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秦公散对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处理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用CD3+、CD4+ 、CD8+标记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和CD19+标记的B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表明,与蒸馏水组相比,秦公散高剂量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的比值均显著提高,对环孢菌素(CsA)抑制小鼠有显著恢复作用(P<0.05);秦公散高剂量(20 g/kg体重)可显著提高健康小鼠脾脏和外周血中CD19+细胞百分率(P<0.05),对环孢菌素抑制小鼠的CD19+细胞百分率有显著恢复作用(P<0.05)。结果表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复方中药秦公散通过提高机体中CD3+细胞、CD19+细胞百分率和调节CD4+/CD8+之间的平衡来显著提高小鼠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和恢复由环孢菌素(CsA)抑制的小鼠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80 mg/kg剂量的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制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设计了0.05、0.10、0.20 g/kg低、中、高3个给药剂量对小鼠灌胃给药;检测免疫器官质量,碳粒廓清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和CD8+细胞亚群百分率及CD4+与CD8+的比值,ELISA检测血清中IgG的含量.结果显示:模型小鼠和正常小鼠相比较,脾指数、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CD4+和CD8+亚群百分率及血清IgG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地基米松制备的小鼠模型免疫功能极显著低下.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TCDCA的3个剂量组对小鼠脾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极显著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P<0.01);3个剂量组均显著提高外周血中CD4+细胞百分率(P<0.05),中剂量组显著提高CD4-与CD8-的比值(P<0.05);低剂量纽和中剂量组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IgG含量(P<0.05).结果表明,TCDCA对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具有恢复作用,但对脾脏萎缩无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TCDCA)对热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低、中、高剂量TCDCA组(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热应激组和低、中、高剂量TCDCA组小鼠置于(35.5±0.5) ℃、相对湿度60%环境下连续热应激7 d。结束后分别检测小鼠脾脏指数、血清IgG、小肠sIgA的含量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B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引起小鼠脾脏指数显著下降(P<0.05),血清IgG、肠sIgA显著升高(P<0.05),外周血CD8+、CD19+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百分率下降不显著(P>0.05),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表明热应激导致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发生紊乱。TCDCA对热应激小鼠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抑制热应激引起的血清IgG含量、小肠sIgA含量升高(P<0.05)和显著提高外周血CD8+、CD19+百分率(P<0.05),同时能够调节CD4+/CD8+ 比值到正常水平。因此,TCDCA对热应激导致的小鼠免疫功能紊乱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牛磺鹅去氧胆酸对小鼠脾脏中白介素-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 TCDCA)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机理。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模型小鼠脾脏内白介素-2(IL-2)基因mRNA水平表达量的变化。高剂量TCDCA组(0.2 g/kg体重)和低剂量TCDCA组(0.1 g/kg体重)小鼠脾脏组织内IL-2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蒸馏水组(P<0.01);免疫抑制模型高剂量TCDCA和低剂量TCDCA组的小鼠脾脏组织内IL-2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均极显著(P<0.01)高于免疫抑制模型,且免疫抑制模型低剂量TCDCA组显著(P<0.05)高于蒸馏水组。TCDCA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与其提高IL-2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从碎米花杜鹃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原花青素A-1(Proanthocyanidin A-1,简称PAA-1)的免疫增强活性,初步从细胞水平上探讨其免疫增强机制。体外试验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A-1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T细胞亚群CD4和CD8单阳性和双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体内试验通过饲喂不同剂量的PAA-1后,检测试验猪外周血淋巴细胞CD4和CD8单阳性以及CD4+/CD8+比值。结果证明,体外试验中同阴性对照组相比,PAA-1能单独或协同Con A提升具CD4+、CD8+及CD4+CD8+表型的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提高CD4+/CD8+的比值;体内试验中饲喂中、高剂量的PAA-1的试验猪外周血中具有CD4+、CD8+表型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8+的比值均有显著提高。说明PAA-1可通过增加辅助性T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数量、促进T淋巴细胞的成熟以及增加CD4+/CD8+的比值发挥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为新型免疫增强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人参茎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疲劳性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人参茎叶多糖低剂量组(L组0.12 g/kg)、人参茎叶多糖中剂量组(M组0.24g/kg)、人参茎叶多糖高剂量组(H组0.36 g/kg),每天灌胃量为0.4 mL。