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河蟹人工育苗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但育苗场选用的亲本大部分规格较小河蟹,导致养殖的商品蟹规格也偏小,不能满足市场对优质蟹种的需求。大规格河蟹亲本(雌蟹250克/只以上)虽然成本高,但后期养殖的商品蟹普遍偏大,是优质蟹、品牌蟹的重要来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河蟹育种团队开展了两组大规格河蟹土池育苗试验.  相似文献   

2.
发展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已成为当前提高河蟹养殖经济效益和推进河蟹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要养好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关键要有规格适宜的优质蟹种。当前在1龄蟹种的培育上,最大的问题是性成熟比例过高。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采取“控调”结合。  相似文献   

3.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肉质鲜美、风格独特,历来受到民众的喜爱,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优质、大规格成蟹是提高河蟹养殖效益的有效途径.幼蟹培育主要是指将蟹苗培育成规格更大的一龄蟹种[1,2],即"扣蟹",良种幼蟹是"养大蟹"的基础,因此如何提供优质幼蟹就成为推动河蟹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大规格河蟹种是养殖大规格河蟹的必要条件.在河蟹养殖向"稀大高"模式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规格河蟹种需求旺盛.2008年我们承担"大规格优质蟹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经2年探索,形成了如下大规格河蟹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南通地处沿海,区域内自然河沟水体有微弱盐度(0.3~1.2),多年来一直受弱盐度水体不能养出大规格成蟹的思维影响,成蟹规模养殖起步较晚。2018年起,通州区水产技术指导站结合"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规划方案""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转产实施意见"等产业绿色发展要求,通过典型示范,大力发展优质大规格成蟹养殖,集成了沿海地区优质河蟹"1132"生态高效养殖技术,即达到1万元/亩效益、亩投放1 100只优质蟹种、成蟹上市规格平均达150克/只、亩产量达100千克以上。经过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北方稻田蟹种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稻田蟹种综合种养技术是提高农田产出利用率的一项生态种养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稻田中较为丰富的天然饵料,充足的氧气和水质环境条件,通过稻、蟹互利共生,减少稻田农药化肥使用,减轻农田污染,使河蟹在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长,提高蟹种养殖肥满度、成活率和规格,实现优质水稻产量650kg/亩,蟹种产量65kg/亩,蟹种规格达到100只/kg~140只/kg,为北方地区的大规模河蟹养殖提供了优质河蟹种苗保障.  相似文献   

8.
河蟹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大规格河蟹受到市场的热捧,尤其是2012年河蟹上市之初,大规格河蟹出现了脱销,价格也一路飚升.常熟市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户沈金龙,充分利用科技入户这一平台,认真吸取知识,勇于实践,根据池塘生态学原理和河蟹生物学特性,采取种草投螺营造环境、选择优质蟹种进行科学投喂、泼洒生物制剂改优水质底质、利用生物食物链作用获得生态综合防病,经2012年的养殖试验,53×667 m2(成蟹养殖39×667 m2,扣蟹养殖14×667 m2),养成商品蟹的回捕率达80%,规格为200 g/只以上占25%、175~200g/只的占30%、150~175g/只的占20%、125~150g/只的占20%、125g/只以下占5%,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控三调』培育优质蟹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目前各地养殖大规格优质商品蟹的经验来看,放养的一龄优质蟹种要求规格在 80~ 160只 /公斤。用这样的蟹种养殖商品蟹,成活率高,生长快,出池的商品蟹 90%以上都可达 150克 /只,品质优越,深受市场欢迎。但当前在一龄蟹种的培育上,存在的最大技术难点就是,蟹种的出池规格偏大,性成熟的蟹种比例过多,蟹种的单产水平偏低,现已成为大规格优质商品蟹养殖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解决好这一技术难题,笔者认为,要搞好一龄优质蟹种的培育,关键是要在养殖技术上大胆创新,因地制宜,推广“三控三调”培育一龄优质蟹种的新方法。   所…  相似文献   

10.
目前,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不断发展,河蟹养殖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人们对河蟹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都希望能吃上规格大,质量好的河蟹,以饱口福。所以,要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蟹的要求,就必须提高养殖技术,养殖大规格优质河蟹。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重达150g以上的“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根据我们近几年池塘养蟹的实践经验,现将培育大规格商品蟹的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河蟹养殖是昆山市水产养殖的主要模式,借助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优势,相比其他河蟹产地昆山市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走上了"高大上"路线:"高"是指投入高、品牌高端、价格高;"大"是指放养大亲本河蟹培育出来的大规格扣蟹、养出的成蟹规格大;"上"是指河蟹品质优、以只论价、上档次。随着河蟹养殖水平的逐步提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养殖高效典型,2018年昆山市巴城镇新开河村养殖户姚木生10亩池塘共收获河蟹3257只,产量859.5千克,销售收入653090元。雌、雄蟹平均规格264克/只,平均亩  相似文献   

