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类型和培养温度对番茄花粉活力的影响,比较不同品种番茄花粉活力差异,确定番茄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和温度,以8个美国引进番茄品种为材料,设置了5种培养基和5个培养温度,测定花粉的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结果表明:番茄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20 g/L蔗糖+120 mg/L硼酸+4 mg/L GA3+0.5 mg/L硫胺素+1%琼脂;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温度及不同品种间花粉活力差异显著,而且2者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番茄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品种NT-181在25℃条件下的花粉活力最高;在供试品种中,NT-203具有耐高温的能力,NT-168、NT-186具有耐低温的能力。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品种番茄花粉活力对不同温度的耐性,为番茄育种的耐高温、耐低温亲本选择和番茄栽培的耐高温、耐低温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培养条件对杏花粉萌发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新疆杏品种花粉离体培养条件,以新疆3个杏品种库买提、树上干和卡巴克胡安为试材,采用固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pH值和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量随蔗糖和硼酸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蔗糖浓度为15%和硼酸浓度为0.01%时出现峰值;随培养温度和培养基pH值的增大也呈先升后降趋势,温度为25℃和pH值为6.0时出现峰值。3个杏品种花粉离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均为:培养基:1%琼脂+15%蔗糖+0.01%硼酸,pH值为6.0,培养温度为25℃。但不同品种花粉生长的适宜培养基组分、pH值和培养温度范围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不同柳树品种花粉贮藏的适宜条件及最适离体培养基,以粉枝柳、黄花柳、旱柳3种柳树花粉为试验材料,采集新鲜花粉进行离体培养,以筛选适宜培养基,并将花粉分别置于室温20~25、4、-5、-20℃条件下干燥贮藏后,通过测定花粉萌发率,筛选适宜的贮藏条件。结果显示:粉枝柳和旱柳花粉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中萌发情况较好,黄花柳则在50 g/L蔗糖+100 mg/L硼酸中萌发率较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贮藏温度越低,3种柳树花粉贮藏效果越好。在-20℃干燥情况下,3种柳树花粉贮藏60 d后仍可保持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分别为粉枝柳42.6%,旱柳39.5%,黄花柳29.5%;而室温条件下贮藏12~15 d基本丧失活力。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兰花花期不遇的问题,为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以大花蕙兰(Cymbidium hybridum)品种JOIC和KK560为试材,筛选适宜的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检测不同贮藏温度、不同保存时间的大花蕙兰花粉离体萌发率,确定适宜的花粉保存方法。结果显示,大花蕙兰品种JOIC花粉粒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5 MS+30%蔗糖,大花蕙兰品种KK560花粉粒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0.01%硼酸+0.2%氯化钙+30%蔗糖。建议保存前将花粉块硅胶阴干24 h,-20 ℃保存,期限为6个月。  相似文献   