随后测定碳粒廓清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和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等指标。结果:人参茎叶多糖显著增加了L、M、H组的校正廓清指数(P0.05)、CD4~+和CD8~+所占的比例(P0.05或P0.01)以及小鼠游泳的力竭时间(P0.01)等。结论:人参茎叶多糖能显著提高昆明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抗疲劳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茶树油提取物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茶树油产品的研发及作为畜禽养殖添加剂的应用积累资料。茶树油提取物粉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LD_(50)﹥5000 mg/kg b.w.。茶树油提取物粉分别以1250、250、50 mg/kg b.w.灌胃给予连续10 d,分别进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测定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血素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表明茶树油提取物粉高、中、低剂量组能极显著增加小鼠脾脏指数(P0.01),中剂量能显著增加肝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中、高剂量能显著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和血清溶血素水平(P0.05)。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刺激指数(P0.05)。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CD4+/CD8+比值(P0.05)。因此,茶树油提取物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乳仔鼠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研究添加不同剂量的板蓝根多糖(RIP)对缺乳仔鼠免疫器官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表明,RIP可以提高缺乳仔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对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效果最佳的RIP剂量随日龄增大而减小;RIP可以增加缺乳仔鼠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CD3+T淋巴细胞数量在7-28日龄时,A、C、D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7-21日龄时,A、C、D组与B组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CD3+、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以及CD4+/CD8+比值随着日龄的增加有所下降。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RIP可以促进缺乳仔鼠免疫器官发育,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太子参参须多糖(RPFRP)对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本研究将96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成CK组(空白对照组),CY组(模型组),100 mg/kg、200 mg/kg、400 mg/kg RPFRP组(即低、中、高剂量RPFRP组)和200 mg/kg APS组(黄芪多糖组,阳性对照组)。实验开始后第1 d~第3 d,CK组每天腹腔注射(ip)适量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ip 80 mg/kg的CY,对小鼠造成免疫抑制后于第4 d~第17 d,CK组和CY组小鼠每天灌胃(ig)双蒸水,RPFRP组和APS组分别ig相应剂量的RPFRP和APS。第18 d迫杀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细胞悬液,采用MTT法检测小鼠NK细胞对淋巴瘤细胞(YAC-1)的杀伤活性;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数量、脾淋巴细胞的凋亡;通过qRT-PCR检测小鼠脾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CY组相比,中剂量的RPFRP能够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NK细胞对YAC-1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RPFRP可显著提高免疫损伤小鼠脾脏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含量以及CD4~+/CD8~+比值(p0.05),显著降低因CY所致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凋亡(p0.05);较CY组,各剂量RPFRP组小鼠IL-2 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4、IL-6 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RPFRP低、中剂量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mRNA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各剂量RPFRP组和APS组小鼠T盒子转录因子(T-bet)的转录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GATA结合蛋白3(GATA-3)的转录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且T-bet/GATA-3的比值更接近于CK组。上述结果表明,RPFRP能够改善因CY所致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降低,调节小鼠脾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降低脾淋巴细胞的凋亡,且中剂量的RPFRP能显著提高小鼠脾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从而发挥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本研究为RPFRP的临床应用和对机体免疫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连翘对感染法氏囊病毒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60只7日龄健康岭南黄鸡随机分为Ⅰ、Ⅱ、Ⅲ和Ⅳ组,每组40只,Ⅰ为正常对照组、Ⅱ为感染病毒组、Ⅲ为中药复方治疗组、Ⅳ为中药复方制剂组,Ⅱ、Ⅲ组均于8日龄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Ⅲ、Ⅳ以20g&#183;kg^-1单剂量灌服中药复方连翘汤。