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提高我省夏蚕蚕茧产量、茧丝质量和养蚕经济效益,我所与广西蚕业指导所协作,经过两年多的品种选配,初步选育出蚕茧产量高,茧丝质量好,体质强健的新蚕品种“932·芙蓉×7532·湘晖”(简称9·芙×7·湘)的中·中×日·日双交四元一代杂交种。经两省夏季高温季节进行实验室,农村生产试养,初步结果表明:“9·芙×7·湘”具有好养、产量高、出丝多、丝质优等优点,并得到蚕农的好评。现将我省试养情  相似文献   

2.
“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是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合作选配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该品种杂交原种好养、易繁、产卵多、产附好,繁殖系数提高20%~25%;杂交种好养、稳产、丝质优、全茧量、茧层率、单产、单茧丝长、净度、出丝率等均超对照种,生命率与对照相仿,是适应于两广及兄弟省夏秋高温饲养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广西蚕业指导所和广东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共同选择932·7532、芙蓉·湘晖两对体质较强,茧丝质较优配合力好的夏秋蚕品种,配成“932·芙蓉×7532·湘晖”四元杂交种.是两广合作的试验研究课题.两所进行分工协作,广西所负责选育提高丝质和抗高温多湿性能,广东所负责选育提高抗氟和抗中肠型脓病性能,两省(区)各自进行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广西的试养鉴定情况初报已载本刊第28卷第1期).  相似文献   

4.
一、芙蓉、湘晖在我所试养期间性状表现和原种制种实绩。芙蓉、湘晖一代杂交种是经过国家审定,可以在全国各地饲养的夏秋蚕用种。它具有孵化、眠起、上簇齐,体质强健好养,出丝率高的优点。近几年来我省饲养数量不断增加,地区不断扩大。一九八七年我所从湖南蚕研所引进芙蓉、湘晖原原母种,在春秋两造自行繁殖原原种和原种。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芙蓉性状表现:蚕期发育齐一、食桑快,抗高温性能强、抗多湿性能弱,茧短椭园、茧内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工作初步选育出春秋用的二化性中系限性斑纹品种57限,与外省引进的二化性日系品种782组成一代杂交种。57限×782一代杂交种经实验室比较、农村少量饲养和参加省品种鉴定,其主要经济性状除净度稍低外,其他均比对照种芙蓉×湘晖良好。57限及782原种比芙蓉、湘晖好养,繁育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6.
夏秋用蚕品种“东43×湘晖”经省新蚕品种鉴定工作小组两年来室内和农村鉴定结果基本上一致,从农村鉴定成绩看,克蚁产茧、产值分别比对照(新九×7532)增产4.26%和7.03%。五龄50kg桑产茧亦增8.54%,蚕儿孵化、眠起、上簇均齐一,食桑快,体质强健,好养,抗逆性能较强,是一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品种,于1994年3月17日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组召开桑蚕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宣布“东43×湘晖”作为合格种可在我省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春用蚕品种春蕾·激华×826·H72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辐射育种和系统选育等育种方法,历经10 多年春、秋两季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健康性好、发育整齐、繁育系数高的多丝量蚕品种激华,与引进种组配成春蕾·激华×826· H72( 简称川蚕12号) 四元杂交种。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该四元杂交种强健好养,收茧量高,茧丝质优良,其万蚕茧层量比对照种锦5·6 ×绫3·4 高552 % ,健蛹率9591 % ,茧丝长1 439 m ,解舒率72 % ,鲜毛茧出丝率1923 % ,净度97 分。  相似文献   

8.
夏秋用蚕品种丰一×54A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统选择的方法。经累代高温多湿环境下培育,育成了抗逆性较强,孵化、眠起、老熟齐一,茧丝质优良的中系蚕品种“丰一”和一粒茧丝长长、综合性状较优的日系蚕品种“54A”,并都具有较强的抗氟性能。其一代杂交种通过实验室以及江苏省共同鉴定结果表明:比对照种苏3·秋3×苏4万蚕产茧量提高5%,万蚕茧层量提高13%,解舒丝长增长100—200米,净度95分,强力3.8—3.9克/旦。  相似文献   

9.
我所自育成和推广夏蚕品种“桂夏二号”(932×7532)十多年来,它一直是广西夏秋蚕当家品种.对提高我区夏秋高温季节的蚕茧产量和蚕丝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原种932和7532存在产卵量少、繁殖系数低的缺点.为保持其体质强健,茧丝质较好的优良特性,提高其原蚕的生命力和蚕种的繁殖系数,我所于1989年选择932、7532与芙蓉、湘晖两对体质较强、茧丝质优、配合力好的夏秋蚕品种配成932·芙蓉×7532·湘晖四元杂交种,简称9·芙×7·湘与广东省蚕研所协作进行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鉴定结果(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10.
我场自1991年春开始试繁“芙蓉×湘晖”一代杂交种至今已三年,共制普种26360张,占三年总制种量的21.3%,其中1992年秋季全部都是“芙蓉×湘晖”。由于本县蚕农非常欢迎这对品种,虽然在繁育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每季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数量进行生  相似文献   

