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正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感,其他家畜也可发生。可引起母畜流产,公畜出现睾丸炎等。人感染后,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和孕妇可引起流产等。目前,布病的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永昌县已被甘肃省兽医局列为奶牛和羊布病一类防控区;金川区为奶牛布病一类防控区,羊布病二类防控区。在《金昌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布病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锡盟布病感染情况1~3月份人间布病进行溯源性调查作出了风险评估。一、基本情况1.人间布病网报情况。据卫生部门统计,锡林郭勒盟布病网报病例2018年1~3月份累计病人137例。2.溯源调查情况。各旗县市(区)农牧部门对2018年1~3月份人间布病网报病例137名进行溯源调查,共涉及55个苏木乡镇(包括国营农牧场)、  相似文献   

3.
为了迅速拔掉我省城镇奶牛布病疫源,使城镇居民食用牛奶及其制品安全,我省于1988年开展了城镇布病奶牛净化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奶牛布病采取了检疫、扑杀病畜和健康奶牛免疫等综合性防制措施,并调整了免疫程序、加强了监测和考核验收。1989年长春、吉林两市郊区布病奶牛首先净化。可见,我省城镇布病奶牛净化进展迅速,大有希望。 1.对奶牛布病坚决采取“检、免、杀”的原则 1989年对全省32个县(市、区)城镇奶牛布病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请看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施国家布病净化试点项目,裕安区采用检测-扑杀净化策略,建立完善了布病防控《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优化了布病监测、移动控制、检疫监管、扑杀净化等技术和管理措施,逐步建成一套适宜轻流行区布病防控净化模式。本文对全区布病净化试点项目进展进行介绍,旨在为其他地区布病净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在羊布病流行区,发现部分病人与羊未有密切接触史而发生布病。为了查明传染源,我们曾先后两次对沾化县布病情况较重的义和、马营、新户等6个公社的狗进行了布病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西宁市湟中区利用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的方法开展了畜间布病基线调查工作。本次调查既为湟中区畜间布病净化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青海省各地布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特征是侵害人及家畜的生殖系统,使妊娠母畜流产、不育,公畜发生睾丸炎,人发生波浪热、关节痛、睾丸炎、不孕症等.根据部、省有关文件和省畜牧局制定的<布氏菌病疫情监测试点县实施方案>要求,为预防控制家畜布病,我市于1997~1999年对4个疫区县(区)开展了家畜布病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当前新疆布病传播流行趋势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免疫为主,先检后免、免检结合"的原则,研究推行"六步走"的防控流程,坚持"检、免、淘、管"综合防控,逐级实现布病防控从未控制区向控制区、稳定控制区和净化区的过渡,最终实现全区乃至全国布病的净化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瓜州县自2009年人间暴发布病以来,每年都有一定人和畜感染。2013年被省兽医局划定为布病防控一类区,连年采取“消毒、调运监管、检测、扑杀净化”的措施进行防控,但收效缓慢。2016年,按照《甘肃省羊布病区域免疫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开展了布病免疫试点工作,免疫接种取得了成功。之后羊布病免疫则纳入了动物防疫强制免疫病种,通过三年来免疫试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人间布病发生率有所降低,畜间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多年来一直被国家和自治区列为重点疫病防治计划之一,国家每年都拨发布病防治经费和下达检测任务。搞好布病防治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意义。虽然布病是慢性病,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我区是布病重度流行区,多年来对布病的防治采取免疫、检疫、监测、病畜淘汰、扑杀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历史上布病流行范围广 ,2 0世纪6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 ,全省 1 4个地 (州、市 )所辖的 87个县 (市、区 )牛、羊均不同程度的感染布病 ,危害十分严重。应用布氏M5 号菌苗对牛、羊坚持开展了大面积的免疫 ,布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80年代进行了全省控制区考核工作 ,于 1 985年全省达到了控制区标准。“九五”期间 ,全省家畜布病防制工作 ,按照全国布病“九五”规划要求 ,在认真总结以前布病防制经验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了切合我省现状的布病防制措施。重点开展了布病稳定控制区考核 ,布病监测 ,布病计划免疫 ,布氏S19号菌苗免疫研究 ,…  相似文献   

