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蛋白玉米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组样品同时采用染料结合法(DBL法)、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LS)和氨基酸分析仪法对赖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并进一步对其中一组样品用赖氨酸添加法对染料结合法和茚三酮显色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方法在两组样品的赖氨酸含量测定大小之间趋势相同,即茚三酮显色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染料结合法>氨基酸分析仪法。在赖氨酸添加实验中,茚三酮显色法测得添加工业赖氨酸的混合样品赖氨酸含量的增加值基本与赖氨酸的添加量相当,染料结合法对3个处理测试结果赖氨酸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近红外分析仪(NZR)测定黄豆粕蛋白质含量。通过对不同蛋白质含量的样品进行光谱扫描,找出最佳吸收波长和校准常数值。21份豆粕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近红外法与经典的凯氏法所测结果呈密切的线性相关(R=0.91),标准偏差为0.5%,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高梁籽粒中含四种蛋白质,即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谷蛋白及谷蛋白,其总含量在品种间有很大差异(占干种子的8.6~18.2%)。在上述四种蛋白质中,醇溶谷蛋白含必要氨基酸赖氨酸最少。高梁籽粒中的赖氨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一般呈负相关。假定在不同氮素施  相似文献   

4.
范弘伟  宋同明  张林 《玉米科学》2004,12(Z2):17-19
通过对利用高油玉米花粉给C型胞质不育玉米单交种授粉得到的子粒与高油玉米子粒进行品质分析,发现前者除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间呈负相关(r=0.36,r=-0.76)、含油量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呈正相关(r=0.47,r=0.88)、赖氨酸与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35)外,含油量与蛋白质间,淀粉、蛋白质与赖氨酸、能量密度之间相关系数未达到5%显著水平,含油量(3.96%~8.47%)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0.57%,赖氨酸增加0.008%,能量密度每100g增加27.42 kj;而后者除淀粉与能量密度相关不显著外,其它营养成分之间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含油量与蛋白质、赖氨酸、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3,r=0.95,r=0.70),淀粉与含油量、蛋白质和赖氨酸呈负相关(r=0.87,r=0.78,r=0.84),赖氨酸和蛋白质、能量密度呈正相关(r=0.85,r=0.66).含油量(7.18%~14.09%)每提高1%,淀粉含量减少1.74%,蛋白质含量增加0.36%,赖氨酸含量增加0.0164%,能量密度100g增加16.83 kJ.高油玉米(含油量7.1%~16.09%)给常规玉米(含油量3.71%~4.26%)授粉,含油量、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的花粉直感效应值分别为0.37、-0.27、0.27和0.24.  相似文献   

5.
高粱籽粒蛋白包含四种蛋白质,即清蛋白、谷蛋白、醇溶谷蛋白和球蛋白,品种间蛋白含量变幅很大(占干物质的8.6%~18.2%)。四种蛋白质中以醇溶谷蛋白的赖氨酸含量最低。已经知道赖氨酸是高梁籽粒中含量最有限的氨基酸,而且,高粱籽粒蛋白含量一般与赖氨酸含量呈负相关。在以前报道中,业经观察  相似文献   

6.
结果用常规分析法(凯氏法和劳氏法)测定块茎蛋白质现将21个栽培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列于表 2。它们均种植于印第安纳州北部的腐殖土中。纯蛋白质百分率(以干重计)在3.4(莫诺拿)与7.4(埃米特)之间。凯氏值相当高,同时比值也非常易变。  相似文献   

7.
豆类激素与矿质元素、氨基酸、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TAS-990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新疆15种豆类中的2种激素、9种矿质元素、8种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2种激素与矿质元素、氨基酸、蛋白质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饭豆(V. sinensis (L.) Savi)中IAA、Zn及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大豆(Glycine max)中GA3、Cu、Ca、Fe、Mg含量较高,大豆(Glycine max)、蚕豆(V.faba L.)、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在15种豆类中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的是IAA与Zn(rIAA Zn=0.8314)、赖氨酸(rIAA Les=0.8253)、亮氨酸(rIAA LYS=0.8413),以及GA3与Mg(rGA3 Mg=0.8673).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的是IAA与苏氨酸、GA3与赖氨酸.但是,这2种激素和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正相关性都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豆、油菜蛋白质的综合利用研究,近年内受到各国学者普遍重视。为了提高农作物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国际原子能机构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从1986年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高蛋白育种协作研究。在作物育种研究中,如何从杂交后代或诱发突变群体中快速筛选出具有高蛋白含量的优良株系,急待解决的是蛋白质的快速、简便、可靠的分析方法。凯氏法操作较繁琐,对大量样品分析筛选较困难。进口设备操作简便,但价格昂贵,不便普及。我们在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燕麦品种的蛋白质营养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我国燕麦品种的蛋白质营养品质状况,收集了2008-2010年9个产地的54个燕麦品种,采用国际通用的WHO/FAO氨基酸评分模式对其蛋白质营养品质进行评价,并比较了不同产地和不同年份样本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本试验中的燕麦蛋白质含量大多集中在16%~20%,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其次是苏氨酸、含硫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3.14%,接近WHO/FA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不同地区所产燕麦品种的蛋白质品质存在显著差异,从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生物价(BV)等指标可反映出吉林产燕麦的蛋白质营养品质较好,甘肃地区的仅次之,且在粗蛋白含量上更具优势。基于蛋白质营养品质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收集的样品分为4类,分类结果与其样品来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培育高蛋白质、高赖氨酸的品种和杂交种,是粒用高粱的选育目标之一。在近期公布的研究中,报导了高粱蛋白质及不可代替氨基酸含量的遗传特点和高赖氨酸选育的结果(等,1976、1979;1977)。全苏高粱所对这个目标也进行了研究。近年进行了专门试验,目的是对已推广和  相似文献   

