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雨水集蓄利用现场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座谈会于 2 0 0 1年 9月 5日 8日在广西白色市召开 ,水利部副部长翟浩辉、农水司司长冯广志、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孙瑜以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水利部门共 9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翟浩辉副部长在两个会议上分别做了重要讲话 ,肯定了广西近几年大规模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 ,对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做了动员和部署。与会代还表参观了广西凌云县、凤山县雨水集蓄利用现场全国雨水集蓄利用现场会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座谈会在广西召开$广西水利厅农水处@伍伟星…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 ,指出了目前该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发展本地区先进、高效、适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丘陵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雨水集蓄、雨水利用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形和经济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雨水集蓄策略以及与雨水利用相适合的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提出了一典型的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丘陵地区雨水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指出了目前该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发展本地区先进、高效、适用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全国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及其发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将全国雨水集蓄利用分为试验研究阶段、试验示范阶段、推广应用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总结了农村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现状、工作成效以及基本经验;介绍了农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组成和主要工程模式。同时将农村雨水集蓄建设重点分为黄土高原沟壑区、青海干旱区、川陕山丘盆地区、云贵高原区、岩溶山区、华北北部干旱山区和中部山丘区,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任务以及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雨水蓄渗工程建设多为雨水集蓄利用或雨水入渗模式,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工程、雨水池工程、雨水水质处理、雨水入渗工程等内容。依据河北省开展雨水利用工程的实践,科学总结了河北省生产建设项目雨水蓄渗工程技术规范,并对典型地区的雨水利用措施综合配置模式及效益进行了研究。根据下垫面条件的差异,各典型地区在实施雨水利用后生态效益明显,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丘陵山地雨水集蓄利用现状,选取集流面个数、集流面总面积、设计流量、设计保证率、蓄水设施个数、蓄水总体积和工程造价等7个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建立了雨水集蓄工程的投影寻踪决策模型,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对评价模型进行优化,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某雨水集蓄工程设计的方案优选。研究表明,用投影寻踪回归分析法进行雨水集蓄工程方案决策,避免了传统评价方法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合理可信、方法简单,为雨水利用工程方案的优选提供了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8.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干旱程度愈演愈烈的不利局面,合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成了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如何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水和谐,实现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总结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基于新时期我国贫困缺水地区的基本现状以及发展贫困缺水地区新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快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思路,提出了我国雨水发展的前景和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以望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高效利用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充分利用天然降雨,根据甘肃省雨水利用工程建设及发展旱作雨养农业的经验,总结提出了黄土高原半旱区雨水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并对雨水集蓄工程技术模式、雨水集蓄灌溉技术模式、集雨工程建设投资模式和运行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杨芳 《节水灌溉》2003,(3):22-22,30
对青海东部干旱区发展雨水集蓄的必要性、有利条件、雨水集蓄系统的组成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该区利用天然雨水资源,是发展农业,进行生态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浅议贵州省雨水集蓄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贵州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发展背景和现状,分析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与水土保持工程、节水灌溉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相结合取得迅速发展的原因和优势,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宁夏彭阳县雨水集蓄利用模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雨水集蓄利用是宁夏彭阳县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宁夏彭阳县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总结提出了5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调配利用模式;坡面集雨与林草建设利用模式;道路集雨补灌农田利用模式;庭院经济集雨利用模式;旱作农田土壤水库扩蓄增容;高效集蓄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宁夏彭阳县集雨节灌工程投资、运行管理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疆是干旱缺水的地区,地下水超采情况日益严重,尤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雨水蓄集利用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基于此点,本文阐述并举例分析了新疆雨水蓄集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设施农业连栋温室雨水收集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以亚热带丘岗山区的典型区域——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衡阳盆地雨水资源化的初步设想:一是强化雨水就地利用,构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二是积极推广庭院雨水集蓄,发展庭院经济;三是适当发展雨水集蓄小型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分保证率。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分析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系统构成、作用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方位进行了风险要素识别、风险源辨析,确定了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种类及其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形成过程;构建了多层次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综合风险等级评定标准;以典型工程为例,计算了工程实施过程的风险度,对有效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过程风险管控,提高灌溉保证率,支撑雨养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屋面集雨径流水质及初期弃流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屋面初期雨水径流水质进行了现场试验,对雨水径流的悬浮物和COD污染物指标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屋面雨水径流的初期冲刷效果明显,且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符合指数形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屋面雨水利用的初期雨水弃流量,为雨水集蓄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雨水利用已成为缓解山丘区水资源紧缺、加快山丘区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以实现山丘区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对山丘区雨水进行梯级集蓄优化,建立雨水梯级集蓄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用多目标遗传算法结合大系统分解协调理论对模型进行求解的方法。多目标遗传算法可实现各水源供水量的均衡合理分配,为山丘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指导依据,为山丘区的雨水梯级集蓄优化建模提供了方法参照。  相似文献   

18.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推动雨水集蓄利用健康发展,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过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有关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雨水集蓄利用中的水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雨水集蓄利用中的雨水水质安全问题,从大气污染、雨水收集、窖水贮存、窖水消毒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集蓄雨水污染成因,提出了研发筛选集流和窖体新材料、优化水窖结构设计和改进消毒方法、加强集流面与水窖管理等防止窖水污染和改善窖水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贵州喀斯特山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蓄水设施缺乏,工程性缺水等问题,研发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共性技术,探讨利用集雨装置集蓄雨水解决居民生活及灌溉用水的可行性。通过集雨装置把天然雨水收集、过滤消毒、储存以及利用,实现对水质进一步净化,收集的雨水水质满足生活用水的相关标准,达到喀斯特区在干旱缺水期有水可以用,同时解决了农作物生长发育期缺水的补灌,提高作物产量,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益、干净卫生的人畜饮水安全的雨水利用技术系统。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喀斯特缺水山区饮水困难和农业补充灌溉,实现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选择,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方法和重要途径,对喀斯特山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