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探讨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对一年生桔梗根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初步筛选试验范围内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采用“3414”田间肥料的试验设计方法对一年生桔梗的根长、根径、侧根数、单根鲜重等性状加以调查,利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14种处理的桔梗根部性状等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施肥处理的根部外观品质和桔梗产量综合表现好于不施肥处理CK,合理的氮、磷、钾配施可以提高桔梗的产量和根部外观品质,外观品质最好和产量最高的施肥配比为T9(N∶P2O5∶K2O=88∶174∶450,kg/hm2)、T5(N∶P2O5∶K2O=88∶174∶300,kg/hm2),且钾肥对一年生桔梗的增产有重要影响。经回归分析建立了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最佳氮、磷、钾施肥配比为N∶P2O5∶K2O=67.2∶190∶450(kg/hm2),可为今后桔梗栽培施肥方案的制定和专用肥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对玉米产量、效益有较大影响。合适地配施氮、磷、钾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经回归分析,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74∶1.23,最佳经济施肥量是N 14 kg/667m2,P2O59 kg/667m2,K2O 14 kg/667m2。试验获取了有关相对产量、肥料利用率、土壤丰缺指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如皋市主要土壤类型优质专用小麦氮、磷、钾施入的最佳配比,进行了弱筋小麦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肥料对小麦产量的影响效果为氮肥>磷肥>钾肥;在高氮的水平下,重视磷肥使用,氧、磷、钾配比为1∶0.75∶0.5时,产量最高,达8.60t/hm2;氮、磷、钾配比为1∶0.33∶0.45时,经济效益最高,最佳产量为7.15t/hm2。  相似文献   

4.
涵江区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花生"3414"田间肥效试验,建立氮、磷、钾肥施用量与花生产量的肥效模型,以确定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为当地花生配方施肥和推荐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每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 7.58 kg,N∶P2O5∶K2O=1∶0.55∶1.12,花生最高产量369.34 kg;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7.05 kg,N∶P2O5∶K2O=1∶0.56∶1.14,最佳利润达2 284.6元。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土壤供肥能力、单种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建立单种玉米肥料效应函数,找出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方。[方法]以氮肥、磷肥、钾肥为变量因子,设计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单种玉米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探讨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和配比。[结果]玉米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以氮为最高,钾次之,磷最少。因此,玉米施肥必须以增施氮肥为主,相应配合施用磷钾肥。玉米最高产量施肥量为施N 330 kg/hm2,P2O5180 kg/hm2,K2O 90 kg/hm2。N∶P2O5∶K2O比为1.00∶0.54∶0.27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2.6 t/hm2。[结论]研究结果为玉米生产肥料配方和推荐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3414"回归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施肥量配比对莲子产量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施肥模型,探讨分析确定了子莲配方施肥养分适宜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所试田块及其代表区域对莲子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推荐配方施肥氮肥(纯N)养分用量270.0 kg/hm2,磷肥(P2O5)养分用量90.0 kg/hm2,钾肥(K2O)养分用量97.5~127.5 kg/hm2,养分配比为1∶0.33∶0.36~0.47。  相似文献   

7.
长安灌区小麦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长安灌区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穗粒数增多有显著促进作用;磷肥对小麦分蘖、成穗数和千粒重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肥效方程确定小麦产量达最高为414.9kg/667m2,相应的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N 14.37kg/667m2、P2O511.50kg/667m2、K2O 5.97kg/667m2,N∶P∶K=1∶0.8∶0.415。最大利润施肥量为667m2施氮11.86kg、P2O56.75kg、K2O 8.44kg,此时小麦产量为409.4kg/667m2。小麦达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1.29%、1 109%和42.64%;小麦达最大利润施肥量时,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24.45%、17.85%和28.85%。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 kg/ha)的施肥量为N 309.4 kg/ha、P2O5 183.8 kg/ha、K2O 450.0 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 kg/ha)的施肥量为N 168.8 kg/ha、P2O5 183.8 kg/ha、K2O 412.5 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 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kg/ha)的施肥量为N309.4kg/ha、P2O5183.8kg/ha、K2O450.0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kg/ha)的施肥量为N168.8kg/ha、P2O5183.8kg/ha、K2O412.5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党参高产栽培的最佳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建立氮、磷和钾肥肥料效应模型,以素花党参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氮、磷和钾肥平衡施用对素花党参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党参产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增产率达29.7%;缺氮和缺钾处理其产量显著低于缺磷处理,对党参产量的影响依次为氮钾磷;氮、磷及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互相影响肥效的发挥,任一因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党参氮(N)、磷(P2O5)和钾(K2O)的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97kg/hm~2、140kg/hm~2和298kg/hm~2,适宜的氮∶磷∶钾为10∶7∶15。  相似文献   

11.
进行红枣不同生育期氮、磷、钾最佳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枣树从萌芽到开花多施氮肥,中施磷肥,少施钾肥,氮磷钾配比为1∶0.6∶0.2,可制定配方为N+P2O5+K2O≥45%(25-15-5),每株施1.45 kg;花期到果实膨大期施中量氮、钾肥,多施磷肥,氮磷钾配比为1∶2.1∶0.9,可制定配方为N+P2O5+K2O≥45%(11-23-11),每株施1.34 kg;果实膨大期补施磷钾肥,磷钾配比为1∶1,每株施0.6 kg。  相似文献   

