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品种选择目前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号、高油6号和高油115等,这些高油新品种都适合我国高油玉米产区开发种植.高油玉米可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而受精结实,其籽粒含油量降低很少,所以,高油玉米可以和普通玉米相邻种植,不必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2.
1、品种选择目前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号、高油6号和高油115等,这些高温新品种都适合我国高油玉米产区开发种植。高油玉米可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而受精结实,其籽粒含油量降低很少,所以,高油玉米可以和普通玉米相邻种植,不必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3.
高油玉米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目前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高油玉米品种有高油1号、高油6号和高油115等,这些高油新品种都适合我国高油玉米产区开发种植。高油玉米可接受普通玉米的花粉而受精结实,其子粒含油量降低很少。所以,高油玉米可以和普通玉米相邻种植,不必进行隔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迅速.青贮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其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但青贮玉米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种植密度.2007年,黑龙江省八五○农场对中原单32号、高油115和龙育1号3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密度筛选试验,对不同密度下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进行比较,为青贮玉米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不育农大108×高油5580、不育农大108×高油6528、不育农大108×高油4515、不育潞玉13×高油5580、不育潞玉13×高油6528、不育潞玉13×高油4515为材料对普通玉米高油化三利用技术进行研究。不育普通玉米和高油授粉者种植行比为3∶1和3∶3。试验得到以下结果:6个组合杂交当代子粒油分含量增加明显,说明利用普通玉米高油化模式可改进普通玉米品质;以不育农大108普通玉米为母本有一组合产量增加幅度较大,但油分增加幅度不大,说明组合选择较合理,但种植行比还有一定的空间;以不育潞玉13为母本的组合产量和油分均增加,说明不育潞玉13可作为当地高油玉米三利用技术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个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杂交种掖单19号混种,利用高油玉米为掖单19号授粉,研究高油玉米对掖单19号的花粉直感效应.结果表明高油玉米对普通玉米掖单19号的花粉直感效果显著,使掖单19号子粒含油量提高40.5%~65.3%,改变了淀粉和蛋白质含量;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混种的花粉直感效应并未降低子粒产量,而且起到了稳产作用;混种模式栽培无论子粒收获后的秆叶产量或青贮利用产量,均比普通玉米提高30%以上;筛选出了花粉直感效应的最佳组合为掖单19号×高油115.  相似文献   

7.
选用5个青贮玉米品种:白鹤、龙辐208、高油115、东青1号和中原单32,进行筛选适合黑龙江省推广种植最佳品种的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平均生物产量白鹤最高,白鹤与东青1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两者与龙辐208、高油115、中原单32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每公顷粗蛋白产量龙辐208最高,且极显著高于东青1号、高油115、中原单32、白鹤,其饲用品质最好,最适合哈尔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施磷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磷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磷特性及品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玉米四密25比较,高油玉米通油1号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较小,且其最大速率出现的日期较晚,吸磷总量较低。通油1号和四密25施磷(P2O5)分别以45和75 kg ha-1的处理获得较高的磷素吸收最大速率和较早的最大速率出现日期。但两品种吸磷总量均以施磷(P2O5)105 kg ha-1的处理最高。玉米籽粒磷素主要来源于根系的吸收,而通油1号籽粒中的磷素比四密25更多地来源于后期的根系吸收,而较少来源于营养体的磷素转移。高油玉米通油1号具有较高的油分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和籽粒产量却低于普通玉米四密25。适宜施用磷肥可以提高两品种玉米籽粒蛋白质和脂肪酸及其组分含量,但施磷对两品种淀粉及其组分含量的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北京农业》2011,(5):50
<正>云南省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创下3项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唯一的高油高淀粉玉米云瑞21号,其油分含量约达40%,淀粉含量为70%,比普通玉米高出10%;选育出世界唯一的胚乳硬度达1级的高油优质蛋白玉米云优19号;自主玉米品种云瑞88号,百亩平均667米2  相似文献   

