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预防行走传动带折断的措施(1)折断的原因。除传动带质量、橡胶老化等因素外 ,主要是无级变速机械技术状态不佳。①限位挡块位置不正确或松动 ,使无级变速器油缸工作行程超过了允许范围。在变速时无级传动带轮已达到最大传动比 (或最小传动比 ) ,而油缸行程尚未被限位挡块阻住  相似文献   

2.
现以4LZ-5型和1065型两种联合收割机为例,谈谈部分零部件损坏的形式、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行走传动带折断产生的原因:除传动带质量、橡胶老化等因素外,主要是无级变速机械技术状态不佳。(1)无级变速器油缸工作行程超过了允许范围。在变速时无级传动带轮已达到最大传动比(或最小传动比),而油缸行程尚未被限位挡块阻住,油缸推杆继续推动,使上传动带(或下传动带)被拉断。这种情况是由于限位挡块位置不正确或松动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1.预防行走传动带折断的措施(1)折断的原因除传动带质量、橡胶老化等因素外,主要是无级变速机械技术状态不佳。①限位挡块位置不正确或松动,使无级变速器油缸工作行程超过了允许范围。在变速时无级传动带轮已达到最大传动比(或最小传动比),而油缸行程尚未被限位挡块阻住,油缸推  相似文献   

4.
传动带式无级变速在小麦收割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传动带无级变速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收割机领域,为收割机的传动装置发展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空间。主要以小麦收割机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涉及的传动带无级变速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5.
八、行走部分 (一)无级变速器和增扭器 注意检查主动皮带紧度是否足够,主动盘是否对中。液压操纵的无级变速应灵活可靠,盘中间有一油杯需进行日保养,注意检查三个导柱里端螺母是否紧固,变速时油缸在轮毂内是移动的,其表面应有一层润滑酯;若三个导柱长短不一,会使油缸在轮毂  相似文献   

6.
E512、E514联合收割机行走无级变速油缸普遍存在漏油问题,严重时,行走无级变速的操纵手柄无法使用,因为一动操纵手柄,液压油就全部漏光。  相似文献   

7.
正1普通V型带和变速V型带的使用和保养为了延长V型带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装卸V型带时应先将张紧轮固定螺栓松开,或将无级变速轮调节螺栓松开,不得硬将传动带撬下,这样极易损坏皮带。必要时,可以转动皮带轮将胶带逐步盘下和盘上,但不要太勉强,以免破坏胶带内部结构或拉坏传动轴。(2)安装带轮时,同一回路中带轮轮槽对称中心  相似文献   

8.
一、行走上部掉皮带故障原因:1.中间皮带盘与机壁不在同一平面,造成中间皮带盘与发动机皮带轮不在同一平面。2.机壁发生变形。3.中间皮带轮的旋转支座无轴向间隙。解决方法:1.皮带盘上选三点,测量一下它们到机壁的距离是否一致,误差不能大于3mm。可通过调整两个拉杆来完成。2.用吊线的方法直接测量中间盘与发动机皮带轮的平面度。3.确保高速旋转支座的间隙。二、行走无级变速失灵故障原因:1.松开无级变速油管,并给无级变速,看油管是否有油流出。2.如有油流出,将油缸直角接头松开,给无级变速,看是否有油流出。3.检查无级…  相似文献   

9.
E512/514型联合收割机行走无级变速油缸普遍存在漏油问题。其原因是密封圈22×3过早失效。同规格国产密封圈装上去后,由于种种原因,使用时间也很短。因此迫使该机只能用慢Ⅱ档作业(慢Ⅱ档的速度为3.3千米/小时,而无级变速的正常调整范围为3.3~8.2千米/小时),大大地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与传统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相比,剖分变径式无级变速器改变了传动带工作直径变化的方式,减小了作用在传动带侧面的挤压力,从而减小了由此产生的传动带过大磨损等问题;给出了新型CVT机构参数设计公式,并对其传动能力及包角变化进行了分析,为剖分变径式无级变速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液压变速系统中引入了无级变速控制策略,设计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机械结构,建立了CATIA三维模型,并对其传动比特性、效率特性以及模糊控制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Mat Lab软件建立了Mat Lab和CATIA的数据接口,设计了传动比的Simulink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液压效率曲线、传动比随排量变化曲线、等燃油三维拟合曲线和模糊控制曲线。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联合仿真可以得到可靠的无级变速控制参考数据,提高了秧苗移栽作业的稳定性与高效性,以及整车的自动化水平,对农作物操作的突变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为穴盘苗自动移栽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创新是农机行业发展的源泉和驱动力。唯有创新,行业才能不断进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那么,未来三五年有哪些创新技术将引领行业发展呢?笔者根据一份调研数据进行了整理,企业往这些方向努力,有可能就找到了发展机遇,进入了市场蓝海。CVT变速系统CVT无级变速系统是指可以连续获得变速范围内任何传动比的变速系统,可以自由改变传动比,从而实现全程无级变速,使得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速度变化更为平稳,提供更宽  相似文献   

