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接产:临产母牛侧卧地上待胎胞部分排于阴门外即可上前接产。正生是先产出犊牛的嘴巴和两只前蹄。头先露时,待头部娩出,即挤掉口鼻粘液,用干布吸净犊牛鼻、口腔胎水,然后母牛自然分娩。头胎或胎过大,分娩时间过长,则可进行人工助产:抓牢两蹄,随着母牛努责的频率把犊牛拉出,不允许野蛮接产,以免使母牛子宫脱落、子宫颈或会阴撕裂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
1新生犊牛的饲养管理1.1新生犊牛的接生牲畜的分娩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不要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防止犊牛和母牛受到感染和伤害。接生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观察母牛和犊牛状况,对于母牛的生产过程一般是观察分娩期,在母牛分娩时如果犊牛的胎膜没有正常的出生,这时要注意检查犊牛的生产方向、姿势和位置是否正确,因为犊牛只有顺着正常方向才能够顺利出生。如果出现了犊牛的方向相反,那就需要人工进行助产。在进行人工助产时应该及时保护母牛的产道和犊牛的健康,要结合母畜产道生理曲线来进行助产,注意用力适当。  相似文献   

3.
正难产即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或分娩困难,可能是由于分娩准备不足、胎位不正或者助产不当所致。要密切监视所有临产母牛,在母牛出现阵缩时及早确定胎位并及时校正。若犊牛胎位正常,只有在母牛或犊牛有危难时才应实施助产。1难产的判断1.1产犊难易的判断目前,奶业对奶牛产犊难易度评分体系是5分制。1分表示无需提供助产(顺产),5分表示分娩过程极度困难(难产)。在母牛分娩开始时校正胎位比在子宫收缩数小时后容易得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犊牛胎位倒置,如果及时发现也能调整到正常胎位。如果胎位倒置(后蹄先出来),几乎肯定会发生难产,而且由于脐带过早断裂或勒住脖子而导致犊牛窒息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难产即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或分娩困难,可能是由于分娩准备不足、胎位不正或者助产不当所致。要密切监视所有临产母牛,在母牛出现阵缩时及早确定胎位并及时校正。若犊牛胎位正常,只有在母牛或犊牛有危难时才应实施助产。  相似文献   

5.
奶牛在分娩时发生难产,屡见不鲜。有的是胎位、胎向、胎势不正。有的是产道狭窄,造成分娩困难。对母牛和胎儿都不利,后果不良。特别是产道狭窄,颈部侧弯,或头颈下弯,两前肢已伸入产道,送回又很困难,矫正头部操作也不方便。助产时间已长,母牛精疲力尽,产道干涩  相似文献   

6.
正1胎位不正胎位不正分为侧胎位及下胎位两种。1.1侧胎位诊断要点:进入产道的两蹄蹄底向着左侧或右侧,检查产道时可发现胎儿背部向着母猪的腹侧。有正生和倒生之分。助产:先用绳缚好两前肢,助产者用手拉下颌的同时,由两助手分别牵绳拉两前肢。此时,拉上侧肢的宜向胎儿腹部那一侧的侧下方用力拉,拉下侧肢的少用力,在胎儿通过产道时就可转成上胎位,并能顺利通过产道。在拉胎儿的过程中,用手握住  相似文献   

7.
1犊牛出生时的护理 1.1犊牛的接生 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要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可强行拖拉,以免损伤母牛的生殖道。  相似文献   

8.
<正>做好接产助产工作是提高犊牛成活率关键的一环。母牛分娩之前在生理上、形态上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都是分娩的预兆,根据这些预兆便可预测分娩时间。1一般奶牛分娩前会有5个预兆一、乳房。在分娩前孕牛乳房迅速发育,腺体充实,有的乳房底部出现浮肿。临近分娩时,乳头可挤出或流出少量初乳,且乳头增大变粗。二、阴部。临分娩前数天,母牛阴唇逐渐柔软,增大,阴唇上的皮肤褶皱展开,皮肤稍变红,阴道黏膜渐红,黏液由浓厚黏稠  相似文献   

9.
奶牛直肠破裂常因分娩或外界机械性因素所致 ,该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近年来 ,笔者在临床共计治疗 8例 ,治愈 6例 ,治愈率达75% ,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 :1 典型病例及发病经过2 0 0 2年 1 2月 2 7日 ,我乡忠厚村村民所饲养奶牛 ( 6岁二产 )分娩时 ,犊牛前蹄通过直肠从母牛的肛处伸出 ,造成母牛直肠破裂 ,破裂口长度约为 1 8cm。畜主介绍 :2 6日晚见母牛临产症状明显 ,但未经看护 ,约 1 2h左右 ,母牛开始分娩 ,该牛犊属于正生胎位 ,母牛的阵缩、努责及子宫颈开放均为正常 ,但未有人助产 ,经过母牛常时间阵缩、努责 ,造成犊牛一前蹄从…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养牛已不再是耕地所需,多数养户都把养牛作为一项副业,以繁殖为主,以其增加经济收入. 运动量小造成母牛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的现象特别多,有的难产可以用助产解决,但是有的难产(如产道狭窄、胎位不正又难以复位等)通过助产就难以解决,这类难产母牛只能采用剖腹产手术. 病例:2012年4月,圣水镇前六家村蚂蚁沟屯高家有一母牛发生难产,笔者应诊,前去助产.此母牛为黄色,2岁左右,头胎,产道狭小,子宫颈开口正常,胎儿为正生、上位,四肢向上,朝向母牛的背部,头抵在母牛的骨盆下缘.用手将两前肢拉出,但头部却通不过骨盆腔,用产钩钩住小牛下颌,再慢慢用力向外拉,因产道太窄,仍无法将小牛拉出.最后,征得畜主同意,决定做剖腹产手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浅析了四项母牛繁殖常规技术。发情控制技术有诱导发情技术和控制排卵技术。妊娠诊断的直接证据为胎动、胎心音及触摸到胎儿等。分娩控制亦称诱发分娩或引产,是指在母牛妊娠末期的一定时间里,采用外源激素制剂处理,控制母牛在确定的时间范围内分娩,产出正常犊牛的技术。助产包括助产前准备和正常分娩的助产。  相似文献   

