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验采用盆钵培养方法,在等养分条件下研究三种不同水溶磷含量(WSPC)硝酸磷肥、重过磷酸钙在两种缺磷土壤和一种中度缺磷土壤上对冬小麦、水稻的不同反应。试验表明,硝酸磷肥中WSPC不同,在不同土壤或同一土壤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效果亦不同,尤其与供试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密切相关。在极缺磷土壤上应施用高WSPC的硝酸磷肥;同一土壤旱作时应选用高WSPC的硝酸磷肥,而水作时WSPC可适当低些。中度缺磷土壤,低WS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黄棕壤冬小麦缺钼和施钼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湖北省大面积黄棕壤冬小麦苗期缺钼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施用钼肥可促进小麦壮苗,增加分蘖,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大幅度提高产量,钼肥使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加,硝酸根含量降低,小麦籽粒品种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糖醛渣三种酸性物质对石在性褐土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酸性物质或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均可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可达6.2%~12.0%,其中硫酸亚铁与氮磷肥配合施用的效果最好,单施硫酸亚铁的处理次之。施用酸性物质代替部分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肥料投入。  相似文献   

4.
小麦-休闲(W-F)是大平原地区主要的耕作制,但这种常规耕作在休闲期内土壤蓄水率(Wse)常低于25%,免耕技术可有效提高Wse,通过测定集约免耕制作物轮作过程中,耕作制,试区位置及当地蒸发速率时WSE的影响,表明在3a或4a轮作制中,小麦-玉米(W-C)休闲期WSE的48%,而W-F制中WSE仅为22%,在3a累作制中,虽然休闲时间为11个月,但却与W-F制休闲14个月的蓄水效果相同。根据不同论  相似文献   

5.
作物干旱指数(CWSI)和土壤干旱指数(SWSI)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邯郸地区的大范围观测资料,对小麦的作物干旱指数(CWSI)和裸地的土壤干旱指数(SWSI)及其与土壤水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了CWSI和SWSI的影响因素和在旱情监测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小麦和玉米中后期大量元素叶面施用的生物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载和田间小区试验了小麦和玉米叶面10g/L尿素、10g/LKH2PO2和5.4g/LKCl及其配合用一些生理效应,叶面施用尿素,尤其是N、P和K的配合施用可显著延缓两种作物在拔节后其根系活力的下降,叶面追肥增强职责上作物功能叶的生理活性,在N,K或P+K三者之间,尿素的效果较佳。三者的配合施用是最大限度延长叶珠措施,作物后期喷尿素+KH2PO4能显著增加小麦和玉米的籽粒产量。叶面施用N、P、  相似文献   

7.
利用杂交瘤法制备了小麦胚乳贮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根据与不同HMW-GS的反应强度,所制备的8株抗体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广谱型;除与抗原HMW-GS 1Dy10反应外,还与其它各HMW-GS发生一定强度的反应;二是中间型。  相似文献   

8.
长期施肥对山东三大土类钾有效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钾是许多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如何合理施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和钾有效性,对提高作物产量十分必要。利用山东省三大土类25年长期定位肥料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山东省棕壤、潮土和褐土三大土类土壤钾有效性和钾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不施用钾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三大土壤的速效钾亏缺顺序为棕壤〉潮土〉褐土。施钾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不施钾处理,且NK处理的速效钾含量明显高于NPK处理。各土壤NP和NPK处理的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棕壤在施氮和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能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潮土和褐土在施用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钾肥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小麦产量,在施氮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小麦产量无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麦热激蛋白的诱导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5S-蛋氨酸作标记物,研究了小麦幼苗中热激蛋白(HSPs)的诱导合成,发现34℃为小麦幼苗HSPs的最佳诱导温度,在该温度下可产生十几种HSPs,其中分子量为70、54、26、15~17kD的HSPs最为明显,34℃处理4h,HSPs的量达到高峰。若将幼苗由34℃转入22℃(对照)诱导产生的HSPs迅速消失。HSPs的产生有助于小麦幼苗获得耐热性,以抵御致死温度的伤害。  相似文献   

10.
成瑞喜  刘景福  徐芳森 《土壤》1995,27(5):225-228,268
用张守敬S.C.Jackson提出的无机磷分级体系和蒋柏藩等新近改进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方法,对棕红壤和黄棕壤无机磷分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棕红壤和黄棕壤施用过磷酸钙和磷矿粉肥前后无机磷形态的转化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土壤颗粒尺寸分布及维及对粘附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Tyler和Wheatcraft推导的土壤颗粒累积质量一尺寸标度关系,计算了我国主要土壤的颗粒尺寸分布(PSD)分维,结果表明,淡栗钙土,黄绵土,黑垆土,褐土(Lu土)潮土,灰漠土,黑土,黄棕壤,黄壤,红壤及赤红壤(砖红壤)的PSD分维依次增大,土壤粘粒含量增加使其PSD分维增大。结合土壤颗粒表面分形特性及土壤粘附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土壤PSD分维对土壤-固体表面粘附行为的影响。PSD分维高的土  相似文献   

