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进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油菜品种油研9号进行试验示范,经3年大面积示范种植,总结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6个油菜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渝黄1号、渝油19、杂选1号、油研五号、油研七号、油研九号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油研七号品种较为适宜在贵州省三都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试验,对参试杂交油菜品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合遵义市种植的油菜新品种包括油研599、油研52、益油1号、黔黄油21号、中双11号。  相似文献   

4.
"油研八号"为贵州省油料所培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我市种植11万亩,占油菜面积的80%以上.为明确"油研八号"高产栽培指标,我们在建立丰产方进行高产攻关的同时,布置了一系列相关试验,现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5.
优质油菜不同品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选择适合铜仁市优质油菜推广的最佳品种,2009年选用了8个不同品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翔油一号、油研50、油研599、先油杂2号各项性状综合表现较优,适宜在贵州省铜仁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长江流域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的萌发出苗特性,选取了23个来自长江中、上游种植区域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了种子萌发出苗试验,并对其主要表征萌发出苗特性的14个参数进行了相关性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23个不同基因型油菜品种中,隶属函数分析综合排名在前的中双11号和油研10号油菜萌发出苗时的幼苗活力指数、根长、幼苗茎干鲜重最大;综合排名靠后的金皇后和荣华油6号,其幼苗的茎干重和千粒重最小。平均隶属度0.52的7个品种依次为中双11号、中油589、亮油9号、油研10号、油研50、志远油8号和秦油6号,这些品种在萌发出苗时幼苗的活力指数、根长、幼苗茎干鲜重和千粒重等参数相对较高。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油菜轻简化直播种植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油份油研系列品种在不防病的情况下进行硼肥效果及抗(耐)菌核病比较试验,鉴定并掌握油研9号、10号、11号的缺硼性及抗(耐)油菜菌核病情况,为高油份油研品种开发、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的全程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忠芬  王军  李德文  徐野 《农技服务》2009,26(11):18-19
黔黄油21号是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的高油分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加速该品种在贵州省及全国适宜区域推广应用,发挥其优质、高产、稳产的特性,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保优栽培要求、稻田翻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免耕移栽高产栽培技术及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的全程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油研七号"是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8~1999年在溧阳市上黄镇坡圩村设立了106亩丰产方,平均实产208.4kg/亩,同时设立了密肥及品比试验,探索该品种的生育特性及其相适应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为进一步示范推广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芥酸不育系S45A(四川)与双低品种油研2号测交改良育成的双低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黔油4A与双低恢复系品系油研8907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杂交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6007,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4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5.5kg/hm^2,较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10.95%,其最高产量达3120kg/hm^2。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0.8%,含油量39.63%,硫苷含量34.6μmol/g,饼粕蛋白质含量42.1%;具有丰产、稳产,早熟(较对照油研7号早熟1.92d)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贵州省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黔油30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选育优质、高产、熟期较早的杂交油菜品种,以中早熟甘蓝型油菜核不育两型系8009A与自育自交系6051为亲本配制了杂交组合黔杂2501。该组合在2006—2008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6.83kg/hm2,较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8.39%,最高产量达3 570.00kg/hm2(黔西点);全生育期221.15d,平均较对照(油研10号)早熟2.55d,部分地区早熟6~7d。2007—2008年贵州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634.00kg/hm2,其杂种F2代种子的芥酸、硫甙、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32.43μmol/g、41.44%和27.03%。该组合于2008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黔油30号,适宜在贵州省各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贵玉1号”是贵州省种子总站选育的高油玉米新品种,适宜在贵州省及相邻相似生态区高产栽培,2005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油研10号在江苏的综合性状表现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南通进行油菜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油研10号丰产优质、抗倒,较对照秦优7号生长势强、整齐度好、抗逆性强、结角多,产量及含油率高,硫甙及芥酸含量低。本文还介绍了油研10号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根据油研599生育特点,结合在贵州省不同生态区稻田免耕高产栽培示范成功的经验,借鉴国内油菜稻田免耕栽培先进技术,总结了油研599稻田免耕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验证不同油菜品种在无为县的适应性、生产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筛选出适合生态和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特进行了油菜品种对此的试验。结果表明,秦优11号综合性状好,应继续作为主导品种种植;德农6号、油研50建议下年扩大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6.
在安康市汉滨区开展油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各品种产量、抗性等,建议油菜高产创建以油研52、秦优10号为主推品种,积极示范推广德新油668、汉油9号、绵新油28。  相似文献   

17.
在安康市汉滨区开展油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各品种产量、抗性等,建议油菜高产创建以油研52、秦优10号为主推品种,积极示范推广德新油668、汉油9号、绵新油28。  相似文献   

18.
德新油27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47A与黄籽双低恢复系20137配制成功的杂交组合。该品种于2009年12月通过长江下游区域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一)油研七号 油研七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以22A为母本,1536-119为父本育成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先后通过贵州、江西、四川、湖南、安徽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5个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5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润油188、油研七号和黔油18号3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可在贵州省桐梓县境内选择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