叶茶树。虫茶是一种透明的夜香小白蛾,爱在白叶茶上产卵繁殖,幼虫蚕食白叶茶为生,排泄出褐色细小奇特的虫茶。取20粒用开水冲泡一杯,汤色红褐明亮,滋味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发基于(S)-(-)-小蠹烯醇诱捕橡胶小蠹虫的安全高效诱捕技术,系统开展了不同(S)-(-)-小蠹烯醇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S)-(-)-小蠹烯醇海绵诱芯和无纺布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最好,整个试验周期内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分别为69.16头和66.22头,田间诱捕效果先逐渐增加,30 d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60 d后显著下降,1~60 d的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分别为75.22~120.45头和70.69~112.22头。储藏瓶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也具有良好的诱捕效果,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为24.85头,田间诱捕效果先逐渐增加,至10 d时达到高峰,而后又逐渐下降,至30 d后显著下降,1~30 d的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为48.53~64.66头。上述3种诱芯对严重危害橡胶树的对粒材小蠹和循胸材小蠹的诱捕效果尤为显著,对粒材小蠹和循胸材小蠹的诱捕数量占诱捕害虫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48.36%和47.89%、46.89%和40.48%、40.45%和40.24%。1~90 d的淀粉颗粒状缓释型诱芯和环糊精糊状缓释型诱芯对橡胶小蠹虫的诱捕效果无显著性变化,平均单日单个诱芯诱捕器诱捕虫数均在10头以下,诱捕效果差。上述结果表明,自制的(S)-(-)-小蠹烯醇海绵诱芯、无纺布型诱芯和储藏瓶型诱芯均可广泛用于有效绿色监控橡胶小蠹虫,海绵诱芯、无纺布型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60 d,储藏瓶型诱芯的田间有效期为30 d。  相似文献   

6.
采用15%毒死蜱和18%氧化乐果对橡胶介壳虫进行大田防治技术。试验结果表明,15%毒死蜱烟雾剂对开割胶树介壳虫的防治效果为成虫98.18%,若虫100%;18%氧化乐果乳油喷雾对未投产幼树介壳虫的防治效果为成虫91.07%,若虫97.14%,对提高橡胶介壳虫大田防治效果,促进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克服延缓棉铃虫抗性的发展 ,寻找更经济有效的防治棉铃虫的轮换药剂 ,2 0 0 0年用 5%棉虫立克 (山东华阳农药华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了药效试验。选择土肥及管理条件一致、地力中等、棉花长势较好、棉铃虫为害较重的地块进行试验。试验设 5个处理 ,5%棉虫立克乳油分 1 0 0 0倍和 1 50 0倍两个处理 (分别加入 50 0倍和 750倍的强力渗透剂 ) ,2 0 %杀灭菊酯乳油 1 0 0 0倍 ,百树得 1 0 0 0倍 ,设空白对照 (清水 )。小区面积 45m2 ,随机排列 ,3次重复。于 6月 2 8日用背负式工农 1 6型喷雾器常规喷雾 ,施药量按 667m2 60 kg。在每一小区…  相似文献   

8.
我国茶区辽阔,种茶历史悠久,栽培和管理模式各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茶园生态系统。在这些复杂的生态系中,昆虫种类繁多,虫生真菌也较丰富。该类真菌是重要的害虫生防资源,少数种类还有药用价值,兹汇报近年来经调查、研究已确定的种类。1 虫霉类(1)根虫瘟霉(Zoophthoraradican) 原名圆孢虫疫霉。寄主:茶尺蠖(Ectropisobliquahypulina)幼虫,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vitis)若、成虫。分布:广东省徐闻,云南省西双版纳,安徽省宣郎广茶区。(2)弗氏新接霉(Neozygitesfreseni…  相似文献   

9.
茶籽象(虫甲)(curculio styracis Roclogs)主要为害茶籽,其成虫幼虫均以茶籽为食(尤其是幼虫),被害后,茶籽残缺或成为空壳。据报道,它的成虫还能蛀食一种灌木长叶冻绿(Rhamnus Creneta Sicb et C)的茶萼和刺锥栗(Casfanopis DC),但未见为害茶树嫩梢的报道。1977年5月,在绍兴县上旺大队留养插穗的茶园中,发现茶籽象  相似文献   

