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花木盆景》2008年第七期刊登了张超中先生的《浅析成型盆景的老化原因及其更新复壮》一文,并再读张辉明先生《如何预防盆景植物老化失枝》的文章,感触很深。看来近年来,人们从造型热潮中,逐渐地移视到盆景植物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上。在这几十年盆景培育和养护技术的实践里,使实践者感受到许多艰辛和无助,也意识到科学培育是盆景艺术的发展基础。没有先进的培育和养护技术,盆景艺术的繁荣,只是过眼的云烟,在国际上没有应有的地位,更谈不上接轨。  相似文献   

2.
盆景的创作过程就是盆景从材料取得到作品消失期间的一系列创作活动。根据养护制作的顺序分为盆景素材采集与培育、盆景制作与养护、盆景作品成型三个大的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养护制作的不同目的,还可以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小的阶段或区间。  相似文献   

3.
马文其 《花木盆景》2000,(11):39-39
1997年我从工作近40年的医疗战线退休了,退休后并没感到寂寞,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盆景创作与写作中,还兼作些盆景组织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生活很充实。经过近3年的奋斗,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与他人合作编写的《中国水仙造型及欣赏》《当代中国盆景艺术》《树木盆景造型养护与欣赏》等5本盆景书先后问世。近3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7,(12):9-15
岭南盆景产生于明清,建国后形成独特风格,是我国传统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 岭南盆景师承画理,融会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几经传承,形成了雄伟苍劲、纯朴自然、飘逸挺拔的鲜明风格。截干蓄枝和分段培育是岭南盆景的主要技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丰富退休生活,我爱上了盆景艺术。经盆友们介绍,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这是一份好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使我懂得了盆景方面的许多知识,如什么是盆景,盆景的来历和发展进程;什么是盆景艺术,盆景的制作和养护技艺等等。同时,与盆友们一起经常跑花木盆景市场和参观花木盆景展览等活动,也购买一些盆景苗木和树坯,自己动手学做树木盆景。我学做树木盆景坚持从本人实际情况出发,贯彻三条原则:一是为了丰富退休生活,陶冶情操,以自我娱乐为主;二是树木以本地自繁自育的小叶罗汉松(俗称雀舌罗汉松)、瓜子黄杨为主;三是住在三楼,空间有限,既可有一定的数量,又可确保盆架的安全,规格以小型为主。近六年来,通过学习交流和动手学做,我深深地爱上了盆景艺术,不仅丰富了退休生活、陶冶了情操,还养炼了身体,结识了盆友,真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主要体会有三个字:  相似文献   

6.
认识赵士湛先生已是10多年前的事,那时笔对盆景只是有一种喜好的感觉,故在桩市上常见赵先生,但因居家条件不允许,尚未培育盆景。阳江培育盆景只是近20年的事,赵先生可说是阳江培育盆景较早的人之一。1987年后笔开始培育盆景,相交越深,赵先生也就自然成为最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7.
图1、近年中国从日本引进的盆景众多,极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抛开文化传承与审美意识的差别,日本盆景带给我们众多有益的技艺与理念,日本盆景丰富的年功让我们叹服,日本盆景界对盆景创作技艺、养护技艺严谨、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盆景人受益颇多。浙江宁波盆景协会会长陈富清近年收藏盆景甚丰,2014年又从日本引进杜鹃盆景百余盆。2014年4月下旬,应陈富清先生之邀,  相似文献   

8.
林三和 《花木盆景》2005,(11):48-49
(一)悬崖式微型盆景制作 这盆地柏树材是用扦插法取得的,已经成活2年。在此期间没怎么修剪,日常养护着重于肥水管理,任其疯长。  相似文献   

9.
1991年5月,笔者获得这株榆桩,经过几年的栽培和养护,制作成榆树盆景《蹉跎岁月》(见图A)。  相似文献   

10.
尤建玉,男,1969年12月生,江苏常州人。他上世纪90年代初从做园林绿化开始创业,现已成为民营企业家。多年来他对盆景艺术情有独钟,收集养护了一批优秀盆景资源和盆景佳作。为了弘扬盆景艺术,传承民族传统化,又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开始兴建盆景园地。2004年被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枣树盆景制作的品种选择、苗木培育、盆土配制等基本技术以及枣树盆景的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日常服养护技术,并对枣树盆景的安全越冬、换盆及根系修剪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满足人们对枣树盆景制作及日常养护技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火棘初夏白花繁密,入秋青枝绿叶,红果累累,经冬不落,生机盎然,是制作盆景的优良树种之一。为此,结合实践介绍火棘盆景的培育、制作造型技艺及养护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松树雄壮、挺拔、常青的风姿和它坚毅、刚强的生命气质,一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崇尚,也是盆景界常用的传统树种。江、浙、沪的松树盆景历两三代人培育,已相当成熟。在岭南盆景未成为系统流派时,香(九里香)、榆、松、柏一直为常用树种,山松(岭南地区习惯称马尾松)近十多年来更是受到热捧,有可能发展成为近代岭南盆景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4.
《花木盆景》2007,(3):19-19
首届中国盆景精品大奖赛参赛盆景总数为160盆,为了把这届大奖赛的评奖工作做好,我们认真总结了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评比工作的经验,广泛听取了海内外有关人士的意见,经有关专家的共同商议,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制订了本届大奖赛的评奖方案。  相似文献   

15.
赵庆泉 《花木盆景》2008,(10):64-65
(六)常见病虫害防治水旱盆景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与一般树木盆景相同,但由于其盆浅土少,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相对弱一点,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养护,及时防治,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造型,甚至导致树木的死亡。  相似文献   

16.
榔榆成型盆景作品经摘叶后,可欣赏寒枝(冬景),出芽后又见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景),一般来讲一年有二、三次最佳观赏期。榔榆盆景入冬前如处理得当,在寒风凛冽的冬日,观榔榆盆景火红的冬叶会别有一番景致。  相似文献   

17.
章文超 《花木盆景》2007,(11):13-13
细读该文郑永泰先生的《山水盆景分类探讨》一文(本刊2007年第六期),深感郑先生对中国盆景发展的堪忧和对盆景的执着热爱,确有精到之处,信感获益。  相似文献   

18.
明代,由于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汉族化的复兴,大大促进了我国花卉园艺事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数量众多的花木专和盆景专论也应运而生。植物盆景进入了它的成熟前期(图1)。  相似文献   

19.
李子德 《花木盆景》2003,(12B):32-32
一个盆景爱好,总是想把自己的盆景养护好。如果手中有了满意的桩材,就会聚精会神努力创作,把它制成具有各自特色的盆景。但盆景成型后,后期养护却是项更为重要的课题,笔在实际操作中有过深刻体会和教训。  相似文献   

20.
对节白蜡树自七十年代起用于湖北盆景的制作之后,到现在早已是我们湖北盆景制作中的当家树种。为使广大盆景爱好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节白蜡盆景的制作水平,笔将一盆1996年采挖回来的对节白蜡树桩,经七年养护、制作成一盆自然大树型盆景,现就这盆自然大树型对节白蜡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