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维生素C由于化学结构在第二、第三位碳原子上的基团(羟基)稳定性差,对空气、阳光、温度、大气压力和水分都很敏感,因此,在配合饲料的生产、贮藏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作用,大部分维生素C会分解、变质,从而减弱了使用效果。美国一家公司生产了一种稳定型维生素C...  相似文献   

2.
商品猪饲料中的维生素实际添加量变化范围很大,但都高于NRC需要量。商品仔猪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的变异最小(40.5%),肥育猪饲料的变异最大(66.7%)。维生素添加量变化范围最小的是仔猪料中的维生素A,变化范围最大的是生长猪料中的叶酸,美国五类商品猪饲料中维生素的用量平均为NRC需要量的307%。我国的相关行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商品猪饲料中维生素的添加量,没有理由使用NRC需要量作为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热应激发现在炎热和不能调节的小气候条件下,由于应激可降低生产力,改变机体的生物化学指标,给养禽业带来很大损失。有的文献中报道,使用抗坏血酸可减缓应激对禽机体及其生产力的不良影响,也有关于在热应激条件下,饲养蛋鸡同时使用维生素C和B12的资料。我们的研究就是在生理学基础上制定产蛋鸡和肉仔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维生素C和B12的使用标准。产蛋鸡的试验,最初是在白色来航蛋鸡,所用的混合饲料中每100克饲料含有维生素C0.1到2克,结果不仅添加的维生素C蓄积在机体的肌肉和器官内,而且也提高了维生素B12在肌肉和蛋黄上的…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 (VitaminC) ,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即还原形式L -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 -脱氢抗坏血酸 ,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 ,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到目前 ,国内外许多科学家和学者就维生素C对畜、禽、鱼类的生理作用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对其作一综述。1 维生素C的生理作用维生素C作为强还原剂具有很多反应功能。目前了解最清楚的是它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和“修复” ,维生素C是脯氨酸羟基化酶的辅酶 ,有助于脯氨酸羟基化形成羟脯氨酸。羟脯氨酸是胶…  相似文献   

5.
刘刚 《水禽世界》2000,(6):32-33
在常规的家禽饲料中,只添加 13种维生素,即4种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9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不在推荐添加之列。近年来,随着对维生素C生理效应研究的深入,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已引起畜牧科技人员的重视。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其生理功能之一就是预防坏血酸病。维生素C普遍存在于蔬菜、水果及各种青绿植物中,饲料中的抗坏血酸极易因高温或暴露于空气中而氧化,因此,在常规配合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甚微。1家禽体内维生素 C的生物合成 家禽有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受许多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C硫酸酯钾的稳定性及其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C硫酸酯钾的稳定性及其在鱼虾养殖中的应用青岛海洋大学李爱杰,雷清新,徐玮,任泽林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大多数动物都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维生素的生理功用主要是:维生素C对结缔组织、骨骼、牙齿细胞间质的形成,以及维持这些组织的正常功...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常被用作一种抗应激剂。但是,由于鸡和其它家禽能够合成这种维生素,所以,这一做法被认为是有争议的。然而,据认为,在遭受应激因而机体的代谢需求超过了维生素C的内源性供应量时,向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的做法仍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余伯良 《畜牧与兽医》1998,30(6):274-275
饲料中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如维生素、饲用酶、活菌制剂等大多属于热敏性物质,受热易变性或死亡。许多饲料的制粒温度大都在80~120℃之间,压制的水产饲料一般至少使维生素C的活性降低40%~60%,有时其损失可高达80%[1]。而且维生素C易于氧化,它很易与...  相似文献   

9.
在发生减蛋综合症的蛋鸡中使用维生素C效果好波斯尼亚学者Gagic,A等报道,在1650羽6个月龄的产蛋鸡中爆发了减蛋综合症,经用禽腺病毒BC14株作血凝素抗原的HI试验证实,爱检的3o羽鸡的效价介于1:64到1:1024之间。用维生素C以饮水方式喂服...  相似文献   

10.
罗氏沼虾维生素C的营养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C的生物功能,是脯氨酸羟化为羟脯氨酸中的一种辅助因子(即胶原前体),维生素C缺乏,会削弱胶原代谢。大多数鸟类和哺乳类能合成维生素C,但鱼类一般不能,虾类也缺乏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试验在于研究罗氏沼虾养成期,对饵料中维生素C的营养需求量,为其配合饲料中维生素添加量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试验用水为经曝气的盐度0258%的地下井水。试验网箱规格为08m×08m×10m,置于体积10m×5m×2m的室内水泥池中,池水深08m。试验用虾为平均体长48cm左右的室内暂养虾。基础饵料配方见表1。所用维生素C为维生素C磷酸酯…  相似文献   

