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育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实践中,不抗病的丰产优质品种,在枯、黄萎病区也难以显示其增产的优越性,甚至还会因病减产,严重者导致绝收。建国以来,我国各主要棉花枯、黄萎病区,采用引种鉴定、系统选种、杂交育种和区域试验等措施,通过病圃的严  相似文献   

2.
棉花抗枯萎病试管鉴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最大的两种病害。在我国枯黄萎病混生地区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减产达60%以上。目前对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中,最主要的是培育棉花抗病品种,而棉花抗病种质资源是选育抗病品种的原始亲本,因此鉴别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和抗病品种的抗性程度十分重要。当前常用的苗期鉴定和人工病圃成株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敦煌地区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楠  巩玉芳 《中国棉花》2008,35(10):40-41
敦煌是甘肃省棉花生产的主要基地,全市每年棉花播种面积均在1.33万公顷左右.棉花是敦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自1983年普查发现枯、黄萎病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近年来由于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特别是抗枯萎病品种的推广应用,其危害损失明显减轻.但随着品种抗病性退化,以及枯、黄萎病致病性增强,两病依然是制约敦煌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垦区枯黄萎病重病区种植的优质、丰产、抗病品种 ,我们于 1 998年开始 ,连续两年对引进和更换的替代抗病品种在枯黄萎病重病区进行小区试验 ,为推动垦区棉花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 8个 ,分别为新陆早 7号 (CK)、辽棉1 5、中棉所 2 4、中棉所 2 7、辽棉 1 2、豫棉 1 2。石河子科委提供的 90 0和石 K1品系。试验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 ,每个重复间留 50 cm的走道 ,行距配置为 60 30 cm宽窄行。2 调查方法分别于蕾期、花铃期调查各抗病品种的枯黄萎病发病率 ,对发病株进行分级 ,计算出病情指数 ,测定各…  相似文献   

5.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两种毁灭性病害。由于其症状类型多、病菌习性顽、传播途径广,比常年流行的苗期根病、中期铃病和后期红叶茎枯病防治上困难更多,对棉花生产威胁更大。我省自1972年成立棉花枯、黄萎病研究协作组以来,实行重病区以推广抗病品种为主、轻病区以轮作换茬为主、初病区以铲除  相似文献   

6.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国  屈霞  余筱南 《作物研究》2006,20(Z1):430-434
棉花枯、黄萎病是造成棉花产量及品质下降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国各地棉区均可发生.从棉花发病的症状、抗病品种的鉴定、育种的成就等方面综述了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的研究进展;同时针对如何解决我国棉花抗病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棉花品种对枯黄萎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危害严重,且药剂防治难于有效的两种病害。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经济有效途径,而抗性鉴定则是选育抗枯、黄萎病品种不可缺少的环节。育种者根据抗性鉴定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选育品种,以达到所育品种抗病增产的目的。“十五”以来,改进了抗性鉴定评判方法,采用校正病情指数来划分抗性反应型,对四川省棉花育种攻关协作单位培育的新品种进行抗性鉴定,以期为棉花育种工作提供抗病性能依据。1材料和方法1.1鉴定材料。供试棉花品种(含品系、组合、材料等,下同)共251个。其中,四川省区域试验87个,四川省农…  相似文献   

9.
1大面积推广种植抗病品种 目前本团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是抗病品种新陆中14号.该品种于2000年引进,三团试验站枯黄萎病病圃种植鉴定结果表明,抗枯黄萎病表现突出,但产量不高,晚熟,经过试验站2年的定向选择和驯化,于2003年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苏沿海棉区枯黄萎病突发因素剖析和对策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永歌 《江西棉花》2008,30(2):36-38
2007年江苏沿海棉区枯黄萎病大暴发,是因为气侯长期处于适宜发病条件、棉花生育与发病气侯吻合、棉田土壤带菌量大和肥水失调所致。防治枯黄萎病应采用水旱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及早药剂防治和改善棉田培管等技术。  相似文献   

11.
棉花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的两大土传病害 ,对棉花产量威胁很大。近几年由于当地大量的从外地调进来带病的棉种 ,使枯、黄萎病逐年加重 ,致病类型也逐年加强 ,发病面积也逐年扩大。据2 0 0 1年 8月份在全省主产棉区 65个点的调查 ,发病面积占到 5 2 .3%。轻者减产 1 0 %~ 2 0 % ,重者减产 30 %~ 40 % ,个别严重的地块减产在 5 0 %以上 ,给棉农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山西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的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的障碍。目前在防治上 ,利用抗病品种 ,能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但抗黄萎病的品种非常紧缺 ,到棉花中期黄萎病发生时还是…  相似文献   