12.
胡萝卜“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胡萝卜施用氮、磷、钾肥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量增施氮肥、控制磷肥有利增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胡萝卜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推荐胡萝卜最高产量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7.21 kg/667 m2、0 kg/667 m2、25.47 kg/667 m2,N∶P2O5∶K2O为1∶0∶1.48,最高产量为5897.63 kg/667 m2。  相似文献   

13.
木薯“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军月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2):1586-1589
2008年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黄江村开展了木薯"3414"肥效试验,探讨在沙页岩残积物发育成的赤沙土上种植木薯的施肥效应,以及不同氮磷钾施用水平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以获得当地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木薯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个施肥因子对木薯产量的影响依次为:N〉K〉P;在当地土壤肥力条件下,氮、磷、钾最佳施用量分别为94.50、31.35、105.45kg/ha,木薯产量为31859.70kg/ha,氮、磷、钾施用比例为1.00∶0.33∶1.12。  相似文献   

14.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研究施用氮、磷、钾肥对葡萄产量的影响,探索了葡萄生产中氮、磷、钾肥的适宜用量和合理配比,旨在确定葡萄专用肥配方,为葡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偏上肥力水平条件下,配施不同用量的氮、磷、钾肥对葡萄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每667m2施纯N25kg、P2O520kg和K2O30kg较适宜,三要素配比为1:0.8:1.2,其产量最高,商品性最好。氮、磷、钾肥对葡萄产量的贡献是氮肥磷肥钾肥。葡萄产量与氮、磷、钾肥料投入之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8552X2+37.920X+1574.0(R2=0.9600),Y=-1.1268X2+41.013X+1608.9(R2=0.9276),Y=-0.3349X2+22.099X+1615.7(R2=0.9258)。葡萄产量对土壤依存率为70.3%。从经济效益分析看,亦以每667m2施纯N25kg、P2O520kg和K2O30kg葡萄产投比最高。  相似文献   

15.
氮磷钾肥配施对遵玉3号产量、施肥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玉米遵玉3号氮、磷、钾养分的施用量,进行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比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施用对遵玉3号产量、肥效有明显的影响.最佳施肥量为N 14.38 kg/667m2、P2O58.61 kg/667m2、K2O 13.83 kg/667m2, N∶P2O5∶K2O=1∶0.60∶0.96,获得了遵玉3号的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高产水稻的磷钾效应和适宜配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产水稻磷、钾养分对产量的影响和氮、磷、钾养分的适宜配比。结果表明:在土壤速效磷10.1 mg/kg、速效钾125 mg/kg水平下,基础磷钾养分的水稻产量为590.0 kg/666.67m2,在此基础上增施磷肥的效果不显著,增施钾肥的效果极显著。施钾量与水稻产量之间呈抛物线趋势,极限施钾量为K2O 8.4 kg/666.67 m2,效益最佳施钾量为K2O 7.68 kg/666.67 m2。水稻高产高效的氮磷钾配比为1∶0∶0.44,产量最高的极限配比为1∶0.51∶0.51。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肥料利用率,获得氮、磷、钾肥的最佳用量及配比,进行水稻南粳44"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靖江市油砂土高产田块水稻最佳经济产量为610.40 kg/666.67 m2,最佳施肥量为纯N 26.70 kg/666.67 m2、P2O5 5.23 kg/666.67 m2、K2O 9.11 kg/666.67 m2,氮、磷、钾配比为1∶0.19∶0.34。  相似文献   

18.
山药“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药施用氮、磷、钾肥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适量增施氮肥、磷肥、钾肥可以提高山药的产量,但是过量施用都会导致产量下降;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山药产量与氮肥、磷肥、钾肥的施肥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回归关系,推荐山药最高产量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施用量分别是25.88、5.16、18.86 kg/667 m2,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最佳配比为1.000 0∶0.199 0∶0.729 5,最高产量为2 624.688 kg/667 m2。  相似文献   

19.
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法,研究木薯氮磷钾肥优化施用技术。结果表明,琼中县营根镇什罗那村木薯地土壤养分贫瘠,基础产量和地力贡献率分别为14 675.35 kg/hm2和49.4%。氮、磷、钾肥的施用极显著增加木薯的产量,当三者施用配比为2水平,即N 300 kg/hm2、P2O5 120 kg/hm2、K2O 450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9 713.33 t/hm2,分别比0水平增产80.9%、45.4%和37.2%,增产贡献氮>磷>钾;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44.3、77.3、17.9 kg,增产效应磷>氮>钾。利用Excel2003和SAS9.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方程分析,结果表明,N、P2O5、K2O分别施用399.46、124.09、481.82 kg/hm2时木薯产量最高,为28 027.86 kg/hm2。结合海南省琼中县木薯生产的实际,建议木薯生产中N、P2O5、K2O分别施用220~320、72~98、200~380 kg/hm2,N∶P2O5∶K2O为1∶0.3~0.4∶0.9~1.2较合适。  相似文献   

20.
基于“3414”试验设计的玉米氮、磷、钾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在通化市二道江区鸭园镇四道江村开展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合理配比施用能够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增产率顺序为氮钾磷。三种肥料因子间都存在正向交互作用,但其交互作用程度和规律性并不清晰。通过分析氮、磷、钾肥的三元二次肥效方程,确定此地区玉米最高产量为8513.80kg/hm~2,其对应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N:320.94kg/hm~2、P_2O_5:92.46kg/hm~2、K_2O:95.6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