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典型病例临床诊断不难,一些不典型病例,因其甲亢症状被掩盖,易误诊。为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现将本院1985~1997年误诊4例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例1:男,42岁,4a来四肢发作性强直抽搐伴短暂神志不清,发作时查脑电图轻度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特征及CT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10例经血钙、血磷测定结果证实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病人行脑CT对照观察。结果:脑内出现多发钙化,以基底节、小脑齿状核、丘脑、额顶枕脑灰白质交界处对称性钙化为多见,内囊未见钙化。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脑内有特征性钙化表现,但须与Fahr病相鉴别,而结合血生化CT检查可助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作为犬猫常发性内分泌紊乱的疾病,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存在。为充分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的诊断及治疗,文章介绍了2例病犬、1例病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综合诊治过程,以期为犬猫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小儿肝豆状核变性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3):278-278,282
目的:分析小儿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点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对近10年我院收治的20例小儿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误诊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以肝病、神经系统损害、血尿、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分别为11、4、3、2例。20例中有17例被误诊,误诊率为85%,误诊疾病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癫痫、溶血性贫血、急性肾炎。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被误诊,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提高诊断水平及争取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对具有上述病征的患儿常规行角膜K—F环及铜代谢检查,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球的误诊病例屡有报告,误诊肺癌者也不少见。对肺结核球的明确诊断仍然是影像诊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我院近10a间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球20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肺结核球影像诊断的准确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9例,女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肺癌患者误诊为肺结核的误诊情况。结果:发现肺癌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为忽视病原学检查的重要性,过于相信X线的检查、病史和年龄的因素和临床医师麻痹大意等。结论:造成误诊的原因多为主观因素及检查不充分所致,诊断肺结核要注意排除肺癌可能。  相似文献   

7.
柑桔含有丰富的β-胡箩卜素,过量食用可引起胡箩卜素血症。柑桔性胡箩卜素血症以皮肤黄染为主要特征,秋季发病率高,临床易误诊。现将1995年9月~1999年11月间我科误诊的34例柑桔性胡箩卜素血症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4例中男25例,女9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29例来自柑桔产地,食用柑桔量800~1000克/日,最多达1500克/日。 1.2 临床表现:一般食用柑桔4~6天后出现症状,持续2周左右,主要表现皮肤黄染,呈金黄色,以手掌皮肤明显,巩膜无黄染,大小便颜色无改变。其中19例伴有厌食,恶心和呕吐,11例肝脏右肋缘下1~2cm,5例伴有咽痛和轻度发热。肝功能检查血胆红素正常,小便常规检查尿胆原和尿胆素无增高。肝,胆,胰B超检查无异常。 1.3 误诊疾病:34例中误诊为病毒性肝炎23例,药物性肝炎4例,黄疸原因待查7例。平均误诊时间为1周。 1.4 诊断与治疗:本病诊断要点:①食用大量桔柑病史;②以皮肤黄染为主要特点,巩膜无黄染。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与其它引起皮肤黄染的疾病相鉴别;③取患儿血清2毫升放入玻璃试管,加乙醇和石醚各2毫升,摇均10分钟后静置,待乙醇和石醚分离,石醚层呈黄色为诊断胡箩卜素血症依据,34例均为阳性。治疗要点为:①停止食用柑桔;②症状轻者口服维生素C,症状严重者大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恶心、呕吐及发热者对症治疗。 2 讨论 柑桔是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的果品,β-胡箩卜素含量高,小儿一次性或短期内食用大量柑桔,过量的胡箩卜素被吸收,超过肝脏对胡箩卜素的代谢能力,引起胡箩卜素血症。柑桔性胡箩卜素血症以秋季柑桔丰收季节发病率高,多数患儿来自柑桔产地,临床主要表现见上述,本病易误诊,误诊原因:①对本病认识不足,缺乏临床经验;②未详细询问病史,特别是饮食情况;③对皮肤黄染体征的诊断分析时思路狭窄,仅依靠服药史或肝炎接触史而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及药物性肝炎;④未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过量食用含β-胡箩卜素果品的机会将有所增加,胡箩卜素血症患儿也会相应增高,掌握本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认识,可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陈剑峰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4,22(3):273-273,281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6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怕热、多汗29例.食欲亢进22例,消瘦30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2例.结节性肿大5例。心悸36例,气短23例,心绞痛5例,心电图异常32例,心脏增大者19例,心力衰竭者9例。误诊9例,占25.0%(9/36)。结论: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妇科急腹症误诊为阑尾炎28例临床分析陈衡,黄耀(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湛江524001)妇科急腹症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者临床常有发生,其误诊率高达45%~46%[1,2],为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及误诊分析李继红(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湛江524003)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存活者易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且临床又不易早期诊断。