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肥     
杨少俊 《农技服务》2002,(12):53-53
<正> “水肥”就是将煮沸5分钟的开水倒入一个容器内密闭起来,降温至20℃以下的凉开水。“水肥”也叫“脱气水”。用这种“水肥”浸泡甜菜种子,产量增加30%~40%,同时含糖量也明显提高,浸泡小麦种子,可使小麦增产10%~20%;用“水肥”烧灌茄子、西红柿、马铃薯、玉米、棉花、小麦和蔬菜,均有增产作用;浇  相似文献   

2.
将普通清水烧开,待其沸腾5分钟左右,然后加盖晾至室温,用于浸泡麦种,可使小麦发芽早,出苗快,成熟期提前10天左右,增产15%;浸泡棉花种可使棉花增产12%左右;马铃薯现蕾后,用凉开水连喷3次,可使单株产量增加8%~10%;大白菜生长期喷洒凉开水,能抑制脱帮的黄叶;在小麦灌浆期每667m2喷50 kg凉开水,也有明显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1 种子肥育 1.1 陈尿浸种:先用清水将麦种浸泡4小时,捞出稍晾,再放入陈尿中浸泡2小时,可使小麦发芽早,生长健壮。 1.2 阿斯匹林拌种:用阿斯匹林100片,加水5k,充分溶解后拌麦种75kg,拌匀堆闷1~2小时后播种,增产明显。  相似文献   

4.
复合电场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电场种子处理机对水稻、油菜、棉花、芝麻、花生、玉米、大麦、小麦、蚕豆等作物种子的处理结果: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提高,不同作物其提高程度不尽相同;在田间表现株高普遍降低2~3cm,千粒重均有所提高,而对穗长、有效分蘖、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及每穗粒数等没有明显变化;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及不同作物的增产效果不一致,处理的“湘裸大麦”增产达10.70%,“黑大麦”增产为3.05%,小麦增产4.35%,而蚕豆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达28.30%。这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兴物理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南县厂窖镇全成村棉农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了棉花喷施“谷粒饱”的增产经验。在棉花上喷施“谷粒饱”,具有保花蕾、防脱落、防早衰、增加果节数、控制枯黄萎病等功效,能使棉花增产15%-20%。  相似文献   

6.
全省植物动力2003“110示范工程”阶段性总结表彰会议日前在青州召开,会议交流了各地开展植物动力2003“110示范工程”的经验,对工程实施成效比较显著的示范单位进行了表彰,安排部署了下一步的工作。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吴雪珍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吴雪珍副厅长指出,实践证明,植物动力2003是一种增产效果显著的高科技液体肥料。应用植物动力2003,小麦增产9%~15%,玉米增产10%~20%,花生增产7.3%~18.1%,蔬菜增产20%~55%,果树、烟草增产6%~20%。实施植物动力2003“11O示范工程”是加快实用物化技术推广的好形式,各地要再接再厉,继续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全面完成植物动力2003“110示范工程”的各项任务指标,以确保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沼液是有机物经沼气池制取沼气后液体残留物,它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含有丁酸、吲哚乙酸等活性、抗性物质,有着促进作物生长和控制病害发生的双重作用。沼液浸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放在沼液中浸泡后再播种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不需投资,因而可以在农业上大力推广。沼液浸种比清水浸种发芽率提高5%~10%,可使棉花、西瓜、玉米等作物增产5%~10%。  相似文献   

8.
周文富 《当代农业》2013,(21):46-47
秸秆回铺是一种以铺草方式进行秸秆直接还田的方法.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新技术。秸秆回铺压草还田模式可使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的产量平均增产13%左右.增产率在10%~15%之间。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应用微量元素处理作物种子,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或改良品质,最近20年来,国内外已展开了研究,也获得了一定成绩。如保加利亚的波波夫院士等,以溴化钾和对苯二酚等药剂,在播种前处理棉花和水稻种籽,取得了15—20%的增产。在国内崔澂同志用微量元素处理小麦种子后,他认为对小麦幼苗生长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所以对后期生长的籽粒产  相似文献   

10.
<正> 磷与钾是农作物抗病的“良药”。合理施用磷肥与钾肥,不仅可以防治生理性病害,而且能够防治传染性病害。实践证明,水稻的纹枯病、稻瘟病、胡麻叶斑病、细菌性叶枯病,小麦的粉霉病、锈病,棉花的轮纹病、枯萎病,玉米的茎腐病、大小叶斑病等,都能由于增施磷、钾肥而减轻。如小麦播种前,每亩用过磷酸钙25~40公斤,氯化钾5~10公斤,或草木灰50~100公斤做底肥;或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即在锈病病菌大量发生前,用2%~3%过磷酸钙加1%氯化钾或加10%草木灰制成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每亩喷洒混合液50~75公斤,对叶锈病、条锈病和秆锈病  相似文献   

