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发病情况某鸡场于去年10月2日从北京某鸡场引进商品代AA肉仔鸡3万只,旧龄时注射马立克疫苗,7日龄注射鸡新城疫Ⅱ系与传支H120二联苗,14日龄注射法氏囊苗,21日龄注射新城疫Ⅱ系,28日龄注射IBD苗,38日龄注射ΝDIV苗。到40日龄鸡开始发病,用氟哌酸、氯霉素饮水混饲进行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发病鸡共285只,发病率为0.95%,死亡率为3.15%,淘汰率为9.8%。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 2008年10月合肥市某养鸡场饲养的1 500只土鸡,70日龄开始零星发病死亡,至100日龄时总发病率达25%、死亡率为15%.用磺胺类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发病鸡7日龄新城疫La Sota饮水免疫,30日龄禽流感-新城疫二联疫苗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3.
1990年9月我市某鸡场饲养的10日龄雏鸡,发生以喙、鼻处出现红色丘疹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为30%,死亡率小于1%。经诊断为雏鸡鸡痘。鉴于小日龄雏鸡鸡痘罕见报道,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断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某肉种鸡场8月底自上海大江公司引进“AA”父母代肉种鸡幼雏5000套,7日龄观察鸡群时偶见有的雏鸡喙鼻交界处出现红色丘疹,12日龄断喙时发现鸡群中5%的雏鸡喙鼻交界处有粟粒大小鲜红色的丘疹,30日龄时病鸡已达30%左右。3—5日后丘疹呈暗红色,糜烂,2周后形成干燥棕褐色结痂,部分鸡的脚趾部位亦见结痂发生,病鸡死亡率小于1%。二、临床症状小日龄病鸡喙鼻交界处肿胀,有粟粒大小鲜红色丘疹,随日龄增加丘疹增大,颜  相似文献   

4.
1流行特点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蛋鸡和肉鸡,以蛋雏鸡和青年鸡发病多且较严重。呈区域性发病,发病率一般为10%~30%,死亡率为30%~50%。最早发病日龄见于6~8日龄,15~50日龄为多发期,80日龄后较少发生,但也有100日龄鸡发病的报道。病程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2月 ,盐城市射阳县某村发生一种以腹泻、拉黄绿色水样稀粪、张口呼吸及死亡为主要特征的鸡急性传染病。 3家规模养殖户发病率高达 1 0 0 % ,死亡率最高的一户达 80 %(1 5 0 0只鸡 95日龄时开始发病 ,到 1 0 6日龄痊愈时仅剩 30 0只 ) ,最低的一户也达 2 5 %。 1 4日龄时均已用新城疫Ⅳ系苗免疫 1次。老鸡先发病 ,后青年鸡发病 ,发病后都采有Ⅳ系苗双倍剂量肌肉注射 ,3d后 ,老鸡逐渐康复 ,而青年鸡继续发病。曾用氟哌酸、痢特灵等药物治疗无效。1 临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 ,食欲减少 ,羽毛松乱 ,头颈歪斜 ,呼吸困难。倒提时有粘液从…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7月 9日 ,北道区社棠镇胡某笼养的 4 86只110日龄育成伊莎母鸡转群 ,结合转群接种新城疫Ⅰ系苗 ,次日发病 35 6只 ,3日后开始死亡 ,共死亡 12 9只 ,经诊断为绿脓杆菌感染 ,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该群鸡 1日龄免疫鸡马立克氏苗 ,7日龄免疫鸡新疫城Ⅱ系苗 ,12日龄免疫鸡法氏囊疫苗 ,70日龄免疫鸡豆苗 ,至 110日龄体质健壮发育良好。 110日龄时转群 ,结合转群用隔夜凉开水溶解Ⅰ系苗 ,蘸笔用保温瓶内开水烫涮后 ,蘸苗于翅膀内侧无毛处刺种两下。免疫鸡新城疫Ⅰ系苗后 ,于次日发病 35 6只 ,发病率 73% ,发病后病鸡按 2 5mg/kg·体…  相似文献   