我院于近十年间共收治新生儿颅内出血89例,现作临床与误诊分析。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本院1985-2005年收治的21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1例术后均出现低钙血症;2例出现面部、手指麻木及抽搐,予短期静脉补钙后症状缓解;2例出现声音低沉及声嘶。B超、CT及99mT c-M IB I造影3项结合可使术前定位准确率达95%以上。结论:该病确诊率随着对其认识的提高和辅助检查不断完善而得到很大的提高。外科手术治疗对该病的治疗有确切效果,患者术后症状减轻,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术前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提高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6例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4例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6中14例转入我科前误诊误治,其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7例,小儿肺炎3例,先天性膈膨出、先天性肺囊肿、急性脓气胸和气胸各1例,误诊率高达87.5%。14例经X线检查、钡剂或碘油造影、CT、超声检查确诊;15例治愈,1例死亡(死于呼吸衰竭)。结论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由于症状迟发且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提高对迟发症状儿童先天性膈疝的认识,对疑似病例进行特殊性检查且追踪观察是可望确诊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恙虫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0收治的420例恙虫病,分析比较儿童和成人恙虫病的特点,并分析误诊和死亡原因.结果 (1)420例恙虫病患者,儿童105例,占25.0%;成人315例,占75.0%.(2)儿童患者肝功能异常、脑损害、间质性肺炎、肾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的发生率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15例病情平稳后出院。急诊手术4例。死亡3例。结论:AD发病急,病情凶险,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心绞痛、急腹症等。早期快速诊断。正确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23例多系统萎缩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小健  郑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1998,16(3):209-210,216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及影像结果分为3类型。(1)16例橄榄体桥小脑萎缩(OPCA)中,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者10例,脑的CT或MRI可见桥脑、橄榄体、小脑萎缩明显,可伴大脑等部位萎缩;(2)3例Shy-Drager综合征(SDS),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者2例,1例误诊为多发脑梗塞,脑MRI壳核T2低信号改变;(3)4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首发症状均为锥体外系表现而误诊为帕金森病。脑MRI示壳核可有T1低T2高信号改变。结论:MSA是一组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综合征,各型早期各具特点,其中SDS、SND较易误诊;MRI等有关检测技术对发病机理和诊断分型等方面有较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24例子宫腺肌症误诊为子宫肌瘤的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24例子宫腺肌症误诊声像圈的分析,对子宫腺肌症声像圈及诊断作初步的分析。方法:对346例B超及临床均诊断为子宫肌瘤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46例病例中,有24例子宫腺肌症B超及临床均误诊为子宫肌瘤,误诊率为6.9%,结论:对于生育期妇女,如果有痛经史,发现子宫增大,质地变硬,宫内光点增租,应警惕子宫腺肌症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囊缺如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我科诊治的9例先天性胆囊缺如患者,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疾病的术前超声诊断方法和误诊原因。结果:1例患者超声显像误诊为填满型胆囊结石,术中探查未见胆囊;7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1例患者术前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胆囊缺如并胆总管结石,术中证实为先天性胆囊缺如。结论:在胆囊模糊不清时,应考虑到胆囊先天性缺如的可能,可进行进一步检查,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8.
26例原发性肺癌的CT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26例原发性肺癌的CT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肺癌CT诊断准确性以及患者手术切除机会。方法:搜集1992~1999年间26例CT误诊,而经手术病理或其他临床证实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中,周围型肺癌20例,误诊为结核瘤10例,炎症假瘤5例,真菌感染2例,错构瘤2例,胸膜间皮瘤1例;中央型肺癌6例,误诊为纵隔淋巴瘤2例,胸腺瘤2例,肺部炎症2例。重新回顾性阅片发现,26例肺癌中具有典型肺癌征象,可作出诊断12例(占46%),具有部分特征表现,而结合临床可作出诊断的6例(占23%),其余8例(占31%)诊断仍较困难,需作穿刺活检或剖胸探查方可能诊断。结论:原发性肺癌术前CT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肺癌病灶CT特征性表现征象认识不足是主要原因。加强肺癌CT征象的认识,密切结合临床,提高或改进扫描技术,争取多种影像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将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结扎后发生异位妊娠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输卵管结扎术后发生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23例输卵管结扎后发生异位妊娠的临床作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23例中误诊15例,误诊率高达65.2%,提出了误诊的原因、对策和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卢景森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1,19(2):134-134,137
目的:提高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7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无甲亢危象发生.术后出现切口内出血1例.气管塌陷3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8例.持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结论:术前准备充分.术中操作细致.术后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