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粮食中玉米脂肪酸值为品质劣变指标,分析其在储藏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与控制。通过对延安直属库玉米储存过程中脂肪酸值变化趋势分析,对不同水分、不同储存环境的玉米脂肪酸值进行测定,分析玉米水分、储存环境条件因素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随着储存期的延长,显现不可逆转的劣变,玉米水分越大在储存中脂肪酸值增加越快,环境温度变化大玉米脂肪酸值升高快,环境气密性好玉米脂肪酸值相对变化较小。同时,根据延安直属库实际应用,提出机械通风技术、粮面压盖、就仓(垛)干燥、膜下环流等技术对控制这些因素、延缓玉米品质劣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级菜籽油样品分装后在40℃环境条件下,采用充氮、添加抗氧化剂TBHQ两种不同方式储藏,同时与40℃常规储藏作对照,模拟油罐密封储藏,研究油脂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等储存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温度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酸价、过氧化值、色泽明显增加,溶残、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在同样的储存条件下,添加抗氧化剂TBHQ更有利于油脂储存。  相似文献   

3.
采用储备库四级菜籽油样品分装后分别在15℃、25℃、40℃环境条件下,模拟油罐密封储藏,研究油脂的色泽、酸价、过氧化值、溶剂残留、脂肪酸组成储存品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储存温度下,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酸价、过氧化值、色泽明显增加,溶残、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变化。在同样的储存条件下,低温更有利于油脂储存。  相似文献   

4.
鸡蛋是优质蛋白质类营养食物来源之一,可以为人体供应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鸡蛋在储存期间会发生很多变化,期间微生物导致的鸡蛋变质会使其安全性和品质下降,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对于鸡蛋的品质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鸡蛋在不同储存时间和储存温度下蛋壳表面微生物的变化可以得到鸡蛋最适合的储存条件,对于生产、销售和加工、保存都有着重大意义。探究鸡蛋在25℃和4℃条件下,储存0,7,14,21,28,35 d时鸡蛋蛋壳表面微生物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和25℃条件下蛋壳表面菌落总数随储存时间(0~35 d)的延长而增长,4℃储存条件下变化范围在4.48×10~4~8.11×10~4CFU/个,25℃储存条件下变化范围在3.50×10~4~3.61×10~5CFU/个。储存蛋品的菌落总数在4℃条件下显著小于其在25℃条件下,0~35 d储存于4℃和25℃条件下蛋品的蛋壳表面均存在微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检测呈阴性。综上所述,冷藏对于鸡蛋的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和辽宁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中心的文件要求,为全面掌握玉米储存期间脂肪酸值变化规律,为修订《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提供数据支撑。我站和辽宁锦州锦阳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密切合作,对不同仓型储存的玉米脂肪酸值进行了跟踪测定。经过对储存环节玉米脂肪酸值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储存环节玉米脂肪酸值的变化趋势。同时,对修订《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 GB/T 20570-2006《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测定玉米脂肪酸值,研究常温25℃和冰箱4℃储存条件下,玉米磨面后面粉的放置时间对玉米脂肪酸的影响,对各级质检中心大量测定玉米脂肪酸值提供技术支撑。测定放置时间为0、2h、4h、6h、8h、10 h的脂肪酸值,结果表明:玉米样品磨成面粉后,在25℃下,其脂肪酸含量增长率分别为:7.09%、11.57%、16.8%、22.10%、35.12%、50.34%,增幅较大;在4℃下,其脂肪酸值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2个富氮低氧廒间和60个非充氮廒间的库存粮食在一个轮换周期内的储存品质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对比富氮低氧条件对粮食储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氮低氧条件下储存的稻谷和玉米,其脂肪酸值年平均上升数均低于常规储存的稻谷和玉米。  相似文献   

