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香菇孢子单核体与原生质体单核体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利用RAPD技术,对香菇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差异变化进行了分析。9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79条DNA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孢子单核体遗传变异大于原生质体单核体,同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遗传相似性分别为66.3%和71.7%,而原生质体单核体的遗传相似性为98.7%、93.7%。  相似文献   

2.
香菇135菌株特异SCAR标记的分布和遗传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香菇(Lentinula edodes)135菌株的特异SCAR(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引物135F/R(扩增601bp的条带)对135菌株的58个原生质体单核体和97个孢子单核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检验此特异标记在单核体中的分布和遗传规律。原生质体单核体分为两种交配型A1B1和A282,此标记仅存在于后一种核中;另外,此标记在四种交配型的孢子单核体后代中随机分布,显示这个SCAR标记可以稳定遗传到后代,而且与交配型A、B因子之间没有连锁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香菇交配型基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交配型基因为主要标记的香菇菌种鉴定新方法。这一方法以香菇性亲合性理论为基础,以交配型基因的等位性和多型性为依据,以标准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的两种亲本交配型为遗传标记,以待测菌株的原生质体单核体为材料。该方法中使用的原生质体方法和交配型测定方法都是相当成熟的技术,操作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 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状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迎捷  伯海英 《食用菌》1992,14(3):14-15
从食用菌菌丝体中制备出的单核或同核原生质体,是一种不同于孢子单核体的新的育种材料,是原生质体技术在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重要应用.它为充分利用丰富的野生种质资源,扩大现有栽培种的基因型,缩短育种周期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以香菇为材料,研究了其单核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原理原生质体是去除细胞壁的裸露细胞,其各种细胞器仍完好无损,具有分裂和再生的性能。原生质体由于减少了壁的屏障提高了摄取外源大分子物质的能力,因而是遗传操作、基因转移的好材料,也是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实现多套基因表达、获得多样化的优良菌株的好材料。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一般实验室都可能做到。二、实验用品(一)材料各种食用菌的菌株聚体,有性孢子,子实体等均可,以菌丝体为材料制备的原生质体较为理想。本文介绍金针菇和香菇单核菌丝体制备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香菇1号菌株的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类单核体的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平均连锁聚类方法对酯酶同工酶图谱进行聚类,从交配型角度探讨了不同来源的两类单核体在形态和生化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孢子单核体和原生质单核体在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和羧甲基纤维素酶三个性状上表现出相同的差异趋势,在同一种交配型的个体间,孢子单核体的变异系数明显大于原生质单核体,在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这一性状上,用聚类方法可以将绝大多数单核体归入所属的交配型范围内。这两类单核体具有的不同表型与它们的不同来源有密切的联系,有性世代中复杂的遗传行为导致孢子单核体中性状出现较大的变异,而作为无性后代的原生质单核体则表现出性状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两类单核体表现出的差异为香菇的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在8个香菇菌株原生质体单核体交配型的测定中,有4个菌株测定出两种交配型,其余4个菌株只测得一种交配型。在得到两种交配型的菌株中,其交配型比例也不是1∶1。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与两种交配型原生质体单核体的再生能力不同有关。在申香2号菌株107个单核体中,AxBx交配型只有26个,而且都是在再生阶段的前期产后的,后期出现的单核体则都是AyBy型菌落。  相似文献   

9.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菇菌种939和本所实验菌株中19为亲本,进行原生质体单核体分离和配对杂交。对杂交组合和亲本菌株的菌盖直径、厚度,菌柄长度、直径等性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在子实体外观形态上与亲本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后代的农艺性状表现规律与亲本交配型的类型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交配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配型是四极性异宗结合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一个重要遗传标记.在制备香菇单核原生质体的基础上,我们测定了7个菌株单核原生质体的交配型比例,研究其交配型等位基因的规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均按潘迎捷等的方法(食用菌,1992:4).(二)单核原生质体的交配型的测定每个菌株取10个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落做10×10的交配实验,对峙培养后,以交界处菌丝是否出现锁状联合做为两  相似文献   

11.
PCR amplification employing a SCAR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primer pair, 135F/R,(amplifying a band of 601 bp) for identifying '135' strains of Lentinula dodes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fic SCAR marker among 58 protoplast monokaryons and 97 spore monokaryons isolated from a L.edodes 135 strain.Protoplast monok.aryons segregated into either A1B1 or A2B2 mating type,and the SCAR marker was detected only in the latter.The marker was also detected in four delineated m...  相似文献   

12.
以收集自福建三明地区的12个野生香菇菌株分离得到的46个单核体为材料,进行交配型因子分析。结果从样本中鉴定出15个A因子和15个B因子,表明该地区野生香菇有较丰富的交配型因子,为香菇杂交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香菇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以香菇栽培种Le1和野生种70#为亲本,通过原生质单核本杂交选育出申香8号。它具有优势,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开始在我国香 主产区应用,成为香菇主栽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交配型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从我国使用的19个主要香菇栽培菌种中制备了2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以此为材料,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在交配反应和RAPD两个水平上对这19个菌株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遗传相似性分析。25种原生质体单核体两两配以地共300个组合,其中不亲和性反应为110对,占配对总数的36.7%。根据交配反应结果,25个单核体可分为三大类群、7个交配型组。这些结果从交配型角度证明,这19个菌株具有十分狭窄的以交配型基因为标记的遗传背景。RAPD反应和聚类分析中,这三大类群、7个交配型组基本上都能聚为一类,从而在分子水平上验证了交配型折结果,也为交配型基因在菌种鉴定中的作用 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DNA水平上分析香菇不同菌株的遗传差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镭  谭琦 《食用菌学报》1997,4(4):21-24
本文选取了10个中国香菇野生种和2个栽培种.采用RAPD技术进行遗传差异测定.16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18条DNA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我国的香菇野生资源存在着较大的遗传差异,10个野生种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在50%~80 %之间.  相似文献   

16.
代料花菇与段木花菇的品质分析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试了木屑代料和段木栽培花菇的可溶性蛋白组分、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核酸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6.09%,电泳图谱显示有11条谱带;在段木花菇中含量为5.75%,有10条谱带。氨基酸总量在木屑花菇中为18.56%,其中必需氨基酸占34.16%;而在段木花菇中二者分别为14.51%和32.59%。核酸含量在木屑花菇中为3.92%;在段木花菇中为3.61%。粗纤维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为13.13%;而在段木花菇中仅为7.82%。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木屑花菇中分别为1.12%和42.77%;在段木花菇中为4.53%和62.01%。维生素B_1、B_2、尼克酸、麦角甾醇及微量元素铁(Fe)、磷(P)、钙(Ca)、锌(Zn)等在木屑花菇中的含量也均高于段木花菇。  相似文献   

17.
 ‘申香18号’是以香菇晚熟品种‘申香15号’和中熟品种‘939’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多点栽培和示范试验筛选获得的新品种。1 kg干料稳产鲜菇1 000 g。菇形好,易管理,适宜在浙江、福建等秋栽香菇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用单核原生质体杂交育成香菇新菌株申香8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香菇栽培种Le1和野生种0426为亲本,通过原生质单核体杂交选育出申香8号。它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和栽培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香菇主产区的主栽种之一。这证明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在香菇育种上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