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梅花鹿、马鹿营养与其血清IGF-1浓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8只成年雄性梅花鹿,6只成年雄性东北马鹿,在不同生理时期供给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测定鹿血清IGF-1及GH浓度,并分析梅花鹿及马鹿采食的能量及可消化蛋白和血清IGF-1及GH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梅花鹿及东北马鹿可消化蛋白质与血清IGF-1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GH浓度无显著相关(P>0.05).本实验分别可以拟合线性函数方程梅花鹿为DCP(g/d)= 6.8657 IGF-1(ng/mL) + 94.167(n=5,P<0.05,R2=0.8253),东北马鹿为DCP(g/d)=12.406 IGF-1(ng/mL) + 419.44(n=5,P<0.05,R2=0.8615).2、梅花鹿及东北马鹿各生理时期消化能与血清IGF-1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GH浓度无显著相关(P>0.05).本实验分别可以拟合多项式函数方程梅花鹿为ME(MJ/d) =0.0145x2-0.1875x+27.353(n=5,P<0.05,R2=0.7955),东北马鹿为ME(MJ/d)=0.0219x2-0.3323x+56.17(n=5,P<0.05,R2=0.8361),其中x为血清IGF-1浓度(ng/mL).  相似文献   

2.
用血清酸滴定法对配种后16—45天的67头黑白花奶牛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试验,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结果,妊娠牛和空怀牛的符合率分别为95.65%和95.24%;总符合率为95.52%,与直检法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以往的研究认为,梅花鹿和马鹿杂交后代都是可育的,但是近几年,在梅花鹿和马鹿杂交利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生杂交公鹿配种正常,但所配全群母鹿空怀的现象,这样的公鹿人工采出的精液中通常没有精子。本研究采用细针穿刺睾丸细胞学检查方法对吉林省和辽宁省部分养殖场的梅花鹿和马鹿(正交和反交)杂交后代的成年公鹿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有一些雄性花马杂交鹿睾丸表现生精障碍,这些公鹿精子的发生被阻断在不同发育阶段。同时,观测梅花鹿和马鹿杂交雄性后代不育个体和可育个体的睾丸体积,没有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我国饲养的主要茸用鹿种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上有鹿科动物47种,其中我国有15种.作为家养的茸用鹿主要有梅花鹿和马鹿.家养鹿经过多年人工培育,已形成人工培育品种(品系)的有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长白山梅花鹿、塔里木马鹿、天山马鹿清原品系等优良鹿种,对于我国养鹿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梅花鹿 我国梅花鹿有6个亚种,现在家养的全部是东北亚种梅花鹿,已分布全国各地.吉林省的东北梅花鹿,由于地域的长期隔离和选育工作的不同,在体形外貌上,生产能力上有所不同,据此又分为5个类型群:双阳型梅花鹿、东丰型梅花鹿、龙潭山型梅花鹿、伊通型梅花鹿和抚松型梅花鹿.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辽宁省畜牧部门获悉,目前,我国养鹿存栏50万 ̄60万头,其中梅花鹿占85% ̄90%,其余为马鹿。梅花鹿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品种有双阳、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品系。马鹿主要分布在新疆,品种有天山、塔里木品种和清原品系。养殖场规模100头以上的约3500个,其中工商  相似文献   

6.
根据梅花鹿不同品种或品系的生产性能和生物学特性,鹿场如能按照以下方法饲养管理则能明显提高产量。1驯养优良品种或品系鹿近十几年来,我国人工育成了双阳梅花鹿和西丰梅花鹿2个品种,1个长白山梅花鹿品系;育成天山马鹿清原品系和1个塔里木马鹿品种;繁育了东·天和花·马等杂交鹿。这些鹿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比未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简易的绵羊早期妊娠诊断方法,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降低繁殖成本。[方法]选择1 317只母羊,为新疆地方品种多浪羊、策勒羊和卡拉库尔羊。于人工授精配种后16~30 d,采用血清酸滴定法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结果]在试验绵羊中,共检出妊娠母羊1 128只,未妊娠羊189只。与实际妊娠结果相比,妊娠符合率为89.88%(1 013/1 128),未孕符合率为96.83%(183/189),总符合率为90.81%(1 196/1 317)。经卡方检验,这些指标在3个品种母羊或2个品种母羊间差异均不显著。[结论]血清酸滴定法诊断时间早、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以用于绵羊的早孕诊断,极具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人工驯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有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马鹿(东北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国内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和选育已经培育出了鹿茸生产性能高、品质好的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东丰梅花鹿、  相似文献   

9.
一、养鹿业现状 目前,我国人工驯养的鹿类动物主要有梅花鹿(东北梅花鹿)、马鹿(东北马鹿、天山马鹿、阿尔泰马鹿)。国内经过多年的人工驯养和选育已经培育出了鹿茸生产性能高、品质好的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东丰梅花鹿、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自1956年开始从事梅花鹿、马鹿的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是集梅花鹿、马鹿种源保护、良种繁育、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于一体的国家级科研单位。2006年农业部批复我所成立农业部长白山野生生物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下设吉林梅花鹿保种场。现有鹿舍16栋,面积1.5万平方米。现饲养梅花鹿600余头、马鹿50头。每年可向社会提供梅花鹿一级种公鹿100只、种母鹿200只和后备种公鹿、种母鹿共300只,提供优质精液1.5~2万头份。  相似文献   