8.
通过模拟不同实验环境,研究玉米脂肪酸值在不同储存温度条件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5℃~25℃,50 d的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上升比较缓慢;在30℃~35℃,20 d的储存条件下,玉米脂肪酸值上升明显,玉米脂肪酸值的高低与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广州分公司质检中心对接收的进口玉米作了全面的质量跟踪分析,包括对进口玉米在港口卸船期间、接收期间、承储库入仓后以及储存期间的质量品质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不同储藏温度下玉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5个玉米样品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后的发芽率、脂肪酸值、降落值和粘度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储藏各品质指标与储藏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储藏(0℃)下玉米的品质变化小,而高温储藏(40℃)对其品质影响较大。在高温储藏条件下,玉米的发芽率和粘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而脂肪酸值和降落值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玉米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发芽率、色泽/气味、粗淀粉、过氧化氢酶活性、盐溶性物质浊度等玉米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来研究和探讨玉米储存品质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几个能反映储存玉米品质变化的敏感指标,并通过大量实仓扦取样品的检测结果对筛选出的敏感指标进行验证,最终确定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品质指标中,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和色泽/气味可作为玉米储存品质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2.
研究浙江省多种不同优质水稻品种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储存质量,研究内容有助于优化高温高湿地区稻谷的储存方法并建立有效的标准.7种不同的优质晚稻谷分别通过常规储藏、准低温储藏和充氮储藏一年后进行储存品质评估,检测指标包括脂肪酸值、食味品质、发芽率、新鲜度和直链淀粉含量.通过检测储藏前后的稻谷储存品质指标,对比了三种储藏方式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4种不同温度(15℃、20℃、25℃和30℃)条件下,自身呼吸消耗O2的百分含量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呼吸速率随储藏时间和氧浓度变化均呈非线性变化,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含水量越高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越快,对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温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快。1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047~0.431mL·g·d-1、安全水分0.059~0.574mL·g·d-1、偏高水分0.071~0.707mL·g·d-1;2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43~0.520mL·g·d-1、安全水分0.183~0.734mL·g·d-1、偏高水分0.173~0.707mL·g·d-1;2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9~0.910mL·g·d-1、安全水分0.192~1.170 mL·g·d-1、偏高水分0.241~1.197mL·g·d-1;3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4~1.360mL·g·d-1、安全水分0.203~1.541mL·g·d-1、偏高水分0.256~1.964mL·g·d-1;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氧浓度的降低而减弱。通过对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和氧浓度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呼吸速率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密闭环境条件下储藏玉米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不同温度下稻谷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储藏稻谷的试验表明:稻谷的发芽率、粘度和脂肪酸值等指标均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发生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不同。高温条件下稻谷的陈化速度最快,不利于粮食储存与保鲜;变温条件下品质陈化速度次之;而低温条件下的稻谷品质指标变化最小,都与原始数值相差无几,说明在低温下储存能够很好保持稻谷原有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营养品质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小区域范围内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所含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在河南省3个不同的产地对其广泛推广的3种玉米品种进行扦样,对其所含蛋白质、脂质、淀粉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玉米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性较为显著,同一产地不同玉米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较小,同一玉米品种不同产地间的营养品质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表明在适宜的环境和合理种植下,这3种玉米品种均可以表现出其优良品质,可以进行混合种植。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南方地区相关粮食储存库点历年质量品质数据,通过已有数据分析粮食质量情况,掌握不同区域的粮食质量变化情况及储存品质变化情况,探索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粮食质量标准及合理轮换周期,为不同地区粮食保质的技术措施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本地气候条件下按机械通风+粮面压盖稻壳包+薄膜密闭的储藏方法,利用平房仓散装储存东北移库玉米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入仓玉米粮温偏高时,高温季节玉米粮堆温度上升较快,最高全仓平均粮温24.6℃,局部最高粮温达32℃;入仓结束即发现害虫,主要虫种为书虱和麦蛾;近10个月储存期内的玉米脂肪酸值基本没有变化,水分增加0.2%。经过冬季蓄冷储存后次年粮情与稻谷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尚艳娥  邵慧 《粮食储藏》2008,37(2):47-49
通过对北京市现有高大房式仓采取隔热保温措施,能有效地抑制粮温上升,三年内稻谷脂肪酸值上升约7 mgKOH/100 g.靠近阳面墙体下1 m处稻谷的储存品质指标变化明显高于其它部位,其次是阳面墙体表层、中心表层部位、中心表层下1 m处,15℃低温储存的稻谷的储存品质指标几乎没有变化.建议在稻谷储存过程中,应重点加强阳面墙体的防护处理和监测,尽可能降低局部稻谷品质劣变速度.  相似文献   

19.
楼房仓不同保管模式对降低储粮损耗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在广州地区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在生产实际中,分别以三种不同保管模式储存稻谷,通过加强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管理,采用薄膜密闭等多种储粮技术,通过跟踪检测粮堆的粮温、杂质和品质变化情况,掌握储粮水分及重量损耗。结果表明:包打围散装长期密闭储存稻谷有利于保持粮堆水分散失,减少储粮损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30℃条件下,密闭储藏环境内N2、O2和CO2百分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 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在气调储藏时,对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的玉米可充分利用粮粒的自呼吸使环境中的O2浓度在21 d内迅速下降,后期可通过粮粒的自呼吸使O2浓度维持在5%左右,偏高水分的玉米在11 d内即可使O2浓度迅速下降,但后期O2浓度接近0%,无氧呼吸加剧.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30℃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