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陈旧普洱茶的产生,陈旧普洱茶的种类及其品质特点,较全面地提出陈旧普洱茶的鉴别方法。这对于如何系统地认识和鉴别陈旧普洱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配方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标准普洱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分别测定茶样中的理化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标准普洱茶、灵芝普洱茶、洋参普洱茶、橄榄普洱茶、荞芽普洱茶等5个茶样对小白鼠的LD50依次为10.32、10.02、10.02、10.96、10.32 g/kg;在理化指标上:配方普洱茶与标准普洱茶没有明显的差异,且符合普洱茶的国家规定。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与标准普洱茶同样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4个配方普洱茶都属于实际无毒。  相似文献   

3.
普洱茶茶艺     
王绍梅  宋文明 《福建茶叶》2010,32(12):56-59
普洱茶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有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之分。冲泡普洱茶,要把握好器皿选择、投茶量、水温、润茶、浸润时间等要素,才能充分展现其品质特点。普洱茶的茶艺设计要充分表现普洱茶自然、古朴的韵味。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5.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4):45-46
看了<中国茶叶>2005年第一期中苏芳华所著的"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之后,有几点疑问想与之探讨.普洱茶应不应该单列为普洱茶类?不管从六大基本茶类分类方法还是从广义的普洱茶定义和苏芳华本人参与编写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的普洱茶定义上讲,普洱茶也不能单列为一个基本茶类.另外从"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中所定义的普洱茶及其介绍特点和加工工艺上看,完全符合黑茶这一基本茶类.就此本人提出几点拙见与茶界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指的普洱茶,主要指云南普洱茶,普洱茶几乎成了云南茶叶的代名词,因为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宜普洱茶产制环境,香港等主销普洱茶的市场认为云南普洱茶是"正宗的普洱茶"。至于云南省以外广义的普洱茶,包含了广东、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乃至用越南,缅甸,泰国等地青毛茶加工改制的普洱茶。现时有关普洱茶的文章很多,本文在探讨中力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对普洱茶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茶叶的分类与普洱茶的定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普洱茶是云南特色的茶叶品种.普洱茶的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有独特的风味,具有极大的市场前景.普洱茶的科学定义对普洱茶产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随着普洱茶市场的开拓,对普洱茶的定义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众说纷纭,争论颇多,使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产生了混乱.有的认为普洱茶源于普洱,只有普洱县或历史上"普洱府"产的茶叶才能称为"普洱茶";有的认为只有经过人工"渥堆"方式生产的茶叶才能称为"普洱茶";有的认为普洱茶就是黑茶;有的认为普洱茶是与黑茶完全不同的茶类;有的则认为普洱茶应包括云南大叶种茶生产的所有茶叶;等等.显然,仅单纯从历史文化、地理地名、外形汤色、市场需求等某一方面的角度提出普洱茶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客观反映普洱茶作为茶叶特定品类的内在特性.为了对普洱茶进行科学的定义,必须溯本求源,在尊重历史,尊重约定俗成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科学的角度提出符合茶叶分类基本规则的普洱茶的科学定义.该定义还应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普洱茶品牌群的培育和普洱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本文不揣冒昧,对茶叶的分类和普洱茶的定义提出以下的初步见解,仅供讨论.  相似文献   

8.
普洱茶是云南传统名茶,具有悠久的生产和出口历史,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饮料。历来畅销港、澳和南洋一带,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现经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普洱茶具有降血脂、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醒酒解毒等多种功效。近年来,日、美、英、法、德等国的销量在逐年增加,港澳市场供不应求。普洱茶已成为云南出口茶叶主要品种之一。随着市场上对普洱茶的需求加大,现在除云南省生产外,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甚至越南、泰国均有普洱茶生产,其中越南生产的部分普洱茶品质已超过普洱茶原产地———云南。云南普洱茶…  相似文献   

