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农三师四十五团推广应用了膜下滴灌技术,经过2~3年的示范推广,与之相配套的水肥调控技术,已得到了初步掌握,使膜下滴灌技术发挥出了节本增效的目的。1常规小格田畦灌的水肥调控技术1 .1灌水。一般生育期灌水3~5次,平均每公顷每次灌量1 2 0 0~1 5 0 0 m3 。根据土壤质地、肥力、墒情以及棉花长势、长相来统筹安排。本着不旱不灌头水的原则,6月2 5日前后灌头水,二水与一水间隔1 0~1 5天,以后灌水间隔时间以1 5~2 0天为宜,保持田间湿润。一…  相似文献   

2.
棉花、甘薯、牧草复合套作栽培技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经过 3年试验研究而成 ,1 998~ 1 999年在河北省邢台市、邯郸市累计推广1 0 55公顷。据试验和大面积示范 ,每公顷产皮棉1 1 40公斤 ,甘薯 2 .2 5万公斤 ,优质牧草 3.75万公斤 ,总产值 3.2 4万元 ,此种栽培方式是农牧结合型高效复种 ,若经过畜牧业转化增值效益更显著。1 茬口配置1 0月 2 0日左右棉花拔杆 ,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 ,耕翻整地后等行距 1 5cm满幅播种黑麦草 ,每公顷播量 1 50 kg,1 0月 2 5日后播期每推迟 1天播量加大 7.5kg,翌年 4月 1 0日左右收获牧草。 4月 1 5…  相似文献   

3.
黄庆 《江西棉花》2003,25(2):31-31
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和需肥特点及多年生产经验 ,要夺取棉花高产 ,在追肥上应掌握苗肥早 ,蕾肥稳 ,花铃肥猛 ,根外追施保桃肥的原则。1 早施苗肥棉花苗期应看苗追肥 ,以速效氮素化肥为主。对长势差的弱苗 ,追施尿素 4 5~ 6 0kg/hm2 或碳铵 12 0~15 0kg/hm2 ,兑稀粪水 1 5~ 2吨提苗 ,一般追施深度保持在 10厘米左右 ,并注意早施 ,对长势好的棉苗应少施。2 稳施蕾肥蕾期主要是控制速效氮肥的施用 ,若氮肥多了 ,就会引起棉苗徒长 ,造成花蕾大量脱落。蕾肥要避免肥多、水多、棉株长势旺三者碰在一起。施肥时间要灵活掌握 ,总的原则是蕾期…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春播保苗是抓好棉花生产的关键,作为棉花生产的第一个环节,具有为全年棉花生产打基础的作用,“好种出好苗,好苗一半产”,科学做好棉花春播保苗工作是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1做好播前准备1.1适时灌水造墒做好棉田灌水造墒是确保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对盐碱地具有压盐的作用。在冬末翻地的基础上,于播种前20~25天(3月上中旬)灌水造墒,盐碱地则达到压盐、造墒“一水两用”的目的。一般非盐碱地灌水量80~180 m3/667m2,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酒泉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5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棉花生产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酒泉市推广应用了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经过3~4年的示范推广,与之相配套的水肥调控技术,已得到了初步掌握,使膜下滴灌施肥技术发挥出了节本增效的目的。1膜下滴灌水肥调控技术1.1灌水。一般全生育期灌水12次左右,每公顷灌水3375~3600m3。具体应根据土壤质地、肥力、墒情以及棉花长势来安排,第一次灌水以6月上旬为宜,不宜太迟。蕾期。从棉花现蕾初期到开花(6月上旬-6月下旬)共灌水3次,灌水间隔8~…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棉花因栽培、品种、气候等多种原因 ,枯、黄萎病及早衰大发生 ,造成棉花减产 ,本研究会两年来运用自制“窝肥”在棉田施用 ,大大控制住了棉花病害 ,起到了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窝肥”制作方法简单 ,费用低廉 ,每公顷用麦麸 1 5 0 kg,加入微生物速腐剂 (一袋可发酵 5 0 kg麦麸 )拌匀 ,每 1 0 kg麦麸兑水 1 0 kg左右拌匀 ,不干不湿堆起来 ,用布或麻包盖严 (不能用塑料布 )发酵1 0~ 1 2天 ,上下都长出大量白色菌丝 ,再摊开降温2~ 3天即制成了“窝肥”(发酵时不要被雨淋 )。在棉花移栽或直播时 ,用手抓“窝肥”每公顷 1 5 0 kg,在旱…  相似文献   

