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北干旱地区速生杨伐根萌条更新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北干旱地区,利用速生杨伐桩上休眠芽和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枝条来更新速生林,不仅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林生长量,还可节省造林费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冶美利工业园区纸浆原料林内进行了速生杨伐桩萌条更新造林和植苗造林的对比试验,其结果是伐桩萌条成活率比植苗造林高7.7%;萌芽林平均树高的年生长量比植苗林高3.11m,平均胸径年生长量比植苗林高2.45 cm.  相似文献   

2.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造林的好时机.为了提高春季造林的成活率,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一、适时早栽 一般情况下,土壤开始解冻即可进行春季植树造林.但各地气候条件各异,必须及时、准确掌握当地的物候期,根据不同树种的要求及早进行.如阔叶树应抢在萌芽前栽种;针叶树宜在返青时栽植.同时,可参考气象指标,日平均气温稳定在5C以上,土壤解冻层达30厘米时,为植树造林的最适宜时期.只要提前做好土地、苗木、栽培工具  相似文献   

4.
2017年秋季至2018年春季,在甘肃省景泰县中泉镇进行了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无灌溉直播造林技术研究,统计分析了影响造林成活率和1年生苗高生长量的3个因素,分别是造林时间、种子处理方式和遮荫措施。结果表明:对造林成活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造林时间和种子处理方式,3个因素对1年生苗高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研究认为,在西北荒漠区长柄扁桃直播造林中,造林时间应选在秋季10月下旬,种子应经过沙藏到露白时再进行播种,到次年春季,在直播坑中撒种适量糜子,对长柄扁桃幼苗进行遮荫,利于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5.
对本地区主栽品种中林46#杨进行了秋冬造林与春季造林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秋冬造林的杨树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秋冬造林的杨树树高、胸径、冠幅、最长新技长度等生长量均优于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年的试验表明,红松不同的造林密度,造林投入成本不同。造林密度大不仅造林成本高,而且初次透光抚育提前,经济效益低。造林后20a,每公顷4444株与每公顷3330株的造林密度林分相比,胸径、树高、蓄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一般红松造林以每公顷3330侏的密度为宜,在立地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块,适宜每公顷2500株的造林密度,并进行林粮间作。  相似文献   

7.
对杨树秋冬造林与春季造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发现:苗木秋冬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高,秋栽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均优于春栽苗木。  相似文献   

8.
速生杨造林及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树是辽宁中部平原主要的用材林栽培树种,也是国营新民市机械林场农田防护林主栽树种。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杨树造林和营林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对速生杨造林主要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以供辽宁中部平原杨树主栽区的林农和杨树专业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密度每公顷4995株的林地,每公顷平均村积生长量为9.315m3,每公顷年均产值6408.90元。分另]是林龄27年、造林密度3600株/hm2林地的2.49倍和2.38倍;是林龄13年,造林密度3000株/hm2的1.66倍和1.67倍。试验证明在杉木分布区北缘的低山丘陵区,采用合理密植造林,集约经营的管理方式、缩短轮伐期,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卓资县上高台林场于1986年在水磨沟营林区试栽华北落叶松速生丰产林,至今林分面积已有一万多亩,生长良好,每公顷年平均蓄积生长量为10.93立方米,达到或超过国家专业标准和内蒙古农委制定的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标准。经过抽取70块标准地调查分析,海拔高、坡向和土层厚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海拔高适宜于1300-1600米,坡向以阴坡为好,土层厚大于70厘米。只要注意选择造林地,并采取适当的造林技术措施,营造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是可行的。现将我场在造林地选择、造林技术等方面作以简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洪江市林业局为广泛筹资造林,鼓励广大干部职工投资造林,日前作出规定:凡个人造林在6.7公顷以上的,局里按750元/公顷予以补助;凡列入规划范围内的速生丰产林除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外,还优先保证造林林地清理的林木采伐计划指标;优先安排造林地道路维修资金,并免收林地勘测费等。这一规定出台后,全局干部职工兴奋不已,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原计划到2006年春季以前全市造林2667公顷的任务将提前1年完成,如果加上退耕还林和企业造林,洪江市2004年至2005年春季以前造林面积将达到6.7万公顷。  相似文献   