9.
三种类型普洱茶风味品质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和特点,将当今市场上普洱茶归为3种类型:湿热作用陈化型(S型,属非微生物后发酵型普洱茶)、渥堆微生物发酵型(W型,属真菌、酵母菌、细菌综合后发酵型普洱茶)、仓储微生物发酵型(CW型,属真菌主导发酵型)。对市场取得的3组不同类型普洱茶的茶汤pH值、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比较了3种类型普洱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普洱茶的氨基酸、茶多酚、茶色素含量及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酸性强度为:S型〉W型〉CW型;游离氨基酸总量为:S型〉CW型〉W型,S型与CW型和W型差异显著;茶氨酸指标可用来检验识别是否有大量的微生物参与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过程;3种类型普洱荼荼多酚含量变化趋势为:S型〉CW型〉W型;发酵程度:W型〉CW型〉S型;3种类型普洱茶茶色素含量差异显著;3种类型的25种普洱茶中共检出并鉴定了147种挥发性成分,包含了人们所描述的如木香、蘑菇泥土香、薄荷樟脑香等各种代表性普洱茶香韵的化学组分;3组不同类型普洱茶的香气组分具有显著差异。结果验证了“3种类型普洱茶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浅析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有机普洱茶加工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有机普洱茶在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为开发有机普洱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几来,普洱茶旋风席卷云南、广东及港澳台地区,普洱茶成了茶人、茶友间最热门话题。但是,人们对什么是普洱茶却是众说纷纭。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BS53/T103—2003)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微生物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作用机制,进行了普洱生茶单菌发酵实验,通过跟踪不同菌种对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的影响,发现不同微生物对普洱茶发酵的作用,并对优势菌种进行混菌发酵实验,以期为工业化微生物发酵普洱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结果表明,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叶色由黄绿变为猪肝色,茶汤的苦涩感逐渐减弱,汤色红浓明亮,理化成分中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减少,茶褐素和咖啡碱含量增加,且霉菌对这些成分的影响最大,酵母次之,细菌最小。混菌发酵茶样20d即具有普洱熟茶的品质。结果证明采用合理配比微生物发酵普洱茶可以缩短发酵时间,而且能更好地控制和规范普洱茶的发酵趋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产业发展和市场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普洱茶具有条索肥壮重实、耐贮耐泡、香型韵味变化丰富、滋味浓醇回甘、叶底肥厚柔软,风味风格和喜好消费群体多样化等特点。大量研究证实,普洱茶具有较强的消食去腻、生津止渴、解乏除烦、解酒、减肥、降血脂等多种保健功能,因此普洱茶日益得到世人的青睐。统计结果显示,普洱茶是近20多年来我国产销量增长最快的特种茶之一。近年来,普洱茶先后受到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记》是云南著名作家、诗人雷平阳先生的一部普洱茶专著,2000年11月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并被韩国、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翻译出版。作为中国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普洱茶专著,该书力求在史料和典籍的基础上,让事实说话,拒绝虚妄之辞,还读者以知情权。作者不辞辛苦,行走在田间野外,采集最原始的资料,采访与普洱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诸多茶人,以充满人性与灵气的语言,著成一部堪与清代阮福的《普洱茶记》相提并论的传世之作,为普洱茶界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原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总裁张正明先生说":作为普洱茶的一份研究史料,亦作为弘扬普洱茶文化的一本新颖之书,我认为《普洱茶记》的价值值得肯定。在茶叶界,这样的书,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台湾《普洱壶艺》称该书是"了解普洱茶必读之书"。为满足广大普洱茶爱好者对普洱茶的求知欲,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社近期将再版此书修订本。近日,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雷平阳先生,以期让更多的普洱茶爱好者了解雷先生写作《普洱茶记》的经历,一起分享他对普洱茶的感悟。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08,(5)
为适应普洱茶行业的发展需要,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登记证号为3319-8),并向各普洱茶专业委员会有关组成单位及相关候选成员本人征求意见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于日前正式成立,普洱茶专业委员会业务上受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领导。普洱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协会副秘书长李永泉担任委员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浅析普洱茶品牌定位点的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芸 《茶叶》2007,33(2):105-107
普洱茶目前正成为世界性饮料消费热点,普洱茶生产企业如何借着这股热浪,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成为普洱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就从普洱茶市场营销的一个侧面——品牌定位点的角度,分析了如何挖掘普洱茶品牌定位点,从而建立普洱茶的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7.
据云南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云南茶叶产量已达13万吨,其中有9万吨用来加工成普洱茶。普洱茶增长幅度达到30%。普洱茶的发展势头迅不可挡,以至于云南不少学者提出要把普洱茶单独列一个茶类。要把它单独列出来,主要是想引起大家的关注。普洱市场的发展,不仅给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使造假者层出不穷。普洱茶在各地市场良莠不  相似文献   

18.
滇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和茶文化旅游资源。文章在构建茶产业+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及价值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滇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茶旅游发展、普洱茶快消品的产品特点及市场发展,提出滇西南旅游市场与普洱茶快消品融合策略,普洱茶快消品的产品策略、定价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为改善旅游过程中普洱茶消费体验、增加普洱茶快消品终端销售目标、提升普洱茶产业经济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桂枢 《中国茶叶》2007,29(6):34-35
(一)普洱府城茶庄商号 普洱茶最早的生产加工集散中心在昔日的清代普洱府城。普洱建城,始于8世纪中叶唐南诏时,派苏、张、周、段等姓白族官员到此镇守,建“奉逸城”。明代时,普洱茶生意大旺,据史志载,外地迁入的“客籍”户,大多与茶叶贸易有关,民居、茶庄及其与茶叶经贸相连的马栈、铁匠、鞋匠、皮匹铺等在城外集中连片,形成新的街市。清雍正七年(1729)设普洱府后,将其土城外墙建成砖墙,并在普洱设茶局,专办“茶引”(执照)、茶税及督办贡茶厂,选取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茶局管理贡茶加工、茶叶生产和运销,每年四月为“花茶市”,交易活动10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再现茶马古道马帮风采,传承古代茶马精神, 弘扬普洱茶文化,传播普洱茶知识,推介普洱茶品牌, 引导普洱茶的健康消费,让昔日驰名中外的贡品——普洱茶,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造福,并促进云南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