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日粮条件下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21kg,泌乳日龄为175±6天)通过4×4拉丁方试验设计,日粮包括30:70CW组(粗料仅由羊草组成)、30:70CCA组(粗料为玉米青贮+苜蓿+羊草)、50:50CCA组和65:35CCA组,共设4期试验,每期23天。30:70CCA组干物质采食量与有机物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P<0.01),30:70CCA组能量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30:70CW组DM、OM在瘤胃消化率(P<0.05)及全肠道消化率(P<0.01)均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NDF、ADF瘤胃及全肠道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65:35CCA组产奶量极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类型对奶牛瘤胃甲烷产生量及氮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6头健康荷斯坦干奶牛随机分为4组。以东北地区常用的粗饲料及其组合设计4种粗饲料类型:A组(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组(玉米青贮+羊草);C组(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羊草);D组(玉米青贮+苜蓿+羊草)。精饲料由玉米、麦麸、糖蜜、玉米纤维饲料、豆粕、棉籽粕和玉米胚芽饼为主要原料配制。试验结果表明:日粮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总能及总氮摄入量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日粮组(P0.05),日粮D组最高,其总能摄入量分别较日粮A、B、C组高11.06%、5.20%和8.05%,总氮摄入量分别较日粮A、B、C组高14.09%、8.88%和9.95%,日粮B组与日粮C组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A、B组奶牛瘤胃甲烷的产生量(L/d)、以甲烷形式损失的能量(MJ/d)显著高于日粮C、D组(P0.05),其中日粮A组每天瘤胃甲烷的产生量分别高于日粮C、D组3.36%和6.00%,日粮B组每天瘤胃甲烷的产生量分别高于日粮C、D组6.41%和9.12%,日粮A组以甲烷形式损失的能量分别高于日粮C、D组3.30%和6.00%,日粮B组产生的甲烷能分别高于日粮C、D组6.35%和9.13%。每千克干物质采食量的甲烷产生量(CH4/DMI)、每兆焦总能摄入量产生的甲烷量(CH4/GEI)以及甲烷能占摄入总能的比例(CH4/GEI),日粮B组与日粮C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各日粮类型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日粮A组粪氮排放量占总摄入氮的比例有高于日粮D组的趋势(P0.10)。日粮D组奶牛尿氮排放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日粮组(P0.05),分别较日粮A、B、C组高18.84%、17.28%和15.51%,但尿氮排放量占总摄入氮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D组奶牛粪氮和尿氮总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类型日粮组(P0.05),分别较日粮A、B、C组高7.19%、8.35%和6.88%,但日粮B组与日粮D组的粪氮和尿氮总量占总摄入氮量的比例却显著低于日粮A组和日粮C组(P0.05),其中日粮B组分别低于日粮A、C组5.58%和2.33%,日粮D组分别低于日粮A、C组6.04%和2.80%。由此可见,玉米秸秆与羊草混合使用时,将降低由玉米秸秆组成的日粮的CH4产量及氮的损失,而在最常用的粗饲料组合类型中,含有羊草与苜蓿的混合日粮向环境排放的CH4及日粮氮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粗饲料组合对奶牛饲粮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16头体重、年龄、胎次相近的,处于干奶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分为4组,每组4头.以常用的粗饲料设计A(玉米青贮+玉米秸秆)、B(玉米青贮+羊草)、C(玉米青贮+玉米秸秆+羊草)、D(玉米青贮+苜蓿草+羊草)4种粗饲料组合的饲粮.结果表明:饲粮D干物质、有机物和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饲粮(P<0.05),其次为饲粮B和饲粮C,饲粮A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各饲粮(P<0.05),各饲粮的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粗饲料组合显著影响饲粮摄入总能、能量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率(P<0.05),饲粮D甲烷能占摄入总能比显著低于其他3种饲粮(P<0.05).各饲粮的粪氮、尿氮占摄入总氮比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D的氮消化率显著高于饲粮B与饲粮C(P <0.05),且饲粮B显著高于饲粮A(P <0.05);饲粮B、饲粮D的氮利用率显著高于饲粮A(P <0.05).由此可见,玉米青贮+苜蓿草+羊草型饲粮的养分消化率、能量和氮的利用均优于其他各饲粮,羊草与玉米秸秆之间存在正组合效应,两者搭配使用可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优化能量和氮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泌乳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影响。