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大丽花花粉活力有效的测定方法,了解大丽花不同品种的花粉活力,以大丽花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4种方法检测大丽花花粉活力,在此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分别对大丽花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条件及培养基组分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方案后进一步检测、比较不同品种之间的花粉活力。研究结果显示,TTC染色法不能使花粉着色,I2-KI和孢粉染色法不能有效区分有活力和无活力花粉,离体萌发法效果良好,可准确直观地反映大丽花花粉活力状况, 是测定大丽花花粉活力的有效方法。当培养条件为pH 6.0、温度25℃、培养时间2.5 h时,花粉萌发率最高。培养基组分对大丽花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PEG>蔗糖>硼酸,实际最佳处理组合为A3B4C2,即PEG4000 25 g/L、蔗糖60 g/L、硼酸50 mg/L的处理组合下,大丽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62.1%。采用上述获得的最优方案检测22个大丽花品种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为11.75%~78.72%,不同品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大,其中,‘兰花公主’的花粉萌发率最低,‘波彻儿’最高。大丽花品种的花粉活力多样性丰富,所测定的22个大丽花品种有14个品种正常可育,杂交时可用作父本;8个品种为半不育或低不育,杂交时更适合作母本。  相似文献   

2.
以黄、紫、粉三种花色的香水莲花(Nymphaea hybrid)花粉为试验材料,设计L9(34)正交试验研究香水莲花花粉离体条件下,蔗糖、硼酸、温度三种因素对其萌芽率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确定适宜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培养的最佳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在不同培养组合处理下,香水莲花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情况均不同,差异显著,各因素对三种花色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影响的大小顺序均为蔗糖>硼酸>温度,适宜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佳条件为氯化钙浓度为20 mg/L,琼脂浓度为1%的固体培养基中附加5%的蔗糖,0.001%的硼酸,30℃下培养,以此培养组合培养的‘黄花型’、‘紫花型’、‘粉花型’香水莲花其平均花粉萌发率分别为60%、48.26%、56.67%,且花粉管长度等级均为Ⅳ,显著高于其他培养组合的处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温度三种因素对三种花色香水莲花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香水莲花花粉的采集、贮藏和活力检测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香水莲花人工授粉和杂交育种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磁性纳米颗粒(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可以吸附DNA,作为一种新型基因载体应用于转基因育种。本研究旨在探索MNPs介导外源基因进入牡丹花粉,为利用携有外源基因的花粉进行授粉,获得转基因种子提供依据,本研究制备了MNPs与DNA的复合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牡丹花粉的形态结构;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了供试牡丹花粉磁转染前后的生活力。结果表明:MNPs与DNA的质量比为1:1~1:10时,MNPs均可以与DNA稳定结合,并可以保护DNA免受酶的消化作用;牡丹花粉为长球形,萌发孔为三孔沟类型,位于萌发沟内;‘凤丹’牡丹、‘京红’牡丹及紫斑牡丹的花粉均具有较高的萌发力,且经磁转染后的三种牡丹花粉萌发力保持在50%以上,能够用于正常杂交授粉。本研究首次采用四氧化三铁纳米磁转化技术介导牡丹花粉转基因,弥补了花粉介导牡丹转基因方法研究的空白,从而有助于牡丹分子育种进程的推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离体培养萌发法为参照,从TTC法、I2-KI法、过氧化物酶沉淀法和醋酸洋红法4种方法中筛选出适宜快速测定肉果秤锤树(Sinojackia sarcocarpa L.Q.Luo)花粉活力的方法。结果表明:肉果秤锤树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的最适条件为23℃培养下15%蔗糖、0.01 mg/m L硼酸,萌发率达84.85%;过氧化物酶沉淀法、TTC法、I2-KI法和醋酸洋红法测定的萌发率分别为78.45%、0、100%和37.01%。过氧化物酶沉淀法测定结果与离体培养萌发法的测定结果最接近(p0.01),是简单快速测定肉果秤锤树花粉活力的最适方法。本研究筛选出的花粉离体培养萌发条件和花粉活力快速测定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展肉果秤锤树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芋杂交育种实验的有效开展,研究芋花粉活力测定和花粉贮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柱头稀释液培养法和培养基萌发法均能有效测定芋的花粉活力;芋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10 mg/L硼酸+0.01%无水氯化钙+5%蔗糖。芋花粉的寿命短,但不同芋品种的花粉寿命不同;芋花粉在15%空气湿度或-20℃干燥条件下可以贮藏相对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宜不同辣木材料花粉的离体萌发培养基,本研究以辣木花粉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氯化钙、蔗糖及硼酸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观测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辣木花粉萌发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氯化钙>硼酸,蔗糖和氯化钙浓度对辣木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显著,而硼酸浓度影响不显著;辣木花粉在175 g/L蔗糖,400 mg/L氯化钙,15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花粉平均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对不同辣木材料的花粉萌发率进行测定,发现美国种源的辣木花粉活力较高,肯尼亚种源的花粉活力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木杂交育种的父本选择提供参考,提高人工杂交授粉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甜樱桃7个品种花粉数量及花粉萌芽率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纤维素酶解法和离体培养法分别对甜樱桃7个品种单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花粉数量差异较大,萨米脱、拉宾斯、友谊、美早、早大果、布鲁克斯和红灯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2 984,2 312,2 168,1 950,1 913,1 513,1 133粒/花药;拉宾斯的花粉萌芽率最高,其次为友谊、萨米脱和布鲁克斯,美早和红灯的花粉萌芽率最低;MS基本培养基对花粉的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蔗糖比果糖和甘露醇更利于花粉萌发;适宜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为20%;低浓度硼酸促进花粉萌发,高浓度硼酸抑制花粉萌发;钼酸钠对樱桃花粉萌发无明显促进作用;适合花粉萌发的pH值为6.8。  相似文献   

