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酶联免疫技术(ELISA)是在免疫学和细胞工程学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微量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灵敏性高等优点,已在食品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检测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分析酶联免疫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生物毒素、药物残留、致病微生物、重金属污染和食品的品质等方面评述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是常见的呕吐毒素检测方法,以小麦为样品,依次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等对小麦呕吐毒素进行了分析。对两者呕吐毒素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在小麦呕吐毒素检测环节,在250~1 450μg/kg之间存在相关性,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小麦呕吐毒素含量小于酶联免疫法测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应用竞争酶联免疫法(ELISA)能够快速对动物性食品中的恩诺沙星残留进行检测筛选。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ELISA具有适用范围宽、样品预处理简单、批处理量大、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和重复性强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基层大规模筛选和现场监控。  相似文献   

4.
王素英  宋锡全  聂璐  吴辉 《种子》2007,26(5):1-3
选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无菌试管苗剥取0.1~0.4mm的茎尖组织,接种在滤纸桥制作成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10周后待苗长至2~3cm高时,采用目测症状法、指示植物鉴定法、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DOT—ELISA)和电镜观察法进行病毒检测鉴定。结果表明:无病毒石斛苗可明显表现出叶色浓绿、株高茎粗增加等特点。用酶联免疫法和电镜观察法检测,结果客观、可靠,更加彻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种常用快筛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曲霉毒素中,样品的2种净化处理(免疫亲和层析柱净化和多功能净化柱净化)皆能满足要求,免疫亲和层析柱的选择性高,色谱图杂峰少,专一选择性方面优于多功能净化柱。  相似文献   

6.
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技术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对苦荞饭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进行有效防控,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以贵州某食品有限公司苦荞生产车间为例,确定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关键控制点为原料采收(CCP1)和加水造粒(CCP2),对这两个关键控制点进行SPC监控,通过控制图法分析确定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参数,从原料、设备、仓库、人员4个方面提出了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方法,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PC作为苦荞饭生产过程中黄曲霉毒素污染控制工具,原料采收阶段过程能力指数Cpk由0.28提升为1.62,加水造粒阶段过程能力指数Cpk由0.16提升为1.79,工序能力均提高到一级,不合格产品数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是探讨通过不同途径给羊接种布鲁氏菌S2菌苗后抗体消长规律,以及用不同方法检测菌苗抗体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选取44只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北京土种绵羊进行单次免疫,分为注射组20只,50亿/CFU/只;灌喂组24只,100亿/CFU/只。在免疫后的第3周,7周,13周,17周,21周,25周采血分离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试管凝集试验(SAT),微量凝集试验(M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这44份血清抗体进行检测,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注射组在第7周仍能保持一定的抗体水平,直至第25周仍能检测到抗体,而灌喂组在第13周阳性率已为0。3种检测方法与ELISA比较κ值分别为:κRBPT VS ELISA=0.805,κSAT VS ELISA=0.760,κMAT VS ELISA=0.899。[结论]肌肉注射比灌喂接种方式有更高的抗体阳性率,且该抗体能维持半年。微量凝集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高。  相似文献   

8.
阿维菌素类药物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现有报道的食品和环境基质样品中阿维菌素残留分析最为常用的检测仪器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基于此,已建立了一系列的不同样基质中多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除了关注常见的多种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也关注了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单种阿维菌素化合物的专一性检测方法。本研究从阿维菌素在食品和环境领域的应用以及赋存状态、前处理方式(提取和净化方法)、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定量方式和基质干扰等方面,综述了2010—2020年不同检测技术在食品和环境样品基质中阿维菌素类化合物残留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最后,综述了多残留量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未来的关注点以及对阿维菌素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可为开展烟草中阿维菌素类化合物残留分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中的酶联免疫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拉曼光谱检测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测肉种鸡开产前免疫两不同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性关节炎四联灭活疫苗(ND-IB-IBD-Reo四联苗)后的抗体水平差异,在鸡群20周龄分别用A、B疫苗免疫,免疫后28 d和56 d 用HI检测ND抗体水平和ELISA检测IB、IBD和Reo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28 d和56 d,B疫苗的IBD和REO抗体效价效价显著高于A疫苗(P﹤0.05),ND和IB的抗体效价虽较A疫苗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B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优于A疫苗,该研究为肉种鸡ND-IB-IBD-Reo四联灭活疫苗的筛选和合理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动物性食品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微生物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药物残留检测的研究和监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猪瘟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动物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猪瘟病毒(CSFV) C株E2囊膜蛋白全长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4.0的CMV启动子下游,采用磷酸钙转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入293T细胞,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293T细胞瞬时表达了E2囊膜蛋白。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肌肉注射BALB/c小鼠,用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证明成功诱导小鼠产生了抗E2蛋白的抗体,为下一步利用DNA疫苗免疫小鼠研制抗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3820份血清样本进行口蹄疫(2235份)和小反刍兽疫(1585份)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2021~2022年度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血清抗体平均合格率分别为84.70%(1893/2235)和86.56%(1372/1585),其中,2022年度口蹄疫抗体合格率为86.25%(897/1040)高于2021年度的83.35%(996/1195);2022年度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为89.37%(706/790),高于2021年度的83.77%(666/795),且均符合国家农业农村部相关规定。总体来看,该团场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初步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免疫效果较好,为确保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无疫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4.
ELISA在检测动物组织氯霉素残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方法,筛查和定量检测氯霉素(Chloramphenicol)。试样经过乙酸乙酯的萃取和正己烷的净化,在温育过程中,将特异性抗体(兔抗CAP)、酶标记CAP(酶结合物)和CAP标准品或样品,加入预先包被了绵羊抗兔IgG抗体的孔内。特异性的抗体便被固定抗体所结合。与此同时,游离的CAP(存在于标准品或样品)和酶结合CAP便互相竟争CAP抗体结合部位(竞争性酶免检测)。然后温育1h洗涤除去非结合(酶标记)试剂。加入底物,结合的酶结合物可将无色的底物转化为有色产物。加入硫酸,终止底物反应。用装有450nm滤光片的酶标仪进行检测,吸光度值与样品中的CAP浓度成反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0.025~2ng/ml范围内相关系数(R2)大于0.995,检测下限0.02 μg/kg,回收率为78.2%。  相似文献   