13.
金属带-行星齿轮无级变速传动效率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效率试验测试的基础上,建立了金属带-行星齿轮无级变速传动效率分析模型,获得了传动效率随传动速比、传递扭矩和输入转速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为金属带-行星齿轮无级变速传动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变速器产品的开发打下基础。分析结果显示:该无级变速传动方式较目前广泛采用的纯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和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具有更好的效率分布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一、清拖(带爬行挡)脱挡。清拖650(带爬行挡)是清拖厂为适应工程作业需要推出的一个机型,其高、低速手柄有4个位置,如图所示。一部清江659型拖拉机机手反映,其拖拉机四挡脱挡。经试车发现该车在高速挡(副变速)四挡大油门时副变速杆自动回到空挡,造成四挡脱挡的故障。该机型结构与无爬行挡的普通型号无甚差别,仅多一个爬行挡,这样副变速导轨的行程和相应齿轮的啮合长度都有限,只是通过箱体右侧的锁定销弹簧预紧力来保证啮合。该预紧力过小,会造成工作中脱挡;过大则难以操纵。调整时先松开锁母,将锥端紧定螺钉向里拧入至不脱挡为止,但要保证使副变速手柄容易操作。  相似文献   

15.
正近期,无锡市中惠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树生在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上,就"农机传动胶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发表了主题演讲。他称,农业机械用传动胶带是农机装备关键零配件之一,是机电设备动力传输核心联结部件,其质量的好坏、寿命长短直接影响农机无故障工作时间。目前所用的传动胶带包括无级变速带、联组带、一般传动带、轻型传动带。朱树生认为,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作物耕种收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轿车无级变速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类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组成、无级变速传动原理、无级变速传动的控制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E512联合收割机行走无级变速器的动盘在导套上,是采用三个衬套与导向销定位的,使其与定盘同步转动,三个衬套与动盘为过盈配合,导向销与衬套为间隙配合。当操纵无级变速手柄时,动盘在两个柱塞式油缸的作用下外移,使无级变速器皮带盘直径增大,通过皮带拉力,迫使离合器皮带轮动盘压缩弹簧外移,使直径  相似文献   

18.
混合动力汽车用新型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有行星齿轮机构无级变速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无级变速传动(CVT)系统.该系统具有既变速又变矩、速比变化范围大等特点,能有效降低对电动机功率的需求且适合轻、中、重各类混合动力汽车(HEV)应用.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了其速比无级变化的实现条件.并揭示了调速电动机传递功率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把握农业作业机械无级变速与电传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行业走向,从农机无级传动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发展瓶颈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回顾农机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对典型农机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其次,概括农机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的应用现状,并列举部分典型的农业作业机械;最后,针对动力与传动的协同发展、小功率无级传动系统的研发以及技术成本之间的平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无级变速与电传动的后续研究提出建议,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电传动在可预见的未来尚不足以在农机领域取代无级变速,两者有相互融合的可能性;电传动在农机中的应用进程主要取决于电池和电机技术的持续变革;电传动的能源获取方式将是多样化的,太阳能、风能、再生能量等均有可能为农机提供动力;无级变速与电传动技术有可能在无人驾驶农机中取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适用于无级变速拖拉机的单纯经济型和综合经济型作业模式。单纯经济型作业模式以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最低燃油消耗率点为目标工作点,油门开度不变,仅控制变速器传动比,为单变量控制系统;综合经济型作业模式以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范围内的最佳燃油经济性工作线为目标工作线,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燃油经济性,而且可以保证在阻力变化的情况下,拖拉机始终按照驾驶员设定的车速恒速行驶,需要综合控制油门开度和传动比,为双变量控制系统。本文分别对两种作业模式建立了单闭环和双闭环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可以满足这两种经济型作业模式的要求,为无级变速拖拉机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