11.
以毛为样品,应用竞争性蛋白质结合分析法测定孕酮含量,进行摩杂一代水牛早孕诊断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授精后14天以前,孕与未孕牛的毛孕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18天差异显著(P<0.05),20—24天差异极显著(P<0.01)。据此,确定配种后24天的毛样判断妊娠与未妊娠的孕酮标准是:大于4.5毫微克/100毫克毛为妊酮,小于3.5毫微克/100毫克毛为未妊娠,介于两者之间为可疑。孕与未孕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9%和100%。  相似文献   

12.
光线投影算法是体绘制算法中图像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但存在运算量大,绘制速度慢的问题,如何提高重采样速度是加速光线投影算法的关键。本利用重采样点在两坐标系中的矩阵变换特性,减少矩阵运算量,同时结合三维数据场在像平面的投影减少光线投影数目;利用包围盒技术避免对空体元的采样,并且通过将Bresenham算法扩展至三维确定每个重采样点所在体元的编号。实验结果表明,本提出的重采样优化算法成像速度比标准光线投射算法快2—3倍,而成像的质量与标准算法基本没有区别。本提出的算法,既能保证绘制质量,又能显减少计算量,提高体绘制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菌株O4,O26和O139为抗原,经甲醛灭活,以铝胶为佐剂,制成林麝大肠杆菌病三价铝胶灭活疫苗,含菌量为20×108/ml。疫苗成品纯粹检验、安全性检验均达到相关要求。将疫苗分别肌肉注射怀孕母麝及其所产仔麝,采用首免后7天进行二免及其二免后14天进行三免的免疫方法,并用微量血凝试验检测母麝和仔麝的血清抗体水平。结果表明:怀孕林麝产后35天至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水平较稳定,怀孕林麝产后68天的血清抗体仍可维持到平均24.75;仔麝可获得母源抗体,但母源抗体在出生后60天消退,因此仔麝首免时间确定为出生后60日龄,仔麝三免后可获得一定的抗体水平,可使仔麝对林麝致病性大肠杆菌有一定的保护力。该疫苗的试制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性化脓病和肺炎的预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哺乳动物胚泡附植过程中能产生一种特异的妊娠相关蛋白——干扰素,它对妊娠的识别与维持十分重要。综述了绵羊、牛、猪、红鹿早期胚胎发育期间所产生的干扰素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生产实践,采用超声波仪对羊进行了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情配种后35 d以上的母羊可以采用超声波仪确定其是否怀孕,准确率接近于100%。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及时将妊娠母羊隔离饲养,而且能够对未妊娠母羊及时补配或淘汰,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6.
林麝生殖生理和繁殖性能观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上海新杨养麝实验场,对1998~2003年饲养繁殖的林麝进行繁殖生理和繁殖性能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饲养条件下,林麝15~18月龄可达性成熟,性成熟时体重5~6kg,雌性性成熟比雄性早1~2个月;30~36月龄时可达体成熟,成龄林麝体重7~8kg。雌雄林麝繁殖特点均具有明显季节性,每年9月下旬开始发情,至次年3月下旬后逐渐进入休情期,雄林麝繁殖季节略早于雌林麝;雌林麝1个发情周期为18~23d,发情持续期32~48h,1年1胎,每胎1~3仔,妊娠期为178~183d,饲养林麝年平均繁殖率为152.05%,年断乳仔麝平均成活率为74.04%。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玫瑰花抑制实验,检测蓝狐妊娠前后免疫机能变化。以确定蓝狐孕血清中是否也存在早孕因子现象。为进一步研究狐狸的早孕检测方法提供基础资料。通过检测雌狐配种前后花抑滴度(RITs)值。结果表明:怀孕动物与发情期、非妊娠动物的RITs是有区别的。在实验中所检测发情期雌狐与未孕雌狐血清RITs值均小于或等于12,而妊娠雌狐血清RITs值一般都在18以上。据此,可以进行雌狐早期妊娠诊断。  相似文献   

18.
完达山林区马鹿的冬季食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3~2004年在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根据野外啃食痕迹调查,对马鹿冬季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榆、紫椴、榛、暴马丁香、杨、黄檗是马鹿主要的冬季食物(44.31%、10.07%、7.60%、7.17%、6.56%、6.38%),组成马鹿冬季大宗食物。马鹿对榆、核桃楸、龙牙楤木、紫椴、毛接骨木、黄檗、水曲柳、狗枣猕猴桃、柳、托盘、疣枝卫矛表现出正选择。杨、榛和暴马丁香虽然是马鹿的主要食物,但相对于它们较高的可获得性而言,马鹿对它们表现出负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