15.
β-激动剂多组分残留的酶免疫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并筛选能和多种β-激动剂反应的簇特异性抗体,建立能同时检测多种药物的酶免疫分析方法,为研制多组分残留检测试剂盒奠定基础。选取沙丁胺醇、克伦特罗和多巴胺3种代表性β-受体激动剂,分别与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作为免疫抗原,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作为检测抗原,免疫家兔获取抗血清,ELISA检测抗血清交叉反应率,筛选交叉反应性最大的抗体作为簇特异性抗体,用于建立ELISA方法并制作标准曲线。经测定获得的3种抗血清,其中的抗沙丁胺醇抗血清除对沙丁胺醇具有100%的反应之外,还对克伦特罗具有128%的交叉反应性,具有部分簇特异性。用沙丁胺醇抗血清建立了同时适用于沙丁胺醇和克伦特罗的ELISA分析方法,为多组分残留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脂多糖与β葡聚糖的协同免疫促进效果,本论文重组表达了迟钝爱德华氏菌的一个高效亚单位疫苗候选蛋白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利用纯化的重组GAPDH(rGAPDH)蛋白单独或混合脂多糖和β葡聚糖免疫牙鲆,免疫后通过检测牙鲆抗体水平、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免疫保护力三方面指标变化对脂多糖和酵母β葡聚糖的免疫促进效果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显示,脂多糖和β葡聚糖与rGAPDH蛋白共免疫组牙鲆的抗体效价在免疫后第14和30天均显著高于单独免疫rGAPDH蛋白的牙鲆,在第30天时其效价为211.76;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相比PBS对照组,牙鲆在注射免疫后脾脏组织中IL-1β、IL-6、MHC-IIα、IgM、TCRα及C型溶菌酶6种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而其中脂多糖和β葡聚糖与rGAPDH蛋白共免疫组牙鲆在免疫后多个时间点其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独免疫rGAPDH蛋白的牙鲆;免疫保护性实验结果同样显示,脂多糖和β葡聚糖与rGAPDH蛋白共免疫组牙鲆在攻毒后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单独免疫rGAPDH蛋白组,直至第14天累计死亡率为3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8%。研究表明,脂多糖和β葡聚糖作为疫苗免疫刺激剂使用可显著增强牙鲆的免疫应答水平,提升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己烯雌酚单羧甲基醚,并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鉴定;分别用混合酸酐法和碳二亚胺法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鸡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己烯雌酚人工抗原,经紫外扫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动物免疫试验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并制备了抗己烯雌酚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同时建立了己烯雌酚的酶免疫检测方法,这对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的残留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印度和孟加拉西部到地中海和非洲东北部地区干燥而炎热,谷斑皮囊是储藏的粮食和谷物制品的大害;同时也危害香料、树酯、种子、干果等农副产品。1953年,在美国和墨西哥西北部,谷斑皮蠹大发生,为了根除这种危险性的储粮大害虫,美国耗资1000多万美元。用信息素和食物引诱剂制作的捕器,在美国可捕捉到7种属于斑皮蠹属Trogoderma的皮蠹。很难从这7种皮合中把谷斑皮蠹鉴定出来。为此,美国农业部(USDA)研究了谷斑皮蠹的免疫鉴定法。将一种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为基础的单克隆抗体(MAb)用以鉴定谷斑皮蠹的技术,最近取得了…  相似文献   

19.
蚕豆和豌豆对菜豆黄花叶病毒引致病毒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摩擦接种法,鉴定了122份蚕豆和66份豌豆种质资源对菜豆黄花叶病毒的抗性。鉴定出2个蚕豆品种:云豆83—315(H3434)和阿富汗引进材料(H2508),以及3个豌豆品种:1份引自英国品种(G0861)和2份引自澳大利亚品种(G4774和G4835),属于抗病(R)品种,可以用于抗病育种。多数材料属于感菜豆黄花叶病毒类型。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表明,蚕豆和豌豆的表观抗性与植株体内的病毒含量密切相关,抗病材料具有抗病毒繁殖和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酶辅助溶剂萃取法(EASE)、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EASD)、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EASDE)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提取油樟树叶中的挥发性精油,收率分别为1.36%、3.00%、3.70%和2.29%。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发现,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均为1,8-桉叶素,并且在酶辅助同时蒸馏提取物中相对含量最高,达到54.05%。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结果显示,樟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弱;酶辅助溶剂萃取、酶辅助水蒸气蒸馏和酶辅助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的樟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提取的樟油抗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