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我国是世界上的养猪大国,世界上1/2的存栏猪在中国饲养,随着养猪产业化的兴起,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以有机氮为例,化肥污染占40%,而禽畜粪便污染占35%,禽畜粪便成为环境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猪粪便排放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能够将全年生产的4亿吨猪粪尿充分利用起来,按正常施肥量可解决全国1/10的农田用肥,对增加我国种植业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化肥最多的国家,每年达5000万吨之巨,局部地区的环境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在制造着大量面源污染的同时,化肥企业每年还从国家得到数百亿元的财政补贴。与此同时,我国的有机肥使用率仅有20%,而欧盟国家已达到50%以上。畜禽粪便、秸秆、食品废料等大量有机废弃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猪大国,世界上1/2的存栏猪在中国饲养,随着养猪产业化的兴起,规模化养猪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以有机氮为例,化肥污染占40%,而禽畜粪便污染占35%,禽畜粪便成为环境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2014年我国生猪出栏量达到了73 510万头(国家统计局数据),以每年1头猪约生产700千克鲜粪尿,可产生鲜粪尿约为5.1亿吨,猪粪便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也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能够将全年生  相似文献   

4.
<正>3月9日,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做《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发言时表示,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今后不能再追求"十二连增",甚至"二十连增"了,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的转型升级。对于农业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及应对措施,钱克明表示:一是资源环境透支严重,发展方式须尽快转变。我国年化肥使用量占世界的35%,相当于美国、印度的总和;农药利用率仅35%,比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地下水严重超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年产量约6亿吨,利用率仅33%.加快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畜牧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 开发秸秆饲料资源的重要意义1.1 开发秸秆饲料资源是节约粮食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国由于人多地少,粮食生产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要想大力发展畜牧业,按现有粮食30%转化为饲料计算,则差距是较大的.因此,通过大力开发秸秆饲料资源来解决饲料不足问题,是加快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一项有效措施.1.2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施用化肥,但多年来施用化肥不仅增加了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高尔夫球场生态环境及其改良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尔夫球场土地资源利用、施用农药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问题成为环保人士、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鉴于此,通过现状调查和文献查阅,对高尔夫球场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提出了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保护环境的部分措施,以期建立健全高尔夫球场相关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农药化肥合理施用的法律法规,促进高尔夫产业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征稿     
《山东饲料》2008,(2):9-9
我国是世界上消耗化肥最多的国家,每年达5000万吨之巨,局部地区的环境承受能力已经达到极限。在制造着大量面源污染的同时,化肥企业每年还从国家得到数百亿元的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8.
刘江 《猪业科学》2017,34(3):47-48
<正>2015年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最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提到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过最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化肥总体用最过多的背后,凸显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的四大问题,一是亩均施用最偏髙。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1化肥过量使用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之一[1]。随着荒山的开发,农药、化肥、除草剂的使用和人为采挖,使半夏野生资源日趋于枯竭[2]。大田栽种半夏,半夏生长于喜暖温潮湿,耐荫蔽的环境,其环境也是杂草丛生的环境,且半夏是杂草性植物,因此今后如何在保证不影响药效品质、无毒害的前提下,高效、便捷、省时、低成本的杂草防除方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复合菌肥代替部分化肥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出5株植物根际菌株与1株根瘤菌制成复合菌肥,将研制的菌肥和1种引进的菌肥替代20%~30%化肥与全量化肥作对比,研究4种肥料处理对单作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M4-3、LH12-3、Lx191、Jm92、LHS11和GDB27之间互不拮抗,可制成复合菌肥;自制复合菌肥替代20%化肥用量可使成熟期玉米地上生物量鲜重提高10%,替代20%~30%的化肥可提高4%~8%的籽实产量,优于引进的菌肥;以复合菌肥替代20%~30%的化肥施用于玉米后,玉米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1.
农牧交错带种植模式与种养模式的能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飞  林慧龙  常生华 《草地学报》2007,15(4):322-326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对传统种植模式(模式Ⅰ)和种养耦合模式(模式Ⅱ)的资源利用、环境压力及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式Ⅰ相比,模式Ⅱ的化肥投入减少一半,工业辅助能投入比例降低32%,有机能投入比例提高31%,但经济投入却降低30%;净能值产出率提高2.65倍,环境负载率降低92%,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环境压力显著减小,可持续性指数提高31.25倍;阐明了引草入田、加入次级生产,实行草地农业的生态经济效益高于以籽实生产为主的传统农业的原理.  相似文献   