12.
1发病情况2000年7月5日本市郊区张某饲养的1头太湖母猪第一胎分娩时,曾发生阴道损伤感染,后经治疗痊愈。现产期已到,母猪已出现分娩征兆,表现急躁不安,时起时卧,并常发出呻吟声,但不能产出胎儿。就诊时母猪躺卧地上,表现衰竭、阵缩和努责微弱,阴门有少量淡红色液体流出。术者将涂有凡士林的手指伸入阴道探查,感觉阴道紧箍,缺乏弹性,并有部分硬块。在狭窄处的后方可摸到胎儿两前肢和头部,且有肢伸感,诊断为阴道狭窄引起的难产。灌入适量花生油进行人工助产无效,遂施行剖腹取胎术。2手术方法2.1术部切口母猪左侧卧…  相似文献   

13.
奶牛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人们一般不予过问,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新生犊牛的成活率,避免母牛在分娩时遇到不应该发生的损伤,保护母牛的正常繁殖机能,多采用人工助产的措施,因此母牛在分娩前1~2周就应该转入产房。事先对产房的环境进行消毒,对于临产的母牛应做好外阴部的  相似文献   

14.
1犊牛接生 母牛分娩前,应事先检查犊牛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强行拖拉。犊牛出生后应立即清除口鼻黏液,尽快使小牛呼吸,并轻压肺部,以防粘液进入气管。接着,将犊牛的脐带在距离腹部10cm处剪断,用5%的碘酒浸泡1—2min消毒。犊牛身上其他部位的胎液最好让母牛舔干净。  相似文献   

15.
3~5月份是母牛产犊的旺季。为了保证母牛和犊牛的平安.必须注意如下四点。1.注意推算预产期。母牛妊娠期平均为285天。用配种“月减3,日数加10”即为预产期。临产前1个月要停止使役.不远牧.注意看管.以防发生意外。2.注意观察临产症状。母牛产前半月左右,外阴部肿胀.尾根两侧凹陷,乳房膨大,分娩前1~2天从阴门流出透明粘液.临近分娩出现阵痛.时起时卧,频频排出粪尿.行动不安。产前1周要进入产房.准备好脸盆、毛巾、消毒药品等。夜间分娩要有灯光照明。3.注意及时助产。夏洛来等大型肉牛的杂种后代初生重大.有一定的难产…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8月13日,接诊一头上午10时开始分娩的水牛,分娩的过程中牛仔的头部、脚部等均已经进入到了产道,但是母牛的宫缩比较微弱,胎儿卡在产道当中没有及时的进行分娩,持续时间超过4h以上。在就诊的过程中发现牛仔脚蹄已经刺破母牛的阴道基层,并且在母牛的肛口能够看到一道明显的破损。牛仔已经窒息死亡,并且母牛的阴道口严重充血、淤血,直肠粘膜外翻,母牛的心跳微弱并且呼吸比较急促。  相似文献   

17.
2003年5月24日晚,笔者接诊了一难产奶牛,经检查确认为双头畸形胎,随后用牵引术取出一只双头一身无尾死亡公犊。 接产过程。5月24日晚9时,笔者接诊了一个体户的难产奶牛。据畜主反映,该牛前一天阴道排出污血,当天下午频频努责,表现出分娩生理现象,畜主进行过牵拉助产,犊牛两前肢已伸出体外。经检查,胎儿系正生下胎位,牵拉两前肢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22日,隆化县蓝旗镇李某来电话称:家里饲养的一头奶牛发生难产,破浆已有两个小时,胎儿仍然生不下来。助产时,通过阴门可见犊牛头部和两肢外露,抓住犊牛的两后肢向外拉,犊牛头缩回,抓住犊牛头向外拉,犊牛两肢缩回。现已无法将犊牛拉出,请速来人救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救治。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2月22日,隆化县蓝旗镇李某来电话称:家里饲养的一头奶牛发生难产,破浆已有两个小时.胎儿仍然生不下来。助产时,通过阴门可见犊牛头部和两肢外露,抓住犊牛的两后肢向外拉.犊牛头缩回,抓住犊牛头向外拉,犊牛两肢缩回。现已无法将犊牛拉出,请速来人救治。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救治。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起犊牛假死的常见原因(1)母牛分娩时间过长。母牛受到自身体质和胎位的影响,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偶尔会发生难产,如果人工助产不及时,会导致犊牛和母牛发生危险甚至死亡。因为母牛分娩时间过长会导致胎儿的胎盘过早地与母牛脱离。胎儿在脱离母体前都是依靠胎盘提供母体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一旦发生胎盘过早地与母体脱离,就会导致胎儿在短时间内不能获得正常呼吸所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