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2004年,在山西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对粟苇(升鸟)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山保护区内粟苇长(升鸟)主要分布于浼西河、谭家河、后大河3个区域,在区内为夏候鸟,5年共遇见该鸟21只,同时对粟苇(升鸟)的迁徙时间、栖息地、种群密度、繁殖、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历山保护区长尾灰伯劳繁殖习性的研究石进恩樊龙锁长尾灰伯劳(Laniussphenocercus)为山西省的重点保护鸟类之一。我们于1993年~1995年的4月~9月,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该鸟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以期为保护、利用鸟类资源和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3.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分布及种群数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1991年和2002~2003年,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猕猴的分布及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历山保护区内猕猴主要分布于转林沟等7个区域,群体数总计7群,种群数量为480~572只,同时对猕猴栖息地特征、繁殖、食性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1999年-2000年,在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水獭(Lutra lutra)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知本区大河、马家河、龛河等地分布有该兽。对其栖息地、繁殖生物学、生活习性、食物组成及其保护措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历山自然保护区金翅雀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年—1997年在历山自然保护区对金翅雀的繁殖生态、种群结构、食性以及活动规律等进行了研究,采用的方法是:路线调查法、幼鸟扎颈法和取样解剖法。  相似文献   

6.
湖南江口鸟洲池鹭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对湖南江口鸟洲分布的池鹭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池鹭繁殖巢近800个,密度为350~400对/hm  相似文献   

7.
基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2017年林业小班数据,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对该保护区2014—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类结构稳定,以林地为主;保护区内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较小,主要分布于实验区;研究时间段内保护区发生变化区域面积为269hm^2,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1.12%;保护区2014—2017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白腹兰鹟(Ficedula cyanomelana cyanomelana)是长白山林区食虫鸟之一,在当地为繁殖鸟。我们自1962年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动物调查期间,发现在当地进行繁殖,开始观察了部分生活习性,积累些另星资料,尤其在1966年又对繁殖生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研究,后又分别于1976—1978年,连续三年进行重复对照、核实,将此资料整理成文,鉴于国内尚无报导,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熊口脱险     
杨波 《森林公安》2007,(1):44-45
年逾四旬的赵亮是林场的老职工,在大兴安岭林区摸爬滚打了20多年,他对山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有着极深的感情,平日里也好养个鸟啊兔啊的,权当自娱自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混沟地区是历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中条山林区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场所。该文以历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混沟为研究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植被景观要素及其斑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内的植被景观可以为猕猴、勺鸡、金雕等提供较为适宜的生存环境;各景观要素之间面积差异较小、多样性较高、优势度...  相似文献   

11.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夏季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夏季鸟类已知122种,隶属14目32科,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12种,同时对鸟类的区系,居留型等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区内鸟类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利用树木的组织和器官进行离体培养,是无性繁殖林木大有前途的一种新方法。国外已将这种方法运用于杨树、桉树、花旗松等树种[1]一些花卉已试管商品化。我国也成功地进进行了杨树、红杉、杉木等树种和一些花草类的繁殖研究。[2]取得很大进展。组织培养是林木育种及细胞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对迅速繁殖优良类型及个体有着常规扦插无法比拟的增殖系数。例如:我们在单株选出一个优良品种和类型后,加速进行常规繁殖,十年才能由  相似文献   

13.
综合防护林体系饶阳试区鸟类初步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综合防护林体系万亩试区与试区外零散林带中的鸟类数量的对比调查,初步证明试区内的鸟类数量较多。调查中共获鸟类标本27种,,分隶6目16科。其中繁殖鸟(包括留鸟与夏候鸟)占74.07%.非繁殖鸟(全为旅鸟)占25.93%。  相似文献   

14.
为金眶行鸟在长江中、下游繁殖的首次报道。目前为止有关文献与报道仅将金眶行鸟(普通亚种)记录为长江中、下游的旅鸟。它的繁殖地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等黄河以北地区。通过作者观察发现,每年4~6月间在大量金眶行鸟在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内的梅西湖、朱市湖和大湖池等地繁殖,本文从繁殖生境、配对、营巢、产卵、孵化出雏等方面对金眶行鸟的繁殖生态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5.
2012年,鸟簟察布市森防站在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发现两种林业有害生物.寄主植物为野生黄刺玫。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鉴定确认为娴尺蠖 (Auaxa sulphurea[Butler,1878])和蔷薇纹羽蛾(Cnaemidophorus rhododactyla[Dennis&Sehiffer-muller])。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内蒙古地区发现这两种有害生物尚属首次,其生物学特性在国内外没有详细记载,目前正进行观察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护和招引食虫益鸟,搞好森林生物防治,自从1976年以来,通过对黑头(币鸟)繁殖习性的观察和实践,招引取得了成功。初报如下: 黑头(币鸟)的繁殖习性黑头(币鸟)(Sitta villosa Verreaux)属于雀形目、(币鸟)科。该鸟每年只繁殖一巢。在4月末至5月初开始发情交配,进入繁殖期,成对  相似文献   

17.
猫头鹰世界     
众所周知,猫头鹰是对某一类昼伏夜出鸟类的总称,由于它们的面型似猫而被称为“猫头鹰”。在鸟类学研究领域,这一类鸟被叫作[号鸟](读音xiao)或者鸺[留鸟](读音xiu liu,用在小型的猫头鹰身上)  相似文献   

18.
灰鹡鸰繁殖生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牡丹江地区灰鹡鸰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每年5月中旬到5月末迁来。居留期为140d左右,繁殖期间雌雄鸟共同筑巢,筑巢后6-9d产卵,每窝4-6枚,平均5枚。共同孵卵,孵化期约为12d。共同育雏,亲鸟喂食12d左右羽毛长满,16-17d飞行,24d基本成鸟。  相似文献   

19.
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1990年至2002年期间,共在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发现鸟类205种,占贵州省鸟类种数的50%,分别隶属于16目46科128属,其中繁殖鸟158种,占77.2%,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115种,占繁殖鸟的72.8%;古北界种类15种,仅占9.5%;广布种有28种,占17.7%。雀形目鸟类128种,占总种数的62%。属贵州省鸟类种数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98、1999年2~10月,在辽宁省朝阳县苏家营子对苍鹭的繁殖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该鸟在辽宁省为夏候鸟,每年最早2月26日迁来,最晚9月28日迁离,居留期210d左右,产卵始期为3月21日,隔日1枚,窝卵数5—7枚,产出第1枚卵后开始孵化,孵化期24~26d,孵化率为92.3%。幼鸟为晚成鸟,育雏期40d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