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目的]研究氟苯尼考对四角蛤蜊稚贝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静水水生生物测试方法,分别在24、48、72和96 h观察四角蛤蜊稚贝的死亡数,并计算出氟苯尼考的安全质量浓度。[结果]氟苯尼考在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 930.65、1 585.86、1 415.32和948.64 mg/L,氟苯尼考对四角蛤蜊稚贝的安全浓度为139.31 mg/L。[结论]该研究为四角蛤蜊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的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5种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常用水产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方法]在室内常温、半静水条件下,采用硫酸铜、甲醛、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敌百虫开展对胭脂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在试验24、48、72和96 h后记录胭脂鱼幼鱼死亡数和试验药液的安全质量浓度。[结果]硫酸铜、甲醛、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敌百虫对胭脂鱼幼鱼96 h的LC50值分别为1.96、80.0、0.002、0.049和16.0 mg/L。胭脂鱼幼鱼对硫酸铜、甲醛、氰戊菊酯、三唑磷和敌百虫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57、27.2、0.009、0.013和6.9 mg/L,5种药物对胭脂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氰戊菊酯、三唑磷、硫酸铜、敌百虫、甲醛,胭脂鱼幼鱼对氰戊菊酯、三唑磷、敌百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结论]该研究为胭脂鱼人工苗种繁育过程中合理用药防治病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体长(5.09±0.71)cm、体重(2.09±0.66)g的黑鲷幼鱼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8.8±1.6)℃条件下,开展了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对黑鲷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3种农药对黑鲷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三唑磷、辛硫磷和乙酰甲胺磷,其中乙酰甲胺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0.11mg/L,21.83mg/L,17.30mg/L,14.07mg/L;辛硫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50m马,L,0.49mg/L,0.34mg/L,0.30mg/L;三唑磷对黑鲷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68mg,L,0.060mg/L,0.054mg/L,0.051mg/L。最后,还就黑鲷幼鱼对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唑磷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药物间的致毒效果及其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法,研究pH值为7.5~7.7,溶氧7 mg/L,盐度32,温度(24.3±2)℃条件下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急性毒性。试验鱼体质量为(8.5±0.5)g。急性试验设定氨氮浓度梯度为0、56.99、64.89、73.84、84.10、95.74、109.00mg/L,对应的非离子氨浓度分别为0、0.95、1.08、1.23、1.40、1.59、1.81 mg/L。结果表明:在急性试验中,氨氮对红鳍东方鲀产生了毒性,暴露24、48、72、96 h LC50分别为97.61、87.22、78.62、72.38 mg/L,安全浓度为7.24 mg/L。非离子氨对红鳍东方鲀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1.62、1.45、1.31、1.20 mg/L,安全浓度为0.12 mg/L。  相似文献   

5.
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三唑磷对泽蛙蝌蚪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阿维菌素、吡虫啉、三唑磷及其混配组合对泽蛙(Rana limnocharis)蝌蚪的急性毒性,并用联合作用系数法评价阿维菌素与吡虫啉、三唑磷混配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吡虫啉、三唑磷96 h对泽蛙蝌蚪的96 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0.0275、88.6229、10.8760 mg/L,急性毒性大小为阿维菌素>三唑磷>吡虫啉。联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按1∶17的体积比混配后48 h、72 h、96 h对泽蛙蝌蚪的毒性属增效作用;阿维菌素与三唑磷按1∶99的体积比混配后24 h、48 h对泽蛙蝌蚪的毒性属增效作用,72 h、96 h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pH7.85、水温8℃条件下,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自斑狗鱼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强,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5.85、35.26、27.24、24.92mg/L,安全浓度为2.492mg/L;非离子氨对白斑狗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613、0.471、0.364mg/L、0.333mg/L,安全浓度为0.033mg/L。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和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1)℃、pH 8.0±0.1条件下,氨氮对河川沙塘鳢胚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53.02、139.20、123.59和98.13 mg/L,安全浓度(SC)为9.81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_(50)分别为8.13、7.40、6.57和5.21 mg/L,SC为0.52 mg/L。氨氮对河川沙塘鳢仔鱼24 h、48 h、72 h和96 h的LC_(50)分别为54.52、40.63、30.32和26.16 mg/L,SC为2.62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_(50)分别为2.90、2.16、1.61和1.39 mg/L,SC为0.14 mg/L。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静水生物测试方法研究了氨氮对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和仔鱼的急性毒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1)℃、pH 8.0±0.1条件下,氨氮对河川沙塘鳢胚胎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153.02、139.20、123.59和98.13 mg/L,安全浓度(SC)为9.81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_(50)分别为8.13、7.40、6.57和5.21 mg/L,SC为0.52 mg/L。氨氮对河川沙塘鳢仔鱼24 h、48 h、72 h和96 h的LC_(50)分别为54.52、40.63、30.32和26.16 mg/L,SC为2.62 mg/L;转化为非离子氨的LC_(50)分别为2.90、2.16、1.61和1.39 mg/L,SC为0.14 mg/L。  相似文献   