12.
持续六年施用不同磷肥对稻田土壤磷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甸棕壤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磷素分级方法研究持续6年施用不同磷肥对稻田土壤磷库组成及磷有效性的影响,明确最有效培肥稻田土壤的磷肥品种。结果表明,持续6年施用不同磷肥土壤无机态磷占土壤磷库的65.64%~81.30%,有机态磷占土壤磷库的18.70%~34.36%;施用不同磷肥均可增加土壤无机磷含量,其中施用磷酸二铵、重钙、过磷酸钙等常规无机磷肥土壤有机磷含量显著增加。施用包膜或含有机酸磷肥的土壤有机磷含量显著低于施用常规无机磷肥土壤。施用包膜或含有机酸磷肥可显著提高磷有效性,施用包膜重钙效果最好。含有机酸磷肥尽管能活化磷素,但也会导致养分流失。施用包膜或含有机酸磷肥是提高土壤磷素库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试验研究表明:硝尿磷肥和硫尿磷肥,在主要土壤上的适应性较强。如种植水稻、小麦经连续一年施用后测定均有显著和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同时,还可提高土壤磷库中Ca2-P,Ca8-P,Al-P,Fe-P的贮存量,补充作物的有效磷源。  相似文献   

14.
琼脂双扩散血清试验表明,参试的我国花生矮化病毒6个分离物和株系之间血清学关系十分亲近,而与美国PSV-E和PSV-W株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完成对花生致病力不同的PSV-Mi和PSV-S两个株系壳蛋白基因的RT-PCR扩增,克隆和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苜蓿改良的盐碱土壤仍以施N肥对小麦的增产作用最明显,盆栽小麦可增产61.2%,相对叶重增加16.2%,穗粒数增加37.36%,穗粒重增加10.3%;施P肥小麦增产16.78%,穗粒重增加8.39%,但对穗粒数影响较小;施K肥效果不明显;NP结合施用小麦增产74.76%,大田试验施N肥小麦可增产60%;NP结合施用小麦增产73.5%,施N补P是苜蓿改良的盐碱土壤作物增产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土壤侵蚀模型研究全球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学模型可用来模拟受天气及土壤─植物─水相互作用而影响的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模型,包括环境政策整体气候模型(EPIC)(以前称侵蚀─生产力作用计算式模型);水蚀预测模型(WEPP),风蚀预测系统模型(WEPS)。CIGEN(气候发生器)模型也作了介绍,该模型现已改进用以模拟变化的气候。1992年思托克等人已对EPIC模型作了修改,以模拟C02的变化对植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最近思托克关系已被引入WEPP模型及流域等级模型SWAT(水土资源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7.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不同磷(P)效率小麦品种(品系)对水溶性、枸溶性和难溶性3种P肥的相对肥效。结果表明,施用各种P肥均有效增加小麦分蘖数,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但P肥类型以及小麦品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相同施P量条件下,重过磷酸钙的肥效最高,其次是钙镁磷肥,而磷矿粉也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效果,钙镁磷肥表现出对小麦品种间的差异最大,如施用钙镁磷肥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15.82g/盆,其中“洛  相似文献   

18.
MICAPS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ICAPS系统是对业务预报员日常工作提供全程支持的自动化系统。它以WIN-DOWS95作为操作平台,数据组织层次清晰、检索方便、图形操作和编辑便捷、可利用数据资源丰富,并提供了多种数据检索方式和较强的数据预处理和系统处理功能。本文介绍MICAPS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台风预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阐明长期施肥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探讨土壤持续利用的培肥模式,采集了施用不同肥料28年后的黑土和暗棕壤,对黑土和暗棕壤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黑土和暗棕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其中以化肥配施有机肥效果最为明显。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相关,黑土对施肥比暗棕壤对施肥更敏感。对不同土壤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均可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小麦播种受干旱,雨涝的限制限大。本文统计了1981-1990年农气观测,大田生产和田间试验资料,提出小麦播种量的温水调控模式:M=L.K.W/(N.P),经验证效果良好,能够一定程度减轻旱涝灾害的影响,已在生产中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