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玉米芯和棉籽壳为主料,以京西北地区春栽最为广泛的平菇特抗650作为对照,对6个平菇菌株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平均产量(单袋产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平菇黑丰90和科佳一号表现较好,建议春茬推广栽培;对照平菇特抗650产量较高,但其菌丝生长情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一般,仍可继续作为春季主栽菌株之一;平菇灰美2号发菌快,产量较高,子实体农艺性状表现较差,可少量栽培,控制出菇时间,与其他菌株交替出菇。平菇新科619和奇美969不推荐广泛栽培。  相似文献   

2.
李富利 《食用菌》2012,(1):23-24
以引进6个平菇菌株和乌兰察布地区主栽的1个平菇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经各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污染率和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子实体性状的比较,以新平33和黒平2号菌株综合表现突出,为适合乌兰察布地区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3.
应用模糊聚类法筛选平菇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菌期、出菇期、转潮期、菌盖与菌柄的重量比以及生物转化率5个指标,对用玉米芯栽培的23个平菇株进行了模糊聚类分析,结果将其归为十二类,其中,第一类的莱平1号和第二类的莱平4号、PL-802在个菌株,发菌株,出菇早,转潮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优,是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4.
引进收集18个高温平菇菌株,通过对发菌天数、采菇天数等生育期指标和子实体颜色、子实体厚度、菌柄长度等栽培性状指标,以及高温期产量指标的综合性状测定比较,筛选出适宜于北京地区夏季栽培的优良平菇品种。排名前5名的为西德89、夏灰1号、2008A、71、51551。这5个品种可作为下一年高温平菇示范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杂17、特早新丰和双耐3号为亲本,通过单孢杂交及瓶栽和袋栽筛选试验、子实体产量及栽培性状品比试验,从200个杂交菌株中筛选出优质、高产、适温广且抗性强的A34N22和A34F28两个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2021,(4)
为筛选适合在柳州市栽培的平菇菌株,以柳选1号为对照,考察供试平菇菌株菌丝长势及抗杂性、生育期、采菇期、产量及口感。结果表明:平菇菌株4936菌丝长势较强、栽培周期短、出菇快、产量高;黑平王菌株子实体口感好、品质佳、产量较高,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豫南地区冬季栽培的平菇菌株,栽培比较10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考察其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农艺性状及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K6菌株综合性状优于试验地主栽平菇菌株4195、灰美2号、平菇99,可作为豫南地区冬季栽培的主推菌株;V9、驻研1号菌株综合性状次于4195、灰美2号、平菇99菌株,可作为搭配菌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拓展湿地芦苇秸秆就近高值化利用途径,筛选适宜芦苇秸秆代料栽培的侧耳属菌株。方法:以芦苇秸秆为主要基质栽培19株侧耳属菌株,考察供试菌株经济性状、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等指标。结果:平菇3806、2150、大叶39菌株发菌速度快,生产周期短,袋产量与生物学效率较高,经济性状较优;大叶39、2150、秋丰1号、灰美2号等菌株菇体大,菇形好,单个子实体质量较高,商品性状好;大叶39、夏灰1、六月灰、2150菌株子实体粗蛋白、粗纤维、粗多糖含量较高,其中大叶39、2150菌株子实体粗蛋白含量高出食用菌营养标准值。结论:平菇2150与大叶39两菌株的经济性状以及营养成分等指标最优,可考虑作为含适当比例芦苇秸秆培养料栽培的主推侧耳属菌株。  相似文献   

9.
稻草生料栽培平菇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稻草为主要培养料,探求平菇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稻草栽培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其它辅料,床栽是可行的;培养料对平菇菌丝体的生长影响较小,但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明显,不同的菌株产量和品质也有显注差异,稻草栽平菇理想的品种为A4,稻草处理方法为堆积发酵到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择平菇春栽常用的4个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经济性状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新831菌丝洁白细密,满袋日期和现蕾日期均较早,子实体丛生扇形,菌盖最大,单袋平均产量最高;农平6号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快,现蕾早,菇体发育迅速,菌柄最短,单袋平均产量次之。新831为最适于在郑州地区春季栽培的平菇菌株。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生产用糙皮侧耳菌株对工厂化生产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菌渣不同发酵处理方式和复配基质对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糙皮侧耳菌株对金针菇菌渣的适应性不同,各菌株以菌渣为基质的生物转化率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但降低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金针菇菌渣分别发酵0、3 d、5 d,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菌袋污染率呈降低趋势,糙皮侧耳产量呈升高趋势;单一金针菇菌渣为主料栽培糙皮侧耳,各潮菇的产量均显著低于棉籽壳基质配方,第2潮~第4潮菇的产量降低更加明显,金针菇菌渣与棉籽壳、玉米芯复配基质的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丝体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于玉米芯栽培的高产纤维素酶的平菇菌株。以18种平菇菌株为供试材料,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法、刚果红杯碟快速筛选法,以不同平菇菌株在培养基上的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率、菌落直径、菌丝生长指数、变色圈直径、酶指数为指标,研究玉米芯对不同平菇菌株生长和胞外纤维素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纯玉米芯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平菇菌株菌丝均可生长,但菌丝生长曲线差异显著,3302长势最好,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11.28mm·d-1和56.39,变色圈最大,直径为41.67 mm。18个平菇菌株中,最适于玉米芯栽培的平菇菌株为3302。  相似文献   