11.
在室温条件下的酸性介质中,大豆水溶性蛋白质能与偶氮洋红G(azocarmine G)迅速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80 nm,比偶氮洋红G红移了50 nm,其吸光强度与大豆水溶性蛋白质的质量浓度在3~34μg.mL-1范围内存在较好的选择性和较宽的线性关系。依此建立了测定大豆水溶性蛋白质的新方法,同时优化了大豆水溶性蛋白质的提取过程。该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与凯氏法所得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禾谷类,特别是小麦育种最重要的方向是靠增加赖氨酸含量来提高籽粒的营养价值,而改良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成分,即改变醇溶蛋白与谷蛋白的比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从理论上说,像玉米一样可以利用突变来改变,但这两个作物谷蛋白中的赖氨酸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小麦为1.3%,玉米为4.5%,不可能获得同样的结果。然而,用其他的蛋白质成分代替赖氨酸含量只有0.5%的小麦麦胶蛋白,正引起研究者的注意(Mertz,1968)。看来,为了显著地提高小麦胚乳中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0.5倍),除了降低麦胶蛋白的含量外,就是提高白蛋白、球蛋白和游离赖氨酸的相对含量,以及谷蛋白中赖氨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谷物和营养蛋白来源之一。但玉米蛋白质中缺少非反刍动物食料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将纯合的隐性突变基因奥帕克-2(以下简称O2——译者注)转育到普通玉米中,可以改进玉米胚乳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包括赖氨酸的含量(Mertz等,1984;Nelson,1966)。  相似文献   

14.
王秀荣  廖红  严小龙 《大豆科学》2005,24(3):199-201
应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了16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豆品种中种子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并将测定结果与传统的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提取脂肪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同样品分别用两种分析方法的测试结果基本吻合,尤其是应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测定大豆脂肪含量结果准确度较高,与索氏提取脂肪法测定结果相比,偏差均小于2.18,最低偏差仅为0.08.以上结果说明近红外谷物分析仪的大豆定标曲线稳定性较好,分析结果可靠,适用于大豆大批量育种材料筛选和非破坏性的品质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15.
饲料用稻谷和糙米的营养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8个饲料用水稻样品的稻谷和糙米的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和有效能值进行了分析和测定。稻谷和糙米含蛋白质分别为(8.85±1.23)%, (10.35±1.33)%,含总能分别为(15.83±0.28) MJ/kg, (15.95±0.20) MJ/kg, 含消化能10.28 MJ/kg 和 13.48 MJ/kg。稻谷的养分消化率明显低于糙米的相应值。主要是由于稻谷含粗纤维8.94%,而糙米的相应值为1.19%。稻谷和糙米分别含赖氨酸0.29%和0.44%,蛋氨酸0.10%和0.18%,苏氨酸0.26%和0.30%。用作猪饲料时,赖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苏氨酸是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异亮氨酸是第三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据一些研究证明,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籽粒蛋白质与氨基酸成分之间均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但是,Sholz(1976)等用高蛋白质突变体与不同品种杂交其结果表明,这种杂交往往可使后者具有像高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组成很好的供体的某些优点。我们的任务是利用诱变因子培育赖氨酸含量较高的小麦类型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试图培育富含蛋白质的高产甘薯品系,并为育种程序收集一些基本资料。材料和方法 1972年8月于台湾省嘉义(音译)农试站,在相似的田间管理条件下栽插了141个地方品种、66个改良品种和93个外引品种,以分析甘薯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用凯氏法(纯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黑芝麻和白芝麻的营养功能,比较黑芝麻和白芝麻中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从主产区收集不同品种黑芝麻与白芝麻样品各40份,采用盐酸水解,用日立L-8900型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黑芝麻和白芝麻中的氨基酸组成,检测波长为440nm和570nm。由测定结果可得,黑芝麻和白芝麻中均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其中精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黑芝麻中二者含量分别为2.82%±0.26%、4.82%±0.51%,白芝麻中二者含量分别为2.86%±0.24%、4.81%±0.53%。通过T检验发现黑芝麻与白芝麻中蛋氨酸、赖氨酸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9.
应用近红外反射估测了硬粒红春小麦Newana的穗部、旗叶和穗柄在4个生长阶段的蛋白质含,对这一测定技术进行了验证.供试样本取自三种氮肥水平的田间试验地.由标准凯氏法测得植株上述三个部分的蛋白含量范围(从穗柄的2.7%到旗叶的16.7%),并用此结果校准近红外反射测定结果.用19种可用的滤光片中的3个测定结果发现,二者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98;另用一冬小麦在三个生长阶段对近红外反射测定的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发现测定结果与凯氏法测定结果之间的决定系数r~2达极显著.据此认为,近红外反射是一种准确、快速且经济地测定植株气生组织蛋白含量的可行技术,有助于筛选小麦基因型间植株气生组织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用富赖氨酸蛋白基因(sb401)转化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了独立的10个转化株系,对转化株系进行连续自交,通过筛选得到9个纯合的T4代转化株系。 Southern blotting分析发现,整合位点是随机的,并为低拷贝(1~3个)。TAI-PCR扩增得到8个T-DNA侧翼序列,并定位于日本晴的7条染色体上。蛋白质和氨基酸测定分析发现,sb401基因对各株系的蛋白质、赖氨酸和其他氨基酸组分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将杂交结果与T-DNA插入位置结合分析发现,在低拷贝的情况下,表达量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