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布尔津林区新疆落叶松地理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收集新疆落叶松(Larix sibirica)全分布区15个种源,在该树种主要生态营林区-布尔津林场,开展2次年度重复的育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种源间当年苗抽梢率、越冬保苗率、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2)种源间各项技术指标随地理因子呈现不连续变异,总的趋势为经度、海拔的影响大于纬度 .综合考虑认为:该营林区选择布尔津、和丰、哈巴河等林场的种源育苗、造林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根据满归参试点16种源生长、气候资料的主分量分析(PCA)和模糊聚类(FUZZY)的综合分析,对我国境内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划分成5个种源区。它们是:①大兴安岭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Ⅰ),包括两个亚区:满归亚区(Ⅰ-1)和根河亚区(Ⅰ-2);③大兴安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Ⅱ),包括两个亚区,阿尔山亚区(Ⅱ-3)和绰尔亚区(Ⅱ-4);③大兴安岭东部种源区(编号为Ⅲ);④小兴安岭北部种源区(编号为Ⅳ),包括桦皮窑亚区(Ⅳ-5)和三站亚区(Ⅳ-6);⑤小兴安岭中南部种源区(编号为Ⅴ)经7年生幼树高生长的显著性测验(SSR测验),选出了满归及毗邻地区的最佳种源,即小兴安岭的三站种源。利用最佳种源育苗造林,其高生长的遗传增益将为当地种源的12.55%。 文章还对兴安落叶松8年生树高生长及其节律的地理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落叶松(Larix spp.)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中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可变密度收获表编制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林分生长和林分密度间的关系,探讨了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并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收集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地位指数18m的65块标准地和130株解析木数据。根据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方程和其他林分生长因子的相关规律,探讨编制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可变密度收获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分析辽东林区近50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的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探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过程及其自然化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现象。坡下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中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水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上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2)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坡中部生物多样性最高。(3)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自然经营,应充分利用长白落叶松先锋树种作用及其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依靠自然力恢复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6.
高频真空干燥木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东北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和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板材为试材,并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5mm和50mm两种厚度,对高频真空干燥木材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频真空干燥适合于透气性好的难干阔叶材,尤其是厚板。通过对干燥条件的调节可以有效地控制材温和真空度,实现高质量的快速干燥。  相似文献   

7.
以潜能函数建立单木生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样地和解析木资料。建立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Rupr.]天然林单木与距离无关的生长模型。在讨论模拟单木生长方法的基础上,将树木生长潜能函数由优势木高生长扩展到疏开木胸径生长。并确定了疏开木的概念和选择条件。按树木生长和竞争关系,建立树木生长的修改函数。根据树木生长特点,探讨了修改函数的性质。建立的修改函数既是一种单木与距离无关的生长模型,也是一种单木与距离有关的生长模型。可作为模拟树木生长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单木生长模型模拟林分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林分表法预估林分生长的核心,以单木模型计算树木生长量、转移概率和未来直径分布。结合其它一些林分调查因子的生长方程编制,模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nilii)天然林的生长程序(UIMN BAS)。该程序可模拟林分在自然状态和间伐后的生长过程,为定量间伐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9.
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化学剪根效果与根生长潜力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内壁涂有不同浓度碳酸铜的容器培育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Rupr.)Rupr.)苗木,苗木侧根受碳酸铜的抑制,减小了根系变形的程度。通过对处理苗木根生长潜力的测定表明:碳酸铜浓度为100~150g/L时改变了兴安落叶松容器苗新根的分布状态,根系中、上层的新根数量明显增加,这样的苗木根系更接近自然发育的苗木根系,从而克服了一般容器苗根系易变形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约1000块标准地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 Rupr.)的立地质量评价。在重温各种立地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从广义数学模型出发,探讨了地位级和地位指数的实质。进而编制了大兴安岭落叶松人工林,中、南部和北部天然林以及石塘林等四个地位指数表。为便于宏观管理和立地质量比较,同时编制了地位指数级表。并在分析林型—地位指数级—地位指数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立地质量评价系列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前言落叶松(Larix lanicina)是加拿大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松叶松也是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华东、西北、西南和中南已先后引种了落叶松。落叶松为扦插难生根树种,因此,生产上落叶松都用实生繁殖。为了探索落叶松嫩梢插条的生根能力,以及探索同一植株不同树体部位生根能力有无差异,以便为生产提供优质插条苗和为落叶松的选育种提供无性繁殖的可能性。笔者在加拿大访问的期间,利用加拿大湖头大学的实验条件,开展了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2.
应用相位差显微检测技术,聚乙二醇400作为脱水固定剂,结合木材经典化学分析,研究了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木材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微观分布。结果表明:阿拉伯半乳聚糖在心材部位的含量为8.73%,而在边材部位为5.75%;阿拉伯半乳聚糖主要分布于早材和晚材管胞的细胞腔内,少量存在于射线薄壁细胞和泌脂细胞内,而在细胞间隙没有发现这种多糖。  相似文献   

