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尼勒克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生态比较弱,全县森林面积18.69万公顷,覆盖率为9.7%,其中天然林12.06万公顷,平原林1.87万公顷,河谷次生林3.42万公顷。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18.3%;河谷次生林以密叶杨为主,其次为山楂、桦木、沙枣,少量的灰胡杨、小叶白腊等;灌木林以沙棘、河柳、忍冬、锦鸡儿、野蔷薇等为主。本文针对尼勒克县河谷次生林森林病虫害发生对其原因做出了全面的分析及对策。  相似文献   

2.
阿勒泰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其构成为山地森林、河谷次生林、荒漠灌木林和平原人工林,其中山区针叶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为新疆的第二大林区。全区林业用地总面积300多万公顷,有林地面积50多万公顷、灌木林地100多万公顷、疏林地6万多公顷、宜林地100万多公顷、沙生灌丛10万多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万多公顷、苗圃地50多公顷。林业是阿勒泰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事关阿勒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作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阿勒泰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研。  相似文献   

3.
正1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基本情况近年来,务川县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的指导思想,重点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林业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务川县林业用地面积164530.24公顷,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59.34%,全县森林面积(有林地、国特灌、非林地森林及四旁树面积)15090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4.42%。全县森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片断化的次生林代替了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在洪渡河流域和山地丘陵地带。全县25度  相似文献   

4.
<正>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森林覆盖率达49%,蒙古栎为次生林主要树种之一,天然蒙古栎面积为156.6万公顷,占全区蒙古栎总面积的75.6%,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这些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经营效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面临的问题,改变发展思路,探究可行措施,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蒙古栎树种研究现状蒙古栎属次生林木本植物,是分布在我国最北  相似文献   

5.
<正>黄龙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偏北、洛河支流石堡河上游。平均海拔1100米,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县森林面积150万亩,林草覆盖率高达75.4%,其中适宜发展山地养鸡的岗地9.8万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使得黄龙土鸡以肉质鲜嫩、纯天然而闻名,以不同规模为主的山地养鸡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山地养鸡已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半山区农业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玉米是柳河县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县8.87万公顷耕地中,玉米耕作面积为5.3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0%,在全县十五个乡镇中种植农华101品种的农户约占50%。一、品种特征特性农华101玉米粒  相似文献   

7.
<正>镇安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地形复杂,高差悬殊,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季风气候区域。境内森林资源丰富,主要代表森林植物群落有油松林、栓皮栎林、桦木林以及华山松、尖齿栎和油松、栓皮栎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镇安县森林类型主要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90%。天然次生林中阔叶混交林占80%,针阔混交林占20%。镇安县退耕还林地  相似文献   

8.
1寿县基本情况及林业现状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丘陵北部.全县辖25个乡镇,国地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1.85万公顷,总人口129.7万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960毫米,年均气温14℃,光照充沛,四季分明,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截至2004年底,全县林业用地1.4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01万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81.9万方,森林覆被率18.77%.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0.436万公顷,其中坡耕地0.3万公顷,荒地0.136万公顷,为林草间作发展畜禽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袁琳 《甘肃农业》2010,(2):65-66
庄浪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农业人口41.4万,共有耕地6.13万公顷,人均耕地0.147公顷。近年来,庄浪县委、县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以马铃薯、生猪、苹果等为主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全县特色优势农产  相似文献   