12.
韦瑛 《兽医导刊》2020,(8):80-81
为全面了解河池市羊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现状和特点,进行风险评估,为全市的布病防控和全面净化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2019年,采集全市11个县(区)1337个场点47062份羊血清,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进行布病检测,检出阳性场点25个,阳性血清417份,群体阳性率为1.87%、个体阳性率为0.89%,采取扑杀及无害化处理阳性羊及其同群羊1431只。河池市2016年检出羊布病个体阳性率高达6.15%,通过采取扩大监测面、强化监测频次、对检出阳性病例进行100%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2019年羊布病个体阳性率下降到0.18%,防控工作卓有成效,但布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要实现所有县(区)达到羊布病净化标准,还需要毫不松懈继续抓好羊布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3.
前郭县隶属吉林省前扶经济开发管理区。过去是吉林省有名的布病疫区。60年代后,经过有效的积极防制,1981年达到布病控制区标准;1987年又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1990年接受全国布病监测任务。一、布病流行史回顾据前郭县疫病普查记载,1953年种羊场有130只母羊流产;1954年全场3227只羊就有布病羊478只,占14.8%;职工感染布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健康发展.该病主要传染源是发病及带菌的牛羊等家畜,家畜患病后可能发生胎膜发炎、不孕、不育、流产、睾丸炎、乳腺炎以及各种组织病变.布鲁氏菌可侵害人体多个系统,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并影响生育能力.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布病列为B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布病在我国流行已久,经多年防治,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大幅下降.近几年,该病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反弹上升趋势.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农业、卫生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防控疫情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布病流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地理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易感动物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等因素,我国布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东省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总体规划,近几年来,在全省重点开展布病防控和净化工作,各市畜牧兽医部门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开展了布病基线调查,花大力气推进了"省级布病净化场"评估验收工作,同时选取蓬莱市作为布病区域净化试点开展布病区域净化工作。蓬莱市地处胶东半岛最北端,经济条件优越,养殖量少,兽医机构完整,实验室仪器设备完善,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并且三面环海交通易于控制,通过开展监测、检疫、隔离、消毒、净化,流通控制等技术,探索建立布病区域净化模式,并在全省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病源菌引起的,以流产或睾丸炎为主要特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2017年7月,汉中市南郑区果断处置一例羊布病,有效维护了县域内畜间布病非免疫无疫状态和畜牧业及从业者的安全。现就相关情况做一梳理,结合2015年底完成县镇机构改革后对全区畜牧兽医工作带来的影响,对布病防控等进行思考并提出建议。1羊布病发生处置概况1.1区域及养羊情况汉中市南郑区位于陕西省西南边陲,总人口约  相似文献   

17.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浸害动物生殖系统和关节部位,对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某县畜牧兽医部门历来高度重视布病防控工作,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布病检测、净化、消毒等防控工作,布病阳性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今年布病防控发现,布病阳性率有明显增高,发现人间布病2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取广西某地5个县(区)603户的山羊布鲁氏菌病疫情情况,查明引起布病流行的因素,笔者采集了3903份血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设计布病流行因素调查表,对603位山羊养殖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布鲁氏菌病在山羊群间流行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5个县(区)中有3个县、16个养殖场检测出布病病羊,县(区)平均阳性率为2.26%~4.01%。公羊阳性率为33.33%,母羊阳性率为27.78%,育肥羊阳性率为11.32%。引起布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养殖者在引进种羊时未按引种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备案、隔离检验,流产胎儿、胎盘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场地消毒不严格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由于从业人员对布病防控意识不高,或从疫区引进羊等原因,原本羊布病阳性率不高的县(市、区)阳性率开始攀升,给当地的羊产业乃至整个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害,同时也严重威胁当地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本文对布病病种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阳性羊处置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开展羊布病监测净化的地区提供一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布氏杆菌病(布病)是公认的危害最为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人的布病病例几乎全部由布病阳性动物所感染.人感染布病后反复发作,严重危害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其流行危害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落后的重要标志.布病阳性羊比布病阳性牛对人的危害更大.据统计,人布病发病中,由羊所致的布病占到80%∽90%,由牛所致的布病为10%左右.因此,防制本病对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养羊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