10.
<正> 高油玉米是由普通玉米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类型,含玉米油8—12%,比普通玉米含油(4%)高1—2倍。目前育成的高油1号、高油2号、高油4号、高油6号、高油8号等高产、优质杂种,1993年在我场试验,其中高油1号、高油4号亩产分别达到547.4公斤和532.5公斤,超过和接近掖单4号540公斤的水平。 高油玉米营养价值较高。玉米油为优质油,无色透明,不仅味道纯正、消化率高、稳定性好,而且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玉米油含亚油酸和油酸占80%以上,均为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11.
高油玉米与普通玉米品质形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高油玉米(HE-2)和普通玉米(浚单20号)子粒品质形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玉米子粒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高油玉米,叶片和子粒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酸性磷酸酯酶(ACP)活性也均低于高油玉米,而普通玉米子粒中转化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显著高于高油玉米.  相似文献   

12.
为使青贮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优质栽培,扩大推广面积,现以3个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青贮玉米品种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明显,高油青贮品种高油115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专用型青贮品种龙育6号和粮饲兼用型品种中...  相似文献   

13.
以3个青贮高油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高油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分别在7.0万株·hm-2~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下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可在黑龙江省种植推广,青贮高油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普通玉米杂交种或其同型雄性不育杂交种与高油玉米相间种植的方式,以提高普通玉米杂交种的产油量。结果表明,在高油115与普通杂交种农大108、雄性不育豫玉22号、雄性不育农大3138相间种植比例为2∶4、密度48 000株/hm2的条件下,普通玉米杂交种比高油玉米平均增产26.5%,比对照增产10.6%;雄性不育玉米杂交种比高油玉米增产25.2%,比对照增产31.6%;普通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杂交种和高油玉米的籽粒含油率平均为8.1%,8.1%和8.3%,而对照为4.2%~4.3%。  相似文献   

15.
高油玉米育种现状及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高油玉米育种研究进展美国于 19世纪末首先开展了高油玉米研究 ,到 2 0世纪 70年代末 ,美国斯特种子公司开始推广高油玉米杂交种 ,含油量在 7%左右 ,全美种植面积约 5万hm2 。 1990~ 1996年杜邦公司推出的高油玉米种植面积达 10万hm2 。1983年北京农业大学从美国引进高油玉米群体 ,开始了我国高油玉米育种工作 ,宋同明教授利用美国高油群体选育出一批高油自交系 ,1989年第 1个高油玉米杂交种“农大高油一号”通过品种审定 ,并在 1991年纳入国家科委重点推广项目计划。此后 ,中国农科院、长春市农科院等单位陆续育出了一批高油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高油玉米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油饲或油粮兼用作物,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高油玉米课题组在高油玉米杂交种选育和高油玉米生产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选育出“珍油玉1号”、“珍油玉2号”2个含油量和产量均超过中国高油玉米主推种“GY115”,产量超过云南省主推普通玉米杂交种“会单4号”。在普通玉米高油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中,获得了用高油玉米杂交种作为授粉者在单产不减的前提下,使云南省主推普通玉米“会单4号”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试5号”含油量平均提高49.1%。云南省高油玉米产业化开发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油玉米是促进吉林省玉米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吉林省发展高油玉米的必要性及条件 ,提出了高油玉米种植区域及方式 ,首次提出改变以往清种普通玉米为一定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间混种植 ,进行种植业调整 ,从而提高现有商品玉米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科技要闻     
<正>云南省玉米育种创3项世界第一云南省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创下3项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唯一的高油高淀粉玉米云瑞21号,其油分含量约达40%,淀粉含量为70%,比普通玉米高出10%;选育出世界唯一的胚乳硬度达1级的高油优质蛋白玉米云优19号;自主玉米品种云瑞88号,百亩平均667米2产创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高产纪录,可谓超高产玉米。  相似文献   

19.
<正>1.品种选择。鲜食玉米应选用超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超甜玉米和糯玉米在种植上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分期采收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鲜食玉米良种有华珍和金银818超甜玉米、彩甜糯2号和彩甜糯5号糯玉米等。为确保鲜食玉米的产品品质,防止不同类型玉米相互串粉,鲜食玉米在种植时应与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玉米隔离种植。可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两种方式,但以空间隔离效果最好,空间隔离要求鲜食玉米与普通玉米种植距离相隔4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在热带、亚热带优质高产玉米种质创新利用方面创下3项世界第一:选育出世界唯一的高油高淀粉玉米云瑞21号,其油分含量约达40%,淀粉含量为70%.比普通玉米高出10个百分点:选育出世界唯一的胚乳硬度达1级的高油优质蛋白玉米云优19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