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好植料植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自己配制。现介绍几种简易配方:1.菜园土(或田土)40%、锯木糠40%、河沙20%;2.腐殖土50%、锯木糠30%、河沙20%;3.锯木糠50%、干牛粪粉30%、河沙20%;4.可单独使用产自四川峨嵋山的仙土(一种纯天然植物培养料)。不论用哪种植料,盆底都应垫1/4的砖粒。选好兰种在国兰家族中,不同种类适应性相差甚远。一般高档名兰养护较难,低档的家兰较易。四季兰较其它兰种易养。初养兰者,养植四季兰家兰或下山兰的低档品种,易获得成功。中档的四季兰素心品种也比较好养。管好水肥俗话说“干兰湿菊”。养兰切忌长期用重水。干死兰者,极少见;溺死兰者,屡见不  相似文献   

2.
养兰植料选配对了,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植料选配对了,浇水不容易出问题,兰根长得好,苗也就长得壮;否则浇水容易出问题,最终往往导致养兰失败。兰根喜欢植料处于润的状态,不喜欢湿或燥的状态。兰根过长时间处于湿或燥的状态,就会引起烂根或空根。因此植料选配的原则是:尽量缩短浇水后植料处于过湿状态的时间,使其尽快进入润的状  相似文献   

3.
养兰植料消毒方式很多,多比较麻烦或消毒不彻底,笔者感到用微波炉消毒,操作简便,效果又好。将能装一花盆的植料装入一塑料袋(要选能在微波炉中用的保鲜袋,且要用双层),袋口敞开,放微波炉中在高火(第3档)下消毒6~8分钟。取出后将植料从袋中倒出,摊开散热,冷却后即可上盆。笔者采用此法给养兰植料消毒,所养兰草根系都生长很好,没有病菌感染,也没有杂草萌生。应该说,这种方法非常适  相似文献   

4.
正阳春3月,春兰盛开。花开时节,人们在欣赏兰花时会发现一种现象:同一品种的春兰,由于栽培方法的差异,开品却大相径庭。使春兰开品到位有6个方面技巧。养兰要用混合植料,养分要全植物开花结果需要大量的养分,兰花也不例外。尽管兰花好的开品是多种因素促成,但养兰植料养分全是前提条件。千百年来兰家大多喜欢用兰花泥养兰,种养得法,花大色正,幽香四溢,能充分展示名品兰花的迷人风采。尽管传统养兰法有干湿度不易掌握、不够清  相似文献   

5.
养兰与植料     
养兰的好坏在于养根。要养好根,关键在于要选择好清洁、疏松、透气、滋润的植料。植料对于养兰的重要意义,我也是在实践中逐步理解的。我用过各种不同的植料,经受过不同的挫折,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相似文献   

6.
养兰八要     
笔者养兰多年,感到要养好兰,必须从土、盆、气、光、温、水、肥、保八字入手。具体如下: 土兰土要求偏酸性、易排水、能透气、不板结。我在实践中发现,只有“粗糙”的土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可以山林中的腐叶土(去掉地皮植被即可挖取到的灰黑色疏松壤土,其间夹带小树根无妨)50~60%、中粗沙40~50%拌和而成。如能再加入小风化石、蕨根屑、指甲粗的杉木、无气  相似文献   

7.
<正>通风透气根发达,保暖降温两相宜。不酸不碱不变质,泡沫植料确神奇。我最近发现了一种极适合阳台养兰的植料,它就是可以使兰株冬暖夏凉的泡沫植料(图1)。它不仅适合洋兰的种植(图2),也适合国兰的种植(图3),可以说几乎常见的兰花都可以用泡沫植料种植。而且它可以长年使用,好处多多。植物在大自然环境中,气温与地温是不同的。冬天,地生植物根系的温度比地表温度略高;夏天则相反。大地的恒温特性造就了植物的良好生长环境。我们把兰花搬上阳台、天台上,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环境温度的不适,特别是在偏冷  相似文献   

8.
植料是兰花的载体。普遍要求含腐殖质丰富、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且呈微酸性、无病菌,讲究润而不湿、润而不干。但对于初学养兰者来说,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程度以及“润”的程度都是难以把握的。所以配制植料时得把这个问题考虑进去。可用来养兰的植料很多,如腐殖土、苔藓、山泥、沙石粒、碎砖块、锯木屑、树皮等,将其混合使用,可以有很多配方。本人的配制方法很简单,用2/3腐殖土和1/3蚕豆大小的砖块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广州秋季兰展期间,受人们青睐的不仅有千姿百态的兰花,还有跨海渡洋而来的养兰专用上佳植料——多种颗粒状兰石。其中,台湾生产的火山石5至6公斤售价30元,日本生产的植金石、帝王石7公斤左右装售价60元,如果邮购,价格更高,植金石要16元1公斤。据了解,目前,我国除台湾以外,兰石加工生产还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10.
植料选择原则是:不松不紧,既通气透水又蓄水保肥,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北方地区能达到上述条件的植料有:树皮(松树皮、柳树皮)、红砖粒、陶粒(建筑用,比重小于水)、腐叶土、水苔等。以上几种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本人常用的基质配方是:树皮(大小似玉米粒)或红砖粒,加10~20%的腐叶土或10%的草炭土,充分混合均匀,盆土表层用水苔覆  相似文献   