13.
为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实现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板栗苞、银杏叶分别开展不同比例(5%、10%、15%)代替棉籽壳栽培效果试验,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平菇、秀珍菇的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与对照(棉籽壳87%、麦麸10%、石灰3%)相比较,配方板栗苞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菌盖的生长,提升平菇品质,对平菇菌丝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可促进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平菇、秀珍菇单袋产量分别为1 077.53、815.5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1.40、32.40个百分点。配方银杏叶10%、棉籽壳78%、麦麸10%、石灰3%能促进平菇、秀珍菇菌丝的生长,单袋产量分别为1 010.16、608.93 g,生物转化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0.55、3.50个百分点。板栗苞、银杏叶可用于平菇、秀珍菇生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袋摆放方式和数量对目光温室黄瓜和平菇复合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行间卧式横向摆放菌袋优于立放覆土栽培,横向摆放2层菌袋,对黄瓜生长影响不大,黄瓜产量较高,平菇产量也较高,效益最高,收入比单纯种黄瓜提高45.8%.  相似文献   

15.
为高效利用蛋鸡厂废鸡蛋液资源,选取废鸡蛋液作为氮源代替麸皮用于平菇栽培,探究其对平菇子实体中粗多糖产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废鸡蛋液对于平菇粗多糖得率没有显著影响,各处理组粗多糖得率维持在2.87%~4.93%。粗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添加废鸡蛋液的P4组总抗氧化活性最高,达到0.48 mmol/L(FeSO4),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77.38%和86.19%。废鸡蛋液可以用于平菇栽培的替代氮源,表现出良好的粗多糖产率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4个平菇菌株在菌丝形态特征、子实体形成物候期、商品性及产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广东地区高温季节栽培的优良品种:P139(白色)、殷育20(灰褐色)。  相似文献   

17.
以营养液AC的施用时期及浓度为因素,设置12个处理,通过常规袋栽方式栽培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筛选营养液最佳施用时期与最佳浓度的组合,缩短培养时间,提高平菇品质。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外施营养液对平菇菌丝生长速率及产量均有促进作用,但营养液的喷施时期对菌丝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对平菇子实体产量增长的促进作用之间无相关性;A2处理(拌料期施用100 mg·L^-1的营养液AC)的生物学效率(69.84%)、粗蛋白含量(22.60%)、氨基酸含量(15.98%)均高于其他处理,菌丝生长速率为6.36 mm·d^-1,相比对照增长9%。综合考虑,以A2处理对平菇进行喷施营养液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沼液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沼液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沼液拌料对平菇菌丝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能改善培养料的营养,用25%、50%沼液拌料可促进平菇菌丝体的生长,菌丝生长势增强,污染率降低,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3.5%、15.8%;用75%、100%沼液拌料也可降低污染率,平菇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4%、8.7%,但菌丝的生长速度降低,出菇时间比对照晚4d~13d。  相似文献   

19.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杏鲍菇2号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杏鲍菇栽培袋装料量,可提高其相对产量;杏鲍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培养基自身的含水量,一定的含水量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麦粒菌种具有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强壮,接种方便的特点,可缩短生长周期节约成本;杏鲍菇菌种长满培养料时,经一定后熟期,促使培养料养分充分分解和积累,可满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需求;后熟后,采用牛苔藓草覆盖,既能保湿、防止杂菌污染,又能有效控制空气交换,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比例(10%、20%、30%、35%、40%、45%、50%、55%、60%、65%)麦麸与玉米芯混合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熟料栽培,研究培养料不同含氮量和碳氮比对菌丝生长、生物学效率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随着麦麸用量增加,培养料含氮量呈上升趋势,碳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