12.
<正>河蟹池塘"3+5"高效生态养殖模式为将河蟹(商品蟹)池塘养殖期划分为3个月和5个月两个生长阶段:第一阶段为3-5月份,共3个月,为蟹种(扣蟹)小池塘强化培育阶段,投放密度控制在5000只/亩左右,河蟹蜕壳两次,培育成活率50%以上,出池平均规格达20~30克/只。第二阶段为6-10月份,共5个月,为成蟹大池塘养殖阶段,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200只/亩,河蟹蜕壳3次,成活率75%以上,平均规格150克/只以上,亩产量9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3.
张涛 《河北渔业》2006,(1):33-34
针对当前河蟹养殖生产现状与发展态势,通过运用生态学技术手段,调整养殖生态环境,降低放养密度,强化养殖病害的预防,创造河蟹栖息、生长的优良环境,以长江水系的河蟹为养殖对象,从而提高河蟹的品质和养成规格,达到优质高效之目的。我们于2003年开展了“大规格商品蟹的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了河蟹的规格和品质,取得较好的养殖效果,河蟹每667m2产58.1kg,平均规格154g,其中200g以上的大规格雄蟹13.4kg,占23.1%,140g以上的大规格雌蟹10.28kg,占17.7%,回捕率73.1%,另每667m2产鲢鳙35kg,鳜鱼3.2kg,每667m2效益2438元,总效益24万元,投入产出比1:2.28。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兴化市紧紧抓住生态养殖这一主题,立足品牌、质量要素,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河蟹养殖面积与产量列江苏全省各县之首。2013年兴化全市河蟹养殖面积达82万亩,实现河蟹产量5.15万吨、产值22.6亿元。从过去以放养高密度五期幼蟹的重视产量型模式转变为稀放扣蟹为主的质量效益型模式,大规格优质河蟹的比重不断上升。兴化市水产局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兴化市特点的河蟹健康养殖模式,每亩投入大规格幼蟹600~700只,通过调控水质、种植水草、加强饲养管理等综合措施,促进河蟹养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商品河蟹规格,增加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特提出以下河蟹养殖技术要点:一、提高蟹种(扣蟹)放养规格和质量为解决我省气温低、河蟹生长季节短的问题,各地应尽可能提高放养的蟹种(扣蟹)规格,目前,应放养规格为120—160只/kg的蟹种为宜,有条件的放养规格应更大一些。另外,还  相似文献   

16.
河蟹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的名优水产品。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河蟹养成规格偏小,病害增加,加上滥用药物,导致蟹价下跌,传统养殖方法与河蟹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不适宜,影响了河蟹的生长和品质。为促进河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利用自然生态进行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河蟹技术,2001~2002年我们承担了河南省科委“水库网围生态养殖无公害河蟹技术研究”试验项目,试验的四个网围采用生态养殖技术,投放规格150~300只/公斤的扣蟹34.6万只,年底获商品蟹10250公斤,平均规格120~154克/只,获净利润9.22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现…  相似文献   

17.
刘四清,55岁,自1990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和一龄蟹种培育,至今已30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2018年被评为“江苏十大金牌扣蟹培育师”,2019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评为“中国河蟹产业杰出贡献人物”。2018年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泗洪推广示范基地负责技术管理,该基地2018年开展“长江1号”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400亩,共10口池塘。单塘面积40亩,为环沟型池塘,亩均放养规格为110~170只/千克的蟹种900~1200只,收获雄蟹平均规格为238克/只、雌蟹平均规格为167克/只、总重5.25万千克,亩均131.25千克,亩利润1.35万元。基地实现当年新建、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针对泗洪地区河蟹成熟晚、放养密度偏高、水草管理难度大、养殖早期特别是第一次蜕壳死亡率高、翻倍率低等河蟹养殖技术管理薄弱环节,笔者曾多次向其请教、进行探讨,现将养蟹达人刘四清2018年在该基地的相关管理经验整理分享如下。  相似文献   

18.
所谓大规格河蟹,是指个体体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的成蟹。目前,河蟹已成为各地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河蟹养殖已由追求产量的"大养蟹"向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养大蟹"和"养生态蟹"转变,大规格河蟹不仅销售通畅而且价格也比小规格河蟹高3~4倍,如规格在个体体重150g以上的河蟹市场售价为120元/kg~160元/kg,而规格在个体体重75g左右的河蟹市场售价只有30元/kg~40元/kg,如何培育生产无公害大规格河蟹成为养殖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开展以河蟹为主的生态养殖试验,养殖获得大规格河蟹,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赵小平  张震 《水产养殖》2011,32(9):50-51
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2010年高淳县团结圩开展优质蟹种规模化培育,面积150×667m2,共投放大眼幼体195kg,培育优质大规格蟹种(150只/kg)195万只,小规格蟹种(300只/kg)91万只,早熟蟹25kg/667m2。总成本119.6万元,总收入265万元,利润145.4万元,取得平均0.97万元/667m2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目前河蟹养殖"育优质蟹种,养高品质大规格商品蟹"的发展思路,笔者于2013年在江苏省盐城市绿发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60亩蟹种基地进行了优质蟹种模式化生产试验,获得了蟹种平均亩产量198千克、规格120~140只/千克、亩纯效益9750元的好效果,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建设蟹种培育池应选择在靠近水源、水质良好、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的地方,要求交通便利,水电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配套。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单只池面积以5亩左右为宜,池塘坡比1∶(2~3),水深1.5米以上。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考虑到投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