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产反刍动物(如高产奶牛、强度育肥肉牛和肉羊)对由过瘤胃蛋白提供的小肠氨基酸的需要量较大。动物蛋白饲料的禁用使含蛋白质较高的豆粕等植物性蛋白饲料作为反刍动物摄取过瘤胃蛋白质的主要途径。大豆粕氨基酸组成与动物需要接近,是优质的植物性蛋白,然而大豆粕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相对较高及过瘤胃数量相对较少,影响高产反刍动物生产陛能的发挥;因此为提高生产力,提高大豆粕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合适的保护方法避免大豆粕在瘤胃中降解速度过快,可增加过瘤胃蛋白的数量,改善氮的利用率,增加氮的沉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是反刍动物日粮中主要限制性营养成分之一,在反刍动物营养中,日粮蛋白在瘤胃中降解是一种低效的营养过程。在有些条件下仅靠饲喂高蛋白日粮也不一定能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为了减少瘤胃内蛋白质的降解损失,人们采取各种措施以提高日粮中蛋白质的过瘤胃值(斯钦,1996)。研究发现,单靠增大过瘤胃蛋白的量,并不一定能保证家畜增产,蛋白质对反刍动物的。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的实质和核心是氨基酸营养,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氨基酸,会在瘤胃中部分或完全降解,最终到达小肠可被吸收利用的氨基酸量减少。因此氨基酸过瘤胃保护非常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在日粮中添加过瘤胃氨基酸(Rumen—Protected Amino Acids,RPAA)是为反刍动物提供理想小肠氨基酸简便、直接而又有效的调控方法,对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蛋白质和氨基酸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高产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重要课题。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调控是以反刍动物氨基酸的需要为基础,有目的地通过各种途径使小肠吸收氨基酸含量达到动物的生产需要。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调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瘤胃蛋白质保护、改变饲料在瘤胃中停留时间和添加生物制剂调节日粮过瘤胃蛋白质;通过日粮可发酵能、能氮平衡和瘤胃微生物环境控调微生物蛋白质;通过瘤胃保护氨基酸(RPAA)调控小肠氨基酸。  相似文献   

5.
过瘤胃蛋白质是指在反刍动物瘤胃内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能完整地通过瘤胃进入小肠的饲料蛋白质。过瘤胃蛋白质能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和增加饲草,特别是低质饲草的采食量。正确使用过瘤胃蛋白质已成为成功饲养反刍动物的技术之一,针对过瘤胃蛋白质的保护技术,目前国内外科研院校和企业机构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技术包括化学方法、热处理、物理包被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预测和了解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的数量,营养学家研究和发展了一种新的蛋白质利用体系,即代谢蛋白质体系。反刍动物蛋白质来源于微生物蛋白质(MCP)、过瘤胃蛋白质(RUP或UDP)及极少量的内源蛋白质(ECP)。对代谢蛋白质组分的营养调控研究进行了概述,以期更好地掌握反刍动物对代谢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N-羟甲基-DL-蛋氨酸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主要表现在瘤胃微生物对降解蛋白质 (RDP)的需要和十二指肠对饲料蛋白质需要两个部分。微生物蛋白质可满足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需要的 30 %~ 40 % ,其余则由非降解蛋白质 (UDP) (又称过瘤胃蛋白质 )来满足。众所周知 ,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 ,关于反刍动物利用氨基酸的研究 ,最初只是从瘤胃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考虑 ,但对于高产反刍动物 (如高产奶牛 ) ,仅靠瘤胃微生物合成的菌体蛋白质 ,尚不能满足其对蛋白质的需要。由于反刍动物具有特殊的瘤胃发酵降解功能 ,如果在饲料中直接添加未经保护的氨基酸 ,则在瘤…  相似文献   

8.
1 日粮中的蛋白质在胃肠道的降解 日粮中的蛋白质经过咀嚼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后,在瘤胃微生物相关的酶的作用下,与内源蛋白(包括动物脱落上皮细胞、唾液和瘤胃微生物残留物所含蛋白质)混合,降解释放出寡氨基酸、肽和氨。日粮中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内停留的时间和降解的难易决定了其在瘤胃中被降解的程度和比例。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是构成动物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之一。饲料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氨基酸和小肽,然后进入肠系膜静脉,汇入门静脉,经过肝脏的转化代谢后进入心脏,经血液循环运送至全身组织/器官并被利用。近年来,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日益短缺,对于反刍动物而言,如何加强饲料蛋白质过瘤胃保护,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从蛋白质的过瘤胃保护和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调控两方面对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microbial protein,MCP)是反刍动物小肠可吸收蛋白质(Pro)的主要来源,而优化瘤胃发酵调控,促进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一直是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瘤胃能氮同步释放优化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关注,因此,作者主要从瘤胃能氮同步释放的概念、瘤胃能氮同步释放的评价方法和瘤胃能氮同步释放对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影响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1.
从Zumts(1891)发现反刍家畜由于瘤胃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利用非蛋白氮(NPN),并首次用NPN取代反刍动物日粮中的部分蛋白质饲料获成功起,人们就从未间断过对NPN应用于反刍动物的研究。据说Weike等(1879)是最早建议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用NPN化合物来代替蛋白质的。Looli(1949)发现用纯化日粮饲喂绵羊时,绵羊瘤胃可合成实验鼠所需的10种必需氨基酸,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时,绵羊处于正氮平衡。近20多年来,随着对瘤胃发酵机制研究的深入,Reid和Briggs(1967)首先对尿素作为反刍…  相似文献   

