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门白山羊染色体核型研究及C-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海门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与C-带。结果表明,海门白山羊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X染色体的大小介于1号和2号染色体之间,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公羊核型为60,XY,母羊为60,XX。大部分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着丝粒部位显示阳性C-带,但不同染色体的阳性C-带区域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是皮、肉、毛兼优的地方山羊品种。通过微卫星标记(SSR)对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保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为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改良提供数据支持。选取30个SSR标记,采用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海门山羊、崇明白山羊和崇明地区杂交白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对各群体不同位点和各位点不同基因型进行分析。海门山羊、崇明白山羊和崇明地区杂交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总数分别为205、191和147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012、3.812、3.092,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683、0.668、0.617,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726、0.691、0.63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47、0.630、0.567。三个群体的平均近交系数(Fis)为0.011 0,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50 7,平均基因流(Nm)为4.680 6。杂交山羊和崇明白山羊的遗传距离较近,和海门山羊遗传距离较远。系统进化树聚类分析表明,崇明白山羊与崇明杂交山羊聚为一类。两个纯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和杂交群体均表现出较高的杂合度、多态性和遗传变异;两个保种群体为中度遗传分化,近亲繁殖率低,存在基因交流,可用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选用2个山羊品种(海门山羊和安徽白山羊),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了GATA-4转录因子在2个山羊品种下丘脑、肌肉、心脏、垂体、卵巢、肝、子宫、脾、肾和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GATA-4转录因子在海门山羊各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在海门山羊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GATA-4转录因子的表达量高于安徽白山羊。表明GATA-4在海门山羊下丘脑和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能影响海门山羊的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4.
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与G-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南大尾寒羊染色体核型和G-带。【方法】分离培养河南大尾寒羊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和G-带标本,分析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核型和G-带。【结果】河南大尾寒羊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27对染色体中包括26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有3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23对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为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最小的中着丝粒染色体。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结论】河南大尾寒羊的染色体数目为:2n=54,公羊核型54,XY;母羊核型54,XX。河南大尾寒羊G-带与其他绵羊品种的G-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贵州山羊核型及C—带的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研究了贵州黑山羊、贵州白山羊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的多态性。结果表明2个品种的染色体数均为2n=60;雌性性染色体为XX、雄性为XY。除Y染色体外,全组均匀端着丝粒染色体,贵州黑山羊染色体组中第8对染色体的一条显示深染,表现出遗传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云南龙陵黄山羊的核型及C-带和Ag-NOR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龙陵黄山羊的核型,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结果表明:龙陵黄山羊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显示C-带,性染色体未显C-带。雌性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s)分布于No.1,2,3,4,5,25号染色体,雄性分布于No.1,2,25号染色体,显示了性别及分布多态性。研究还发现三种不同的联合(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和江苏本地山羊的AFLP和RAPD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山羊共 10 5只 ,其中波尔山羊 6 0只 (公母羊各半 ,采血样 2 0个 ,组织样 4 0个 ) ,徐淮山羊 30只 (公母羊各半 ,每羊采血样 1个 ) ,海门山羊 15只 (公羊 7只 ,母羊 8只 ,每羊采血样 1个 )。分别提取DNA ,按品种构建DNA池。应用 36个选择性引物组合对波尔山羊、徐淮山羊和海门山羊品种间AFLP多样性进行研究 ,其中 2 9个引物组合共扩增出 32 5 3个标记 ,包括多态标记 92个 ,平均每个引物组合扩增 3.17个多态标记 ,多态频率达2 .8%。多态标记数较多的引物组合为 :E0 0 +ACG/M 0 0 +CAA(13个 )、E0 0 +ACG/M0 0 +CAG(10个 )、E0 0 +AAC/M0 0 +CAC(8个 )和E0 0 +AAC/M0 0 +ACT(7个 )。从 93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品种间多态性较强、重复性好的引物 2 2个 ,对 3个品种池DNA进行RAPD扩增 ,共扩增出 183个标记 ,其中多态标记 6 0个 ,平均每个引物扩增2 .73个多态标记 ,多态频率为 32 .8%。两种方法得到一致结果 ,即徐淮山羊与海门山羊遗传距离最近 ,徐淮山羊与波尔山羊次之 ,海门山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按UPGMA法将海门山羊与徐淮山羊聚为一类 ,其次为波尔山羊。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反映 3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差异 ,但AFLP方法多态标记数更多。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DNA遗传变异丰富,是研究群体遗传多样性重要手段.文章以伏牛山区伏牛白山羊、尧山白山羊和槐山羊3个地方山羊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线粒体DNA D-loop区全序列遗传多态性,评估伏牛山区山羊遗传资源现状.遗传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槐山羊(Hd=0.975,Pi=0.01092)与尧山白山羊(Hd=0.895,Pi=0...  相似文献   

9.
青山羊染色体G—带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技术,分析了青山羊染色体核型和 G—带带型,结果是:青山羊二倍体染色体2n=60,常染色体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X 染色体为第三号,是端着丝粒染色体,Y 染色体最小,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用胰酶吉姆萨带显示青山羊 G—带型,并绘制了青山羊中期染色体 G—带模式图。  相似文献   

10.
贵州白山羊是中国著名的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具有耐粗饲、性成熟早、繁殖力强、产羔率高等特点,同时羊肉肉质细嫩、无膻味,广受市场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贵州白山羊养殖产业发展缓慢,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本文从贵州白山羊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目前贵州白山羊的发展现状,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能够为贵州白山羊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