10.
假眼小绿叶蝉不同查虫方法虫量资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三种查虫办法(检叶,振落和熏燕)虫量资料相关性研究,证实这三种查虫方法所获虫量资料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如以熏蒸虫量代表近似田间实有值,则振落和检叶虫量均能反应田间实有值的同一趋势。同时也证实这三种查虫方法的虫量资料可以利用相应的回归方程互相代换.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茶区发现了一种象虫和一种由类菌原体引起的病害,在此作一介绍,供参考。一、茶圆腹象茶圆腹象(BLosyrus sp.)属鞘翅目,象虫科,短喙象亚科(Brachyderinae),圆腹象属(BLosyrus Schoenherr)。多见于山地茶园,常跟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Lefevre)]混杂发生,其虫口数量略少于茶角胸叶甲,成虫发生、为害期比茶角胸叶甲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采用稻茎浸渍法进行了灰飞虱对氟虫腈抗性风险评估、抗性遗传分析和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于2005年采自无锡麦田的灰飞虱种群在室内饲养43代期间用氟虫腈筛选了41代,结果此灰飞虱种群的抗性从8.4倍上升到2305倍。根据Tabashnik介绍的方法计算,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0388(1~31代)、0.2636(32~43代)和0.1113(1~43代), 表明灰飞虱对氟虫腈具有一定的抗性风险。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2007-2008年江苏无锡和浙江长兴两地灰飞虱种群对1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和乙虫腈的毒力最高(LC50=0.2~1.7 mg/L),其次为烯啶虫胺、噻虫嗪、毒死蜱、吡蚜酮(LC50=1.7~9.7 mg/L),其余杀虫剂的毒力较低;按照年度间敏感性变化,发现2008年无锡灰飞虱种群对氟虫腈和乙虫腈的敏感性比2007年降低了1.1倍。近年来氟虫腈已广泛用于防治这种害虫,但乙虫腈几乎没有使用。因此,对氟虫腈敏感性降低的大田灰飞虱种群似乎对乙虫腈存在交互抗性。通过抗(R)、感(S)亲本、正反交(F1、 F1′)、自交(F2)及回交(BC)后代对氟虫腈的剂量反应研究了灰飞虱对氟虫腈的抗性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其抗性为常染色体的不完全显性遗传\[D(F1)=0.20, D(F1′)=0.38\],抗性由2个或2个以上等位基因控制。还对灰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嵇东公社下尉生产队于去年年底和今年春天在沿山一带的新开荒地上及展了115亩新茶园,为了充分利用地力,并达到幼龄茶苗的自然遮荫,在茶行间还间作了玉米。目前茶苗成活率达95%以上。同时幼苗茁壮、匀整,生长势之旺盛也非常惊人。下面是八月一日我们在该队庙下坂所调查的: 幼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14.
对40%氯虫·噻虫嗪不同用量对单季稻前期控虫效果及单季稻促苗分蘖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40%氯虫·噻虫嗪对单季稻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安全性,但在秧田使用40%氯虫·噻虫嗪WG每667 m2用量为60 g时对分蘖有一定抑制作用;40%氯虫·噻虫嗪WG对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防治效果也相应提高。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单季稻每667 m2秧田40%氯虫·噻虫嗪的用量为40~50 g。  相似文献   

15.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是海南岛茶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海南岛的国营南海农场,发现了一种茶蚜寄生菌——弗氏虫霉[Triplosporium fresenii(Nowak.)Bato或Entomophthora fresenii(Nowak.)Gustofsson]。茶蚜在生长阶段均有此菌寄生,并造成常规性的流行病,从而控制住蚜虫的为害。例如,1981年3月中旬,该场茶蚜发生严重,一场春雨过后,此菌流行,使蚜虫发生很快得到控制。根据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的研究,弗氏虫霉主要寄生于棉蚜(Aphis gossypii)、棉花红蜘蛛(Tetranychus telarius)、高粱蚜(Aphis sacchari)、小豆蚜(Aphis laburni)、大豆蚜(Aphis glycines)、玉米蚜(Aphis maidis)、苜蓿蚜(Aphis madicagin)、苹果蚜(Aphis mali)、罗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  相似文献   

16.
甜菜虫害一、象(虫甲)类(1)虫口密度调查: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田间棋盘式取样10个点(面积5亩以下),每样点1m~2,查植株上或土块下面的虫数。计算每平方米平均虫口数。(2)为害率调查:田间棋盘式取样10个点(面积5亩以下),每点顺行调查50~100株,记载被害植株数,计算为害百分率。  相似文献   

17.
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蛛形纲(Arachnida)蜱螨目(Acarina)跗线螨科(Tarsonemidae),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长江流域各省茶区均有分布,尤以四川、贵州等省严重.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致使芽叶色泽变褐,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为了明确虫螨腈和茚虫威等4种农药防治茶跗线螨的效果,特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为探求稻飞虱鸣声在预测预报和物理防治上应用的可能性,室内引诱试验结果表明:1)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鸣声是性成熟个体用以识别、联络同种异性,刺激性兴奋,完成交尾的求偶信号,其沿固体介质(寄主植株)传播,试虫可感觉距离在60—80cm 以内,45cm 以内较为敏感。2)性成熟的雄性及未交尾的雌性个体均常主动鸣叫,在听到异性鸣声时,雄虫表现为兴奋、骚动并积极循鸣声寻觅雌虫;雌虫亦以鸣声相和但很少移动。3)求偶鸣声具有种的专一性,两种飞虱均只对同种异性鸣声敏感。4)以相应的鸣声录音代替活虫,其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探求稻飞虱鸣声在预测预报和物理防治上应用的可能性,室内引诱试验结果表明:1)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的鸣声是性成熟个体用以识别、联络同种异性,刺激性兴奋,完成交尾的求偶信号,其沿固体介质(寄主植株)传播,试虫可感觉距离在60—80cm 以内,45cm 以内较为敏感。2)性成熟的雄性及未交尾的雌性个体均常主动鸣叫,在听到异性鸣声时,雄虫表现为兴奋、骚动并积极循鸣声寻觅雌虫;雌虫亦以鸣声相和但很少移动。3)求偶鸣声具有种的专一性,两种飞虱均只对同种异性鸣声敏感。4)以相应的鸣声录音代替活虫,其引诱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仓虫是热带地区产稻国家的严重害虫,因为这些地区的温度和湿度大多适合于这类昆虫的生长和繁殖。在各种为害稻谷的仓库害虫中,米象(Sitophilus oryzae)、玉米象(S. Zeamais)和谷象(S. granarius)损害最大。它们是稻谷和大米的严重害虫,其幼虫和成虫在谷粒内蛀食并造成主要损失。饲养象虫的方法已趋完善。现仅有少数几个实验室进行了水稻抗象虫的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