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简易大棚利用率,可增加经济效益。经我们几年栽培探索,简易大棚番茄、甜瓜、大白菜一年三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效益高:番茄亩产5000kg,上市时间5月初~6月中旬,早春上市早,平均单价每kg2.0元;甜瓜亩产1800kg,上市时间7月下旬~8月中旬,平均单价每kg2.50元;大白菜亩产7000k,上市时间10月中旬~12月上旬,平均单价每kg0.6元,三茬合计亩产值1.87万元,扣除农业直接成本(竹杆、薄膜、肥料、种子、农药等)每亩2480元,亩效益净收入可达1.622万元。  相似文献   

2.
奉城镇从1999年开始推广大棚优质小型西甜瓜栽培,2003年种植面积4689亩,平均亩产值达4500元,高产户亩产值超过7000元。我们通过实践和多年技术推广,总结出一套大棚小型西瓜亩产2500kg左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我们根据区农业局的项目建设需要,在八工段垦种新塘街道属地实施了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工程,参加农户6户,面积100亩,全年采用“油菜、单季稻”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油菜品种为“沪油15”,平均亩产137kg,亩产值758.5元,亩净收入373.5元。晚稻品种为“嘉991”,平均亩产523kg,亩产值1146元,亩净收入352元,全年合计亩产值为1904.5元,  相似文献   

4.
小型西瓜"拿比特"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西瓜"拿比特"系日本育成,我市于1998年引入,1998~2001年全市种植面积分别为50、200、1500和6000亩,2002年已成为我市小型西瓜生产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同类西瓜面积的60%以上."拿比特"西瓜在我市春季作大棚早熟栽培,亩产1500~2000kg.夏秋季大棚遮雨栽培亩产1000~1500kg.其中2001年嘉兴市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春季种植"拿比特"面积12亩,亩产高达3800kg,亩产值超8000元;秋季种植面积6亩,亩产为1600kg,亩产值超3000元.  相似文献   

5.
一、日光温室黄瓜套草菇高效生产模式每年冬春茬黄瓜9月播种育苗.翌年5月下旬采收结束,产量可达9000公斤,亩产值2.0万元左右,亩效益1.5万元左右(亩成本按5年摊)。6~8月间可以栽培两茬草菇,草菇种植亩成本在1300~1500元,亩产草菇1500公斤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三茬合计亩效益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高山种植四季豆效益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娥 《上海农业科技》2005,(2):110-110,99
遂昌县应村乡2003年示范种植四季豆350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立高产示范方60.3亩,总产199.7t,平均亩产1985kg,以每kg产地销售价2.4元计,亩产值4764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水稻增加9倍。其中陶建平户种植2.5亩,总产5920kg,亩产2368kg,亩产值5683.2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单季稻增加10倍。  相似文献   

7.
彩色辣椒,以国外品种为主。育苗时期以8月中旬为宜,9月底到10月初移栽.此期高温干旱,易得病毒病。适宜温度为白天25-30℃。夜间15~18℃。任城区南张镇特菜基地.彩色辣椒冬暖大棚种植面积100亩,亩产6000—8000kg,单价2—3元/kg,亩产值1.5万—2.0万元,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必忠  武琴 《当代农业》2014,(21):28-29
近年来,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菜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在新的形势下扬长避短,提高有限菜地的土地利用率,我们进行了菜秧、杭椒、莴笋高效栽培模式的示范与推广,以扩大现有菜地的复种指数。一、茬口安排1.第1茬菜秧选用四月白或亮白叶品种,每年2月中旬在大棚内播种,3月中旬上市,亩产量800公斤,亩效益2400元左右。2.第2茬杭椒选用纯度高、分枝力强、抗病抗逆性强、果实生长均匀的品种。上年10月中旬利用大棚育苗,营养钵移苗.翌年3月下旬定植列大棚内,5月下旬始收,10月上旬终收,亩产量3000公斤,亩产值1.5万元。  相似文献   

9.
大棚早春礼品型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市南港镇从1997年试种大棚礼品型西瓜,面积43.2亩,亩产量1468kg,亩产值11854.17元,亩均净收入6668.24元.到2001年,全市早春礼品型西瓜种植面积达883.2亩,平均亩产量2299.2kg,亩均产值9165.23元,亩均净收入4881.21元.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镇曹杨村草莓面积逐年上升,2002年草莓种植面积256亩,其中三膜栽培面积126亩,小拱棚和露地栽培面积130亩。大棚草莓一般亩产量2000kg左右,亩产值1万元左右,露地草莓亩产量1500kg左右,亩产值3500~4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米易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角,是国家级南菜北运基地,全县早春蔬菜种植面积7万多亩.其中设施面积面积4.8万亩,大棚设施面积2.8万亩,苦瓜种植面积1万亩左右,亩产量5000~7000kg.按2012年5.0元/kg的价格,亩产值达25 000~ 35 000元.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冬春大棚栽植的品种,如蓝山长白苦瓜、成丰一号等.  相似文献   