8.
硼酸和蔗糖对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9个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硼酸和蔗糖的培养基对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在含15%蔗糖+9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4~6 h时为最好的观察时期;在试验条件下,青薯2号萌发率最高,萌发率达到83.25%,最低为02-1-1,萌发率为70.20%.  相似文献   

9.
茉莉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茉莉花粉育性并为其活力检测提供一种高效方法,研究了取粉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及不同添加物浓度、pH值、温度、光照、时间等因素对花粉离体培养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以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早上8:00-9:00所取花粉活力最高,适宜萌发的培养基为BK(成分为100 mg/L的H3BO3、100 mg/L的KNO3、200 mg/L的MgSO4·7H2O和300 mg/L的Ca(NO3)2·4H2O)+蔗糖80 g/L+PEG4000120 g/L,适宜的pH值6.0,最佳培养温度为25~30℃、光照为35~50μmol/( m2· s)、时间为3~4 h。相关性分析发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与光照强度和培养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培养基pH值呈正相关、与蔗糖和PEG4000浓度均呈负相关、与培养温度分别呈负相关和正相关,但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研究表明,茉莉花粉总体上活力较低,离体培养萌发不失为一种简单、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但应注意对培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工辅助授粉是猕猴桃优产高效栽培的重要保障之一,而花粉质量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限制因素。本研究以不同电商平台销售的猕猴桃花粉为材料,基于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TTC法测定猕猴桃花粉活力的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萌发率、授果率与花粉活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电商销售的花粉在花粉数量、花粉活力、萌发率及坐果率上均存在较大差异;TTC法检验猕猴桃花粉活力的最佳条件为TTC浓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分别为0.7%、30℃、25 min;花粉萌发最佳条件为0.2%硼酸、15%蔗糖;在猕猴桃人工授粉过程中,花粉萌发率与坐果率的相关性最高,而花粉活力与萌发率并非完全一致;部分电商平台销售花粉的花粉活力低、坐果率低。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涉及农业生产的相关产品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