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杂交种正红311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04年和2005年四川省玉米区域试验山区Ⅰ组资料,采用适定性参数法、高稳系数法以及Eberhart-Russell模型,对正红311的丰产稳产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正红311区试平均产量为519.31kg/667m^2,比对照川单15号平均增产17.52%,丰产性突出。正红311产量稳定,适应性强,适宜种植范围广,环境指数在300~600kg/667m^2之间,均比对照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并具有耐瘠、耐粗放种植能力强等特点。在四川及西南相似生态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点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几个玉米新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单016、陇单012明显优于对照杂交种沈单16(CK1)和豫玉22(CK2)。其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其中陇单016和陇单012折合667m2产量分别为917.7kg和887.4kg,比CK1分别增产16.4%、12.5%,比CK2分别增产17.7%、13.9%,陇单016比CK1和CK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陇单012比CK1和CK2增产显著,应尽快提请审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黔糯668是由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于2009年审定的丰糯玉米新品种.为加速黔糯668的推广,本文利用2007年、2008年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该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2007年平均产量为837.2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5%,变异度为8.305 7%,较对照变异度13.025 5%小,7个试验点中6个点增产;2008年平均产量为899.2 kg/667 m2,变异度为8.927 3%,较对照变异度13.103 3%小.黔糯668在2007年的回归系数为0.1106,综合评价一般,最适宜地区是铜仁、兴仁等为代表的生态区域;2008年的回归系数为1.2006,综合评价好,最适宜地区是贵阳、毕节、遵义、铜仁、贵定、安顺、兴义等为代表的生态区域.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黔糯668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几个玉米新杂交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点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几个玉米新杂交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表明:陇单016、陇单012明显优于对照杂交种沈单16(对照1)和豫玉22(对照2),其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小区折合产量分别为13766kg/hm^2和13311kg/hm^2,比对照1分别增产16.4%、12.5%,比对照2分别增产17.7%、13.9%,陇单016比对照1和对照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陇单012比对照1和对照2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5.
绵阳30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采用复合杂交育成的具有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特色的最新优良品种,其组合为绵阳01821/83选13028/绵阳05520-14,原代号为绵阳96-12,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丰产性突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1997年参加本所品比试验,折667m2产303kg,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13.48%,1998年品比412.3kg,比对照川麦28号增产10.15%;1998、1999两年参加四川省雅安地区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252.7kg,比对照绵阳26号、川麦28增产11.2%;1999年参加全国长江上游组区试,20个试点平均667m2产281kg,比对照绵阳26号增产7.5%,2000年继续区…  相似文献   

6.
花生新品种龙花163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苏秋芹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4):191-195
摘要:通过对2005-2006年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龙花163两年区试平均荚果产量居第一,平均产量分别为265.5kg/666.7m2和271.5kg/666.7m2,分别比对照泉花10号增产15.7%和16.3%,丰产性和稳产性都高于其它品种,适宜在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  相似文献   

7.
渝香糯1号是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用自育的渝糯优16号与香糯119进行杂交选育的优质香型糯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香味浓、抗病性较强、株叶型好及再生力强等优点,2011~2012年2年区试平均产量510.06kg/667m2,较对照黄华占(452.75 kg/667m2)增产12.66%;7个区试点均增产.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稻2012015).  相似文献   