12.
日粮脂肪(酸)是反刍动物重要的营养素之一,与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动物脂肪产品品质及脂肪酸组成密切相关,如何调控反刍动物脂肪代谢过程,改善脂肪产品品质是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的热点。作者对2010年反刍动物脂类营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脂肪酸瘤胃代谢调控、瘤胃后供给脂肪酸代谢及需要量、日粮脂肪(酸)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及产品脂肪组成的调控作用和过瘤胃保护脂肪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数量充足和配比合理的营养对家畜生产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蛋白质的种类和水平决定着动物机体组成及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对反刍动物来说,蛋白质的作用是双方面,既要满足瘤胃厌氧微生物发酵的需要,又要满足动物成长的营养需要。然而,由于瘤胃的发酵作用,日粮中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瘤胃内被降解(称为瘤胃降解蛋白,RDP),只有小部分能通过瘤胃在小肠内吸收(称为非瘤胃降解蛋白,RUP),因此用于厌氧合成微生物蛋白的RDP以及RUP的种类决定了反刍动物日粮和机体必需氨基酸的利用率。微生物蛋白和过瘤胃蛋白决定了高产动物日粮中必需氨基酸的供应。因此,饲喂过瘤胃蛋白和氨基酸被认为是满足反刍动物生理以及生产需要的有效方法。文章综述了过瘤胃蛋白、过瘤胃赖氨酸和过瘤胃蛋氨酸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以及对奶牛、绵羊干物质采食量、消化率、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蛋白质是反刍动物重要的限制性营养,由RDP和RUP组成。瘤胃微生物通过将RDP降解成小肽、氨基酸和氨等来合成微生物蛋白,其数量主要受日粮中瘤胃发酵率的制约。因此,RDP和RUP或氨基酸的供应对于满足反刍动物营养需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饲喂低水平日粮的反刍动物。添加瘤胃保护蛋白和瘤胃保护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能提高奶牛、绵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消化率。同时,还能够提高生长性能、繁殖效率和产奶量。不管是单独添加,还是与赖氨酸同时添加,如果蛋氨酸的添加量大于肠道的可消化吸收量时,则有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奶牛泌乳早期的低蛋白水平日粮中添加蛋氨酸,能避免奶牛长期的不良反应。总而言之,反刍动物在低营养水平下添加瘤胃保护蛋白质和氨基酸,能提高饲料采食量、消化率以及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4.
国外几种常见的过瘤胃脂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作为畜禽配合饲料的高能成分已有 40多年的历史。现已成为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商业性饲料添加剂。反刍动物日粮中直接添加脂肪(即添加为保护脂肪)会对瘤胃微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尤其是 C8~ C14脂肪酸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细菌的抑制作用更为严重,从而降低纤维素和蛋白质的消化率,使添加脂肪的优点受到影响。过瘤胃脂肪可以把对瘤胃的毒害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甚至消除。过瘤胃脂肪又称保护脂肪。国外保护脂肪的种类繁多,主要由胶囊保护脂肪、甲醛处理脂肪、皂化脂肪、粒状脂肪、片状脂肪和氢化脂肪等。 保护脂肪可…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1日,农业部下发了《禁止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性饲料的通知》,动物性饲料是反刍动物饲料中最常用的过瘤胃蛋白质来源。该类饲料的禁用加大了反刍动物饲料配方技术的难度,因此,含蛋白质较高的玉米、豆粕等植物籽实类饲料已成为反刍动物摄取过瘤胃蛋白质的主要途径。与动物性蛋白质相比,植物性大豆粕蛋白质在瘤胃内分解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瘤胃细菌和原虫的作用,反刍动物利用蛋白质明显不同于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一部分被微生物降解为非蛋白氮,与饲料中原有的以及唾液中的非蛋白氮最终一起转变为氨。瘤胃微生物利用发酵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等作为碳架,并利用瘤胃发酵释放的能量(ATP)将氨合成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蛋白连同饲料蛋白质中的未降解部分(过瘤胃蛋白质),随着食糜流动进入真胃和小肠,被动物分泌的消化液(酶)分解为氨基酸,为动物体吸收和利用。大量研究表明,优质饲料蛋白质经过保护后,就能够满足高产反刍动物对过瘤胃蛋白质的需要,提高优质植物性蛋白质利用效率,动物的氮沉积及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根据瘤胃能氮平衡理论为在日粮中利用更多的非蛋白氮提供了可能。了解饲料蛋白质在反刍动物瘤胃的降解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制定过瘤胃蛋白质、氨基酸的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瘤胃降解率的评定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7年,英国的Roy等提出了新的反刍动物蛋白质体系,随后,各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各个新体系虽名称不同,但基本观点都是把饲料蛋白质分成瘤胃可降解蛋白(RDP)和瘤胃非降解蛋白(UDP)两部分,前者可被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瘤胃内的含氮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核蛋白和非蛋白氮(NPN)等,它们主要来源于饲料、微生物蛋白(MCP)、脱落的上皮细胞和循环进入瘤胃的尿素。  相似文献   

19.
反刍家畜蛋白质饲料过瘤胃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反刍家畜从小肠吸收蛋白质消化产生的氨基酸用于维持和生产。小肠内的蛋白质有两个来源,一是瘤胃内合成的微生物蛋白质,一是饲料在瘤胃内未降解的蛋白质,即过瘤胃蛋白质。由于瘤胃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量很稳定,并且只能满足中、低产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因此对于生长牛和高产奶牛就需要增加过瘤胃蛋白质的数量。目前常常通过对蛋白质饲料进行保护以减少其在瘤胃内的降解,来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20.
氮肥对用作反刍动物饲料的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影响D.I.Givens著陈振明摘译刘建新校小麦用于饲喂反刍动物时,其蛋白质品质敏感地受氮肥的影响,由此会引起其营养价值相当大的改变。谷物特别是小麦的氮瘤胃降解率测定方面的报道很少。MAFF(1990)对小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