9.
亚硝酸盐氮对克氏原螯虾仔虾的急性毒性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亚硝酸盐氮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仔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仔虾对亚硝酸盐氮的耐受性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亚硝酸盐氮对克氏原螯虾仔虾24 h、48 h、72 h、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8.69 mg/L、22.69 mg/L、18.92 mg/L、15.19 mg/L,安全浓度为1.52 mg/L.  相似文献   

10.
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法,研究了氨氮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a)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对氨氮有较强的耐受力;在pH7.8、水温20℃条件下氨氮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167.54、121.48、96.96、79.4 mg/L,安全浓度为7.94 mg/L;非离子氨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24、48、72、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04、2.93、2.34、1.91 mg/L,安全浓度为0.191 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影响,为斑节对虾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不同盐度条件下进行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研究硫化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盐度为25的条件下,24、48、72和96 h LC50分别为16.6、14.7、14.5和10.5 mg/L;盐度为20的条件下,分别为11.3、9.6、7.8和7.3 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10.4、9.4、7.7和7.0 mg/L;盐度为10的条件下,分别为5.9、5.7、5.5和4.3 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4.1、2.3、1.4和1.0 mg/L。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SC分别为1.1、0.7、0.7、0.4和0.1 mg/L。[结论]盐度对硫化物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硫化物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2.
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在pH7.85、水温8℃条件下,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白斑狗鱼对氨氮的耐受力不强,氨氮对白斑狗鱼成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5.85、35.26、27.24、24.92mg/L,安全浓度为2.492mg/L;非离子氨对白斑狗鱼的24、48、72、96h的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613、0.471、0.364ms/L、0.333mg/L,安全浓度为O.033mg/L。  相似文献   

13.
Cd^2+对中国蛤蜊的急性毒性及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d^2+对中国蛤蜊的急性与慢性毒性效应,为研究重金属污染对海洋贝类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以静水试验法进行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法求得Cd^2+对中国蛤蜊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采用黄嘌呤氧化酶-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SOD活性.分析Cd^2+对中国蛤蜊的鳃和消化盲囊SOD活性的影响。[结果]Cd^2+对中国蛤蜊的24、48、72、96h的LG50分别为12.48、7.06、5.52、4,22mg/L;Cd^2+对中国蛤蜊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04mg/L。在Cd^2+质量浓度为0,422~2.110mg/L备件下经过96h慢性毒性胁迫,中国蛤蜊的鳃和消化盲囊的SOD活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4~72h表现为抑制效应,96h表现为诱导效应,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Cd^2+对中国蛤蜊的急性毒性作用较强;在Cd^2+的慢性毒性胁迫下,中国蛤蜊的鳃和消化盲囊的SOD活性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静水水生生物测试方法,研究铵态氮对高体鳑鲏鱼苗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在24、48、72、96 h后,铵态氮对高体鳑鲏鱼苗的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414、8.109、7.078、6.775 mg/L;非离子态氨对高体鳑鲏鱼苗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9436、0.8125、0.7095、0.6794 mg/L.铵态氮及非离子态氨对高体鳑鲏鱼苗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80499、0.1807 mg/L.  相似文献   

