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温度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高温、适温、低温3种育雏方法。低温育雏(接雏时的室温25℃左右),其优点是雏鸭经受低温锻炼后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均匀,采食较好,节约燃料,并由于室内外温差小,可以较早放牧;缺点是饲料消耗较多,生长较慢,雏鸭常挤成堆,不易饲养好,缺乏养鸭经验者很可能造成失败,故不敢贸然采用。育雏温度通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雏鸭阶段的成活率、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进行了番鸭网上育雏与地面育雏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
1发病原因该病主要是由种鸭饲料配制不当。种鸭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种鸭生殖器官疾患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发病程度较轻的虽然可以孵出雏鸭,但雏鸭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够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  相似文献   

4.
雏鸭是指0~28日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养雏鸭时要喂给容易消化的饲料;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因此,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1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检修好育雏舍,准备好加温、采食、饮水等育雏的工具,并连同育雏舍一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其次,准备足够的饲料、药  相似文献   

5.
1育雏季节的选择 1.1春鸭 3-5月份出壳饲养的雏鸭称为春鸭。这个季节天气变暖,饲料丰富,雏鸭生长快,开产早。  相似文献   

6.
1发生原因 鸭营养性胚胎病主要是种鸭饲料配制不当,种鸭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种鸭生殖器官疾患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虽然可以孵出雏鸭,但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够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多数可以逐渐成为健康雏鸭,否则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7.
雏鸭一般指0—4周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稀短,体温调节能力很弱,消化机能尚未健全,生长速度很快,尤其是骨骼生长很快。所以,科学饲养雏鸭,一定要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育雏期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8.
1发生原因本病主要是种鸭饲料配制不当,种鸭及其所产种蛋缺乏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种鸭生殖器官疾患或代谢功能失调而引起。表现为胚胎发育不良,严重时造成死胚。程度较轻的,虽然可以孵出雏鸭,但体质较弱,如果其缺乏的养分能够及时从育雏饲料中得到充分补足,  相似文献   

9.
番鸭网上与地面育雏对比试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雏鸭阶段的成活率、饲料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进行了番鸭网上育雏与地面育雏的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 1育雏室与网床结构在鸭棚内用尼龙薄膜搭建25m2 的育雏室 ,能保温、通风。育雏室左边12m2为地面育雏 ,铺垫清洁干燥的稻草。右边13m2 放置面积4m2 的网床两张 ,网床长2 5m ,宽1 6m ,边高0 3m ,离地0 6m ,铺上网孔直径1cm的塑料网。1 2试验分组与时间将从本地孵坊购进的558只健康雏鸭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29只。试验时间从1999年6月20日至7月10日 ,全期21d。1 3饲…  相似文献   

10.
<正>雏鸭是指从出生到25日龄的鸭子。刚出生的雏鸭绒毛还未发育全,比较短,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需要采用人工保温的方法来保温。雏鸭的消化系统没有发育健全,要给雏鸭饲喂比较容易消化的饲料;刚出生雏鸭生长速度非常快,特别是骨骼的生长发育,饲喂雏鸭的饲料一定要营养丰富、均衡的全价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力差,要尽量减少应激。因此,在育雏期间要特别加强饲养管理。1雏鸭的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1.
1 保温1.1 红外线灯育雏法:在育雏房内装上红外线灯,每小栏装一盏,灯离地面40~50cm,栏内放上饲槽和饮水器,让其自由食料饮水。1.2 煤炉暖气管育雏法:在育雏房内铺上铁皮制做的暖气管,同时放上饲槽和饮水器。 育雏房温度:1~5日龄27~28℃,6~10日龄25~26℃,11~15日龄22~24℃,16~20日龄20~22℃。2 防湿:育雏室潮湿直接影响雏鹅生长,降低室内温度。湿度太大,还易沾湿雏鹅绒毛,造成雏鹅体质下降,易引起感冒、拐脚、歪颈病症。第1周内室内相对湿度为55%~60%,随着雏…  相似文献   

12.
培育30日龄以内的雏鸭称为育雏,育雏阶段是鸭雏开始接触外界环境,也是生长最快的时期。培育出健壮、发育良好的雏鸭,不仅关系到雏鸭本身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而且还关系到鸭以后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养鸭成败的关键。l雏鸭的生物特性1.l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弱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稀短,各种生理机能尚未健全,尤其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反应敏感,故应进行适当的保温,以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使之逐步适应新的环境。l,2胆小怕惊雏鸭胆小,异常动静会造成鸭群受惊恐惧,影响生…  相似文献   

