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燕 《食用菌》2003,25(4):6-6
阿尔泰山 ,夏天的阿尔齐斯河野马般咆哮着奔向北冰洋 ,唤醒了岸边森林里沉睡着的一种美味食用菌———壳状红菇。1 形态特征 壳状红菇 (壳表红菇 )RussulacrustosaPeck ,(图 1 :1~ 4)。我国西南地区与变绿红菇混同在市场出售“均称之为‘青头菌’” ,隶属红菇科。菌盖直径 4~ 1 1cm ,幼时扁半球形 ,后伸展中凹 ,表面心部以外布龟裂斑块 ,盛长期略粘 ,后期盖缘具条纹 ,浅黄褐色 ;菌肉色白、味柔和生嗜味酸 ;菌褶先白色、晚期暗乳黄色 ,少数分叉 ,径向近柄处渐窄 ,直生或凹生 ;菌柄白色 ,近柱状或中部略粗 ,2 .4~ 6 .8cm× 1 .2~ 2 .9c…  相似文献   

2.
青头菌液氮速冻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菌(Russula Virescens L)又名绿菇、变绿红菇、青面梨菇、绿豆菇等,属担子菌纲,红菇科。单生或群生,菌盖质地坚实,呈青绿色或微绿色,表面有青褐色的鳞片。菌盖直径3~12cm,初呈球状,长至后来呈扁半球形,老熟时中央稍下凹,表面往往龟裂,形成卷毛或小碎片;菌褶密集,呈白色;菌柄呈圆柱形,长2~9.5cm,粗0.8~3.5cm,实心坚固;菌褶和菌柄贴生,菌肉色白质嫩,香气怡人。  相似文献   

3.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6,(3)
正晶粒鬼伞(Coprinus micaceus)子实体小。菌盖直径2~4 cm,初期卵圆形,钟形,污黄色或黄褐色、表面有白色颗粒,边缘有显著的条纹或棱纹。菌肉白色、薄;菌褶初期黄白色,后变黑色而与菌盖同时溶为墨汁状;菌柄白色、中空、圆  相似文献   

4.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5,(4)
<正>黄孢紫红菇(Russula turci Bres.)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2.5~7 cm,偏半球形或扁平至近平展。紫红色至淡紫色,中部色较深,后期变淡。盖表面形成微颗粒或小龟裂,边缘平滑或稍有条纹。菌肉白色。夏秋季生于松林地上,分布云南等地。  相似文献   

5.
乳菇与红菇是两大类菇,共同归属于红菇目(Russulales)中。在粤北山区的森林地上,也常发生乳菇,但种类不及红菇。我们现已发现的仅15种,它们的分种检索如下: 1.乳汁流出时红色,或流出时黄色后转绿色……2 1.乳汁颜色非如上述……3 2.菌盖具同心环纹,幼时土黄色;菌盖、菌肉及菌褶伤变绿色…1.红汁乳菇L.hatsudake(可食) 2.菌盖不具同心环纹,乳白色;菌盖、菌肉及菌褶  相似文献   

6.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6,(4)
正双环林地蘑菇(Agaricus placomyces)子实体中等至少大。菌盖直径3~14cm,近白色,中部淡褐色到灰褐色,覆有纤毛组成的褐色鳞片,边缘有时纵裂或有不明显的纵沟。菌肉白色,较薄,具有蘑菇气味。菌褶初期近白色,后呈褐色至黑褐色,稠密,离生,不等长。菌环边缘成双层,白色,后渐变为淡黄  相似文献   

7.
广东各地的林地、庭园或公园里,常见发生一种美味可食的野生条纹鸡(土从)菌Termitomyces striatus(Beeli)Heim,它群生至丛生于地下的白蚁巢菌台上,时间多在5~6月或9月下雨之后。该菌的担子果中等大,宽达12~13厘米,平展凸镜形,灰褐至褐色,中央常有一明显尖的脐突,脐突有时呈钝圆锥形,脐部深褐色,近光滑、粘,有辐射状的纤丝条纹,并撕裂。菌肉白色,汤味鲜。菌柄中生,长8~14厘米,粗5~10毫米,微黄白色,弯曲,实心,后变空心,上有菌幕残片和纵褐色条纹,常纵裂,基部略膨大,粗9~15毫米,下有长达8~14厘米的假根。菌褶离  相似文献   

8.
小平菇pleurolus osireatus,别名姬菇,菌肉白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为糙皮侧耳中的优良品系。菌盖直径3厘米内的小规格菇,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近年从日本引进,日本定名为。 (一)生态学特性:菌盖直径2—10厘米,扁半球形或喇叭形,后平展,呈扇形或肾形;中部下凹,表面光滑,下凹部分微有白色绒毛;颜色初期灰黑色或灰蓝色,后渐变浅,呈褐黄色或灰黄色,盖缘薄,初期内卷,有时开裂;菌肉白色,较厚;菌褶白色,不等长,延生,有时在菌柄上形成隆起  相似文献   

9.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4,(1)
<正>赤褐托柄菇(Amanita fulva)子实体土黄色至淡土黄褐色。菌盖宽6~11 cm,中部稍凸起且往往近栗色,光滑,稍粘,边缘具有显条纹。菌肉白色或乳白色,较薄。菌柄较细长,圆柱形,长9~18.5 cm,粗0.9~2 cm。夏秋季在林中地  相似文献   

