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祁山药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永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3-15,36
目的:对祁山药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丙酮体积分数),并对提取液中的祁山药多酚用Folin_Ciocalteu(福林酚)试剂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法(料液比、丙酮的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来确定提取祁山药中多酚时每个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再用正交试验法来确定提取山药中多酚时的提取条件的最优组合。结果:祁山药多酚的最优提取工艺:提取溶剂用体积分数为50%的丙酮,料液比1∶20,提取时间80min,提取温度55℃。结论:试验方法简便、操作简单、准确度高,能够用来测定祁山药以及其他所含多酚类物质的植物中的多酚含量,并且还能为山药多酚的深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缪晓平  邓开野  谭梅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1004-11005
[目的]为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苹果渣为材料,利用有机溶剂(甲醇、乙醇、丙酮)提取其中的多酚物质;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福林法测定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含量,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有机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试验确定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用乙醇溶液提取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1h,料液比1∶14。[结论]该研究确定了苹果渣中多酚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3.
石榴皮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9):1179-1182
以干燥石榴皮粉末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从石榴皮中提取多酚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总多酚得率影响较大,最终确定了石榴皮多酚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90 min,料液比1∶25(g/m L),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石榴皮总多酚得率为22.92%。  相似文献   

4.
吴周新  牛成  罗勇为  陈俊华  冯玉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10-5311,5314
[目的]探索提取椰衣粉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浸提的方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影响椰子多酚提取的主要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提取产率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的因素依次是乙醇体积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在80℃,料液比1:12条件下,采用体积浓度为50%的乙醇溶液提取1h,椰子多酚的提取率最高。[结论]该研究确立了采用乙醇溶液作为浸提剂从椰衣粉中提取椰子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椰子多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葡萄籽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葡萄籽油,单因素试验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提取率最高。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提取率增加,超过3 h后提取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料液比为1∶8(g/ml)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葡萄籽油提取率增大,50~60℃时增幅较大。各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结论]石油醚作溶剂时,葡萄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 h,料液比1∶8(g/ml),提取温度70℃,该条件下,葡萄籽油提取率为14.85%。  相似文献   

6.
以山竹果壳为原料,对山竹果壳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其提取工艺的最优条件进行探索。各因素对多酚物质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用乙醇溶液提取山竹果壳中多酚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0rain。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宛艾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以总多酚和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宛艾质量体积比、甲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宛艾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使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法设计响应面优化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组成成分,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相似文献   

8.
查培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967-8968,8976
[目的]确定沙枣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利用超声提取法对沙枣中多酚类物质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甲醇、乙醇和丙酮3种溶剂对沙枣多酚的提取性能。[结果]丙酮对沙枣多酚具有较好的提取性能,料液比1∶12 g/ml,丙酮浓度50%,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沙枣多酚含量为9.35%,提取率达95.70%。[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所提取的沙枣多酚含量最高,此最佳工艺条件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番石榴叶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番石榴叶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探讨其对番石榴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番石榴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3、50℃条件下提取2.5h,番石榴叶中多酚含量为6.702mg/g.[结论]乙醇回流浸提法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溶剂用量少等优点,是提取番石榴叶多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南山茶籽饼粕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测定。[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的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优浸提南山茶籽饼粕多酚工艺条件为:4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65℃、料液比1∶25。该条件下的多酚含量达到了3.5%,对植物病原真菌(炭疽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南山茶籽饼粕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杨桃果实多酚的浸提条件。[方法]采用Folin-Denis改良法对杨桃果实多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条件对含量的影响。[结果]影响杨桃多酚提取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杨桃果实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60%乙醇、料液比1∶2、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60min,此时的提取量大于3.9mg/g。[结论]该杨桃多酚的提取方法简便、提取量大。  相似文献   

12.
郑燕升  莫倩  雷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08-409,428
[目的]为开发纯天然抗氧化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野生毛葡萄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溶剂种类和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采用热回流方法提取,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含量比普通葡萄籽高。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2,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0h,提取3次。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结论]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率为5.75%。  相似文献   