12.
7年来,对秃杉造林成活率、苗木等级、整地方式、造林密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用1年生优质壮苗造林效果最佳,成活率达90%以上,材积增加41~54%;采用带状整地加大穴或全面整地加大穴,材积则增加52~72%;株行距以1.5m×1.5m(初植密度4440株/公顷)生长量最大,材积是其它密度的1.4~9.6倍,经济效益显著,每公顷材积净增值高出其它密度1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苗圃育苗试验和造林效果的观测,研究了黑松冷棚营养钵育苗及其雨季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春季裸根苗造林相比,营养钵冷棚育苗可使当年造林成活率提高35.9%;第3年观测,苗高生长量提高23.5%,地径生长量提高28.6%,造林保存率达到84.8%,节省了苗木补植费和造林材料费。黑松营养钵冷棚育苗技术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日,资兴市为切实加快春季造林工作进度,派出了27个督查组分赴全市各乡镇督查指导造林工作,掀起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造林的浪潮。该市今春造林任务非常大,不但要完成各类造林2400公顷,还要对因去年干旱造成苗木枯死的2666.7公顷幼林地进行补植补造。日前,该市已完成造林整地1833.3公顷,占任务的81%;完成造林植苗1133.3公顷,占任务的47%。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樟子松造林由于干旱等原因,成活卒不高。我场为探讨樟子松的造林技术,从1956年开始,本着边生产边试验的精神,对不同造林时间、苗龄、整地、栽植、抚育等措施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调查:1956年营造的1公顷樟子松,现在平均树高253厘米,胸径2.3厘米,冠幅106×112厘米,保存率65%;1957年营造的100公顷,平均树高已达285厘米,胸径2.23厘米,冠幅146×158.5厘米,保存率89%;1958年营造的139公顷,平均树高243厘米,胸径3.1厘  相似文献   

16.
一、飞播造林概况与成效宝鸡市从1980年开展飞播造林,并逐步转入大面积生产。9年来,飞播面积5.822万公顷,有效面积4.356万公顷。据历年飞播调查资料,成苗面积1.734万公顷,占有效面积的39.8%,占播种面积的29.8%。在秦岭南坡、北坡及千山山系建成了一批以油松为主的大面积幼林区,飞播较早的麟游、凤县的一批播区已初见成效,7~8年生油松幼林每公顷有苗3750~6750株,平均高1.5米,冠幅60~1 00厘米,地径5厘米,生长旺盛。宝鸡市的飞播成效率与北方省区相比,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北亚热带江苏省句容县引种推广融水优良种源杉木造林的幼林阶段结果表明,融水优良种源杉木生长快,结实少,适应性较强,有明显的增产趋势。良好立地,4年生时,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达0.70—1.40米和0.7—l.9厘米,分别比相同地形的同龄当地对照杉木增加38.8—207.6%和1—2倍。中等立地,树高、胸径、年均生长量达0.55~0.89米和0.6~1.1厘米,分别比当地对照杉木增加31.9—94.5%和83.3—207.1%。经预测,12年生时于材蓄积量(包括间伐材)达180.53—218.82立方米/公顷,于材纯收益达5.25—6.72万元/公顷,比同龄对照杉木增加2.53—3.42万元/公顷,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雨季营造护路绿化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东北地区铁路植树以往都以春季造林为主,冬季造林为辅,雨季造林很少采用。春季造林季节性强,冬季造林费用过高,雨季造林不仅大大缓解春季造林的压力,而且与春造和冬造相比有很多优势。2006年7月11日至12日,我们牡丹江铁路林场在拉古至牡丹江间铁路沿线两侧栽植了2000株垂抱109柳和2000株银×中杨,胸径3-4厘米,树高3.5~4.5米,树龄4年生。2007年6月15日调查,综合成活率达95.6%。现总结如下,以便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杉木分级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对杉木不同苗木级别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及苗木在一年中的生长规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苗成活率为78·8%,保存率为97.72%,Ⅱ级苗成活率为86.5%,保存率为94.8%,Ⅲ级苗成活率为90.O%,保存率为90.11%;Ⅰ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52.6厘米,Ⅱ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126.9厘米,Ⅲ级苗平均高生长量为89.4厘米;苗木在一年中出现二次高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10月,其中7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9.55%;地径在一年中有三次生长高峰,分别出现于3、5、9月份,其中5月份生长量占全年总生长量的20.08%。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不同苗龄杉木苗木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2年生苗造林具有较大生长优势,造林2年平均树高生长量为2.99 m,平均地径为4.74 cm,是1年生苗木造林树高生长量的1.73倍、地径生长量的1.80倍,存在着极显著差异;2年生苗造林2年生长量是1年生苗木造林3年平均树高、地径生长量的1.11倍和1.05倍。在郁闭成林投入成本对比上,2年生杉木苗造林每667 m~2投入成本为1 884元,比1年生苗林造林成本每667 m~2节约了124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