11.
卫福拌种对小麦保苗防病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卫福200FF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增产作用。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00 ~300ml 拌种,对小麦始苗期、出苗期无影响,出苗数高于空白对照区。播后4 周和返青期调查,卫福拌种小麦均增加小麦侧根数、分蘖数及干物重。结果还表明,卫福250 ~300ml 处理防治纹枯病、叶锈病、白粉病、散黑穗病效果分别为55 .7 % ~67 .3 % 、52 .1 % ~59 .8 % 、76 .7 % ~85 .5 % 和100 % ,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卫福200 、250 、300ml 处理小麦增产分别为8 .7 % 、12 .3 % 和12-8 % 。综合来看,每百公斤种子用卫福250 ~300g 拌种对小麦具有较好的保苗、防病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吨粮田夏玉米简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玉米简化促早栽培技术,是在优化组合了秸秆还田、种子包衣、病虫防治及合理运筹水肥等常规措施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摸索出的适宜吨粮田生产的玉米简化栽培办法。操作规程是:小麦机械收割留高茬,间隔3行麦茬种1行玉米,硬茬人工点子于地表,随后用旋耕耙整地,种子被打入土中,麦茬及杂草打碎后覆盖于地表,整地播种一次完成。玉米收获后将鲜秆粉碎还田,播种小麦。我们于1997~1999年试验示范了“两茬平作吨粮田夏玉米简化促早栽培技术”,累计示范面积16.7万亩,平均亩产小麦427.4公斤,玉米592.5公斤,合计亩产粮食1019.9公斤,比对照亩增产173.6公斤,增幅20.5%。目前该技术模式已成为我县乃至运城地区小麦—玉米两茬平作“吨粮田”的主推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菟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种子成熟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温等因素对种子休眠解除的作用,结果显示:种子采收后30d进入休眠状态;在ABT生根粉200mg/L浓度下浸泡种子24h,对打破休眠有一定的作用,发芽率达33.0%;10℃低温贮藏30~40d,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休眠,发芽率最高可达66.9%;10℃低温贮藏40d后,再用浓度150~200mg/L的ABT生根粉浸泡种子24h,可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提高到85.2%、81.2%,且对实生苗的长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育苗 1.种子处理用55~60℃温水爱泡种子15分钟,边浸泡边搅拌,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分钟,然后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或用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30分钟,捞出种子后用清水冼净,最后用湿布包好催芽。  相似文献   

15.
小经验集萃     
黄瓜“四高四低”育苗新法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菜农高传民,试验出了黄瓜“四高四低”育苗新法,可使育出的秧苗整齐,且具有幼苗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结瓜部位低的特点。能提前7~10天成熟,增产20%~30%。1.高温浸种,低温贮种在选种时去除瘪粒,将选好的种子放入13℃的温水中浸泡  相似文献   

16.
聂超仁  许小过  段庆明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35+3838-3835,3838
[目的]探讨提高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G.Don ex London]种子发芽率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机械破皮处理为:用剪刀剪破种子的外种皮,使种仁露出,分别用清水、2 g/L赤霉素浸泡破皮和没破皮的山樱花种子24h,然后在温度为20℃、湿度为80%的恒温箱中催芽.赤霉素浸泡处理为:山樱花种子沙藏90d后,分别用1 000、2 000、3 000 mg/kg赤霉素及清水浸泡24h,放在在恒温箱中催芽,温度为20℃,相对湿度80%.[结果]机械破皮和赤霉素浸泡均能提高其发芽率,破皮可使其提高到67.21%;用1 000、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能使发芽率提高到77.19%、72.58%,但用1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出芽后生长较快,而用3 000 mg/kg赤霉素处理的种子生长较慢,且生长点有黄花现象,说明赤霉素浓度过高会抑制幼苗生长.[结论]推荐使用1 000 mg/kg赤霉素浸泡山樱花种子.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应用化学物质处理作物种子,以增加农作物产量或改良品质,最近20年来,在国内外已开展了研究,也收到了一定的成绩。如保加利亚的波波夫院士等溴化钾(KBr)和对苯二酚等药剂,在播种前处理棉花和水稻种子,获得了15—20%的增产。苏联科学家勒伯辛斯卡娅用碳酸氢钠处理(艹忝)菜种子,使(艹忝)菜增产40%。柯斯列佐夫用硼酸盐处理棉花种子可增加纤维收获量20%。在我国,中国科学院及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3年进行类似的试验,如水稻可增产11.1—14.6%。本试验是从1955年开始的,当时由刘烈文付教授领导进行,1956年刘因病去世,我们考虑到这个试验在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生产上可能有一定价值,乃继续进行试验。由于  相似文献   

18.
棉花专用基肥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棉花专用基肥后,棉花增产明显,尤其以亩施肥量60kg 表现突出,子棉增产14.9%,皮棉增产18.6%。同时,种子及纤维品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嫁接黄瓜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在不受害的条件下,嫁接黄瓜与不嫁接黄瓜相比,前期增产50%-80%.总产量增加40%-90%。 一、靠接法 1。砧木和接穗的准备 砧木多采用黑籽南瓜。种子经60℃温水浸泡20分钟后,随水温冷却继续浸泡12小时,搓去种子粘液.用干净纱布保湿。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推广与发展麦后移栽棉种植模式,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棉花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特点.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移栽春棉和夏棉的子棉产量和霜前子棉产量相当.与麦套移栽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的生育进程有所推迟,子棉产量降低4.2%~4.7%,霜前花率降低0.9~1.3个百分点;但与麦后直播夏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57.3%~58.2%,霜前花率提高约19个百分点;与麦后直播春棉相比,麦后移栽棉花显著增产62.1%~63.0%,霜前花率提高约20个百分点.此外,棉花麦后移栽,有利于小麦全幅播种和机械收获,且小麦产量比套种田小麦增产25%以上(P<0.05),同时,棉花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实现了专业化、商业化和规模化育苗,有利于棉花机械移栽.可见,工厂化两苗互作育苗麦后机械化移栽春棉和夏棉可以取代传统营养钵育苗麦后移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