分别于试验后第7、14、21、28日龄采外周血及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测定血细胞的吞噬能力、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流式细胞仪测定鸡外周血和脾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T细胞的含量;放血致死称体质量、脾和法氏囊质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在感染IBDV7d后取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制备组织样品进行组织学及透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中药复方连翘制剂可使雏鸡外周血细胞的吞噬能力、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和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法氏囊和脾脏的质量明显提高,对感染IBDV后免疫器官法氏囊和脾脏有明显的改善和恢复作用,提高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中CD3^+、CD4^+和CD8^+T细胞百分率,改变CD4^+/CD8^+比值促进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感染病毒组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中药复方连翘治疗组与感染病毒组相比能显著提高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激动素对衰老模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力的影响,将昆明系小白鼠分为青年对照组、衰老模型组和激动素低、中、高处理组,衰老模型组和各激动素处理组小鼠背部皮下注射125 mg/(kg·BW)D-半乳糖制造衰老模型,低、中、高激动素处理组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5、10、20mg/(kg·BW)的激动素溶液,青年对照组不作处理。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红细胞结合C3b受体(C3b R)和免疫复合物受体(ICR)的能力以及胸腺、脾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激动素可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提高RBC-C3b R花环率,降低RBC-ICR花环率,降低胸腺、脾淋巴细胞凋亡率,表明激动素能够提高小鼠机体免疫力,延缓免疫衰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4,(12):2017-2021
为研究高钼对小尾寒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12只2月龄小尾寒羊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3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120d,对照组(Mo 5.61mg/kg)、高钼日粮Ⅰ组(Mo 30mg/kg)、高钼Ⅱ组Mo 60mg/kg)。采用α-醋酸萘酯酶法、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观察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α-醋酸萘酯酶法和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结果表明:整个试验期间,加钼组小尾寒羊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的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加钼组小尾寒羊血清免疫球蛋白IgE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高钼(≥30mg/kg)能够对小尾寒羊外周血T淋巴细胞造成损伤,导致机体免疫球蛋白含量的降低,影响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芒柄花素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灌胃法给药。试验期28 d,试验1~7 d,对照组小鼠灌胃0.6 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均灌胃0.6 mL 40 μg/g体重环磷酰胺(CTX);试验8~21 d,试验Ⅰ、Ⅱ、Ⅲ组小鼠分别灌胃0.6 mL 50、150、250 μg/g体重芒柄花素溶液,空白对照组与免疫抑制组灌胃0.6 mL生理盐水。试验结束后,测定小鼠脏器指数(胸腺、脾脏)、血清溶血素及IL-2、IL-4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胸腺、脾脏CD3和CD20阳性淋巴细胞,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结果表明,环磷酰胺可成功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能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血清溶血素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当芒柄花素灌胃剂量为150 μg/g体重时效果最为明显,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芒柄花素均可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CD3阳性T淋巴细胞及CD20阳性B淋巴细胞数量,并促使肝脏CD68阳性KCs细胞增殖,也以试验Ⅱ组效果最显著,与免疫抑制组差异极显著(P<0.01)。综上,芒柄花素可促进小鼠相关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增强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并可明显促进肝脏固有吞噬细胞KCs增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刺五加多糖(ASPS)对雏鸡脾脏中CD4+和CD8+ T淋巴细胞定位分布的影响,从组织学角度评价ASPS对脾脏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将1日龄海兰褐公雏饲养至7日龄时选取150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ASPS低剂量组(ASPSL)和高剂量组(ASPSH),每组50只,所有组每天注射1次,连续注射3天。免疫后的第7、14、21和28天分别取其脾脏制作冰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4+和CD8+ T淋巴细胞的定位分布。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免疫注射后21天和28天时ASPSL组和ASPSH组CD4+ 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且ASPS能够促进红髓中CD4+ T淋巴细胞向动脉周围淋巴鞘迁移,从而使单个动脉周围淋巴鞘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ASPS对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无明显影响。由此可知,ASPS能够通过影响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的定位分布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这对于进一步揭示ASPS的免疫调节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97-600
