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一、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可见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当前农村教育落后。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1农村教育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可见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当前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教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每万人拥有的农业技术人员数、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自然灾害成灾率、人均粮食产量、农业产投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要促进和实现甘肃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尤其要加大对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控制农村人口增长,营造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SARD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是可持续评价研究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在涵盖农业与农村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等子系统内容,考虑到指标数据的可得性与甘肃省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特殊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及资源环境三大部分的甘肃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过程中,尝试使指标体系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可比性,以期能为定量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贵州草地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天生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Z1):109-112
胡锦涛同志2004年3月10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同时强调:“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7.
一、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结构不合理和受教育人口的性别结构失衡,已成为制约安徽省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农村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安徽省提升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必经之路,举措有三:一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力度;二是着力办好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贯彻到农村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9.
萧琴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3):115-116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和人口增长,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措施,更重要的是实现高效最优化。目前甘肃省白银市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深化水资源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人口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甘肃省自身生态环境脆弱,适度的人口规模是保障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甘肃省2003年~2011年的生态适度人口规模,结果表明,2006年以来,甘肃省的实际人口规模超过生态适度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表明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和影响越来越大,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建议积极推进甘肃农村城镇化发展;积极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好旅游相关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支持技术创新,促进当地水电和太阳能清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和人口增长,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措施,更重要的是实现高效最优化。目前甘肃省白银市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已经成为限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高效利用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深化水资源改革时不我待,强化水资源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是农业大省,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农村经济必须也要不断地发展,才能够保证农村经济较城市经济而言不落下。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就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浅析,并且提几点建议。一、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1、体制惯性的挤压我省"三农"管理体制是多头管理、部门分割,现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分别挂靠在农业等10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以实现跨地域、跨系统、跨所有制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众多,人均占有量少,为了更好的解决能源供给问题,需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节约有限的能源。最近几年,随着府谷县农村事业不断发展,地区高度重视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越来越多的村集体开始使用新能源,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村能源建设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该研究对同行有参考。  相似文献   

14.
齐嵘 《甘肃农业》2008,(1):62-6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就是农村人口,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农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整体的实力。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一些地区也确实取得了成效,但是在很多地方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很多突出的问题依然存在,就是那些发展不错的农村地区也还需要不断提高。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抓乡村教育,途径之一就是发展农村地区的远程教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科技等4个方面共30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得出了14个市(州)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并分成四个类型,对甘肃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林业资源以及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应该更新林业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对自然林业资源的保护与有效开发,不断完善林业资源管理体系,同时开展造林工程提高当地绿化率,缓解水土流失情况,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本文将从甘肃省林业工程现状分析当前林业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林业工程建设发展的原则,以及林业工程建设改善措施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呈不断扩张趋势,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村民自治的深入实施带来了不小冲击,引发了许多学者们对于农村如何走出"治理性困境"和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问题的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人口流动规模呈不断扩张趋势,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村民自治的深入实施带来了不小冲击,引发了许多学者们对于农村如何走出"治理性困境"和村民自治中的民主问题的不断思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四川作为人口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其农村人口变化情况尤其值得关注。为此,本文对四川农村人口数量、年龄和性别、受教育水平、人口外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情况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揭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总结了四川农村人口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生态环境愈来愈受到广泛重视,对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口暴增、资源缺乏、污染严重、环境恶化等现象的出现使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而生态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给新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新思路,人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城市发展的生态化途径,建立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文明,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景观设计中,要不断改进设计方法,坚持可持续的生态理念,进一步推动现代景观设计朝着生态化、人文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