11.
“37·抗×86·A”是中·中×日·日四元杂交种。原母种抗逆性强、丰产性能高、茧丝质优。四元杂交种抗逆性、抗大气污染能力强,孵化、发育、眠起齐一,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好;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生命力与“两广二号”相当,对100-200ppm的氟化钠有很高的抵抗性。4龄起蚕结茧率达到98.9%,虫蛹统一生命率达到96.65%,全茧量1.594g,比“两广二号”提高7.99%;茧层量0.38lg,比“两广二号”提高19.81%,万蚕收茧量15.65kg,万蚕茧层量3.830kg,一茧丝长1058m,解舒率7.03%,解舒丝长741.8m,纤度2.734 D,净度94.4分,表现出优良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2.
“芙蓉×湘晖”是一个优良的夏秋蚕品种,茧丝质量好,比我省现行当家品种“两广一号”优,深受广大蚕农和丝厂外贸部门的欢迎,值得进一步推广。但是由于芙蓉、湘晖原蚕饲养比新九、7532较困难,担茧制种成绩较低,繁育芙蓉×湘晖比繁育两广一号,其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也就是说,大量繁育芙蓉×湘晖会导致蚕种繁育经济亏损,广大原蚕户亦不愿意饲养。我场于1990年秋试繁芙蓉×湘晖,今年秋第三次饲养芙蓉、湘晖原种,原  相似文献   

13.
桑蚕品种“东43”及其一代杂交种“东43×7532·湘晖”自1992年通过鉴定开始在全省推广以来,已显示出其优质、好养、易繁、高产的特点,目前已推广到海南、广西、福建等华南热带亚热带蚕区,推广量达到150万张以上,该种于1995年先后获得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但是,近年来生产上时有反映该品种抗湿性欠强,  相似文献   

14.
繁育桑蚕“两广二号”原种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蚕新品种“两广二号”(932·芙蓉×7532·湘晖),自1992年春通过广西桑蚕品种审定小组审定以来,在我区推广很快。仅1992年和1993年两年饲养蚕种量达99.3万张,占全区全年蚕饲养置70%和80%。该品种不仅具有好养、茧质优、产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芙蓉×湘晖系湖南等省现行秋用蚕品种。重庆市蚕种公司一九八七年春季从湖南省引进湘晖、芙蓉两原种,由潼南县蚕种场试制一代杂交种,于八七年秋季在潼南县双江镇进行了农村试验,现将其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6.
我区地处亚热带,春秋饲养从区外引进的春用多丝量品种生产不够稳定,虽然近年引进饲养区外一些高丝量品种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因蚕种繁殖困难而难以推广.我区和湖南、广东先后育成的优良蚕品种“群芳×朝霞”、“芙蓉×湘晖”、“研菁×日桂”、“ 3新×5091”,但其强健性与茧丝质量负相关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茧丝质和量提高了,而原蚕体质又减弱,母蛾产卵量减少,蚕种繁殖系数低,增加了蚕种场繁种的困难.因而这些品种的推广量未能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区春秋期的当家品种还是抗高温多湿和抗病力强,茧层率和出丝率较低的  相似文献   

17.
蚕茧要获得丰收,固然与栽桑、养蚕、上簇等综合技术影响有关,然而选用优良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产量、质量的基础。我省推广的781×(782·734)、绫3·4×锦5·6等多丝量品种,带来了丝绸工业的繁荣。近年来重庆市又引进了菁松×皓月·春蕾×镇珠·淅蕾×春晓,芙蓉×湘晖·新抗×科明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省蚕茧生产推广应用的家蚕品种是二元一代杂交种,原种场繁殖的是纯种,随着生产的发展,我省1992年5月开始繁殖双交原种,制造多元一代杂交种(东43×7·湘,9·芙×7·湘)。多元一代杂交种在我省大量推广应用后,繁殖双交原种就成为原种场的主要任务。目前,我所繁殖的双交原种有“932×芙蓉”和“7532×湘晖”。最初,由于繁殖双交原种在操作上及  相似文献   

19.
桑蚕“两广二号”产卵率与产卵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在广西推广的桑蚕“两广二号”杂交种,其母蛾交配后,在室温25℃产卵与室温30℃产卵相比较,正交(932·芙蓉×7532·湘晖)在25℃条件下,产出卵率高3.88%,不良卵率降低1.18%,反交(7532·湘晖×932·芙蓉)产出卵率高4.76%,不良卵率降低1.87%。  相似文献   

20.
<正>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夏秋蚕新品种“芙蓉×湘晖”最近通过国家鉴定。该品种孵化、各令眠起、上簇齐一,体质强健好养,抗高温、抗逆性较强,茧丝优良。全国鉴定成绩:茧层率23.32%,上车茧率95.98%,出丝率17.38%,解舒率79.89%,万头产丝量.59 2公斤,虫蛹生命率94.62%。其综合经济性状超过了历年通过国家审定的秋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