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瓜是世界上重要的水果之一.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研究中的应用,无疑给西瓜的遗传育种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目前,已成功应用于西瓜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的连锁标记和杂种纯度鉴定等诸多领域,本文从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与亲缘关系、遗传图谱的构建、目标性状的连锁分子标记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及杂交种纯度鉴定等方面展开综述,探讨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西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分子标记在松树遗传与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且最具经济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随着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分子标记已经广泛应用于松树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向。本文从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等角度,评述了松树遗传与进化上常用的DNA分子标记如RFLP、RAPD、AFLP和SSR等的应用情况和进展。在遗传多样性方面,DNA分子标记技术已成为鉴定松树种间、种内遗传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并用于指导杂交育种;在亲缘关系判定方面,可以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系统演化及分类情况,揭示育种亲本的选配和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松树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构建了二十多张连锁图谱,并对其生长、材性和抗性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获得了一些重要的与抗病相连锁标记。  相似文献   

3.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种质资源研究、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综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烟草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子标记技术在辣椒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子标记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工具,在作物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构建辣椒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以实现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归纳了分子标记技术在辣椒种质遗传多样性、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基因定位等方面的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分子标记技术在辣椒上的应用研究系统性还不强、基础分子信息比较缺乏、遗传图谱还不精细,建议在实用新型分子标记开发、核心种质分子信息库建立、优良作图群体及精细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加强系统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综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SSR)的特点及优点,重点介绍了SSR分子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即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基因标记与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外源染色体鉴定与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辅助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技术在甜菜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互紧密结合能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了更好地阐明分子标记在甜菜育种中的作用,总结了国内外分子标记在甜菜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数量性状基因定位(QTL)、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杂种优势及种质鉴定中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建立相应的高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体系,创造出高产、优质、多抗或具广谱抗性的甜菜种质或品种是甜菜分子育种的研究方向。当前甜菜种质资源鉴定的关键任务是大力开发新型的分子标记进行甜菜种质资源遗传分析,绘制指纹图谱、进一步构建甜菜种质分子身份证。今后应加强对甜菜重要农艺性状基因进行精细定位,充分发掘QTL的信息,构建更为饱和的分子标记连锁图谱。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白菜是我国起源的特产蔬菜,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手段进行大白菜遗传育种越来越受到育种家的关注。本文对已构建的二十多张大白菜遗传图谱和白菜类蔬菜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从芜菁花叶病毒病等抗病分子标记、春化、抽薹和雄性不育相关的分子标记、其它农艺性状标记及种子纯度鉴定等方面阐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大白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分子标记整合、比较与国际接轨及试验材料的选择都可能成为分子标记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RAPD技术以其快速、简便、高效等优点,在主要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RAPD技术在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的构建、品种纯度鉴定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RAPD技术在蔬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APD技术以其快速、简便、高效等优点,在主要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RAPD技术在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亲缘关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的构建、品种纯度鉴定等研究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DNA分子标记在牡丹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研究以分子标记的应用领域为线索,从遗传多样性研究、种质鉴定、栽培种质起源与关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总结了分子标记在牡丹各项研究中应用的进展。对未来研究的重点方法及领域进行了探讨,指出牡丹分子标记的开发应以SSR、SNP等为重点,应用领域以品种DNA指纹图谱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为重点。本研究旨在推动分子标记技术在牡丹育种中的应用,以提高牡丹的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1.
亚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IANE (纤用亚麻栽培种)和宁亚17 (油用亚麻栽培种)为杂交亲本,构建30个F2单株作为作图群体,选用71对SRAP和24对SSR共显性标记构建了全长为546.5 cM,含12个连锁群(LGs)的亚麻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均匀分布于12个连锁群,每个连锁群有4~15个标记,标记间平均距离为5.75 cM。结果表明,SRAP标记和SSR标记中共显性标记适合于亚麻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但该图谱覆盖的基因组范围较小,需继续图谱的完整性工作。本研究为今后的亚麻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2.
苦荞SSR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构建苦荞遗传连锁图谱,为今后有关苦荞基因组结构、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克隆等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以栽培苦荞‘滇宁一号’和苦荞野生近缘种杂交产生的119份F4代分离材料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来构建苦荞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本研究构建的连锁图谱包含15个连锁群,由89个标记组成,其中偏分离的标记有22个,占24.7%,每条连锁群上的标记在2~16之间。连锁群长度在6.9~165.8 cM的范围,覆盖基因组860.2 cM,总平均长度9.7 cM。本研究构建了首张苦荞SSR遗传连锁图谱,为苦荞QTL定位、基因克隆、遗传选育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分子标记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棕榈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工具,在缩短育种进程、加快品种的选育和培育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常见的分子标记在棕榈植物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棕榈植物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的构建等方面的应用。最后指出分子标记在棕榈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SSR作为锚定标记构建白菜×芜菁分子遗传图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将已有的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和已发表的A基因组参考图谱对应起来,本研究利用国际上发表的大白菜和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特异SSR标记作为锚定标记,重新构建了白菜×芜菁分子遗传图谱。利用双亲和F1对326个SSR标记进行了筛选,共获得86个多态性分子标记。在此基础上整合了已有的400个标记,最终构建了一张由10个连锁群组成,包含了347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为1008.7cM,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2.91cM。此图谱上包含了已在A基因组参考图谱上定位的56个SSR标记,分布于10个连锁群上,从而将各个连锁群与参考图谱的连锁群对应起来。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在25~58个之间,连锁群长度在60.6~177.0cM范围内,平均图距在1.33~4.92cM之间。该图谱为白菜重要性状的遗传定位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籼型水稻SSR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偏分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水稻是禾本科植物研究的模式植物,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谱是开展水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利用两个优良的籼型水稻恢复系T219和T226衍生的202个重组自交系(RILs)作为作图群体,构建了水稻全基因组连锁图谱.图谱共包括181个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图谱总长1 559.6 cM.该图谱与多数已经发表的图谱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检测到偏分离标记有33个,除第4、第7和第9染色体没有偏分离标记外,其余染色体都存在偏分离标记,绝大多数偏分离标记偏向于T226.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AFLP分子标记技术已经逐步应用于甘薯的遗传育种研究中。本文简要概述了AFLP技术在甘薯的起源、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遗传多样性分析、连锁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油菜种子油脂分子标记及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油脂的合成途径,重点归纳了油菜种子含油量及重要脂肪酸(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的分子标记及QTL定位。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油菜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油菜遗传多样性与种质资源评价及油菜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