7.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棉花育种课题组 ,利用国内外早熟棉花种质资源通过辐射育种 ,目前已培育出一批超早熟棉花新材料和稳定的新品系。这些品系的突出特点为 :生育期短 ,在河北春播生育期为 1 1 0天左右 ,夏播 1 0 0天左右 ;第一果枝节位低 ,春播 2~ 3,夏播 3~ 4;植株紧凑 ,为零式果枝或 式果枝 ;棵小耐密 ,在适度化控条件下 ,株高 5 0 cm左右 ,适于高密度种植 ;开花、结铃、吐絮集中 ,1 0月 1 5日基本吐絮完毕 ;产量较高 ,密度为每公顷 1 2万株和促早栽培情况下 ,子棉产量达到每公顷 30 0 0~ 375 0 kg,皮棉产量达 1 2 0 0~1…  相似文献   

8.
棉花吐絮期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保护棉花后期的根系吸收功能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减缓叶面积的下降速度 ,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光合生产能力 ,为棉铃发育和成熟创造良好的田间条件 ,促早熟防早衰。1肥水管理棉花根际追肥应在 7月底前结束 ,进入 8月份一般不再根际追肥 ,否则易造成棉花贪青晚熟。对于脱肥或脊薄地的棉花可采用叶面喷肥 ,用 1%的尿素溶液 ,每次每公顷喷施 112 5 kg左右 ,每隔 10~ 15天喷一次 ,连喷 2~ 3次。也可用 30 0~ 5 0 0倍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根外追肥晴天宜在下午进行 ,阴天可全天进行 ,以防喷施后水分迅速蒸发…  相似文献   

9.
智能决策系统在棉花膜下滴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从2005年5月建成313hm2棉田膜下滴灌智能决策系统并投入使用,通过一年多的使用,该系统真正达到自动反馈田间各项技术参数,适时适量控制灌水量、灌水时间和灌水周期,自动化控制灌溉,提高了棉花产量并显著提高水的利用率。1棉花膜下滴灌智能决策系统的必要性选用适宜的品种和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但不同棉田的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物资投入、棉苗长势、栽培技术等均有差异。因此,看天、看地、看苗是棉花管理的核心。基于上述原因,新疆兵团农一师三团于2005年提出看天(自动化气象站适时自动获取温度、…  相似文献   

10.
武旗村 70年代初开始推行麦豆棉三熟配套栽培 ,90年代初根据当时市场行情 ,毛豆价好就收青皮豆 ,价不好就收成熟大豆 ,1 997年试行豆豆棉配套栽培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 0 0 1年发展到 67余公顷。经实地验收 ,一般每公顷产毛豆 65 0 0 kg左右 ,值 75 0 0元左右 ,产大豆 1 1 2 5 kg左右 ,值 2 362 .5元左右 ,产棉花 1 42 5 kg左右 ,值 1 0 80 0元左右 ,公顷产值达到 2 0 662 .5元左右 ,2 0 0 2年全村推广面积达到 1 0 0余公顷 ,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成为远近闻名的毛豆之村。1配套栽培技术1 .1选用优良品种 ,合理安排茬口。豆豆棉要…  相似文献   