13.
种鸭蛋经过 2 8天孵化成雏鸭 ,初生的雏鸭对外界环境很不适应 ,抵抗力较弱。为让雏鸭能够健康地生长和发育 ,一定要尽快地创造条件 ,使雏鸭尽早地适应 ,否则就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甚至引起疾病或死亡。因此 ,养好雏鸭是保证鸭成活率的关键。1 控制好育雏温度雏鸭的生长发育和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密度、饲料等均有密切关系 ,但以温度的影响最为关键。所以 ,掌握好育雏温度非常重要。雏鸭对温度的反应非常敏感 ,随着温度的高低 ,表现也各不一样。如果温度太高 ,雏鸭就会自动远离热源 ,烦躁不安 ,张口喘气 ,喜喝水 ,容易造成鸭体软弱…  相似文献   

14.
1开填日龄 一般在40—42日龄,体质量达1.7kg以上的中雏鸭就可填饲。但在饲料条件差、鸭生长慢的情况下,有时需延至45~49日龄,体质量达1.6k以上时才开始填饲。一般开填日龄早,饲料报酬较好,开填日龄过晚,饲料转化率降低,经济效益差。但过早地填饲,由于雏鸭幼嫩,容易造成瘫痪和死亡。  相似文献   

15.
李雷 《水禽世界》2010,(3):21-22
雏鸭指0~28日龄的小鸭,刚出壳的雏鸭绒毛短,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常需要人工保温;雏鸭的消化机能尚未健全,饲料要求易消化;雏鸭的生长速度快,尤其世骨骼生长很快,饲养雏鸭时一定要供应营养丰富而全面的饲料。雏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差,育雏时要特别重视防疫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养鸭生产中,育雏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雏鸭成活率,而且还影响到其后期生长和养鸭的成败。笔音多年指导肉鸭生产,体会到雏鸭育雏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进雏前,应根据计划准备足够的房舍、饲料和供暖、采食、饮水用具。育雏舍内的墙壁、地面和一切用具均应彻底清洗、消毒并冻干。房舍如有破损要修补。在雏鸭入舍前12~12小时,应把育雏舍的温度调整合适,地面铺上3厘米厚干净垫草。切不可等到雏鸭放进育雏室时才临时加温。2雏鸭的选择和分群雏鸭的选择可用“一看二摸三听”的方法。选择头大颈粗、胸深背阔、脚粗长、趾…  相似文献   

17.
(一)温度适宜、通气良好、湿度适当 在育雏的生产管理中,温度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应随季节、气候和雏鸭体质、日龄等具体因素灵活掌握.若育雏时保温不好,温度偏低,会使雏鸭受凉感冒,严重时可导致冻死;温度过高,则又可导致雏鸭产生热应激,使雏鸭出现张口呼吸、脱水、脚爪干瘪等一系列症状,给雏鸭带来生长迟滞甚至是死亡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育雏是商品肉鸭生产的关键时期,直接影响肉鸭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商品肉鸭传统育雏主要是地面垫草(或锯末)的方式,地面饲养的鸭直接与粪接触,易感染疾病,而且鸭有戏水的习性,使地面潮湿,导致雏鸭抗病能力降低,使雏鸭患病或死亡,影响肉鸭生长。此外,由于育雏空间...  相似文献   

19.
一雏鸭阶段管理要点雏鸭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的幼鸭,在这个阶段,幼鸭生长速度快,主要生长内脏、肌肉和骨骼,代谢旺盛,但肠胃细小,采食量小,消化腺体不发达,所产生的消化酶不完全,因此要喂易于消化、营养全面、蛋白和能量都较高的日粮,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因此必须注重雏鸭的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以培育优质的肉雏鸭。1进雏前的准备按肉用型鸭的饲养标准,配制好雏鸭饲料。开始3天内,备足垫料(网上育雏不用垫料),充分晒干。清洗鸭舍和各种工具,进行彻底消毒。雏鸭入舍前12小时,开启供温设备进行预热,使室温达到育雏标准的要求。2接…  相似文献   

20.
正雏鸭的运输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细致工作,刚出生的雏鸭还没有对抗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应尽量在雏鸭出壳后36h运到育雏室,远距离运输也不要超过48h,若是运输环节出现问题,容易造成达到目的地的雏鸭体质虚弱、难饲养,造成饲养成本加大,甚至雏鸭死亡等情况。因此,就雏鸭运输应注意的问题浅谈如下:1注意天气预报在运输雏鸭之前,留意看运输雏鸭沿线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