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低盐度水体中饲用磷酸二氢钙对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盐度水体中 ,以添加不同含量磷酸二氢钙的试验饲料对南美白对虾幼虾 (1 37± 0 0 6 )cm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 :饲料中添加磷酸二氢钙对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饲料系数、特定生长率均有显著影响 (P <0 0 5 )。当磷酸二氢钙添加量为 1%时 ,南美白对虾的特定生长率为最佳 ;当磷酸二氢钙添加量为3%时 ,南美白对虾的存活率为最高 ,饲料系数为最小。饲料中磷酸二氢钙对虾体组织钙磷含量 (除了肌肉中磷含量外 )有显著的影响 (P <0 0 5 )。特定生长率与肌肉Ca/P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P <0 0 5 )。  相似文献   

2.
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二甲酸钾(Potassium Diformate)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饲料转化、生长及存活的影响。采用网箱(0.8m×0.8m×0.8m)养殖南美白对虾,实验设计三组二甲酸钾水平0%、0.8%及1.5%,养殖密度30尾/箱,限食投喂40天,每天投喂4次,结果显示,0.8%二甲酸钾水平组虾的存活率、饲料系数及日增重显著优于对照组与1.5%组虾(p<0.05)。实验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饲料中0.8%水平二甲酸钾能明显改善虾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及提高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 L.)虫粉替代鱼粉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长发育的影响,寻求更加优质实惠的蛋白替代品,将基础饲料、黑水虻虫粉、鱼粉按不同比例混合配成饲料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饲喂试验,对南美白对虾的体长、体重、饲料系数、蛋白质含量以及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添加15%黑水虻虫粉的试验组对虾体长、体重、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5%黑水虻虫粉的试验组对虾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15%黑水虻虫粉的试验组对虾存活率、POD酶活性、CAT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15%黑水虻虫粉的试验组饲料系数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得出结论: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添加15%黑水虻虫粉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发育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盐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盐度为 2~ 30范围内设置八个浓度组饲养南美白对虾 ,比较其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盐度显著地影响南美白对虾的生长 (F >F0 .0 5=3.5 0 ) ,其中以盐度为 18的水体 ,虾的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高、饲料系数较低。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 14~ 2 2 (|Xi-Xj|>LSD0 .0 5)。  相似文献   

5.
南美白对虾幼虾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凯  王武  卢洁 《中国水产科学》2003,10(4):318-324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8%、33%、38%、43%和48%的5种精饲料,分别在盐度2和28的水体中,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幼虾进行49d的饲养试验。虾苗平均体重为(0 011±0 001)g,每天投喂4次。结果表明,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肌肉游离氨基酸和肝胰腺胰蛋白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在盐度2的水体中,26.7%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适宜;在盐度28的水体中,33.0%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适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可以取得更高的蛋白质利用率以及更好的对虾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6.
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及磷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半精制饲料中分别添加1000IU/kg、2000IU/kg、3000IU/kg的植酸酶以及2%Ca(H2PO4)2,以不添加外源磷及植酸酶组为对照,研究以植物蛋白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磷消化率的影响。40天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2%Ca(H2PO4)2,能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增重率,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饲料中添加1000IU/kg植酸酶组的南美白对虾增重率达到最高,但与其它各组没有显著差异。饲料的磷消化率在2%Ca(H2PO4)2组达到最高,蛋白质消化率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000IU/kg植酸酶即能有效改善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和磷利用率,降低磷排泄。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对南美白对虾生长和饲料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两种等氮但不同鱼粉水平 (4 0 %和 35 % )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 0 2 %、 0 5 %甜菜碱、 0 2 %甜菜碱 +0 1%牛磺酸或一种市售添加剂配置成 8种实验饲料。饲料试验在循环系统的玻璃钢桶 (2 6 0L)中进行。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诱食剂 ,有利于对虾的摄食和生长 ,甜菜碱诱食效果最佳 ,牛磺酸和甜菜碱的协同诱食效果并不明显。南美白对虾对无机盐、粗蛋白质有较高的表观消化率 ,但是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较低只有 6 0 %左右。本研究表明甜菜碱是一种较好的诱食剂 ,其适宜添加量为 0 2 %。诱食剂在两种等氮等能但不同鱼粉水平 (4 0 %和 35 % )的饲料中作用并不明显 ,进一步研究诱食剂在鱼粉含量低、低蛋白饲料中的作用 ,研究南美白对虾脂类营养及调控机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枳实对南美白对虾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0.2%、0.5%、0.8%枳实来养殖南美白对虾,并对其体重增重率、体长增长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溶菌酶(LSZ)以及血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行测定,通过机体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评价中草药枳实对南美白对虾健康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低剂量枳实可以显著改善SOD、吞噬活性和降低肌肉的MDA等指标,并对南美白对虾的免疫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