11.
赵风娟 《中国棉花》2004,31(7):32-33
为提高植棉效益,吴桥县农林局从2 0 0 1年开始在县境内示范种植棉花与天鹰椒间作种植,到2 0 0 3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 333公顷,棉花与天鹰椒间作每公顷收子棉30 0 0~375 0kg,天鹰椒2 2 5 0~30 0 0 kg,经济效益达3.0万~3.8万元,较单种棉花增收1 .1万~1 .2万元。1种植方式棉花与天鹰椒间作的较好模式有两种:1 ) 1 .3~1 .5 m一带,种植一行棉花和两行天鹰椒。棉花行株距为1 .3~1 .5 m×0 .2~0 .2 5 m,每公顷留苗3.0 0万~3.75万株。天鹰椒行株距为0 .3~0 .4m×0 .2~0 .2 5 m,每公顷定植6万穴,每穴双株,每公顷留苗1 2万株左右。2 ) 2 .5 m…  相似文献   

12.
经过多年的治理 ,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盐碱地得到改良 ,但仍有 460万公顷左右的具有障碍因子的中低产土壤 ,这些地区一般相对人少地多 (人均耕地 0 .2~ 0 .3hm2 ) ,热量资源丰富 ,>0℃积温 42 0 0~ 5 5 0 0℃ ,无霜期 1 80~ 2 2 0天 ,光照充足 ,年日照为 2 80 0~ 2 1 0 0小时 ,降水量 5 5 0~ 1 0 0 0 mm,地势平坦 ,工农业、交通发达 ,劳动力资源充足 ,这些区域非常适于发展棉花生产 ,棉花又是较耐盐的经济作物 ,因此 ,本区种植棉花是其比较优势。 1 984年以后 ,由于虫害严重致使棉花生产大滑坡 ,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出现 ,这些地区的棉…  相似文献   

13.
南农 98 - 7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新组合 ,2 0 0 3年在本地试种 ,表现良好。1生育特性。植株呈塔形 ,长势稳健。生育期 1 30天左右 ,株高 1 5 0 cm左右 ,叶片中等 ,色深 ,皱折明显 ,结铃性强 ,铃卵圆形有铃尖 ,吐絮畅。2产量表现。经测定 ,2 0 0 3年平均种植密度为每公顷 2 .73万株 ,单株结铃 1 8.8个 ,铃重 4.6~5 .3g,衣分 40 %以上。公顷产皮棉 1 0 0 7kg,比中棉所 2 9( 941 kg)增加 66kg,增产 6.5 %。3抗性强。抗虫性较好 ,抗渍性、抗病性好。4栽培要点。 ( 1 )适期播种。播种期宜在 4月上旬双膜育苗 ,5月中旬移栽…  相似文献   

14.
北疆棉区位于北纬 44°3 0′~45°,东起五家渠 ,西至伊犁河谷的霍尔果斯。棉花主要分布在玛纳斯河流域、奎屯河流域、博尔塔拉河下游和伊犁河下游谷地。海拔在3 0 0~ 450 m左右 ;全年≥ 1 0℃的积温 3 4 50~ 3 6 0 0℃左右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 2 5℃以上 ,无霜期 1 6 0天左右 ,降雨量 1 0 0~ 2 0 0 mm,总日照时数 2 6 0 0小时左右 ;春季气温回升慢 ,常有倒春寒天气 ,终霜结束较晚 ,秋季降温快。近几年北疆棉区种植面积已达 3 3 .3万多公顷 ,占全疆棉花面积的 3 0 %以上。许多县 (团场 )棉花每公顷单产超1 50 0 kg。为了进一步提高棉花生…  相似文献   

15.
戴路  徐占伟  李景国 《中国棉花》2001,28(10):39-40
为了探索高密度栽培在中早熟棉区的增产潜力 ,2 0 0 0年在阿瓦提县丰收三场八连进行了高密度高产试验 ,并与常规密度 (膜宽 1 .4m,一膜 4行 )相对照 ,观察研究两种密度棉花的生长发育特点 ,探索总结棉花高密度栽培实现高产的技术途径。1供试棉田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0 .5 3% ,全氮 0 .0 30 % ,速效氮 2 3.4mg·kg-1,速效磷 30 .9mg·kg-1,速效钾 1 0 3.9mg·kg-1。基肥 666.7m2施油渣 2 0 0 kg,棉花专用肥 40 kg,尿素 2 0 kg ,硫酸钾 5 kg,分别于头水前和二水前 667m2 追施尿素 5、1 0 kg。选择土地条件均匀 ,相邻的两条田各 2公顷…  相似文献   