选用10头荷斯坦经产奶牛[平均泌乳天数为(214±38)d,平均乳产量为(26.2±2.4)kg/d,平均体重为(727±65)kg]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2组,每组5头。试验设计2种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的试验饲粮,分别为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62.3%(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低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L-RDS)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为72.1%(占总淀粉的百分比)的高瘤胃降解淀粉水平饲粮(H-RDS)。采用交叉试验设计,试验分为2期,过渡期7 d,每期试验21 d,其中适应期14 d,采样期7 d。结果显示:1)相比L-RDS组,H-RDS组有机物和淀粉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有升高趋势(P=0.07),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2)相比L-RDS组,H-RDS组尿素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有降低趋势(P=0.09),摄入氮、乳氮、粪氮、尿氮和沉积氮及它们占摄入氮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尿中总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产量亦无显著变化(P0.05)。3)饲粮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乳产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可知,饲喂高淀粉饲粮时不同瘤胃降解淀粉水平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对泌乳性能和氮平衡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玉米压块秸秆和羊草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日粮消化率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体重为(550±25)kg的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4个日粮处理精料组成相同,粗料组合分别为:100%玉米秸(100% CS)、60%的玉米秸+40%羊草(60% CS+40% CW)、40%玉米秸+60%羊草(40% CS+60% CW)和100%羊草(100% CW).试验期共60 d.结果表明:4个日粮处理间奶牛瘤胃pH差异不显著(P>0.05),60% CS+40% CW组和40% CS+60% CW组pH变化较平缓.日粮处理间氨态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质(MCP)产量以及各种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羊草比例的增加,乙酸/丙酸值逐渐减小.60% CS+40% CW组日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比100% CS组有提高的趋势(P=0.10),其他营养成分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个日粮处理条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粗饲料由不同比例压块玉米秸秆和羊草组成的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均可提供正常的瘤胃发酵和泌乳的营养需要,能达到较高的乳脂率.60% CS+40% CW组有提高日粮NDF消化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生长期西藏白绒山羊的能量、蛋白质需要量,本研究以24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月龄西藏绒山羊母羊为研究对象,按消化能和粗蛋白两因子2×3水平的试验设计随机分为6组,进行为期90d的饲养试验和14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日粮能量水平可显著增加试验羊的日增重(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末期体重、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日粮蛋白水平可极显著地影响氮代谢(P0.01);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仅对粪氮有显著的互作效应。(3)日粮能量水平对食入总能、甲烷能、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甲烷能、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和蛋白水平对食入总能、甲烷能、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因此,生长期西藏白绒山羊日粮适宜的消化能和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09~12.03MJ/kg和9.42~10.13MJ/kg,适宜的粗蛋白和可消化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0.35%~11.29%和5.74%~6.47%。  相似文献   

7.