研究单螺杆挤压鱿肝脏虾饲料的生产工艺,并对研制的鱿肝脏虾饲料进行感官鉴定与饲养试验,对饲料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饲料蛋白质含量均达到了配方设计的要求(39.5%以上),满足南美白对虾对饲料蛋白质的营养需求,脂肪含量为5.98%~14.29%,其中添加鱿肝脏的饲料脂肪含量较添加鱿肝脏粉的高。感官检验结果表明当单螺杆挤压出口温度为70℃,原料水分含量为30%时,研制的饲料表面质地致密光洁,未出现裂痕。所有单螺杆挤压生产的鱿肝脏虾饲料均匀,水中稳定性好,添加鱿肝脏的虾饲料与添加鱿肝脏粉的饲料,南美白对虾的体重增长较快,尤以鱿肝脏添加量为12.47%的饲料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0.75%,1.00%和1.25%)乳酸菌的混合饲料,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30 d,其间检测各种水质指标,分析乳酸菌对南美白对虾体长、体质量和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1.00%和1.25%乳酸菌,可有效提高虾苗生长速度,增强虾苗的活力和免疫力,降解水体中亚硝酸盐氮、氨氮等有毒物质,改良水质。  相似文献   

11.
以不添加β,3-葡聚糖的半纯化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在其基础上添加0、100、200、400、600和800 mg·kg-1(分别记做G0、G100、G200、G400、G600、组)的β-1,3-葡聚糖,对平均体重为(0.55±0.01)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进行5周的饲养试验,研究β-1,3-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幼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β.1,3-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00 mg·k-1组达到最高值,但各试验组间没有显著差异;除800mg·kg-1组外,添加β-1,3-葡聚糖试验组的饲料效率均高对照组,在400 mg·kg-1组饲料效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0.05);各组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特定生长率y(%)与β-1,3-匍聚糖添加量x(mg·kg-1)的关系为y=-2E-06x2 0.0014x+3.2905,R2=0.9385,凡纳滨对虾饲料中β-1,3-葡聚糖的最适添加量为336.5mg·kg-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益生菌制剂后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生长、体成分及营养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变量法设计4个组,益生菌制剂(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复合物、乳酸菌以2∶1∶1的比例的混合发酵液)占饲料的重量分别为100、200、300、0 g/t,对南美白对虾(平均初始质量均为5.50 g)进行饲喂试验。结果显示,8周后,添加益生菌的试验组对虾体质量、成活率及虾体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益生菌浓度梯度处于200 g/t饲料时,对虾体各项指标的增长最为显著。结果表明内服益生菌对于南美白对虾体成分营养指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丹  田由甲  李奇 《河北渔业》2020,(5):21-21,32
利用原有的海参育苗室改造成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养殖车间,进行了从定苗开始为期62 d的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不同投苗密度与对虾生长速度、成活率、饲料系数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最佳投苗密度为500~550尾/m^3,产出商品虾规格在47~50尾/kg之间,成活率平均在90%左右,饲料系数最低为1.17~1.18,单位水体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均初始体质量为(3.02±0.01)g的克氏原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58 d的养殖试验,同时比较研究不同配合饲料(D1、D2、D3、D4)对虾的摄食、生长以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养殖试验结束后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试验,并于感染后0、12、24、36、48、60、72、84 h统计虾的存活率。养殖试验结果表明:与D1组相比,投喂D4、D3、D2饲料组均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D4、D3组溶菌酶水平显著高于D1组,D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D2、D1组,D4组过氧化氢酶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各组间存活率、葡萄糖、皮质醇和丙二醛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攻毒试验结果表明:感染WSSV 24 h后虾开始出现死亡;36 h时,各组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48 h、60 h、72 h时,D4、D3、D2组存活率显著高于D1组(P0.05);84 h时,D4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D1、D2、D3组之间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D4组饲料使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选择初始体重为(454±52)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分别投喂添加不同浓度β-葡聚糖(0.05%、0.1%和0.2%)的饲料,饲养30 d后进行取样,分析虹鳟部分生长指标及血液生理指标。结果显示,投喂对应饲料30 d后,0.2%葡聚糖添加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0.05%葡聚糖添加组增重率最低。