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药炎康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中药炎康注射液与普链新乳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作用。试验选用了36头隐性乳房炎奶牛,根据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原则,分为炎康治疗组、普链新乳剂治疗组、对照组(不用药)。结果表明,炎康注射剂治疗组与普链新乳剂治疗组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9kg、2.65kg,差异显著(P<0.05);在2个用药组中,炎康治疗组阳性指标转阴效果最好,普链新乳剂治疗组明显好转,而对照组阳性指标有所增加,比试验前更严重。乳糖变化也明显,对照组乳糖下降4.9%,而中药炎康治疗组、普链新乳剂治疗组分别提高3.8%、3%。  相似文献   

2.
试验选择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乳炎清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观察奶牛产奶量和乳糖含量。结果表明,在产奶量方面,乳炎清组、抗生素组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分别比试验前产奶量提高了1.3 kg、2.8 kg和0.7 kg、1.16 kg。在乳糖含量方面,乳炎清组、抗生素组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分别比试验前乳糖含量提高了0.06%、0.26%和0.13%、0.32%。乳糖含量乳炎清组和抗生素组均比对照组的产奶量有所提高,但效果差异不显著。由于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采用乳炎清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试验Ⅰ组(乳炎清组)、试验Ⅱ组(抗生素组)和对照组,检测奶牛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血常规指标。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天和第5天,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1.30 kg、2.08 kg和0.70 kg、1.16 kg,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糖含量分别比试验前提高6%、26%和13%、32%;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均比对照组高,而两个用药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间体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血常规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乳炎清与抗生素治疗临床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乳炎清属于中草药制剂,药物残留低、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牛奶品质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危害隐性乳房炎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很明显,依照C.N.Dohbins氏隐性乳房炎造成乳汁减少的经济损失合算办法:隐性乳房炎"±"的每天每个乳区产奶量下降0.48千克,“+”性每天每个乳区产奶量下降0.98千克,“++”性每天每个乳区产奶量下降1.72千克,“+++”性每天每个乳区产奶量下降2.58千克。有人曾对1750头奶牛检查,结果:隐性乳房炎“±”的80个乳区,“+”性的892个乳区,“++”的853个乳区,“+++”性的514个乳区,这些病乳区之和。每天共少产奶3953.52千克,以每千克1元计,则每天直接损失3953.52元,以一个泌乳期300天算,每年损失118.6万元。  相似文献   

5.
选用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初产新西兰荷斯坦奶牛60头,随机分为两组(n=30),通过饲养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日粮中添加腐植酸钠对奶牛产奶量和隐性乳房炎的影响。试验组牛每头饲喂腐植酸钠40g/天,拌到精料中,分2次给予,连续饲喂30天,两组牛基础日粮和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试验期间,试验组牛和对照组牛平均产奶量分别为22.6kg/天和22.2kg/天,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CMT法检测隐形乳房炎的结果,试验组乳区均分值与对照组比较下降了59.1%(P<0.01),腐植酸钠添加前后比较下降了60.8%(P<0.01)。奶牛日粮中添加腐植酸钠可明显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具有提高产奶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田斌  蔡元  徐小兵 《中国奶牛》2014,(16):33-35
用LMT诊断液对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奶牛场泌乳期高产群的62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将检出的阳性牛体细胞较高的牛分为高剂量组,其余牛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组使用生化黄腐酸制剂-牛乐先锋,每日一次添加到奶牛(全混合)日粮中,高剂量组每天250g/头;低剂量组每天100g/头;对照组不添加。结果表明,牛乐先锋高、低剂量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牛和阳性乳区转阴率分别达到87.50%、86.36%和75.00%、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和7.14%,P<0.05)。试验表明,生化黄腐酸(牛乐先锋)对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降低体细胞数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二氢吡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二氢吡啶添加到奶牛日粮中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二氢吡啶可以明显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到试验结束时,试验组牛只隐性乳房炎发生率降低71.4%,比对照组降低59.9%。试验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5.65%,但未达显著水平;奶料比、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成分和奶中物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冰点的影响 ,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的 2 8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 ,对其中 5 1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和 2 5头健康奶牛的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乳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查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 75 %。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 ,平均减少 2 .75kg/d ;乳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5 ) ;总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1) ;而乳干物质、总蛋白质、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及乳密度、乳冰点与健康奶牛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对奶牛隐形乳房炎的影响,选择体质量在550 kg左右、2~4胎次、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0头.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试验组添加中药复方制剂,每天每头添加150 g,连续用药15d;对照组不用药;于试验前、试验结束后分别采集乳样,用CMT检测法测定乳房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前试验组、对照组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0%、60%,试验后试验组的隐性乳房炎的发生率有所降低,比试验前降低了40%,而对照组比试验前升高了10%.说明中药复方制剂对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房炎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2头泌乳奶牛饲喂生化黄腐酸的对比试验表明:生化黄腐酸对奶牛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有效预防率达100%,治愈率达80%;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3.84%(P<0.05);校正体重后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14.94%(P<0.05);提高饲料转化率13.79%(P<0.05);每头奶牛每年增加的经济效益=产奶量提高效益 牛奶级别提高效益 防治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减少的牛奶损失=881.45元 400元 377.86元=1 659.31元,增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乳腺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约占泌乳奶牛的半数以上。