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猪场猪痢疾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体引起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介绍了一例猪痢疾病的发生及诊断情况,总结了其采取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猪痢疾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特有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以消瘦、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肠炎,有的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猪痢疾发病率高、发病快、死亡率高,病猪消瘦,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针对猪痢疾尚无有效预防的菌苗,对本病的控制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两个流行猪痢疾猪场的1095头猪,全群喂服痢菌净,结合环境和猪体消毒,未服药的小猪与净化后的母猪混群饲养3个月后,采肛拭作粪便分离培养,未检出猪痢疾密螺旋体。两处猪群已观察至19个月也未发生猪痢疾病猪。  相似文献   

4.
赵丽 《农业与技术》2013,(4):158-159
猪痢疾是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致病性的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主要发生于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消瘦等,病理学特征为局限于大肠的出血性、渗出性、纤维素性甚至坏死性结肠炎或盲肠炎。该病一旦发生,不易清除,可能会造成猪群的大量死亡,治愈后的猪生长发育较迟缓,生产力严重下降,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做出有效的诊断治疗和防控其发生发展,能够有效的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连颂 《农技服务》2009,26(7):81-82
猪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介绍了猪痢疾的病原、流行特点、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类症鉴别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介绍了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当前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猪痢疾的的特征,发病症状,通过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办法为当前治疗猪痢疾提出一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治疗猪痢疾方面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8.
猪密螺旋体痢疾的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其特征是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炎、出血性炎,继而引发纤维素性坏死性炎,呈现黏液性、出血性下痢,该病属二类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临床上,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病原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病理学诊断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燊玲 《农技服务》2010,27(7):899-900
介绍了猪痢疾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其诊断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大肠性传染病。近年来此病在我国的山东、四川、湖北、上海等地已有发现。广东也有报导。此病能侵害各种年龄的猪只,尤以多侵害2—3月龄的仔猪,并能在猪群中缓慢流行。  相似文献   

11.
对发生猪痢疾的5个猪场采用痢菌净注射或拌料口服,连用6d。接着以6.0×10~(-5)喹乙醇拌料口服,连用15d。用药期间,全场进行全面清扫、消毒,灭鼠、灭蝇,结果使5个猪场达到净化本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猪瘟与高致病性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诊断由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伪狂犬病毒(PRV)引发的猪疫病,并分析病原。[方法]采集福建某猪场发病猪的组织器官,提取病毒DNA或RNA,PCR检测病毒感染。采用ELISA方法检测CSFV、PRRSV和PRV的感染情况。[结果]测序分析和ELISA结果表明,猪场存在PRRSV、CSFV、PRV3种病毒感染。[结论]该次猪病疫情主要是由CSFV和高致病性PRRSV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猪痢疾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并从加强饲养管理及药物预防2个方面总结了该病的预防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研究陕西省猪瘟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区变异情况,为猪瘟防控提供依据.用巢式PCR方法对猪瘟疫苗和采自陕西省部分地区的疑似猪瘟病料进行E2基因主要抗原区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HCLV疫苗株和Shimen株E2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3株流行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6.0%~100%,氨基酸同源性在87.8%~...  相似文献   

15.
周振东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20-21,24
安徽省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望江县严格按照省、市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强化动物卫生监管措施,积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闽西地区猪伪狂犬野毒株感染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IDEXX公司生产的PRV-gE(gE-ELISA)酶联免疫试剂盒,能对已免疫PR缺失gE的基因工程疫苗或未免疫的猪群,区分疫苗株和野毒株感染.2005~2007上半年,对闽西地区使用gE-基因缺失疫苗的规模化猪场母猪、仔猪和生长猪,不分健康状况,进行PR野毒株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该地区母猪PR野毒感染阳性率较高,达41.5%和43.8%,2006年下半年至2007上半年,该地区母猪PR野毒感染阳性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且阴性猪场很多,阳性率分别是21.3%和13.3%.同时3年来对54个规模化猪场监测结果分析,各猪场阳性率差异很大,3年来猪场阳性率也呈大幅度下降,2007年上半年猪场阳性率仅为33.3%.对仔猪和生长猪的监测结果显示,阳性率比母猪大大降低,并且也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贵州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对贵州省花溪区、息烽县和织金县3个地方3个猪场疑似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发病猪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并分别采集6份血清及组织病料,采用ELISA和PCR技术对18份样品进行PCV2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花溪、息烽、织金3个区(县)的PCV2阳性率分别为33.3%、83.3%和66.7%,3个猪场均出现了PCV2病毒感染,猪圆环病毒贵州流行毒株与Shanghai-06株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次报道了我国屠宰渚淋巴结中的人畜共患病原菌——MAIC菌的分离及其血清型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我国亦有猪的非典型分枝杆菌病存在,本试验共分离出17株MAIC菌,分离率达5.6%,且经过研究证明它们分别属于MAIC菌的4、9、19型,以4型最多,这与世界各地如日本及欧美等国的报道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