奶牛日粮中粗饲料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奶牛瘤胃能氮不平衡,氮的排放量增加并产生大量甲烷气体,不仅提高饲养成本,还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奶牛日粮搭配时不仅考虑粗饲料本身的营养价值外,还需要考虑不同粗饲料对日粮能氮平衡的影响。试验采用东北地区相同加工的不同粗饲料,通过消化代谢试验及呼吸面罩试验,评价东北地区的苜蓿、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及北方各地区的粗饲料的能氮代谢和甲烷排放量,为东北地区奶牛合理调制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显示:苜蓿、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净能分别为5.55、5.08、5.10和4.71 MJ/kg,产生甲烷体积分别为32.45、41.91、43.29和57.20 L/kg。苜蓿、玉米青贮、羊草和玉米秸秆的氮代谢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苜蓿的甲烷排放量最小,秸秆的甲烷排放量最大,且利用氮的效率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8.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 d,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这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六氟化硫(SF_6)示踪技术测定生产条件下泌乳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旨在研究饲粮NDF/NFC(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对泌乳中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649.54±18.44)kg、胎次(1.42±0.15)胎、泌乳天数(170.08±19.04)d、产奶量(18.46±0.89)kg/d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配到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1.44、1.65、1.82。试验期为28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4 d正试期。结果表明:①泌乳中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甲烷能、甲烷/干物质采食量及甲烷能/总能摄入量在3个处理组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低NDF组NFC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高NDF组(P0.05);③生产性能和日增重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44的低NDF组饲粮能显著降低泌乳中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1.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 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现代谢率与表现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粗粉小麦替代玉米对奶牛泌乳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血浆代谢物浓度的影响。试验将16头平均体重为(570±45)kg、平均泌乳天数为(85±16)d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日粮中分别用0、9.5%、19.0%和28.5%的3.5 mm粉碎的小麦替代玉米,试验共进行21 d。结果:随着日粮粗粉小麦添加水平的升高,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淀粉表观消化率表现为显著二次曲线效应(P 0.05),其中28.5%粗粉小麦组较对照组和9.5%粗粉小麦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了13.03%、12.77%(P 0.05),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了5.11%、6.17%(P 0.05)。瘤胃pH和乙酸与丙酸比值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随着日粮粗粉小麦添加水平的升高,乳蛋白含量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血浆胆固醇浓度表现为显著线性降低(P 0.05),而血浆胰岛素和尿素氮浓度表现为显著线性升高(P 0.05)。结论 :在不影响奶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pH、乳脂肪及血浆代谢物浓度情况下,泌乳奶牛日粮中粗粉小麦替代玉米的适宜水平为19.5%。  相似文献   

13.
以3头体况良好,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前期奶牛为试验动物,在日粮精粗比为55∶45的前提条件下,采用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了3种不同过瘤胃淀粉日粮对泌乳奶牛消化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组不同日粮对营养物质的采食、排泄以及消化利用有着一定的规律性。3组不同日粮之间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过瘤胃淀粉日粮组的粪NDF排出量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其他营养物质的排出量3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2组均使尿氮排出量降低,其中高过瘤胃淀粉日粮组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并且高过瘤胃淀粉日粮的氮沉积量和可消化氮转化为沉积氮的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其他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和丁香酚对奶牛消化和泌乳性能、瘤胃发酵及奶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初产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牛。试验日粮采用2×2多因子方差设计,2个营养水平(高水平和低水平),2个丁香酚添加水平(0和50 mg/kg),试验进行4周。高营养水平日粮较低营养水平日粮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摄入量(P0.05),显著降低了养分表观消化系数(P0.05)。随着日粮营养水平的升高,牧草有机物和酸性洗涤纤维在瘤胃的表观消化系数显著升高(P0.05)。高营养水平日粮组较低营养水平日粮组显著降低了瘤胃最大或最小p H(P0.05),同时高营养水平组乙酸含量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高营养水平日粮组较低营养水平组显著提高了泌乳量和乳中真蛋白含量(P0.05),但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低营养水平组(P0.05)。综上所述,高营养水平日粮可以降低奶牛瘤胃p H、纤维消化率及乳中脂肪含量。日粮营养水平和丁香酚对奶牛消化和瘤胃发酵性能的影响无显著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过瘤胃保护蛋氨酸(RP-Met)对奶牛瘤胃发酵和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2×2反转试验设计。