5.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_3)_2·4H_2O 0.3g/L+MgSO_4·7H_2O 1.2g/L+KNO_3 0.1g/L+15%蔗糖+700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7.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3)2﹒4H2O 0.3 g/L + MgSO4﹒7H2O 1.2 g/L + KNO3 0.1 g/L + 15% 蔗糖 + 700 mg/L硼酸 + 1% 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 ± 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 ± 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进行紫荆杂交育种和开发利用,以垂丝紫荆花粉为试材,利用离体培养法、3种染色法(醋酸洋红、TTC和碘-碘化钾染色)对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基中添加蔗糖和硼酸对花粉的萌发有促进作用,垂丝紫荆花粉萌发的适宜培养基为120g/L蔗糖+40mg/L硼酸,花粉萌发率达86.23%;醋酸洋红染色法适宜快速测定垂丝紫荆花粉生活力;垂丝紫荆花粉最佳的贮藏温度为-196℃,经济的贮藏方法为-20℃。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筛选出最适培养基。[方法]以原位萌发测定为对照,在正交预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蔗糖浓度为10.00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最高,为22.45%。当硼酸浓度为0.010%和0.05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35.58%和37.42%。当氯化钙的浓度为0.010%时,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为38.49%。在0.010%~0.200%浓度范围内,广西姜花花粉的离体萌发率随着氯化钙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广西姜花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10.000%蔗糖+0.050%硼酸+0.010%氯化钙+2.000%琼脂,pH=7.0,培养温度为20℃。在筛选出的培养基上,通过花粉离体萌发测定的花粉萌发率为46.00%。采用花粉原位萌发测定法测定的花粉萌发率为50.00%。[结论]利用筛选出的培养基能够快速准确测定出广西姜花的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法,研究对比了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温度和pH值对凤梨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凤梨花粉萌发的培养基配方和条件。结果表明,蔗糖基本培养基上添加硼酸能够显著促进凤梨花粉萌发;凤梨金宝剑和三色星花粉离体萌发的合适培养基为1130~200g,L蔗糖+75mg/L硼酸,适宜培养温度为25℃,适宜pH值为6~7;几个因素中对花粉萌发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在此条件下培养2.5h后花粉萌发率基本稳定,培养7h后花粉管长度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温度、蔗糖和硼酸对麻疯树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4 a生麻疯树新鲜花粉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温度和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设计中,蔗糖、硼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花粉萌发,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蔗糖、硼酸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和0.03%,花粉萌发率均为23.6%;花粉最佳萌发温度为30℃,萌发率达20.2%,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花粉萌发;正交试验设计中,花粉萌发的最佳组合为12%蔗糖+0.01%硼酸+33℃,萌发率可达36.1%。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改善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方法]以新鲜文冠果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蔗糖、硼酸和钙对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特性及花粉管长度的影响,筛选适合文冠果花粉离体培养液体培养基成分的最佳浓度。测定不同贮藏温度(-70、-20、4、25℃)及不同贮藏时间(2、5、10 d)下,文冠果花粉萌发率的变化。[结果]通过控制单一因素变量试验,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最佳组分为15%蔗糖+0.02%硼酸+0.01%钙离子(硝酸钙),萌发率达92.5%,花粉管长达1.61 mm;而在花粉管生长过程中需要的钙离子浓度为0.04%。-70℃超低温贮藏花粉有利于保持花粉生活力,-20℃冷冻贮藏次之,4℃低温贮藏不利于保持花粉生活力,25℃恒温贮藏会大大降低花粉生活力。[结论]该研究可为文冠果花粉离体培养的液体培养基最佳组分配方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文冠果花粉贮藏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用不同方法测定小叶野决明花粉生活力,确定小叶野决明花粉离体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并在常温(25℃)、4℃和0℃条件下对小叶野决明花粉进行了低温贮藏研究。结果表明,离体萌发法可以有效测定花粉生活力;花粉在10%蔗糖+1%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25℃培养3 h为花粉的最佳萌发条件,随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的增加,花粉萌发力降低;贮藏天数增加,小叶野决明花粉生活力下降;贮藏温度越低,花粉生活力下降越缓慢;0℃下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测定生菜花粉的活力,优化生菜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筛选最适的培养时间、温度及转速。【方法】以生菜品种‘S39’为材料,使用BK培养基和ME3培养基测定生菜花粉的萌发率,并在这两种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聚乙二醇1500和聚乙二醇4000,测定不同培养温度、时间及转速下的花粉萌发率。【结果】生菜花粉在BK培养基和ME3培养基中萌发率均极低,添加300 g/L聚乙二醇4000能极显著提高生菜花粉的萌发率。最适的培养条件为33℃100 r/min摇床中避光培养12 h。【结论】采集生菜‘S39’完全开放时期的花粉,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200 g/L蔗糖+0.1 g/L H3BO3+0.236 g/L Ca(NO3)2·4H2O+0.04 g/L CaCl2·H2O+0.12 g/L MgSO4·7H2O+300 g/L聚乙二醇4 000在3...  相似文献   

15.
两种黑牡丹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对比了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对黑牡丹"黑花魁"、"夜光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筛选出各自较为理想的花粉萌发培养基配方。牡丹不同品种花粉离体萌发所需的理想培养基配方并不一致,"黑花魁"的合适培养基为硼酸0.04 g/L+蔗糖50 g/L,"夜光杯"较为理想的培养基为硼酸0.08 g/L+蔗糖50 g/L。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 ℃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3BO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 ℃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粉最佳离体培养组合培养花粉,并与花粉在柱头上活体萌发相比较,二者花粉管长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不同培养基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丁香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16(45)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筛选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蔗糖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0.06g·L-1+硝酸钙0.06g·L-1。  相似文献   

18.
对3个桂花品种大花金桂、籽银桂、籽丹桂进行幼胚的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组合对离体幼胚萌发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配方对萌发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幼胚萌发的适宜培养基,大花金桂为:B5+1 mg/L 6-BA+3 mg/L GA;籽银桂:B5+2 mg/L 6-BA+2 mg/L GA;籽丹桂:B5+1.5 mg/L 6-BA+1 mg/L GA。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 MS+2 mg/L NAA。  相似文献   

19.
以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花粉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筛选花粉活力测定的最佳方法,探讨光照及不同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牡丹异型雄蕊花粉的形态无显著差异,花粉粒赤道观为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轴P为33.04(±1.37)μm,赤道轴E为15.05(±0.88)μm;与TTC染色法相比,离体培养基法测定花粉生活力更可靠;紫红色雄蕊和黄色雄蕊上的花粉生活力无显著差异,但二者萌发最适培养基存在差异,适合紫红色雄蕊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蔗糖50 mg/L+硼酸5 mg/L+CaCl25 mg/L,适合黄色雄蕊的培养基为蔗糖50 mg/L+硼酸10 mg/L+CaCl2 20 mg/L;光照对花粉萌发无显著影响;不同低温条件贮藏过程中花粉均出现短暂休眠现象,贮藏温度以-7℃和-23C优于-4℃,贮藏60 d时仍保持较高花粉活力.  相似文献   

20.
以早实核桃"新温179"花粉为试材,采用正交设计优选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成分不同浓度条件及最适温度和PH值,结合蓝墨水染色法、I-KI染色法、TTC活力测定法、醋酸洋红染色法4种染色法预测花粉生活力,为早实核桃遗传改良中间材料夯实研究基础。结果表明:5个因素影响核桃花粉萌发率的主次关系依次为:蔗糖硼酸温度氯化钙PH值,核桃花粉离体培养基主要成分最佳组合为蔗糖20%+硼酸0.05%+氯化钙0.002%,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