15.
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对刺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常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对刺参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药物对幼参的毒性依次为土霉素>氟哌酸>新诺明,土霉素对刺参幼体24、48h的LC50分别为166、115mg/L,氟哌酸24、48h的LC50分别为457、407mg/L,新诺明48、72h的LC50为300、224mg/L;常用消毒剂对幼参的毒性依次为二氧化氯>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敌百虫,二氧化氯有效氯对刺参幼体24h的LC50为0.36mg/L,高锰酸钾24、48、72h的LC50分别为3.02、2.09、1.26mg/L,福尔马林24、48、72h的LC50(体积分数)分别为8.71×10-6、4.37×10-6、1.62×10-6,次氯酸钠有效氯24、48、72h和96h的LC50(体积分数)分别为44.7×10-6、14.5×10-6、10.0×10-6和9.3×10-6,敌百虫24、48、72h和96hLC50分别为479、158、105mg/L和78mg/L。另外,作者还描述了刺参幼体对常用消毒剂和抗菌药物的反应,推算了其安全浓度,探讨了常用消毒剂和抗菌药物在刺参养殖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正常盐度不同pH、正常pH不同盐度和相同水温23.2~25.7℃的条件下,研究pH和盐度对黑眶蟾蜍变态期蝌蚪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为7.6~8.0时,盐度在4.0~7.0 g/L范围内对变态期蝌蚪96 h内存活率无明显影响(均在80%以上),盐度对变态期蝌蚪的24、48、72、96 h TLm值分别为8.99、8.25、7.99和7.64 g/L,安全浓度为2.17 g/L.在不同pH试验条件下,黑眶蟾蜍变态期蝌蚪适宜生存的pH为3.6~10.4,pH对变态期蝌蚪24、48、72、96 h TLm值分别为10.90、10.76、10.57和10.50,最低耐受限为3.21,最高耐受限为12.67.  相似文献   

17.
 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乐果对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0.5±0.5)℃条件下,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76.97mg/L,67.85mg/L,56.61mg/L,52,80mg/L,并呈现出线性关系,安全浓度 (SC) 为5.28mg/L。由此得出,乐果对昭觉林蛙蝌蚪属于低毒性农药,当乐果残留量超过安全浓度时,将会影响昭觉林蛙蝌蚪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半静水式生物测试法测定了高锰酸钾和三氯异氰尿酸2种消毒剂对中华鳑鲏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高锰酸钾对中华鳑鲏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56、2.11、1.69、1.60 mg/L,安全浓度为0.43 mg/L;有效氯含量为61%的三氯异氰尿酸对中华鳑鲏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6.84、5.75、5.55、5.30 mg/L,安全浓度为1.21 mg/L.结果说明中华鳑鲏对高锰酸钾较敏感,对三氯异氰尿酸具有一定耐受力,三氯异氰尿酸连续用药对其影响不大,因此在对中华鳑鲏养殖水体及鱼种消毒时采用三氯异氰尿酸比高锰酸钾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生物急性毒性的试验方法,研究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金鱼体长(5.4±0.3)cm,体重(10.1±0.3)g]结果显示:高锰酸钾对金鱼鱼种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MTL)分别为4.34 mg/L、3.06 mg/L、2.49mg/L和2.31 mg/L,安全浓度为0.231 mg/L,高锰酸钾对金鱼药浴浓度须低于常规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26.79±0.82)℃、pH 7.78±0.18、溶解氧(6.22±1.09)mg/L的条件下,采用96 h半静水法研究了氨氮和亚硝态氮对体长为(20.60±2.17)mm、体质量为(0.09±0.03)g的杂交鲌先锋1号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氨氮对杂交鲌先锋1号的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LC_(50))及安全浓度(SC)分别为54.84、41.18、36.42、35.76和3.58 mg/L,对应的非离子氨的LC50及SC分别为2.05、1.54、1.36、1.34和0.13 mg/L,亚硝态氮对杂交鲌先锋1号的24、48、72和96 h的LC_(50)及SC分别为19.55、17.31、16.43、15.82和1.58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