11.
三种维生素C产品对中国对虾生长的试验比较李爱杰刘铁斌维生素C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维生素,在配合饲料中必需添加。随着维生素C添加剂的生产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多。本文从市售的维生素C产品中选择三种,进行了对比试验,以考查其对中国对虾生长的影响。1材料...  相似文献   

12.
对虾对维生素B1,B6和氯化胆碱的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虾对维生素B_1、B_6和氯化胆碱的需求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吴善,蔡清海,洪国裕关于日本对虾对维生素的需求,日本研究人员曾经报道在饵料中补充维生素C和补充葡萄糖合剂对对虾的生长效果显著,同时,还论证了饵料中维生素C、环已六醇和氯化胆碱是对虾的正常生长的...  相似文献   

13.
膨化饲料中热敏性物质的后添加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挤压膨化加工可以钝化饲料的抗营养因子,并使蛋白质变性、淀粉糊化,有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但也会带来负面影响。1 膨化加工工艺对饲料养分的负面影响11 维生素的损失 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将导致维生素的损失。美国Coelho报道,在膨化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3、叶酸损失11%,单硝酸硫铵素与盐酸硫铵素的损失率为11%与17%,维生素K与维生素C的损失率为50%,在颗粒料中则损失率减半。Vanderpoel报道,猪饲料在120℃膨化后,贮存1个月,损失最多的几种维生素是:维生素K380%,维生素C75%,维生素D325%,维生素A和E20%。1…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需要量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 (NRC)提出了畜禽在集约化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维生素的推荐需要量。NRC的营养需要量标准形成了制定商品家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基础 ,以便预防家禽的维生素缺乏症。这些推荐需要量数据经常更新 ,以便将最新的研究结果包括进去。NRC推荐量与任何现代商品猪种或者其特定的商业参数有联系。NRC推荐量数据是用以评价商品鸡饲料中维生素添加率的基础。为了确定鸡饲料中的维生素添加率 ,常常需要在不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再次进行评价。一般来说 ,NRC推荐量被认为是鸡饲料中的维生素最低添加水平 ,在考…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式存在,即还原形式L-抗坏血酸和氧化形式L-脱氢抗坏血酸,大部分维生素C以还原形式存在,这种还原形式的维生素C在鱼虾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鱼虾摄入维生素C不足时,易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鱼类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态异形、游泳缓慢等等,严重时甚至出现类似哺乳动物的坏血病症状。例如大麻哈鱼饲料中缺乏维生素C时,出现脊椎前凸、侧凸,眼损伤,肌肉出血以及眼、鳃和鳍的软骨支持组织异常等症状;草鱼在缺乏维生素C时,易引起眼窝充血、鳍基部出血、鳃盖出…  相似文献   

16.
包膜维生素C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包膜维生素C和普通维生素C稳定性进行了试验。通过高温高湿加速破坏试验和恒温恒湿的留样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包膜维生素C比普通维生素C储存时间长、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7.
β-胡萝卜素的营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β -胡萝卜素 (β -C)是畜禽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 ,主要分布于植物和细菌体内的光合作用器官中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 β -C(Harold等 ,1 997)。自然界中的β -C有全反式 β -C、9-顺式 β -C、1 3-顺式 β -C和 1 5-顺式 β -C等几种异构体(Chandler和Schwartz,1 987)。饲料或食物中的 β-C除了可以作为维生素A源转化成维生素A满足动物对维生素A的需要外 ,还具有许多独特的营养生理功能。它是动物体内一种重要的生理性抗氧化剂 ,能有效地猝灭单线态氧 (1 O2 )、羟自由基 (HO- )、超氧根阴离子 (O- )等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国外提高蛋鸡产蛋量的10种方法一、加喂维生素C。俄罗斯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鸡舍温度为32℃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60毫克维生素C,1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2%左右;舍温为35C时,在每公斤饲料中添加44毫克维生素C,在20周内可提高产蛋率11%。在17....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乳牛骨代谢病的发病机理,测定了骨代谢病乳牛血清1,25-二羟胆钙化醇(DHCC)以及维生素D、羟脯氨酸的含量,并测定了肝、肾功能。结果表明,骨代谢病乳牛血清中维生素D含量升高,DHCC降低,羟脯氨酸降低,肝功能未见异常,肾功能发生了某些变化等。由此认为,乳牛骨代谢病是由肾功能障碍致维生素D转变为DHCC过程受阻,使DHCC含量降低引起的。其实质是骨基质分解降低,骨晶体即骨盐减少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