10.
红菇(Russula)野生菌在林间地上常有发生,夏秋季更为常见。菇体通常较大,多数种类菌盖直径3~14厘米,菇柄较粗;菌肉组织疏松,肉质至海绵状,质脆,容易长蛆而至腐烂;多数菌盖色鲜艳,颜色则随种类不同而异,其中以红、绿、黄至黄褐、白等颜色居多。这些菌类中很多是可食的,粵北各地不少群众有采食的习惯,鳞盖红菇(南雄等地称“红菌”或“大红菇”)是最著名的一种。部分种类还可作药用,但有部分红菇的种类是有毒的。红菇的菌类都是与树木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故到目前尚未能进行人工  相似文献   

11.
塔形侧耳Pleurotus sp,别名塔平菇(山东省)。该菌菌盖宽度6~18厘米,初期扁半球形,后期中部下凹到近平展,有或无后沿,有时由于菌盖后部两面重叠而略呈偏漏斗状,兰黑色、兰灰色,随着菌盖的开展逐渐变为淡灰色、污黄色、淡土黄色到污  相似文献   

12.
正病毒病为平菇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普遍发生。平菇菌丝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只是生长速度变缓,菌落边缘不整齐。到了出菇期,感染病毒的子实体菌柄肿胀呈近球形或烧瓶形,不形成菌盖或菌盖很小;有的菌柄变扁或弯曲,表面凹凸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变小畸形,有深缺刻和呈波浪形;有的菌盖及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预防平菇病毒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遵义县大岚公社周家堡发现一种颇为特殊的可食鬼伞,经鉴定为假根鬼伞(Co-prinos rkizopho-rus Kawam),日本菌学家川村清一在1954年首次报导,这次发现为我国新纪录。假根鬼伞的子实体具有鬼伞属的一般特征。菌盖1—3厘米,菌盖幼时近球形,污白色,渐变为钟形,顶部有膜质褐色鳞片,表面有灰色膜质菌片,老熟后脱落,近边沿有凸凹不平的沟纹,边沿不规则,有明显角状缺刻,老熟后伞形,边沿反卷,呈现辐射状条纹,  相似文献   

14.
陈昌元  曾庆雄 《蔬菜》2001,(6):17-17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属红菇科乳菇属,又名美味松乳菇、松树蘑、松菌等,是一种深受欢迎的美味食用菌。由于松乳菇常与松树形成菌根,人工栽培难度大,人工驯化栽培很少报导。现将本人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形态特征 松乳菇菌盖宽4~10cm,早期扁半球形,中部四下显脐肚状,伸展后上翘,边缘内卷后平展;湿润时粘,有颜色明显的同心环带,虾仁色、胡萝卜黄色。菇体受伤变绿色,特别是菌盖边缘部分变绿显著;菌肉初期白色,后变胡萝卜黄色至肉色,乳汁桔红至酱红色,后变绿色味道稍辛辣。菌褶与菌盖同…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志生 《食用菌》2006,28(6):63-64
1概述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Singer)又名袖珍菇、小平菇。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菌丝洁白,细密,有锁状联合;菌盖浅灰(白)至深灰,半圆形、椭圆形、圆形,完全伸展后呈扇形或圆形;菇柄侧生,或近中生(中生),内实,单生或丛生,细长;菌褶稍密,延生,白色  相似文献   

16.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5,(6)
<正>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又称白牛肝菌、大腿菌、白葱,是云南著名的野生菌,出口量大。其子实体中等至大型,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不粘,光滑,边缘钝,黄褐色、土褐色或赤褐色。菌肉白色,厚,受伤后不变色。菌管初期白色,后  相似文献   

17.
封面图解     
《食用菌》2016,(6)
正残托斑鹅膏菌(Amanita kwangsinsis),子实体中等大,菌盖直径可达3~9.5cm,初半球形,后平展,色浅褐色或宗褐色,中央色更深,散布有白色角锥状鳞片,边缘稍有内卷而具有较明显的条纹,甚至开裂。夏季发生于马尾松林地,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等。产区发生中毒现象,毒素不明。  相似文献   

18.
竹荪人工栽培技术(连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竹荪子实体分如下部份: (1)菌盖:短裙竹荪菌盖白色,长裙竹荪菌盖略带土黄色,表面有不规则的多角形网格,上有圆形或椭圆形小孔,2~4厘米高,子实层(孢体)附着在菌盖表面,暗绿色,初为肉质,由于吸湿能力强,在空气中裸露后迅速吸湿并液化为粘稠状物质。孢  相似文献   

19.
自2012至2015年在广西省浦北县、博白县及容县选取山林改造成熟、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产量稳定的山林进行不同方案的林地改造实验,观察山林改造后野生鳞盖红菇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一直沿用的标准改造方法(适当伐树使林地郁闭度保持在0.8左右,适当砍伐灌木杂草使灌草盖度保持在0.27左右,枯枝落叶厚度保持在2.0 cm左右)效果最好,在降雨正常的条件下野生鳞盖红菇的产量保持在每百平米15 kg左右。  相似文献   

20.
1985年7月和9月我们在粤北的始兴县樟栋水自然保护区以及阳山县秤架区太平洞又发现两种国内未见报道的可食红菇。 1.尖褶红菇Russula acrifolia Romagn.(Bull.Soc.Mycol.Fr.59:61,1943)。菌盖宽3—11厘米,平展中凹形至近漏斗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