0.2%葡聚糖添加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0.05%和0.1%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2%葡聚糖添加组的肝体比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各添加组的肥满度随着葡聚糖投喂量的增多而升高,其中,最大值出现于0.2%葡聚糖添加组,但各添加组肥满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投喂30 d后,0.05%葡聚糖组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0.2%葡聚糖组及对照组(P0.05),与0.1%葡聚糖组差异不显著(P0.05),0.1%葡聚糖组红细胞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葡聚糖组红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葡聚糖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鱼的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各实验组(P0.05)。研究表明,在循环水养殖模式下,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可提高虹鳟的生长性能并改变其部分血液生理指标,本研究中0.2%β-葡聚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乃松 《水产学报》2007,31(6):771-777
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D1~D5)以评定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以实用饲料D1作为对照组,D2和D3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5%和3%的蝇蛆粉替代鱼粉,D4和D5是在D1的基础上,分别以0.5%和1%的β-葡聚糖产品(含β-1,3-葡聚糖25%)替代面粉。用上述5种饲料进行了一个为期8周的养殖试验。每种饲料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了体长为1.5 cm的幼虾60尾。每个重复被置于一个大小为33 cm×80 cm×100 cm的网箱中养殖,网箱被放置于一个12 m~3水体的室内循环水池中随机编组。试验期间每天投喂饲料4次,为表观饱食投喂。养殖试验结束后,计算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的血液进行血清中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生化成分指标的分析,还分别从每箱中抽取部分虾以溶藻胶弧菌作攻毒试验。饲养试验的结果显示,各处理间的成活率、增重和饲料系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各处理间的血清酚氧化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不具有规律性。各处理间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D1组虾的血清溶菌酶活力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虾血清的谷丙转氨酶和乳酸脱氢酶指标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5)。D1组在攻毒后的前2 d的累计死亡率极显著地高于其它各组(P<0.01)。4 d后各组的死亡率均趋于稳定。D1组的最终死亡率(53.3%)显著高于D2组的最终死亡率(33.3%)和D5组的最终死亡率(37.8%) (P<0.05)。结果表明,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添加蝇蛆粉和β-葡聚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抵抗弧菌的能力,但对生长和饲料效率没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初始体质量(1.84±0.02)g的全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作为饲养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β-葡聚糖(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和4%),共设6个处理,饲养8周,研究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等生长指标的影响。8周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进行感染实验,研究β-葡聚糖对奥尼罗非鱼存活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观察7天,计算存活率,测定头肾的酸性磷酸酶(ACP)和溶菌酶(LSZ)活性。结果显示,饲养8周后各组成活率为96.67%~100%,添加β-葡聚糖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影响不显著,1.5%添加组的肥满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2.0%添加组奥尼罗非鱼肌肉蛋白含量显著高出对照组和0.5%组分别为3.76和3.02个百分点(P<0.05);注射嗜水气单胞菌7天后,对照组的存活率仅为25%,β-葡聚糖添加组的存活率在60%~70%,1.5%的β-葡聚糖添加组可以显著提高(P<0.05)奥尼罗非鱼头肾组织ACP和LSZ的活性。结论,全雄奥尼罗非鱼饲料中β-葡聚糖的适宜添加量在1.0%~1.5%时,可以明显改善其生长性能和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渔业现代化》2010,(1):72-72
试验目的是确定添加不同密度和大小的红罗非鱼(Oreochromisspp.)对高密度养殖池中南美白对虾的生产,水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向高密度单一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模式中以适当的密度添加大小适宜的罗非鱼可提高养虾生产力、利润、营养利用率并对环境友好。在本研究中确定的红罗非鱼适当的添加密度和大小分别是每平方米0.4尾和13.7g。为获得不影响虾存活率的系统最大生产力和最小的养分浪费,  相似文献   

19.
一、南美白对虾混养黄鲻致富实例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庙贝村陈炳南,承包13个池塘、共147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塘采用混养黄鲻的办法。一年养虾2~3造,鱼虾丰收。2008年每亩虾塘一年产虾800千克,产黄鲻525千克。全年总收入406.3532万元,总支出288.6808万元,纯收入117.6724万元,亩利润为8005元。虾饲料系数为1.0,草鱼饲料系数为3.0,黄鲻饲料系数(鸭料)为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俗称白虾、白肢虾等,隶属十足目,对虾科,滨对虾属,该虾肉质鲜美,具有生长快、适盐性和适温性广,对饲料蛋白质要求较低,抗逆性强,病害少,能密养高产、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深受养殖者青睐。随着南美白对虾人工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工厂化养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养殖模式,但养殖从业者盲目地增加放养密度,造成饲料系数高,水质难于控制,生长慢,病害多,引起对虾生长率和存活率降低以及养殖水体环境恶化[1]。因此,选择适合生长的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的工厂化养殖至关重要。笔者在莆田南日岛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不同放养密度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及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适宜养殖密度,以期为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