选择4头产奶量相近、体质量(610±70)kg、泌乳日龄(150±30)d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经产荷斯坦泌乳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另一组为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RP-Met 60 g/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RP-Met后日粮中各种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在数值上有所提高。在日粮中添加RP-Met对饲喂后2~6 d瘤胃液pH、氨态氮(NH3-N)质量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及各挥发酸的比例无显著影响(P0.05),但瘤胃液pH有降低的趋势(在早饲后4 h,其pH差异已接近显著水平,P=0.057);NH3-N和VFA质量浓度有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氮占消化氮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消化氮的沉积率显著升高(P0.05);尿氮排出量明显降低,乳氮、沉积氮和消化氮转化成乳氮的效率明显升高,血浆尿素氮和牛奶尿素氮有降低的趋势,但均未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P0.05)。上述结果说明,RP-Met具有较好的瘤胃稳定性和小肠消化率,能够起到RP-Met的基本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不同日粮条件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用4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泌乳奶牛(体重为483±21kg,泌乳日龄为175±6天)通过4×4拉丁方试验设计,日粮包括70CW组(粗料仅由羊草组成)、30:70CCA组(粗料为玉米青贮 苜蓿 羊草)、50:50CCA组和65:35CCA组,共设4期试验,每期23天。30:70CCA组干物质采食量与有机物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P<0.01),30:70CCA组能量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30:70日粮组,CW组DM、OM在瘤胃消化率(P<0.05)及全肠道消化率均(P<0.01)显著低于其它日粮组;NDF、ADF瘤胃及全肠道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65:35CCA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1)。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道寒杂交母羊妊娠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择24只体重60 kg左右的道寒杂交1代经产母羊,随机分3组,自由采食组、80%限饲组、60%限饲组,按NRC(2007)饲养标准设计日粮,在妊娠第60 d和120 d进行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结果表明:1随饲喂水平降低,粪氮、粪能、尿能、甲烷能呈降低趋势,其中,粪氮、粪能在妊娠前期自由采食组与60%限饲组间差异显著(P0.05)。2随饲喂水平降低,氮沉积、氮沉积/食入氮下降,消化能、代谢能呈升高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随饲喂水平降低,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呈升高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水平影响妊娠母羊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甲烷的排放以及能量的代谢。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日粮中不同的粗蛋白(CP)及瘤胃未降解蛋白(RUP)水平对奶牛氮排泄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调控手段降低奶牛氮排泄对环境的污染提供理论依据。选择32头年龄、体质量、胎次、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的健康荷斯坦泌乳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4组日粮,每组8个重复,精粗比为48∶52。试验期75d,预饲期15d,正饲期60d。结果表明,当日粮CP水平从14.5%降到12.5%时,奶牛粪氮与尿氮的排泄量均显著降低,对日粮的氮表观代谢率与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日粮CP中的RUP水平由35%提高到40%,可以提高氮的消化率和代谢率,使奶牛的氮排出量显著减少。结果说明,降低日粮CP水平和提高日粮RUP水平可以降低奶牛氮的排泄量,提高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不同饲喂水平对肉用绵羊能量与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自由采食及限饲条件下杜×寒杂交公羔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将15只杜×寒杂交公羔随机分为3组,按自由采食、自由采食量的70%和自由采食量的40%3个水平饲喂,通过消化代谢和呼吸测热试验确定蛋白质和能量的代谢规律及气体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限饲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氮表观消化率高于自由采食组(P>0.05);食入总能、粪能、甲烷气体能、消化能、代谢能3组间差异显著(P<0.05);CO2排出量和甲烷产生量在不同饲喂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甲烷能占总能比例变化为7.45~8.75,呼吸熵的变化在0.68~0.84。限饲条件下杜×寒杂交公羔主要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高于自由采食水平,限饲不利于氮的充分利用;日粮饲喂水平对甲烷能占总能比例、能量消化率和能量代谢率等指标影响不显著,但会显著影响肉羊的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六氟化硫(SF6)示踪技术测定生产条件下泌乳奶牛瘤胃甲烷(CH4)排放量,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564.04±24.97)kg、胎次(1.58±0.23)胎、泌乳天数(88.00±15.32)d、产奶量(20.83±0.77)kg/d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1.14、1.30、1.55。试验期为24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低NDF组甲烷排放量、甲烷能极显著低于高NDF组(P≤0.01),甲烷/干物质采食量、甲烷能/总能摄入量在3个处理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2)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3)低NDF组日增重显著高于高NDF组(P <0.05)。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14的低NDF组饲粮能显著降低泌乳高峰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