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约占成年母牛的2%,而患隐性乳房炎则高达50%。据C.N.Do-bbins报道,因患隐性乳房炎(CMT检验反应强度达到“ ”者),而致产奶量下降,每头牛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270美元。我国奶牛乳房炎乳区发病率较高,每年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芪草乳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患隐性乳房炎的60头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芪草乳康散高、中、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并选12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从给药前1日(第0天)起,每天观察并按组逐头记录奶牛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于第0天、给药后第5天、给药后第10天检测各试验牛的隐性乳房炎的炎症度,分别统计各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并在第0天和给药后第10天采集每头牛乳样测定乳脂肪、乳糖、乳蛋白含量,乳密度以及日均产奶量。结果表明: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好于低剂量组(P0.05),略优于万乳康药物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治疗前后的日均奶产量提高了2.03~2.54 kg,且与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芪草乳康散按150 g/(头·d~(-1))剂量连用5 d能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贝尔美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的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A组和试验B组2组,每组10头;选择患有隐性乳房炎的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C组与试验D组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正常日粮,试验组在正常日粮基础上添加贝尔美预混剂300 mg/kg,分别于0、15、30、45和60 d记录产奶量,并采取乳样,检测乳成分。试验结果显示,在预防试验中,与对照A组相比,试验B组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增加1.90 kg(P〉0.05),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分别提高了3.52%(P〉0.05)、7.21%(P〉0.05)、1.92%(P〉0.05)、6.09%(P〈0.05)。在治疗试验中,与对照C组相比,试验D组的奶牛平均每头每天产奶量增加了2.24 kg(P〈0.05),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干物质分别提高了14.42%(P〈0.05)、10.65%(P〈0.05)、2.02%(P〉0.05)、9.53%(P〈0.05)。综上所述,贝尔美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能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5.
先后在6个奶牛场开展了为期2~3年的试验,通过加强饲养管理,人工药物干奶及淘汰久治无效的病牛等措施;采集试验前后的奶样,统计分析试验前后乳房炎的发病率及产奶量。结果表明,经过2~3年的防制,6个牛场隐性乳房炎平均检出率由试验前的43.29%降为20.96%;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与试验前相比,平均降低了59.84%。经人工药物干奶,试验组奶牛(908头,干奶期乳区内注射干奶安)产犊后比干奶前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了74.78%,而对照组奶牛(310头,干奶期不做处理)的发病率仅降低了23.62%;产犊后与干奶前瞎奶头数相比,试验组减少25.51%,而对照组却升高32.26%。与试验前相比,奶牛产奶量平均提高了11.85%。结果说明制定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综合防制措施行之有效,能降低奶牛乳房炎发病率,提高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乳产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美国 110 0万头泌乳奶牛中的 5 0 %患有隐性乳房炎 [1 ] ,而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临床型为 33.4 1% ,隐性乳房炎为73.91,阳性乳区 4 4 .74 % [2 ] 。笔者等对江苏 2个奶牛场的 30 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调查 ,阳性 185头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 1.6 7%。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可以使产奶量下降 10 %~ 15 % [3] ,并且乳质量下降 ,有的还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不稳定 ,容易复…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用隐性乳房炎诊断液(LMT)对奶牛场不同泌乳期的40头临床健康黑白花奶牛的160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的检测,共检测出阳性头数21头,阳性率52.50%;阳性乳区42个,阳性率26.25%。将检测出的21头患隐性乳房炎的病牛随机分成A、B、C、D共4组,A组用青霉素和链霉素进行治疗,阳性乳区治愈率为22.22%;B组用左旋咪唑注射液进行治疗,阳性乳区治愈率为30.00%;C组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阳性乳区治愈率为57.14%;D组不采用任何治疗措施,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抗生素组疗效并不理想,左旋咪唑注射液疗效高于抗生素组,中药组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奶牛饲喂对比试验,验证奶牛专用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提高其生产性能、改善乳品质及增进奶牛健康的作用.结果表明:奶牛精料补充料中添加0.3%(试验Ⅰ组)、0.6%(试验Ⅱ组)和0.9%(试验Ⅲ组)的复方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对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饲料利用率,增进奶牛健康具有显著的作用.①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奶牛产奶量增加,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日均产奶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2.89%、3.30%、8.82%,其中试验Ⅲ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5);②全期各组精饲料消耗量随日粮中草药保健型饲料添加剂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P<0.05),极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1);③乳脂肪、蛋白、非脂固形物等质量指标均符合国标GB 19645-2005(巴氏杀菌、灭菌乳卫生标准);④试验后期除对照组检出1例隐性乳房炎外,其它各组奶牛均未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9.
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被毛中Zn、Cu、Mn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别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了健康对照组奶牛和 CMT/BMT 法检验为阳性的奶牛的被毛中 Zn、Cu、Mn 的含量,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与被毛微量元素 Zn、Cu、Mn的关系。试验选择 1 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Ⅰ组)、2 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Ⅱ组)、3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Ⅲ组)、4个乳区患隐性乳房炎组(Ⅳ组)和健康对照组(Ⅴ组)。结果表明,Ⅰ组的Cu、Mn含量与Ⅲ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试验采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自拟的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泌乳中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试验1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有效率达100%,试验2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反应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治疗有效率达51.74%。说明党参、黄芪等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提高奶牛产奶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