10.
1寿县基本情况及林业现状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丘陵北部.全县辖25个乡镇,国地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1.85万公顷,总人口129.7万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960毫米,年均气温14℃,光照充沛,四季分明,适合多种植物生长.截至2004年底,全县林业用地1.4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1.01万公顷,全县活立木蓄积81.9万方,森林覆被率18.77%.自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0.436万公顷,其中坡耕地0.3万公顷,荒地0.136万公顷,为林草间作发展畜禽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门源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县,在生产经营上以牧为主的有4个民族乡,以农为丰的有8个乡镇,全县土地总面积64.22万公顷,其中草场而积45.7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71.26%,可利用草场面积41.43万公顷.耕地面积18.46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8.74%.门源畜牧业以高寒草地为主,畜种主要是草食畜,其优良品种有藏系绵羊、牦牛、改良乳牛、浩门马、黄牛、山羊、驴,以及五十年代后育成的青海高原毛肉兼用细毛羊、半细毛羊等.其中藏羊和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品种,也是门源草原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湘阴县是一个以种植双季水稻为主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9万公顷,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2004年~2007年3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2009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7万公顷,全县1.3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四站林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县,地处小兴安岭山脉西坡余脉,分布在固固河、门鲁河流域,地势东高西低,场内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树种繁多,植被丰富。四站林场林业用地面积79370公顷,森林覆盖率62.5%,林场内以以落叶松、天然乔木树种、亚乔木树种等,森林经过多代演替形成了以白桦林、柞树、椴树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同时,还有多种珍稀野生动物、中草药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宁德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兼沿海"小平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2—198℃,年平均降雨1400—2100毫米,无霜期235—300天,全市耕地面积1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5%,海岸线总长逾878公里,拥有天然良港(三都澳、沙埕、三沙、赛岐等)。浅海面积934万公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水产资源丰富。据统计,浅海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河谷次生林主要分布于三大河流域,即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大量开发土地,大量建设水库,水资源大量使用,导致流域的中下游水量明显减少,使得河岸植被受到严重影响,河谷地带森林造成大面积的破坏。本文主要对新疆河谷次生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畅叙,并对其森林质量提升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林蛙的种类、分布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面积7880万公顷,有林地面积3 116.7公顷,活立木总蓄积25.1亿立方米,森林覆被率平均39.6%.森林类型以水曲柳、胡桃楸、榆木、色树、椴树、柞树、黄菠萝、杨树、桦树等为主的天然阔叶林及天然针阔混交林.森林植被丰富,山深林密、沟壑纵横、清泉遍布、河流交错、水体洁净无污染.  相似文献   

17.
《青海农林科技》2006,(1):F0003-F0004
互助县北山林场是天然次生林经营林场,位于祁连山东端大通河中、下游,总面积11.27万公顷,其中,林业用地7.86万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83万公顷,森林年净增长率为1.88%,森林覆盖率为64.3%,活立木蓄积量为428.86万立方米,是青海省森林分布相对集中、森林面积和蓄积都较大的天然次生林区之一,由于地处黄河上游,1980年5月被划分为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区。据调查,区内分布的植物群系多达30余个,至目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达981种,隶属92科391属,  相似文献   

18.
爱尔兰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的爱尔兰岛上,总面积7028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约690万公顷。人口350多万,97%是爱尔兰人,国民经济以农牧业为主,是欧洲主要的食品生产国,尤其是肉类和奶制品一直为世界重要的出口国。在该国690万公顷土地面积中,300万公顷为放牧草场,130万公顷生产干草和青贮饲料,40万公顷生产农作物,100万公顷生产甜菜等其他作物,120万公顷为森林及其他。爱尔兰的自然条件和传统生产方式形  相似文献   

19.
<正>麻栗坡县八布乡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与越南河江省官坝县接壤。全乡海拔480~1 186 m,年平均气温18~21.5℃,70%的稻田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下的河谷地区,保水田100 hm2左右,稻田传统的种植方式以种双季稻为主,每公顷年产双季稻谷11.25~12 t,每公顷纯收入仅为1.2万元左右,农民增收十分困难。自"九五"以来,县、乡农技部门以市场为导向,积  相似文献   

20.
共和县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型建立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位于青海湖之南,是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总面积1.73万km^2,是一个以牧业为主农牧相结合的县;全县总人口约为12.5万人,农业人口约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62.61%;现有耕地27万hm^2,主要分布于黄河支流河谷冲积地带、环青海湖地区,土质肥沃,灌溉便利,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主要盛产春小麦、马铃薯、青稞、油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