16.
脱毒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是我区棉农通过试验、示范总结出的一种新型套种模式。 1 997年示范 ,1 99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 ,1 999年推广面积3 5 0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马铃薯 3万公斤 ,皮棉1 3 3 5 kg公斤 ,公顷纯收入 2 .85万元。 2 0 0 0年面积发展到 80 0公顷。这种套种模式一般公顷产马铃薯2 .7万~ 3 .3万公斤 ,产皮棉 1 2 75~ 1 3 5 0 kg,公顷纯收入 2 .4万~ 2 .7万元。1脱毒马铃薯与棉花间作套种好处马铃薯采用早春地膜栽培 ,早种 ,早收 ,产量高 ,价格好 ,且耐贮藏、运输 ,市场稳定 ,效益好 ;马铃薯、棉花套种田间操作技术简便 ,省…  相似文献   

17.
棉田杂草一般有两个明显的出土高峰,一是棉花播后出苗前后,以播后十天出土最多,5月份棉花苗期杂草密度最大,因此,锄草用工很多;二是棉花开沟灌水后,一般在灌头水后4~6天杂草大量萌发出土,以第7天出土最多,因此、在7月份棉花开花期  相似文献   

18.
1棉花生长的有利气象条件1 .1温度 :垦利属温带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 ,光照充足 ,4月下旬~ 1 0月平均气温2 1 .1℃。各季温度变化能适宜棉花不同时期生长发育的需要。 4月下旬历年平均气温为 1 5 .6℃ ,满足棉花播种出苗的热量条件。开花期的平均气温为2 6 .7℃ ,能满足棉花开花时对日平均温度要达到 2 7~ 2 5℃的要求 ,保证了棉花的正常开花授粉、受精和座铃。 7月下旬~ 8月份历年出现连续高温日数个别年份达到 5天 ,一般年份最多时为 3天 ,达不到有害高温的指标 ,对棉花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1 .2降水 :垦利棉花全生…  相似文献   

19.
受 2 0 0 3年度棉价影响 ,2 0 0 4年德州市植棉面积 2 2 .7万公顷 ,比上年增长 2 0 %,平均每公顷产子棉 3660 kg,全市总产达 2 6万吨。2 0 0 4年德州市新棉上市比往年晚 2 0天左右 ,开秤价为每公斤 4.40元左右 ,之后攀高 ,最高收购价出现在 9月 2 9日前后 ,达 5 .40元。但是 ,从国庆节开始 ,棉花价格就一跌再跌 ,最低价出现在 1 0月2 5日 ,跌至 3.80元 ,1 0月 2 7日宣布收储消息后略有回升。截至 1 1月中旬 ,子棉价格维持在每公斤4.40~ 4.60元左右。如此低价位和棉价的不稳定 ,使棉农摸不着头脑。目前 ,棉花摘拾已近尾声 ,该市仅收购 1 1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抗虫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田用农药次数及用药量逐步减少,致使棉盲蝽的发生与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 0 0 2 - 2 0 0 3年7月2 2日、8月7日在城南长屯村调查,平均百株虫量达2 0头左右,最高的已达5 0头,棉花平均百株受害率45 % ,叶片平均受害率70 % ,蕾铃脱落中有40 %~5 0 %是棉盲蝽造成的,造成叶片破碎,破头疯大量发生,严重影响叶片的功能和蕾铃的形成,使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1危害症状棉盲蝽于6月上旬侵入棉田,8月中旬迁出,在棉田活动长达80天左右,以成若虫刺吸棉株顶芽、嫩叶、花蕾及幼铃上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