8.
禾睦玉102是以自选系QS 001为母本,外引系渝56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17年7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重庆市2年区试产量变幅396.0~600.0kg/667m~2,平均产量525.7kg/667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7.0%,增产点率93.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49.1kg/667m~2,比对照渝单8号增产5.5%,增产点率100%,表现较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广适性。适宜重庆平丘及相似生态区域中上等肥力土壤作春玉米种植。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2008年全国糜子(糯性)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等多种分析方法对黍子新品种晋黍8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晋黍8号3年平均产量3167.3kg/hm2,较对照冀承黍1号增产11.04%,具有较高的丰产性。其稳产性、适应性也明显优于对照,是适宜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金玉2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07~2009年分别参加了云南丽江、文山州、曲靖的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丽江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03.3kg/667m2,比对照会单4号增产2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97.4kg/667m2,较对照增产30.7%;文山州区试两年平均单产586.8kg/667m2,较对照兴黄单892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3.3kg/667m2,较对照增产7.8%;曲靖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84.0kg/667m2,比对照曲辰三号增产17.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86.5kg/667m2,比对照增产8.3%。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11.
孙建权 《中国种业》2020,(11):86-88
为全面了解新科稻31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5- 2016年2年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B组汇总结果,通过产量、高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析新科稻31的丰产稳产性,并进行了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科稻31两年区试产量分别为 683.6kg/667m2和 665.9kg/667m2, 均比对照增产;高稳系数分别为 88.6% 和 92.6%,均大于对照;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新科稻31 是一个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度加大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是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XZ 8131为母本,外引自交系YA 8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产量居参试150个组合中第8位.2014-2015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696.4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14.28%,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7.5 kg/667m2,较对照增产19.72%,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该品种丰产、稳产、广适、综合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6010号).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粮食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川单15是四川农业大学育成的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在参加四川省区试山区组试验时,平均产量458.8kg/667m2(个别生产试验示范点1000kg/667m2以上),比对照73单交增产21.2%以上的高产品种,在"九五"期间,被四川省科委列为重点强化推广品种之一,在"十五"期间,被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列为省区试山区组的对照品种.根据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结合几年的实践经验,得出要保证高产量指标的实现,具体栽培上应掌握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裕单99是遵义裕农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自交系"YN 38"为母本,"40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新组合.该组合参加2007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562.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9.41%.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一位,9试点7增2减.2008年贵州省区试平均单产603.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88%,增产极显著,产量居第8位,9试点8增1减.两年18点次平均单产583.2 kg/667m2,比对照增产7.55%.表现生育期适中,植株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浓绿,叶片分布较好,株型较紧凑,根系发达,青秆(叶)成熟,丰产性和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适宜山区耐瘠薄、大穗、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硬粒型(半硬粒)玉米品种,特筛选6个品种(组合)与当地主推品种遵玉三号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165平均单产665.5kg/667m2,比对照增产32.3%,产量最高;正大619平均单产657.7kg/667m2,比对照增产30.8%,产量位居第2;R605平均单产650kg/667m2,比对照增产29.2%,产量位居第3;黔单16、L2032:平均单产5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产量并列第4;对照遵玉3号平均单产503kg/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6.
安麦6号系用安麦一号/6-112-5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最高单产395.0 kg/667 m2,比ck增产9.10%~9.96%,遗传性状稳定一致,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籽粒饱满度好,千粒重较高(50.6 g),有效穗23.78万/667m2,白粒、落黄好,半玻璃质,品质较好,全生育期200 d,适宜贵州大部分小麦种植地区,在600~1 400 m以内海拔区域中等以上肥力田土种植。  相似文献   

17.
杂交玉米品种益玉8号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两个自选系(即ZY 2247作母本、ZY 38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中,18点次平均单产62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44%.2年均有100%的试点比对照增产.同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34.3 kg/667m2,较对照增产1.75%,5试点4增1减,80%的试点增产.综合考虑: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贵州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12-2014年对广薯87、商薯19号等9个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9个品种3个年份及其互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兼用型品种广薯87鲜薯产量3198.40kg/667m2,比对照增产28.11%;商薯19号鲜薯产量3157.18kg/667m2,比对照增产26.46%;这2个品种鲜薯产量高,食味好,商品性突出,可以作为淀粉加工和鲜食品种栽植;龙薯9号平均鲜薯产量3253.67kg/667m2,比对照徐薯22号增产30.33%,可以作为鲜食型和一年双季栽培。  相似文献   

19.
威芋4号原名克选10号,是威宁县农科所从黑龙江克山农科所引入的"克疫"品种实生籽后代,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食味佳、淀粉含量高、用途广等优点,集食、饲、加工等兼用。2004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7.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13%;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25.6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7.4%;两年平均产量2131.6kg/667m2,比对照增产18.9%,17个试点16增1减,增产点次达94.1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4.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3.2%,该品种适宜在海拔800~2500m地区种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06002号。  相似文献   

20.
苦荞新品种"黔苦4号"(原名黔威2号),于2004年3月经全国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4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4016,适宜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区种植.该品种由高原苦荞混合群体选育而成,1998~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51.2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30%.200~2002年参加第六轮全国苦荞区域试验,参试品种7个(包括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参试点28个,2000年平均产量194.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2%;2001年平均产量165.7kg/667 m2,比对照增产53.4%;2002年平均产量178.3 kg/667m2,比对照增产69.3%.3年汇总,平均产量179.56 kg/667m2,比对照增产68.3%.2003年在贵州贵阳、贵州六盘水、四川昭觉、甘肃定西4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9.9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