12.
南疆棉区中棉系列品种栽培关键技术张百和新疆阿瓦提县种子站牛永德新疆阿瓦提县科委阿瓦提84320090年代以来,由于枯黄萎病的蔓延,南疆部分产棉大县(市)的棉花生产曾一度陷于困境,自引进以中棉系列为主的黄河流域棉花抗病品种之后,南疆棉花生产出现了勃勃生...  相似文献   

13.
枯黄萎病是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在育种上,对枯萎病的抗性较易达到高抗水平,而对黄萎病的抗性大多表现为耐病。新疆是我国优质棉基地,棉花是其支柱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黄萎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限制石河子地区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2003—2004年的大田生产及2005年生产示范表明,辽棉18早熟性好、结铃性强、丰产性突出,抗枯、黄萎病,纤维品质综合指标好,适宜本区种植。1特征特性及纤维品质该品种为早熟陆地棉品种,植株塔形,I~II分枝,叶片中等偏大,掌上5裂,叶色较深,铃卵圆形,以5室铃居多。株高63cm,果枝始节5.…  相似文献   

14.
谢君 《中国棉花》2007,34(3):9-10
近几年来,随着棉花种植年份的增长,棉田枯、黄萎病的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为此,2006年本团在13连枯、黄萎病较严重地,进行了2%宁南霉素防治棉花枯、黄萎病药效试验。1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2%宁南霉素可湿性液剂、990A、卫福。供试品种为长绒棉新海21号。试验地设在  相似文献   

15.
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 ,棉花种植历史悠久 ,也是全国棉区单产水平最高的棉区之一。棉花枯、黄萎病近年来面积呈逐渐扩大、发生程度加重趋势 ,特别是 2 0 0 3年 7月份持续特大暴雨 ,病区面积迅速扩大 ,由此造成的危害将日益严重 ,搞好棉区枯 ,黄萎病综合防治措施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棉花枯、黄萎病发病症状棉花枯、黄萎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检疫性病害。棉花枯萎病在棉株上症状复杂多变 ,在苗期主要表现为子叶或真叶凋萎下垂 ,有的叶脉发黄 ,叶肉仍保持绿色 ,形成网纹 ,被害棉苗大量枯死。成株患病叶片半边黄 ,半边绿 ,节…  相似文献   

16.
特多收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黄连超,汪家合荆沙市种子公司湖北江陵434100枯、黄萎病是棉花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枯、黄萎病在主产棉区蔓延较快,为害很大。在生产中发现特多收农药对棉花枯、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并能促进病株迅速恢复。为探索其防治效果及...  相似文献   

17.
棉花枯、黄萎病自1983年第一次普查以来,发病范围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根据11年的病田档案分析,枯萎病田在260公顷左右,黄萎病田在600公顷左右.11年累计损失皮棉46.83万~70.21万公斤,经济损失231.13万~346.65万元。在防治技术上采用种植抗病品种、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1986年,由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完成的“中国棉花枯黄萎病菌种及生理型鉴定、抗病性区试及其在抗病品种选育上的作用”研究,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6年12月,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受  相似文献   

19.
鲁北地区是山东省主要棉花生产基地,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的连年种植和棉花枯黄萎病生理小种的变化,棉花枯黄萎病呈逐步加重的趋势,对棉花生产构成威胁。为此引进了多种新药剂试验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开展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地土质为壤土,pH值为6.9,有机质为1.3%,棉花品种为33B抗虫棉,采用地膜覆盖种植。试验处理为①43%好力克SC3000倍液喷雾+灌根;②43%好力克SC4000倍液喷雾+灌根;③10%世高WG4000倍液喷雾+灌根;④99植保300倍喷雾+灌根;⑤清水对照。共设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3.3m2,随机排列。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是新品种选育、审定、繁殖、推广的重要中间环节,通过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抗病品种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优质性、抗病性、早熟性、确定其最适宜的推广地区,并为制订育种目标,探讨抗病育种规律以及生态研究等提供依据。抗枯、黄萎病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于19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