11.
兰石由火山石加工成的颗粒状兰花专用植料,密布蜂窝状小孔,排水、透气性非常良好,可长期使用。有大、中、小三种型号,通常与树皮、蛇木屑等混合使用。目前市售兰石有日本产的帝王石、植金石,台湾产的埔里石等。  相似文献   

12.
兰花浇水,受传统观念束缚,一直沿袭古人的陈规戒律,不仅使养兰人难以遵从,也使正欲养兰者知而远之。我和许多兰友经数年实践,终于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新方法。现小结如下,愿能成为引玉之砖。一、关于用水水质的新概念:凡是可供人饮用的水,便是浇兰之好水;凡是未被工业废水污染过、pH为5~6的水,都可用于浇兰。传统上浇兰,推崇用软水,即含盐碱量低的雨水、雪水、江河水和经日晒且流动的湖塘水,忌用水温低、含矿物杂质多的井水、泉水,禁用含碱量较大的水、含工业废水  相似文献   

13.
<正>鹤顶兰是一种很容易让人体验到成就感的兰花(图1)。鹤顶兰又名红鹤兰、大花鹤顶兰,是兰科鹤顶兰属草本植物,因花朵酷似翩翩起舞的仙鹤而得名(图2、3)。花朵硕大,花径达10~13厘米,一花箭能开10~20朵,花期很长,单朵花期约10多天,有国兰似的幽香,不愧为一品好兰花。鹤顶兰长势强健,无需特殊养护。它天性喜欢半阴湿润环境,在10~30℃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全年无明显的休眠期。花期一般4~5月,花后萌发新苗,新苗养至年末即能现花芽。苗养得壮的话,一苗能抽两支花葶(图4)甚至更多。鹤顶兰为地生兰,它的根比一般兰花的根坚韧,较耐沤,不必用兰花专用植料,用较疏松的泥土就可以。20厘米口径的花盆栽一棵比较合  相似文献   

14.
1因植料太干导致的兰花空根传统养兰,采用普通土壤栽培,极易因积水而导致烂根,因此认为养兰难,并有"浇水三年功"之说。如今采用颗粒植料,浇水后大部分水都从颗粒之间的空隙漏走,不容易积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浇水难"这个问题。但是,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烂根或空根的现象仍会发生,因此浇水依然是一项很有技巧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国兰除露地栽培外,为了便于管理和欣赏,一般用专用兰盆作养兰器具。兰盆种类繁多,可谓五花八门,艺兰者可根据其特性和养兰植料的不同灵活选用。兰盆种类瓦盆瓦盆是最常用、最普通的兰花用盆,是用一般黏土坯烧制而成。在烧制时没有印过水的为红色,质地松脆,用久了盆体表层时常自然驳蚀,牢固性较差。在烧制时印过水的,盆体呈灰黑色,质地比红色的坚实。瓦盆的最大特点是透气性强,吸湿性大,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16.
公司职员,业余醉心养兰。2000年开始养几盆普通建兰,2003年购江浙春兰名品宋梅、逸品,由此正式走进兰友的队伍。其间,虚心求教,勤于思考.积累经验,终于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成熟的养兰方法。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养兰在于养根,而养根的关键在于植料。  相似文献   

17.
虽说养兰地域性很强,但建兰却是兰友通种的"全国粮票"。对其中品貌出众的色花品种,您了解多少呢?这里给您推荐几种。兰花的养植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比如江浙以养春兰居多,云南以养莲瓣兰为主,四川以养春剑为多,墨兰则多见于闽粤台。相比以上兰花种类,建兰莳养范围较广,在我国东部(福建、台湾等地)、西部(四川等地)甚至北方(山东等地),都被广泛养植,被兰友戏称为"全国粮票"。  相似文献   

18.
松叶养兰     
当你使用松毛土养兰,大呼松毛土难伺候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换一种松叶做植料呢?提起松叶养兰,许多朋友就会想到东北的落叶松松叶,即我们常常使用的"松毛"土。而这里提到的松叶,虽也是松叶,然此松叶非彼松叶。这里所说的松叶又名猪鬃松叶、松针等,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或黑松等非落叶松的松叶。干燥(自然脱落)的松叶呈针状,长12~18厘米,两叶并成一束,外包有长0.1厘米的黑褐色叶鞘。中央有细沟,表面光滑,棕色,质轻脆,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今年第1期上曾以《南兰北养指要》为题谈了几点看法,今在此再做些补充。一、分株与换盆粤兰的繁殖率很高,特别是金丝马尾、银嘴天香素、华强素、小桃红等,因春秋二季均可发芽,每株每年发3—5芽也是常事。当兰株太多、兰盆拥挤、植料腐烂陈旧、盆孔闭塞时,即需换盆。换盆时更换全新植料,剪除腐根烂叶,用稀高  相似文献   

20.
植料与盆从花店购回的开花株蝴蝶兰往往有水苔腐败的现象,为保证其旺盛生长,回家后应及时更换植料(最好每年一换),正处花期的植株可延后。关于植料:1、我也认为单独使用水苔就很好,柔软、保水性强,北方干燥,根系在这样的植料中发育很快。2、用水苔包裹根系上盆时,不必过于紧密,只要保证上好盆的植株不倒伏就可以了。关于盆具,我认为蝴蝶兰用盆可分两个阶段——平时养护和花期观赏。平时养护用最普通的透明塑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