7.
1发病情况 2008年6月上旬,我市某养鸡户共饲养肉鸡1 500只,6月8日发病时鸡雏刚35日龄,6月13日来我单位就诊时已发病300只,死亡90只,发病率20%,死亡率30%。发病鸡群中有约1%鸡呈败血症型经过,多在2~3天内死亡,约10%鸡表现为慢性关节炎,关节囊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鸡葡萄球菌病,是鸡常见的传染病之一。1993年4月哈尔滨市郊区—养鸡户饲养的雏鸡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并引起脑部病变,现将诊断和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个体养鸡大户于某饲养的伊萨雏鸡4000只。7日龄断喙,10日龄鸡新城疫L系弱毒疫苗免疫,17日龄鸡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饮水免疫。19日龄时发现3只病鸡,截止25日龄死亡22只,发病288只,致死率为7.6%。经用青霉索、链霉素、痢菌净、维生素B_1、B_2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9.
一、流行情况和临诊症状: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青年鸡,发病年龄最小的是28日龄。据调查,青年鸡的发病率为90%,死亡率为80%。成鸡(1.5—2年以上种鸡)发病较少,死亡率为1%。发病鸡的品种主要是红波罗、苏禽三号以及杂交鸡等。临诊症状主要表现脚麻痹,蹲伏地面以至瘫痪,有的鸡出现特异性劈叉姿势,缩颈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1月份,山东临沂沂南的一个白羽肉鸡养殖场发生了禽滑液囊支原体病。发病鸡表现为病鸡精神委顿,瘫痪,趴窝不起,关节肿胀发青,占鸡群比例30%~40%,排饲料便,死淘率升高。1发病情况送检鸡只41日龄。免疫程序为:1日龄时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1倍量喷雾。7日龄时接种新支妥疫苗,1.2倍点眼滴鼻;新城疫与禽流感二联油乳剂疫苗,0.35m L/只。23日龄时接种新城疫弱毒  相似文献   

11.
1999年 1 0月 ,本局动物医院收治一养鸡专业户的病鸡 ,经临床诊断和诊疗观察 ,确诊为非典型鸡新城疫。1 发病情况大王乡老张郢村一养鸡专业户饲养的 2 0 0 0只草鸡 ,在 45收稿日期 :2 0 0 0 0 2 1 4日龄发病 ,发病鸡 430只 ,3d后死亡 83只 ,发病率 2 1 5 % ,死亡率 4 2 %。据了解 ,这批鸡在 7日龄和 1 4日龄分别接种鸡新城疫Ⅱ系苗和法氏囊苗。鸡发病时使用环丙沙星治疗 ,但未控制病情。2 临床症状与剖检病鸡精神萎顿、离群 ,闭目垂翅 ,被毛逆立 ,食欲减退或不吃 ,拉黄白稀粪便 ,有的病鸡呼吸困难 ,伸颈张口喘气 ,尤其在夜间能听到明…  相似文献   

12.
固原县郊区某鸡场1999年3月至5月饲养的两批肉鸡,分别于40日龄、13日龄时突然发病,以呼吸困难,拉绿色、灰白色粪便为特征。40日龄鸡发病率95%,死亡率达49%以上,发病5d以后提前淘汰处理;13日龄鸡发病率为45%,死亡率136%。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诊断为腺胃型传支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采取紧急免疫接种,辅以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1 发病情况该鸡场饲养的第一批40日龄肉鸡500只,先后出现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头肿大,尤以耳垂部肿大突出,拉绿色或灰白色粪便为特征,夜间常发出一种特殊的尖叫声。采用病毒灵、…  相似文献   

13.
正曲阜市某养鸡场饲养的4000只海兰褐商品蛋鸡于21日龄时发病,至25日龄时发病率达60%,死亡25%,经诊断确认为马杜霉素中毒,采取相应措施后,病鸡虽被治愈,但经济损失惨重,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20年5月,该鸡场自某种鸡场引进海兰褐商品蛋鸡4000只。进鸡后采用全价饲料饲养,按厂家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7日龄进行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活疫苗苗点眼滴鼻,  相似文献   