12.
董璠  王丽娜  路剑 《猪业科学》2022,39(11):90-95
农业是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碳源,减少农业领域的碳排放已成为行业发展共识。我国种植业碳排放约占农业总碳排放的30%,畜牧业占农业总碳排放的50%。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和使用以及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粪便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我国每年产生的生猪粪污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约40多亿吨,而畜禽养殖粪肥还田率仅有50%,不仅加剧了环境污染,还造成了资源浪费。长期施用化肥形成的路径依赖效应以及畜禽养殖粪肥市场和施用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种植主体不愿意轻易大规模使用粪肥种植作物。帮助种植主体了解畜禽养殖粪肥的效益,有助于解决路径依赖和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桑园施用化肥,是提高亩桑产量最迅速、最显著、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为此就当前桑园施化肥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改进措施与建议供作参考。1 简况与作用化肥最早群众称洋粪,由于它的推广和施用,推动了我市农业的长足发展。据资料介绍:我国目前化肥的使用量达4000余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我市也在8万吨左右。增施化肥,可增产粮食50%以上(可间接养活全国人口5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则达60%以上,每增施1000Kg化肥,就相当于增加1.33~2.66hm~2耕地产的粮食,这说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我市自上世纪70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养分平衡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估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畜禽粪肥替代化肥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构建畜禽粪肥替代化肥潜力的估算模型,并对畜禽粪肥替代化肥的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4年,畜禽粪肥可替代氮肥、磷肥、钾肥的潜力分别为1186.78万吨、806.41万吨和1169.25万吨,分别占当年实际化肥施用量的38.30%、52.00%、86.77%;我国不同地区畜禽粪肥可替代化肥潜力的差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和湖北畜禽粪肥替代化肥潜力排在前五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部分地区替代潜力较大;不同畜禽粪肥中养分元素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猪粪尿对钾肥的替代潜力较大,鸡粪对氮肥和磷肥的替代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发展资源环保型农业,促进农业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庆城县以"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全面建设环保型农业"为目的,以"稳定农业生态平衡、减轻环境压力;改良培肥土壤、减少化肥用量、净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通过加强宣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采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全国生猪(本文指肉猪和繁育母猪)所排泄的粪尿资源总量,并基于其养分含量计算土地承载力。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生猪粪尿产生总量达到了51 695.88万吨,其中粪便、尿液占比分别为28.14%、71.86%,经收集、贮存和处理过程后可供给230.39万吨氮、57.61万吨磷。同时按粪肥替代40%化肥施用作物上计算,全国生猪粪污土地承载以N、P计分别为19.5亿头和21.9亿猪当量,其中新疆、内蒙古和黑龙江等省份的养殖承载空间巨大,北京、海南和云南等地区的养殖承载力较低。综上所述,全国生猪养殖与粪污资源分布不均衡,但粪尿资源总量巨大,且粪污土地承载力较大,应加快优化养殖布局,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高粪肥利用率,种养结合,最终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草类植物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由化肥、农药、养殖废弃物等产生的农业污染现状。结果表明,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化肥施用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014年化肥施用量同比增加了578.27%,2013年单位耕地施肥量同比增加了391.78%;2012年农药施用量同比增加了1.5倍;同时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废弃物排放量也逐年递增。针对污染现状,本文列举了目前常用于治理农业污染的草类植物,并探讨推行以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沟渠、草皮缓冲带和人工湿地治理面源污染的草业生态模式,提出在面源污染治理中草类植物的选择原则,建议构建循环农业生态模式用于治理面源污染,旨在为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畜禽粪便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越来越多,但作为农家肥的用量却很少,很多种植户为省事都施用化肥。长期施用化肥,既破坏土壤的理化结构,造成板结,又增加了农业投入,同时造成大量农家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长期食  相似文献   

19.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防除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是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将新鲜紫茎泽兰就地制作成堆肥,研究该堆肥与化肥配施对当地主栽水果——葡萄的产量、品质和土壤微生物、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处理葡萄产量之间无显著差异,但M75(25%化肥+75%堆肥)处理的葡萄果粒最大,单果最重,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随堆肥用量增加,葡萄果实VC含量升高,硝酸盐含量下降。M50(50%化肥+50%堆肥)和M75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相近,比单施化肥分别高23.2%~29.4%和17.5%~20.8%,葡萄转色期土壤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高于或相似于单施化肥。此外,施用紫茎泽兰堆肥减轻了土壤酸化程度。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葡萄生育期不断变化,与葡萄各时期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相一致,堆肥与化肥适量配施提高了土壤酶活性。紫茎泽兰堆肥配施化肥显著改善了葡萄品质并提高了土壤肥力。因此,在紫茎泽兰泛滥的区域,制作紫茎泽兰堆肥可以作为一种化害为利、资源化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将生长旺盛的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Minshan’)根际分离出的溶磷菌与其根部分离的根瘤菌及生防菌共同研制成复合菌肥,连续两年对比菌肥和化肥单一施用以及二者按不同比例配施对岷山红三叶株高、产量、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和磷(P)等指标的影响,找到最佳的肥料组合。结果表明,75%化肥+复合菌肥组合作用效果最佳,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岷山红三叶植株生长,干草产量比单施化肥处理(CK)增加12.95%,还能改善其营养品质,岷山红三叶的CP、EE、Ca、P含量分别较CK提高了18.36%、59.90%、9.23%和21.06%,ADF和NDF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8.62%、7.81%,明显提高了岷山红三叶的相对饲喂价值(RFV)。50%化肥+复合菌肥和25%化肥+复合菌肥组合的效果虽不及前者,但可以大大降低化肥的用量,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生产中可以根据增产或改善环境目的不同来选择使用;菌肥单一施用虽能改善岷山红三叶的品质,但产草量低,生产中不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