13.
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优化闪式提取葡萄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晋  张正伟  王吉壮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82-10883,10886
[目的]优选闪式提取法提取葡萄籽的工艺。[方法]应用多指标试验公式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多酚提取率、总单宁提取率和原花青素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结果]闪式提取法提取葡萄籽的最佳工艺为:用6倍量的95%乙醇提取3次,每次1min。[结论]所选工艺条件具有简单、快速、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皂苷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确定绞股蓝皂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制备标准曲线,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绞股蓝皂苷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不同水平对绞股蓝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浸提次数、浸提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对绞股蓝皂苷提取率的影响依次减小,浸提温度和浸提次数对提取绞股蓝皂苷的影响明显大于乙醇浓度和料液比。直观性分析表明,绞股蓝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溶液,料液比1∶12,在40℃下浸提3次,每次2 d。F检验表明,在3个乙醇浓度水平和3个料液比水平内提取绞股蓝皂苷的效果无显著差异,而温度和浸提次数各水平间的差异显著。[结论]在绞股蓝皂苷的提取过程中,不同提取条件对绞股蓝皂苷的提取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崔廷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82-10283
[目的]研究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其含量.[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以甲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总黄酮的最佳条件.[结果]吸收曲线测定结果显示,总黄酮在510 nm处有最大吸收.正交试验结果可知,最佳的提取条件为A1B2C2,即甲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15(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含量最高为48.63 mg/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捷,结果准确可靠,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菊花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以及纯化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菊花多糖的提取、醇沉及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菊花多糖水提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提取次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工艺为:固液比20∶1(V∶M,g/ml),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5℃,提取3次。醇沉工艺因素影响顺序:醇沉时间〉乙醇体积分数〉药液浓缩程度;醇沉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药液的浓缩程度1∶3,醇沉时间9h。纯化工艺因素影响顺序:氯仿∶正丁醇〉纯化时间〉样品∶氯仿-正丁醇;纯化工艺为:氯仿与正丁醇的配比5∶1,样品和氯仿-正丁醇的体积比2∶1,纯化时间10min。[结论]该工艺适合菊花多糖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新疆枸杞多糖提取与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新疆枸杞多糖的提取与脱色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影响枸杞多糖得率的4个因素,确定枸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大孔树脂型号,研究影响枸杞多糖脱色的3个因素,确定枸杞多糖溶液脱色的最佳条件。[结果]多糖提取试验中,影响枸杞多糖得率的因素顺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浸提温度80℃,浸提次数3次,浸提时间3 h。糖溶液脱色试验中,AB-8大孔树脂的脱色效果最好;温度是影响多糖溶液脱色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料液比和脱色时间;最佳脱色条件为:温度60℃,料液比1∶7,脱色时间3 h。[结论]该研究为枸杞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取陕北大木枣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购于延安市延川县延水关镇的陕北大木枣为试材,通过水浴浸提法获得大枣红色素。通过试验,选择提取大枣红色素最佳的提取溶剂,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极差分析表明,料液比对色素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是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影响最小。正交试验表明,大枣红色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O.2mol/LNaOH溶液为提取剂,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0,浸提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大枣红色素的产率最高,可达79.5%。[结论]该研究为大枣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畅喜云  杨国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55-4857
[目的]从紫花苜蓿中提取叶黄素。[方法]以"青大一号"紫花苜蓿为材料,采取有机溶剂蒸馏萃取法,通过设置单因素提取剂(配比)、提取温度、料液比来考察对叶黄素提取工艺的影响。同时通过L9(34)正交试验来确定"青大一号"紫花苜蓿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提取叶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选取乙醇和丙酮为混合提取剂,体积比2:1,料液比1.2∶50,提取温度55℃,此条件下提取叶黄素的含量为1.453 mg/L。[结论]从紫花苜蓿中提取叶黄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