14.
盲肠球虫病多发生于35日龄以内的雏鸡,35日龄以上的小鸡发生球虫病多为小肠球虫病。通常情况下,鸡60日龄以后很少发生球虫病。鸡65日龄以后爆发盲肠球虫病实属少见。1 发病起因、经过和症状湖南某鸡场饲养的3 000只伊莎蛋鸡,1~44日龄在育雏笼中饲养。鸡场于18日龄开始饲料中间断性交替添加了克球粉和氯苯胍。整个鸡群生长发育良好。44日龄成活率达99.5%。于45日龄将鸡转到地面平养。由于加药拌料工作量大,鸡场饲养员停止加药,要求饲料厂在加工饲料时添加抗球虫药。饲料厂称他们在加工饲料中添加了0.025%克球粉(根据发病情况分析,很…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 2013年5月初,万安县窑头镇某肉鸡饲养专业户反映其饲养了5000只肉鸡,分别于7、14、21日龄接种了鸡新城疫、法氏囊、新城疫疫苗,至32日龄时鸡长势良好。33日龄时发现个别鸡瘫痪、尖叫,抓出笼后发现拉黄白色或红褐色稀粪。以后每天发病的逐渐增多,36日龄时从笼中抓出36只瘫痪鸡,死亡13只。  相似文献   

16.
2004年8月,库尔勒市一养殖户饲养的肉杂鸡1600只,因饲喂自配发霉饲料引起曲霉菌病,先后死亡450只。现将发病情况及诊疗过程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户于2004年8月15日购进肉杂雏鸡1600只,开食至6日龄饲喂的是正大料。雏鸡长势良好,7日龄时改喂自己配制的混合粉料(其中玉米在粉碎前已有霉变),喂至9日龄时有些仔鸡出现发呆,气喘,个别鸡出现腹泻,11日龄出现死亡,至14日龄时鸡死亡72只,15日龄时死亡81只,16日龄时死亡116只,17日龄时停喂自配料,改喂正大料,死亡有所减少。至25日龄又陆续死亡181只,累计死亡450只,死亡率为28.1%。生长明显受阻,部分鸡…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与临诊症状1998年3月,某养殖户求诊,主诉饲养的1500只麻鸡,分别在1日龄和10日龄时用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30日龄时用新城疫Ⅳ系疫苗饮水免疫;1-20日龄期间饲喂小鸡料,20~25日龄期间用中鸡料饲喂,25日龄开始饲喂肥鸡料,饲至35日龄时见几只鸡拱背低头、蹲伏不愿走动,后期发展为鸡冠发组、不食、喜饮水,呼吸困难,嗉囊液倒流,乳白色腹泻。56日龄时,用施得福饮水,但病情恶化。至57日龄时(求诊之日)已有病鸡近800只,死亡近50只。病鸡除普遍有上述症状外,个别鸡可见嗉囊倒流物中有少量褐黑色流质。发病期间曾经肌注…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腔上囊病变,以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低和病鸡的迅速康复为特征,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肿大和萎缩为主要病理变化,从而导致鸡的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也造成其他疫病的免疫失败,是目前养禽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引起人们普遍关注。1发病情况2012年3月6日,本地一养鸡户送5只24日龄的蛋鸡雏前来就诊。据养鸡户讲,这群鸡共有2000只,在10日龄和14日龄分别对鸡进行了新城疫、禽流感免疫。18日龄时出现了白色粘稠或水样的粪便,不喜欢吃食,闭目昏睡,之后鸡场内的鸡只迅速发病,发病率达60%~70%,并有零星死亡,到22~23日龄时死亡率可达10%~20%。经临床察看、尸体解剖检查、鸡胚  相似文献   

19.
1发生情况 汉川某养鸡场60日龄的竹丝鸡7000余只,1~50日龄时比较正常,至53日龄时有部分鸡出现烦躁不安、啄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啄自己身上的羽毛,并逐渐发病鸡增多。采食量、饮水量均正常,也没有出现死鸡现象。  相似文献   

20.
1 发病情况上杭县城镇西陂村某养鸡户,2005年8月21日购进1日龄河田鸡苗2 100羽。饲养至20日龄时, 发现部分鸡只精神不振,个别鸡粪便中带血,随后发病鸡数增加,并开始陆续发生死亡。户主认为是鸡球虫病,用抗球虫药治疗后效果不好,28日龄时出现死亡高峰,一天死亡34羽,第2天来我站求诊。经检查诊断为鸡组织滴虫病,通过用药后,病情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