13.
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法调查林龄为31年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解析木资料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绘出华北落叶松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曲线图,揭示华北落叶松在六盘山区的生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随着林龄增长,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胸径、树高连年生长量呈明显的波浪型增长趋势,胸径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6-16年;第7年时,胸径生长量达到连年生长量的最高峰.华北落叶松树高快速增长主要集中在6-14年,第12年时,达到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材积连年生长量快速生长期主要集中于12-29年,材积生长量保持在0.007~0.031 m3;第29年时,达到材积生长量的最高峰.材积连年生长量的快速生长期较胸径连年生长量、树高连年生长量迟.第11年、14年时,林分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均有明显下降,可将第11-14年,定为对华北落叶松开展首次抚育间伐的最佳时间段,之后应当按森林经理期5~8年,定期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开展森林抚育间伐措施,以保证其胸径、树高的正常生长.华北落叶松为早期速生型树种,其材积生长率曲线随着林龄的增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三江平原丘陵区第2代长白落叶松人工幼龄林生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的第2代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幼龄林为研究对象,以相邻的第1代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对照,通过解析木数据的分析,评价1代林和2代林长白落叶松在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过程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在3~18a的时间范围内,长白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和...  相似文献   

15.
兴安落叶松人工群落生量物与净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于1988年对帽儿山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21年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 Rupr.]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生物量增量、枯死量、凋落量及凋落物层现存量等进行了测定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推算了群落净初级生产力。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生物量为145.615t/ha,其中乔、灌、草各层的植物量分别为142.358t/ha、2.686t/ha和0.571t/ha;落叶松林净生产量为13.861t/ha·a,其中乔、灌、草各层净生产量分别为12.539t/ha·a,0.874t/ha·a和0.448t/ha·a;林分立枯量为3.122t/ha,年凋落量为3.577t/ha,林地凋落物层现存量为23.20t/ha。与其它森林植物群落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较高的生物生产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落叶松(Larix spp.)纯林和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混交林林木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特征,旨在探究混交林与纯林在生长和生物量分配上的差异.以24~28年生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为研究对象,对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指标和树干、枝、叶、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等生物量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落叶松、水曲柳树高分别比纯林树高增加2.06%和2.79%,促进了树高生长;枝下高占树高比例分别比纯林提高5.55%和2.01%,增加了枝下高的高度,但差异均不显著;林分蓄积介于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之间.不同林型各树种不同组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由大到小均为树干生物量、根生物量、枝生物量、叶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比、树干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表现为混交林大于纯林;m(叶生物量):m(总生物量)、m(根生物量):m(总生物量)表现则相反.林分生长指标与生物量指标,生物量指标与植被多样性指标间均有较强的相关性.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树高生长、加速了自然整枝,提高了树木圆满度,复层林结构明显.落叶松-水曲柳混交林在林分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比例上优于纯林,这种针阔混交模式可用于辽东山区培育用材林.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人工林动态间伐系统的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70年至1984年对我校帽儿山实验林场1958年春栽植的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首先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以小群体为单元的林木分级,共分五级,即A、B、C、D、E级。每个小群体是以每株林木为中心位置与其相邻的林木所组成的,共七株林木,中心林木一株,周围六株,组成六边形的空间状态。 本试验共分五个组合,第一区抚育强度基本控制在10%、第二区为20%、第三区为30%、第四区为40%、第五区为对照区。 间伐对象:原则是培育A级木、间伐B级木、解放C级木,清除D、E级木,在实施过程中还要因立地条件和林木位置做某些调正。 经过1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对照区第一次间伐后林分蓄积量为100%,第一区为114.9%,第二区为128.4%,第三区为133.1%,第四区为118.5%,属第三区生长量最大。此外,林木径级生长量、生物量、总的重量均有显著增加,由此看出,根据林木竞争状态转移的规律和森林生态经济的理论,而提出的间伐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前言 落叶松(Larix)是我国北方林区的重要用材树种。在现有林中,大部分是解放前后营造的落叶松人工林,且多系大面积的单纯林。据近年来的多年调查发现,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Iepis(Sieb. et Zucc.)Gordon)、朝鲜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 var. Koreana. Nakai)及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Qupr.)  相似文献   

19.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和可变密度收获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一、前言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它在大兴安岭林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近几十年来不尽合理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落叶松资源已显著减少,一些老局已出现资源枯竭的现象;同时,天然落叶松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幼、中龄林显著增多。因此,如何更合理地经营现有落叶松天然林已成  相似文献   

20.
六盘山野生植物珍珠梅引种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泾源县引种六盘山野生植物珍珠梅引种驯化,结果表明珍珠梅的成活率均在国家造林标准85%以上,其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成活率、保存率均比当地主要造林树种华北落叶松大,抗病虫鼠害能力强,总结提出造林树种育苗基地的规模化建设标准、不同示范林构建的具体树种配置及造林技术模式等规程。将提高成果的熟化程度,加快成果示范推广,满足今后在相似林地区开展大规模造林的技术需求,从而促进我国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人工植被构建与恢复的深入发展。所以引种珍珠梅在泾源县境内土石质山区是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