本文旨在研究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流产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小鼠子宫IL-10水平和脾脏CD80+/CD86+细胞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LPS尾静脉注射(0.10μg/鼠),制造小鼠流产模型,于怀孕第4~7d分别口服不同保胎药物,检测各组(n=10)小鼠的流产率、胚胎吸收率、子宫组织IL-10水平和脾脏CD80+/CD86+表达的变化。发现LPS诱导流产的小鼠IL-10含量降低,CD80+/CD86+比值升高,预先口服不同保胎药物后,不同程度的抑制了LPS的作用,其中以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联合使用组的保胎效果最为明显,并且IL-10含量显著升高,CD80+/CD86+比值显著降低,与LPS流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这些结果表明,LPS诱导流产与机体IL-10和共刺激分子CD80+/CD86+有关。保胎中药成分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有降低小鼠脾脏CD80+/CD86+比值,促进母胎界面Th2细胞因子IL-10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参皂苷的免疫促进作用,本试验将50只昆系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及免疫抑制小鼠人参皂苷高(0.1 ML/d)、中(0.5 mL/d )、低(1 mL/d )剂量组,免疫抑制小鼠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75mg/kg.BW)造模,分别检测小鼠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和血清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人参筇苷等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CD4+/CD8+T琳巴细胞亚群的比例以及小鼠血清TNF-α的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肉鸡生长期内免疫前后的细胞免疫反应,本实验采用CD3/CD4/CD8三色流式细胞术、MTT法和Griess法依次检测了AA肉鸡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和非免疫状态下外周血、胸腺和脾脏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相对含量、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对PHA-P的增殖反应能力和诱导巨噬细胞NO分泌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非免疫状态下,AA肉鸡外周血CD4+、CD8+、CD3+T淋巴细胞相对百分含量在7日龄时均为最低,脾脏中CD4+T淋巴细胞相对百分含量在整个试验期一直呈下降趋势,免疫后外周血、脾脏和胸腺中CD4+、CD8+、CD3+T淋巴细胞相对百分含量均明显高于非免疫组,且脾脏CD4+T淋巴细胞呈阶段性上升状态;各时期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值和巨噬细胞NO分泌量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还表明:肉鸡在7日龄时细胞免疫水平最低,灭活疫苗可以激发肉鸡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石菖蒲对LPS致流产小鼠的保胎作用及子宫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CD4+/CD8+T淋巴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在流产发生机制中的意义,探讨中药石菖蒲的安胎作用机理,本试验选用细菌脂多糖(LPS)给小鼠尾静脉注射(0.1μg/只)制造流产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子宫中CD4+,CD8+T淋巴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应用LPS诱导流产后小鼠子宫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CD8+T淋巴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CD4+/CD8+升高(P<0.01);F4/80+巨噬细胞数量也显著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预先口服保胎中药石菖蒲,能明显抑制LPS的作用,使小鼠流产率和胚胎吸收率降低,CD4+/CD8+比值降低,F4/80+巨噬细胞数量也降低.结果表明,LPS诱导小鼠流产与小鼠子宫中CD4+/CD8+比值和巨噬细胞数量有关,石菖蒲能调节小鼠子宫CD4+/CD8+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起到安胎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的影响,本试验以2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感染组、中药治疗组、空白组。中药治疗组饮水给予复方金银花制剂。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腔上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的影响,旨在揭示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金银花复方制剂能够提高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胸腺及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使CD4~+/CD8~+T淋巴细胞值升高,提高免疫器官脾脏及腔上囊B淋巴细胞百分率,表明金银花复方制剂能够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玉屏风多糖(YPF-P)对小鼠派氏结(Peyer's patches,PPs)形态结构及其T细胞亚群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肠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选取96只SPF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2 mL生理盐水)、YPF-P阳性对照组(YPF-P 200 mg/kg)、环磷酰胺(cyclophosvnamide,Cy)免疫抑制组(80 mg/kg Cy)及YPF-P低、中、高剂量组(100、200、400 mg/kg YPF-P),饲喂1周,取小肠PPs,常规切片HE染色后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PPs形态结构的变化;体外培养小鼠PPs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研究PPs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表明,YPF-P对小鼠小肠PPs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Cy可极显著降低小鼠小肠PPs面积、小肠纵切面面积及PPs面积和小肠纵切面面积的比值(P < 0.01),低、中、高剂量YPF-P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y对小鼠小肠的损伤作用。同时,YPF-P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Ps中CD3+、CD4+ T淋巴细胞及CD4+/CD8+(P < 0.05; P < 0.01)。结果显示,YPF-P能提高Cy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肠黏膜免疫功能,并能促进PPs中相关T淋巴细胞增殖,对小鼠肠黏膜功能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