12.
“中豌6号”是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用有性杂交方法育成,表现为矮生直立,能作冬春播、秋播两熟制栽培,适合旱粮地区多元多熟间套夹种的早熟高产优质豌豆新品种。我镇于1998年引进作秋播栽培,通过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2000年在全镇大面积推广,2002年推广面积达3000亩,平均亩产青荚675kg,每kg平均售价2.05元,亩产值1383.75元。  相似文献   

13.
“齐贤蜜瓜”又名青皮绿肉瓜,是奉贤区栽培的传统瓜果,也是本地的优良地方品种。在奉贤区年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主要分布在金汇、柘林、泰日、西渡、奉城等镇。“齐贤蜜瓜”经奉贤区农技中心多年提纯复壮,种性稳定、吃口甜脆,深受种植户和消费者欢迎。2003年金汇镇陈家村顾立平种植1.2亩“齐贤蜜瓜”,亩产1340kg,亩产值5360元。  相似文献   

14.
"沪玉糯2号、3号"的示范推广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沪玉糯2号、3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玉米室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等特点,我区自2002年引进以来共推广种植“沪玉糯2号、3号”两个品种7859亩,占糯玉米总面积的95%以上,平均亩产865kg,市售价每kg在1.60~4.00元,按每kg1.60元计算,亩产值1384元,扣除成本66  相似文献   

15.
高山四季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遂昌县应村乡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示范种植四季豆350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立高产示范方60.3亩,收总产119.7吨,平均亩产1985公斤,每公斤产地销售价2.4元,亩产值4764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水稻增加9倍,其中陶建平户种植2.5亩,总产5.92公斤,亩产2368公斤,亩产值5683.2元,经济效益比单一种植单季稻增加10倍。现将示范方主要栽培技术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四川豆类作物生产现状 四川豆类作物种类较多,其种植面积较大的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等。据四川省农业统计年鉴资料:2004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02万亩,平均亩产162kg,总产大豆49万t:2004年全省蚕豆播种面积为200.1万亩,平均亩产158kg,总产蚕豆31.6万t;2004年全省播种豌豆面积为171.1万亩,平均亩产148kg,总产豌豆25.43万t;  相似文献   

17.
“浙双6号”又名“鉴6”,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育种组选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我市2000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2012kg,比CK“汇油50”增产14.6kg,增幅7.82%;2003年品试结果表明,“浙双6号”平均亩产为194.5kg,比CK“中杂油1号”增产34kg,增幅21.18%;两年增产幅度均达显著水平。2004年在我市马桥街道先锋村连片示范种植8.34万m^2,平均亩产为160,10kg;2006年在我市硖石街道军民村连片示范种植589万m^2,平均亩产达171.92k,其中姚一峰农户种植面积767.05m^2,平均亩产达205.22kg。现将该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提高农田种植效益,围绕高产、优质、低成本、高效益以及无公害生产的目标。我县积极引导和帮扶农民开发冬春季农业,大力发展马铃薯订单农业。2004年2月在黄田镇三保村、大桥镇沂洋村进行马铃薯连片种植,面积1200亩。通过关键环节的技术指导,获得了全面丰收,平均亩产1665.9kg,亩产值1465元,亩纯收入900元。  相似文献   

19.
以瑞安市梅屿乡为主的梅屿大棚番茄基地是浙江省颇具规模的番茄基地,常年种植大棚番茄面积600hm^2。一直以来,以种植一季番茄为主,由于连年种植同一作物,因此土壤板结、养分失调、病害严重,农业生产效益不甚理想。近年来;当地农民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应用水稻一大棚番茄水旱轮作、粮经结合的种植模式(以下简称水稻一番茄栽培模式),并通过选用高产优质品种,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据2004年调查:每667m^2产番茄5869kg、产值10564元、纯收入达7037元,纯收入是常规种植(品种为合作903)的2.38倍,还增收粮食613kg,实现粮经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镇推广稻-白芹-青芹耕作模式,去年面积达5000多亩,仅沙堤芹菜专业村就发展近千亩。即早稻种植汕优77或威优016杂交组合,亩产超半吨。早稻收割后种植本地选育的白芹良种,亩产2000-3000公斤,一般每公斤售价2-4元,亩产值达6000元。白芹收后再种美国“百利”青芹,亩产5000-9000公斤,每公斤售价0.6-1元,亩产值达5000元,三熟产值达1.2万元。其主要配套技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